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迎來重大突破,晶片製程迎來新工藝,華為有救了!

2021-01-19 小白世界

導讀:中國重要的晶片代工廠企業中芯國際終於迎來了重大突破,中芯國際晶片突破7nm工藝。這個是很牛的。影響也會非常大。這下華為終於有救了!

據悉:IP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性通過。關於N+1工藝所具備的科技含量,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去年曾透露,該工藝在功率和穩定性方面和7nm工藝非常相似,且不需要EUV光刻機,所以N+1工藝是面向低功耗應用領域。而關於成功流片,就是在實驗室得到的器件的性能達到指標的意思。

這個工藝中完全沒有美國技術和零件在內的。完全自主國產化。這就意味著美國禁令不適用於這個工藝。國內所有被美國封鎖的公司都可以通過這個工藝獲得高端晶片。從此中國晶片的製程就與國際距離不太遠了,另外華為公司也可以從美國的封鎖中解脫出來了!

有人說這個工藝比不上臺積電和三星的。這個沒有錯。但是流片成功這件事情有很大意義。可以讓國內這些被美國盯上的公司不至於落後太多。像華為這種被美國完全打壓的公司,有了這個製程就等有了救命稻草。等生產線良率上去了。它就是所有中國科技公司的一個備胎。

另外由於中國已經突破了這個工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荷蘭的光刻機可能會想要加速出售給中國。畢竟現在asml的時間不多了。等中國真的自己弄出光刻機。或者是先進工藝。那荷蘭的光刻機就面臨巨大競爭了。此前荷蘭有過在中國突破某個節點就立刻出售這個節點的光刻機的歷史。所以如果荷蘭突然發貨給中芯國際或是中國其他晶片代工廠。大家也不要覺得奇怪。

據悉華為一直在派自己最尖端的人才幫助國內供應鏈。不知道這個突破有沒有華為人才的功勞在裡面。華為餘承東也說過華為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國內的供應鏈真正成長起來。這也是華為一直值得大家稱讚的原因,還有餘承東吹過的牛都實現了。這次他說一切都會如期而至,那麼這一次他還能實現大家對他的期待嗎?

這裡是小白世界,歡迎關注和評論!

相關焦點

  • 沒有光刻機,我們的晶片製程真的無法向前推進嗎?華為轉變新思路
    可是,沒有光刻機,我們的晶片製程真的無法再向前推進嗎?目前看來好像是的,但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科技君相信晶片也一樣,肯定會有另外的方法可以突破光刻機的限制。而這點,目前在中芯國際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得到了驗證。此前,中芯國際已經宣布,在沒有光刻機的情況下,採用特殊的N+1方案、N+2技術擴展,中芯國際晶片製程已經接近甚至達到了7納米的水平 。
  • 中芯國際迎來好消息!不止7nm晶片突破,14nm良品率突破到95%
    中國在晶片半導體方面的技術發展時間並不是很長,對比美國、英國與日本這些發達國家來說可能資歷還是尚淺,但是依舊無法阻止中國的晶片半導體行業的崛起,這不,中芯國家迎來好消息!不止7nm晶片突破,14nm良品率突破到95%。
  • 華為暫時鬆口氣,中芯國際再獲160億資金扶持,加速7納米晶片製程
    就華為而言,近幾年的發展真心不容易,第一次是在2018年,當時全網都在傳禁止華為手機在美國銷售,但餘承東在發布會上堅定平和地向媒體介紹了Mate 10和Mate 10 Pro,並直言道,很不幸,我們無法在美國銷售手機了。隨後的一年裡,華為依然活得很好,P/M系列銷售突破歷史。
  • 中芯國際量產14nm,相比先進工藝仍差兩三代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孫因為華為事件影響,中芯國際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是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商,沒有之一。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晶片代工業務迎來一定增長,主要原因是產能利用率達到97.8%,先進工業佔比快速提升,14nm、28nm工藝製程達到14.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3%。
  • 中芯國際喜訊不斷:7納米獲得突破,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消息透露即將於12月份發布的榮耀、華為等手機部分機型將會搭載此款晶片。從我國目前所遭遇的各種狀況來說,國內及國際任何手機品牌在生產時都需要進口晶片進行組裝,若國內能夠打破壟斷完全實現自產自造、可控制開發,「中國芯」才會有本土產業鏈,才會真正實現不受制於人。
  • 關鍵時刻,國產晶圓代工巨頭鼎力相助,華為晶片迎來新希望
    有消息稱國產晶圓代工巨頭中芯國際和國產存儲大廠長江存儲近日都制定了搭建非美生產線計劃。中芯國際計劃今年年底之前搭建不含美國設備的40nm製程的晶片產線,並計劃在三年內研發更先進的28nm製程產線。自去年以來,美國對華為制裁手段持續升級,從最初的「實體清單」,到「禁止使用美國設備和技術為華為代工晶片」,再到「禁止含有美國技術的第三方晶片向華為供貨」,華為已經到了無晶片可用的絕境。有了晶圓巨頭中芯國際鼎力相助,華為晶片迎來新希望。
  • 臺積電宣布衝刺1nm工藝後,中科院就迎來兩大技術突破
    但是5nm並不是終點,而是對高端工藝探索的起點。在臺積電的計劃中,明年就能發布有關3nm的產品,並且在2022年嘗試量產3nm,到2023年就能正式大規模量產。這是臺積電對未來技術發展的一項完整規劃,但其實不只是3nm,包括2nm也計劃在2024年實現突破。2nm是怎樣的層次,可能是目前無法窺探的。
  • 國產7nm晶片取得重大突破!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nm良品率突破大關
    9月15日,當美國對華的晶片禁令正式生效之後,「中國芯」便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一個絕對的心臟病問題,直到這個時候,我們的國人似乎才意識到,中國的晶片產業真的是落後著世界一大截,不過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之下,近日根據中芯國際給出的消息,國產的7nm晶片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14nm晶片良品率突破大關。
  • 郭臺銘宣布支持國產晶片開發,華為迎來「強援」,中國芯有出路了
    郭臺銘宣布支持國產晶片開發,華為迎來「強援」,中國芯有出路了有些人可能看到這個標題對於標題中的人物並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對於我國的華為終於能夠迎來強援,中國心又出爐了,這些字眼是比較了解的,去年郭臺銘發出這樣的言論,已經過去了一年,而這一年的時間,美國又開始對華為下手,其意圖就是要切斷華為的供應鏈,讓我國的晶片以及電子領域的發展陷入困境。
  • 中芯國際取得技術新突破!學習華為將大量囤貨套路:掌控核心技術
    【10月15日訊】眾所周知,隨著華為、中興事件爆發以後,我國便在晶片領域投入更多的資源,希望可以掌握更多的晶片技術,才能夠避免美國隨意更改晶片使用規則,解決國內企業無法「獲得晶片」產品的尷尬局面,而目前國內實力最強的晶片代工巨頭—中芯國際,在近日也傳來了好消息,那就是中芯國際的FinFET N+1先進工藝正式傳來了好消息,已經成功實現了晶片流片以及通過了所有功能測試
  • 中芯國際又創造了一個新記錄,離徹底解決華為被卡脖子問題還有多遠?
    除了過會速度冠絕科創板之外,中芯國際的融資金額也將創造科創板募資額的新記錄。此前這一記錄的保持者是中國通號(688009.SH),募資額為105.3億元。該項目是中國大陸第一條FinFET工藝生產線,也是中芯國際14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研發和量產的主要承載平臺。有分析指出,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芯國際頻繁大手筆募資,有利於加速國產替代,打破在半導體行業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尤其有利於儘快解決華為在晶片領域被卡脖子的問題。
  • 突破3nm,進軍1nm,晶片巨頭傳好消息,單月營收289億元
    ,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用了20年時間,才將晶片製程提升到14nm。中芯國際已經表示,能夠實現14nm穩定的量產工藝。但還有一家晶片製造,已經實現了5nm的晶片量產技術,它就是臺積電。據臺積電在2020年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表示,最快在2021年市場上就能出現3nm有關的晶片產品。
  • 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曝光新進展,7nm製程取得突破
    :33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13日消息,近日,中芯國際第二代
  • 中芯國際進步,12nm工藝已經啟動試生產,華為不再完全依靠臺積電
    雖然在幾經周折後,華為的訂單能夠完成生產,可是未來華為的晶片又將由誰代工呢?難不成就靠著現在緊急生產出來的晶片坐吃山空嗎?另一家曾經為華為代工的廠商,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在近日財報會議上中芯國際表示,目前已經可以基於14nm的12nm工藝啟動試生產。通過與客戶展開的深入合作,目前進展良好,處於客戶驗證和鑑定階段。
  • 芯動科技:全球首發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晶片
    中國一站式 IP 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INNOSILICON)今天發布: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 IP 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 中芯傳來好消息,國產晶片迎來轉機
    大家都知道,在華為遭受「卡脖子」的局面之後,國內半導體企業已經開始布局晶片製造技術的攻關。為了解決晶片製造過程中的難題,中芯更是委任了蔣尚義為董事會副董事長。但此舉卻引起了連鎖反應,梁孟松因此遞交了辭職申請。能否成功留下兩人,是中芯未來在晶片代工領域,能否迅速完成崛起的先前條件。畢竟這兩位技術人才,都是晶片製造行業內的大牛。
  • 中科院實現技術突破,2納米晶片迎來曙光
    中科院實現技術突破,2納米晶片迎來曙光。眾所周知,半導體晶片的製造一直是我國的一個軟肋,但近日中科院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他們已經成功攻克了2納米級晶片的一個關鍵技術。據悉,技術的全稱為「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簡單來說,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實際上就是集成電路2納米及以下技術代的主要候選器件。
  • 晶片行業最新突破!臺積電兩納米晶片工藝重大突破中國晶片任重道遠
    大家好,這裡是科幻金屬,晶片行業傳來一個重磅消息,臺積電晶片兩納米工藝取得重大突破!臺積電計劃在2021年初 開始試險3nm晶片,2022年底 開始量產3nm晶片,2023年底 試險2nm晶片兄弟們,我知道,大家肯定在想憑啥不是咱們?
  • 晶片製程突破1nm後,這個發展方向很有前景
    眾所周知,晶片的工藝是越來越先進,臺積電的代工能力已經到5nm了,而且直言不諱的表示3nm、2nm已經在路上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8/417711.htm隨著集成電路的發展,計算機一直受到摩爾定律的支配,目前,晶片都是由矽為基礎,在上面刻蝕電路,但是,理論研究表明,當晶片製程達到1nm的時候,量子隧穿效應,就是電子不受控制,所以這是人們很擔心的問題,1nm後怎麼辦?
  • 中芯國際高層人事巨震,一山難容「臺積電二虎」?
    12月16日,中芯國際宣布迎回技術大牛蔣尚義,卻「逼得」現聯席CEO梁孟松提出辭呈。這兩位曾在臺積電共事多年的頂尖技術大牛,究竟有何恩怨?這場高層人事巨震對中芯國際又會造成什麼影響?12月16日,晶片中芯國際A股開盤暴跌約10%,最終收跌5%。港股方面,中芯國際早間停牌,下午復牌後一度大挫超9%,最終收跌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