圖:2008年5月12日,臺灣遠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最後一個國際航班從韓國濟州飛抵臺北後,遠航空中乘務員走出機場。當日傍晚5時59分,這家服務超過50年的航空公司宣布暫停營業。臺灣「中央」社圖片
臺灣「中央」社臺北2008年5月12日電:深陷財務風暴又遲遲未見資金援助,臺灣遠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Far Eastern Air Transport Corp.,以下簡稱「遠航」)今天宣布,明天起暫停營業。這家走過51年歷史、也是臺灣首家飛行的航空公司,在股權分散、經營階層變動頻頻,又等不到兩岸三通的春天來臨情況下,暫時「吹起熄燈號」。
發生財務危機的遠航傍晚5時59分發布股市重大訊息,因資金問題,自明天起暫時停止營業。臺灣交通部門「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臺灣『民航局』」)已邀請臺灣其它5家航空公司協助善後。
遠航在今年2月爆發跳票事件後,財務風暴越演越烈,但是交不出完整的財報,大股東各自盤算,不願再加碼金援,縣營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酒公司」)入主夢碎,董事長林寶漳以及總經理陳尚群雙雙辭職,期間雖然傳出有幾家航空公司願意投資,但最後也都打了退堂鼓。
上個月,遠航舉行董事會以及股東臨時會,由市場派人士接手經營權,並通過私募案,希望尋求多方資金協助,但員工的工資依舊無法發放,也無法維持正常營運,今天宣布暫時停止營業。
遠航在1957年成立,創辦人胡侗清以一架小貨機創業,當時只有30多名員工,註冊資本金60萬元,經營空中運報的業務,後來逐步發展茁壯,並成為臺灣島內龍頭航空業者,曾經風光一時。
但是,1986年胡侗清猝逝,由於沒有立下遺囑,因此爆發一連串家族股權糾紛。當時胡侗清還擁有48%的股權,加上當時有8家經營臺灣島內航線的航空公司,競爭激烈,遠航市場佔有率迅速下滑,後來請到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Airlines Ltd.,以下簡稱「華航」)進駐重整,這也使得華航成為遠航的董事、監事。
1994年,當時遠航大股東黃任中將手中所持股份出售給美國國際集團(AIG)以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發工銀」),但是AIG以及開發工銀由於等不到兩岸直航,因此開始陸續釋股,遠航的股權就散布到其它企業手中,形成現在股權結構分散的情況。
遠航最大股東為臺灣遠東集團公司(Far Eastern Group,以下簡稱「遠東集團」),持股比例約15.22%,曾被視為有希望入主挽救遠航,但是董事長徐旭東也僅表示會按照一定比例參加私募。上個月股東臨時會,遠東集團依舊未取得董事席次,也無法掌握經營權。
其它主要股東結構則分別為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21%,百慕達艾吉投資開發公司(AIG-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持股9.35%、華航持股5.37%,富寓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泉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則分別佔0.001%。
雖然華航與遠航關係密切,但華航早在爆發跳票事件時,就為了確保債權,辭去遠航董事。
遠航不僅股權結構分散,導致大股東持觀望態度,近來公司經營階層也變動頻頻。去年6月,前華信航空股份有限公司(Mandarin Airlines Ltd.)董事長樂大信在董事會一致通過下,取代崔湧擔任遠航董事長。但是在短短5個月後,又被無預警撤換。而接任的副董事長林寶漳,也在上個月辭職,取而代之的是活躍於證券界的白旭屏。
一連串的變動,使遠航的命運陷入風雨飄搖。遠航去年才歡度50周年,並希望今年轉虧為盈。從跳票事件發生到現在,將近3個月的時間,遠航找不到資金協助、員工薪資無法發放,在運營波濤起伏中,宣告暫時畫下句號。
0薦聞榜
(臺灣《中華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