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到·直播」遠?近?我們離科學的距離 | 我是科學家演講即將開始

2020-10-24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10月24日(周六)14:00,「我是科學家」第27期演講「遠?近?我們離科學的距離」將與大家見面啦!

為了大家能有個完美愉快的活動體驗,我們給大家介紹活動當天的注意事項。

籤 到

1、本次活動籤到時間為13:30-13:50。請小夥伴們預留充足時間,保證準時入場哦~

2、此次活動報名非常火爆,收到簡訊通知的都是幸運兒!請來到現場時注意安全,聽從工作人員指揮,進入報告廳前有序排隊,保持一米間隔。

3、請提前準備好活動行中的入場二維碼,現場進行核實,並主動接受體溫檢測

4、報告廳入口處配備洗手液,進入前請進行消毒,進入報告廳後根據標識主動隔位就坐

直 播

很遺憾來不了現場?

沒關係

我們貼心為大家準備了精彩直播

掃描二維碼進入「我是科學家「在

一直播、網易、騰訊、嗶哩嗶哩官方主頁 ↓↓↓

我是科學家

一直播

網易

騰訊

b站

更有現場圖片直播 ↓↓↓

時間:10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合肥市科技館西二樓學術報告廳

交通貼士

地址

合肥市黃山路446號(黃山路與合作化路交口)

科技館停車有限,請儘量使用公共運輸

公交

  • 10路;12路;13路;16路;53路;56路;102路;103路;108路;118路;121路;125路;129路;136路;149路;158路

相關焦點

  • 發現太陽系中缺失的一種行星,它離我們很近,才73光年遠
    宜居帶是一顆距離恆星足夠溫暖的距離,足以讓行星上形成液態水海洋。它也很「安靜」,這意味著它幾乎沒有耀斑,科學家可以更容易地觀察到這顆恆星和它的軌道行星。在宜居帶發現這樣的行星非常少,而在一顆安靜恆星周圍發現的行星則少得多,所以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 馬斯克被「腦機接口之父」炮轟了:他說的話,我一個字都不認同
    ,與你如此之近。更大範圍的,可以利用衛星中轉,來實現遠距離的量子通信。」的直播,搞起了科學……在採訪中,聽李航提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不計回報」,做了那麼多,投入了那麼多,就是單純為了科普大會辦的更好,讓「科普」體驗更好。
  • 有多遠,有多近,你離科學的距離?|「我是科學家」首次登陸合肥,第27期演講招募
    「科學」是什麼模樣?理性、充滿探索、有時甚至有點反直覺。作為科普信息的傳遞者,我們想做有溫度、負責任的科普。但處在信息傳播的鏈條中,我們同樣關心:如何讓信息更有效地傳遞給接收者?這過程並不容易。好在,我們有很多同行者,一直在努力嘗試、反思、改進並繼續前行。
  • 末日鍾科學家表示:我們距離地球毀滅只剩下「最後三分鐘」.
    就在22日「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指出,提醒世人全球危機的指標「世界末日鍾(Doomsday Clock)」,因氣候變遷加劇與列強達成核子協議,以及各國在巴黎氣象高峰會議獲得共識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11月7日,在這顆「藍點」上,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2020,在全球疫情持續的嚴峻形勢下,人們難以跨國面對面交流。但是來自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依然突破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用各自領域內最前沿的科技突破,向「藍點」致敬。
  • 其實,人類科學早已發展到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地步
    但直到從夏威夷到西班牙、從格陵蘭到南極點、從洛基山到安第斯的 9 架世界頂尖毫米波望遠鏡聯合起來,組成橫跨地球直徑的「視界面望遠鏡」—— 把幾千萬光年之外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極度扭曲時空中光子環繞形成的「光環」拍攝下來,我們才終於有了那種「眼見為實」的自信心,真正意義上把黑洞從一種「假說」變成了「事實」。
  • 和網紅科學家曹則賢一起,科學跨年!
    和網紅科學家曹則賢一起,科學跨年!2021 「新年悟理」跨年科學演講——什麼是相對論至於這個演講到底會是啥樣呢只能帶大家先看看這預告片解解饞街採視頻跨年科學演講活動時間2020年12月30日(周三)19:00-22:00觀看方式本次活動將會在全程進行線上直播。
  • 飛向深空,飛往星辰大海 |「我是科學家」第24期演講招募
    在探索深空的漫漫徵程中,科技進步和科學家精神,都閃過哪些光芒?服務全球的北鬥系統,除了導航,還能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探索系外行星、「碰瓷」小行星……微納衛星還能帶來哪些驚喜?航天育種專家,如何讓一隻番茄在太空裡開花、結實?經歷過不OK,長徵五號團隊做了哪些,爭取來更多「OK」的時刻?
  • 腦機接口、量子革命、器官復刻、電子皮膚......騰訊的這場直播展示了「人類的未來」
    當地時間 1977 年 9 月 5 日 12 點 56 分,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搭乘著泰坦三號 E 半人馬座火箭的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旅行者 1 號」離開地球。1990 年 2 月 14 日,旅行者 1 號在 64 億公裡外拍下了漆黑太陽系背景之下的地球——一個暗淡藍點。
  •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技術超越神話」的時代
    在戊戌年的最後一場明白知識圈直播中,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老師為我們舉例說明,量子力學是學物理的人必須表明的態度。曹老師打趣到,哪怕考試不及格,「咱也得說量子力學讓我滿心歡喜」。但是,對於非物理專業,非理科專業的人而言,就不一定這麼想了。01.
  • 劉興亮丨2017直播「已死」,2020帶貨「重生」
    >01中國第一代網紅羅永浩在抖音第一次直播,帶貨1.1億;「淘寶一姐」薇婭直播賣火箭,售價「只要」4000萬;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董明珠成「帶貨女王」,直播銷售超7億;劉濤、陳赫、李小璐等明星扎堆入局直播掀起帶貨新玩法……在疫情防控的宅經濟「催熟」下,直播帶貨迅速在各行各業得到應用,無論年齡
  • 距離我們僅 5 億光年,科學家發現超巨大纖維結構「南極長城」
    天文學家很早就注意到星系在宇宙中並非隨機分布,仔細一瞧,會發現它們其實相互連接,就像纖維一樣形成「宇宙網」。最近,天文學家們發現宇宙中一個新的超巨大纖維結構,橫跨長達 13.7 億光年、被命名為南極長城,距離我們僅 5 億光年。
  • 「籤到月」618值得買補血紅包來襲~每天2w份禮品卡,最高1000元!
    6萬份「值得買補血紅包」來襲——618你花錢,我給錢,無套路,天天有!!紅包內藏不同面額購物卡,每天2萬張,面額最高1000元!速看規則所有值友請注意!1、發放時間:6月17日 -6月19日 每天10點/20點兩個時段發放(1人每天只有1次機會,比如領過了10點那一場,20點就沒法再搶了喲)2、領取方法:每天參與籤到(僅限什麼值得買APP端),然後前往「我的禮包」領取「值得買補血紅包」!點此前往籤到>>3、禮品卡面額:最高1000元,其他包括5元、10元、50元、200元等隨機面額,最低1元。
  • 直播真的如此「墮落」嗎?我們不妨將目光轉向大海另一邊的英語世界...
    直播是什麼?直播從哪兒來、將到哪裡去?直播有多中國,又有多國際?挪動時間與地理維度交叉的坐標點,我們試圖從宏觀、多元的小角度來思考直播背後的商業、文化、人性邏輯。 瘋狂、暴躁、空洞、過度消費......一片消極形容中,自詡精英的批判者開始對網際網路年輕用戶的審美情趣提出質疑。 直播真的如此「墮落」嗎?網際網路時代,用戶對「無聊」內容的集體痴迷,混沌中是否有建立新秩序的可能性?
  • 我們離人造「超級病毒」還有多遠
    人類距離真正製造出一種「超級病毒」或者「人種病毒」有多近?這至少說明,「人造病毒」一說不僅僅是《生化危機》看多了的庸眾拍腦袋想出來的,不少受過良好專業教育的人士也在試圖論證它。 讓我們嚴肅認真地討論一下這種可能性。 「造病毒」不難,真的 生物技術眾多領域的發展速度都超過了摩爾定律。
  • 「出發,去火星!」科幻世界X國星宇航火星科普沙龍即將開啟 直播地球同步線上衛星全直播
    「天問一號」它將主要執行環繞、著陸和巡視3大任務完成包括火星表面物質組成、地質構造特徵研究等六項科學目標不能來現場圍觀的粉絲也不用遺憾直播地球APP將全程進行衛星全直播哦~人類為什麼如此執著於火星?兼任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科普作協科幻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科普作協科幻專業委員會執行理事。出發,去火星!
  • 今晚9點,見證歷史,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全球直播
    01感動常在星辰大海如此遙遠,卻讓我們感動常在,有網友說:「人類嚮往星河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想想這個,我就對自己平庸的生命有了一絲寬慰。」這次重大科學進展中另一個讓普通人感動的點在於,它是由多國科學家在多個觀測點共同合作多年取得的一項成果。「每次看到全球合作的字眼都特別激動……即使這麼多戰爭利益紛爭,在探索宇宙的時候我們還是會拋棄一切國界分歧,所以科學無國界的魅力在於此啊!」
  • 「UFO」的科學研究報告
    這個問題不僅像我們這樣的天文愛好者正在好奇,就連科學家們也在不停地探索和追問,現實的情況是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任何外星生命的確切證據,也許還要經過幾十年幾百年才能找到外星人,也許其實根本不存在外星人,但是這都阻止不了我們對外星生命的好奇和想像。
  • 熱烈祝賀芒果視界千馬直播產品上線發布會圓滿成功!
    距離發布會開始還有半小時,來自全國各地熱情地朋友們就陸續地到達現場,籤到處的小姐姐更是忙得不亦樂乎!(現場籤到)發布會即將開始,嘉賓們井井有條地陸續進場!發布會現場人聲鼎沸、座無虛席,吶,看下圖這照片就可以想像到現場的熱情了!
  • 「我是科學家」演講:分享科學與藝術交融案例
    2019年6月23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演講第十二期在北京市77文創園劇場成功舉辦。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信息化處處長張斌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演講嘉賓分別從科技傳承傳統文化、科學成果可視化、幾何機器人、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幕後故事和教AI進行藝術創作等角度,分享了科學與藝術交融的精彩案例與科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