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幅整個宇宙微波輻射全景圖形似指紋
法制晚報訊(實習記者 李志豪)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銀河系發射出的磁場以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新形象,第一次出現在科學家們眼前。這個「新形象」採集於由歐洲空間局(ESA)的普朗克衛星拍攝的,首幅整個宇宙微波輻射全景圖。
一直以來,儘管光線是一個人們非常熟悉的能量形式,但它的許多屬性卻都被隱藏起來,科學家們無法知曉它的「體內」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據報導,一種去除了多種「雜質」的平面偏振光,對於科學家、天文學家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科學家能從其中得知該光線從發出到偏振的整個物理變化,對研究宇宙的形成、年齡都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而偏振之後,光線中的磁場也呈現了非同一般的圖像,它們由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長軸優先排列,形成的圖像就像是整個銀河系的「指紋」。
據悉,此前歐洲空間局公布了普朗克探測衛星拍攝的首幅宇宙微波輻射的全景圖。它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後各種天體的形成過程。
這幅圖的珍貴之處在於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它形成於宇宙大爆炸時期,經過137億年的漫長旅行才到達地球,對研究人員而言,它就是研究星系起源的活化石。圖像正中是地球所在的銀河系,通過不同深度的顏色,還能判斷出冷塵埃不同部位溫度的差異,顏色越深,氣溫越低。銀河系的中央呈紅色,兩旁的黃色區域則不停地向外輻射宇宙微波。而周圍布滿了冷塵埃形成的纖維狀物質,研究人員分析說,這片區域正是恆星形成的地方,而普朗克探測衛星拍下正在誕生的星體以及尚處在萌芽狀的恆星。
編譯/實習記者 李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