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科技讓世界觸手可得 (武漢大學/中科院)

2020-09-05 星野學院

撰稿人:林曉鳳

武漢大學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地理信息系統 學士

中國科學院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博士

集美大學 港口與環境工程學院 地理信息科學系 副教授

「凡事都應簡化到不能再簡化。」


GIS專業簡介

GIS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其全稱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它是地理學這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兩者關係密切。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描述來先直觀地了解GIS專業, 「地理」科學,是關於我們這個世界的科學,它給我們描述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內容和環境,以及通用的參照系統。在這共同感知的系統下,把一切都綜合在一起,幫助我們理解萬事萬物的複雜程度,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模式以及共性。而GIS該系統能夠把這一切感性的東西,都直接呈現在我們眼前,整合在以地圖為主要載體的平臺上,讓我們更容易的去觸摸和理解這些東西,幫助我們更加快速並且智能地響應。

本科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分為理學類和工學類,通常以地理學作為GIS學科建設基礎的屬於理學,而以測繪學等工學學科作為GIS學科建設基礎的屬於工學。所以大部分師範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的GIS屬於理學,大部分工科院校的GIS則屬於工學。目前GIS專業比較強的高校主要包括:武漢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浙江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南大學等。其中,武漢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的「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學科是全國僅有的兩所GIS二級國家重點學科。武漢大學在GIS行業領域具有獨特和壟斷性的權威和優勢,同時也是我國最早從事GIS和計算機製圖研究的機構。


大學GIS專業課程設置

GIS專業主要目標是培養具備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科研機構和高等教育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農業、城市、區域資源、環境、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與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基於GIS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GIS本科課程主要包含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三大部分,各部分又會分為必修和選修課,這些課程主要以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程為中心,同時設置地理學、測繪、遙感、數學、計算機等主要相關專業課程,核心內容本質上就是地圖表達、系統研發以及數據分析。圍繞其核心內容,主要的專業課程設置如下

  • 專業基礎課程:
  • 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貌學、經濟地理學與區域規劃、GIS概論、遙感導論、測繪學概論、測量學、地圖學、數字測圖與GPS原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
  • 專業基礎選修課程:經濟地理學、計量地理學、軟體工程、地球信息科學等。
  • 專業課程:
  • 專業必修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地圖設計與編繪、專題地圖編制、地圖投影與變換、地圖代數、計算機地圖製圖、數字地圖製圖原理、數字攝影測量學、遙感圖像處理、遙感技術及其應用、空間資料庫原理、離散數學、計算方法、資料庫原理、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圖形學、GIS空間分析與應用、組件式GIS等。
  • 專業選修課程:城市規劃原理、模糊數學、地理信息系統算法、WebGIS、移動GIS、城市與區域規劃、城市地理學、虛擬實境原理與技術、遙感地學分析、空間數據挖掘、大數據、全球變化、地理國情監測等。

主要畢業去向

GIS專業的學生畢業去向主要分兩種:就業和升學。兩者的比例因不同學校而不同,但是總體上繼續升學的比例不小。

  • 就業

GIS幾乎融入了各行各業,就業面非常廣。從本科到博士後,與專業相關的就業去向包括但不局限於:

  •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關專業從事與地球空間信息相關的教學、科研或技術開發工作。目前的情況是,國內特別是大城市的一流高校師資已經較為飽和,並且幾乎都要求具備出國交流或做博士後的經歷,也已經有不少一流高校或研究所要求博士畢業生先在其單位做博後,後期經過競爭性考核才能轉為教師崗或科研崗。國外高校的博後以及教職申請,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自身研究能力和發表文章數量,以及學術圈內交流和關係的積累。本科畢業生從事教師行業則一般是到中學從事地理教師。
  • 政府相關部門、大型公司及企業從事與地球空間信息相關的研究、技術開發、管理或領導工作。比如進入GIS軟體開發商/GIS平臺提供商/網際網路公司等從事GIS開發工程師、三維工程師、數據工程師、技術支持等崗位,或者以GIS為工具,轉到相關應用領域。


  • 資源與環境、測繪院、交通土建、國土、礦業、水利電力、通訊、農林、城市建設與規劃、地質勘測、地圖院、地理信息中心等部門從事與地球空間信息相關的規劃、設計、施工、技術開發與管理工作。


  • 升學

繼續深造的選擇不局限於GIS本專業,身邊有部分朋友和目前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會選擇跨相近專業考研,比如遙感科學與技術、城市規劃、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也會有跨較遠專業比如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與GIS空間認知相關的)等領域。針對地理信息系統本身而言,有兩個碩士專業,一個是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屬於理學),另一個是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屬於工學)。無論是本專業還是跨專業升學,每個專業都會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一般是結合自身和導師的研究興趣進行的雙向選擇。


作者經歷及建議

筆者和GIS專業的相遇是始願不及的,十幾年前的初高中地理沒有對地理信息系統專業進行普及的相關課程,加上身邊的諮詢不足,以及筆者填報志願時也傾向於比較熱門的幾個專業等各種因素,對GIS專業是完全未知的。最後是經由調劑,進入本科母校武漢大學資環學院成為一名GISer的。經過後來的學習,慢慢對GIS專業產生了興趣並逐漸喜歡上,大學畢業後選擇保研至中科院地理所直博攻讀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去年畢業後進入高校集美大學當一名大學老師。

在GIS學科中,對於GIS到底是一門科學還是一種技術,到現在學界都還沒有定論。其實,GIS專業的核心是利用計算機技術,採用數學等相關方法,對地理數據進行存儲、處理和分析,以此解決地理學中存在的各種科學問題。因此,筆者認為不管是地理學理論還是計算機技術,兩者在GIS專業學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技術上,我當時所在母校對GIS專業的學生培養是分製圖和軟體兩個方向,製圖方向的關於製圖軟體的使用、掌握及實踐會比較多,軟體班所學編程及其實踐課程會比較多。不過現在有些高校裡對這兩者的區分不是很明顯,主要將兩者的側重分配到專業選修中,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那麼在整個大學生涯的學習過程中,根據筆者的經歷,不管是否分方向,我們都應該在深入學習理論知識基礎上,根據自身興趣和能力來加強和提升自己編程學習或熟練掌握第三方軟體使用的能力,讓自己在畢業時能夠更好地兼得適合我們繼續發展和應用的理論和技術。

最後,對於有目標而選擇GIS專業的同學,如果目標早早就定在學術研究上,筆者建議在大學期間要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學好專業基礎知識,熟練掌握1-2門計算機語言,並學會怎麼去處理我們專業常見的文本、柵格和矢量數據,掌握所接觸的每一個算法,了解計算機學科發展動態並嘗試的學習和使用起來,有意識地去紮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數學和計算機基礎,同時也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多和學術導師交流,有規劃地發表論文和參加學術會議;如果打算畢業後直接從事本行工作,除了學好專業基礎知識外,建議把我們專業常用的軟體熟練使用起來,同時注重廣泛涉獵和掌握其它實用技能。如果還不確定將來的去向,可以類似筆者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去多了解和思考GIS專業,多在各項製圖、分析和編程實踐中去認識自己的興趣和層次,在摸索中走出自己的路來。

相關焦點

  • 江蘇(省)中科院地理信息與文化科技產業基地迎來大發展 引來一個...
    3月28日,坐落於蘇州科技城的中科院地理信息與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內,蘇州中科天啟遙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雷一鳴在巨幅液晶顯示屏上進入自主研發的「開放高分遙感影像地圖」系統,勾選「蘇州高新區工業用地調查」,高新區3000多家工業企業所在位置、房屋結構、佔地面積在畫面中一覽無餘。
  • 第十一屆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科技信息...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李維森出席會議開幕式並講話。李維森高度肯定了科技信息網分會為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交流,繁榮測繪地理信息學術研究,推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所做的積極貢獻。
  •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引進的Vistec電子束光刻系統
    中國武漢/荷蘭貝斯特--(美國商業資訊)--Vistec光刻有限公司今天非常高興的宣布,位於中國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的Vistec EBPG5000pES系統成功完成安裝調試,並且通過驗收.中國光電領域的重點實驗室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WNLO),中國知名高校華中科技大學(HUST),業界領先的電子束光刻設備製造商
  •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2021年開始招生,中科院所屬大學,有多難考?
    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位於安徽合肥市。學校由京內四個校區(玉泉路、中關村、奧運村、雁棲湖)、京外五個教育基地(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蘭州)和分布在全國的116個培養單位組成。
  • 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武漢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招生報名...
    (三)外語綜合水平考試及英語免試由學校統一組織,主要考查申請者運用外語進行閱讀與寫作的綜合能力。外語考試具體時間、地點等相關信息見武漢大學研究生院官網(“招生簡章”)。
  • 二級重點學科: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等
    二級重點學科: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等 http://gaokao.eol.cn/  來源:教育部  作者:  2007-12-20  字體:大 中 小
  • 周成虎:打造地理信息大資料庫
    ;在應用方面,他們研究和發展了洪水災害遙感監測與災情評估的技術方法,開拓了我國海洋漁業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領域。周成虎還主持和參加了重大自然災害遙感監測與評估運行系統的研發,以及香港環境遙感綜合研究等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計劃、「863」計劃和國際合作等重點項目。這些年來,周成虎團隊發揮基礎理論與產業核心技術優勢,重點打造地理時空大數據技術,形成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在追趕發達國家先進技術中,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領域的差距不斷縮小,在某些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今天,武漢光谷又有大事發生啦!又一高科技示範基地落戶武漢
    ,在地球空間信息領域,擁有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李德仁、劉經南、龔健雅等7位院士,是目前擁有地球空間信息領域院士最多的地區之一。工程自1994年啟動,2000年完成北鬥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系統建設。今年7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標誌著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取得決戰決勝,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鬥系統。
  • 華中科技大學獲批組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國家研究中心作為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組建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和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升我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發展,試點國家實驗室積極探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創新,系統構建大型儀器與重大科研平臺,吸引、聚集和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才隊伍,在多個領域取得一系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突破性、原創性科研成果,突破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學術影響力及話語權大幅提升。在中央決定建設國家實驗室的新形勢下,國家明確在現有試點國家實驗室和已形成優勢學科群基礎上,組建國家研究中心。
  • 2019大學專業排名 中國地理科學類一流專業排名
    (完整榜單)       》》 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專題 校友會2019中國地理科學類一流專業排名(5★以上) 6星級 世界高水平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 2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6星級 世界高水平專業
  • 測繪地理信息系統推薦的4項科研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
    獲取精確的海島礁測繪地理信息,對海島礁開發利用、海洋經濟發展,推動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意義重大。在「十二五」期間的短短4年時間裡,先後建成了與陸地一致的海島礁測繪基準,精確獲取了我國海域海島礁的位置、形狀和面積等信息,繪製了重要海島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產品,實現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從陸地到陸海全覆蓋的歷史性跨越,所依靠的正是 「國家海島礁測繪重大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
  • 中科院成功向武漢市場轉化10億元生物、環保等科技成果
    新華社武漢7月13日電(記者譚元斌)中國科學院多個單位的13項生物、環保等科技成果12日成功轉化給武漢科技企業,現場總籤約金額超過10億元。在當天舉行的籤約儀式上,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等11家中科院下屬單位的相關科技成果與武漢神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天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武科善水生態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武漢科技企業籤約轉化。
  • 走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然而,我國大學博物館的發展還很不平衡,雖然有少數館在現代化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但大多數館在適應現代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如何建設一個現代型的大學博物館,仍然是各地和各大學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筆者所在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是一個規模較大、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新型大學博物館,在構建現代型大學博物館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與同行進行商榷。
  • 去澳洲學地理信息系統(GIS)專業!
    去澳洲學地理信息系統(GIS)專業! 同學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往往會考慮畢業後的薪資水平,今天鑫泉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就業的薪資都非常高的理工科專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GIS)!
  • 周末專題(一)量子科技
    【量子科技的簡單介紹】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上世紀的科技演進應該說屬於第一次量子科技革命。代表產品為雷射器、半導體和核能,這三大都具有劃時代意義,可以說奠定了人類信息社會的基礎。但對於量子的觀測和操控仍然停留在相對「宏觀」層面,例如電流、電壓和光強。但隨著雷射原子冷卻、單光子探測和單量子系統操控等技術的發展,我們將進入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
  • 安瀾評論-《中科院——龐大的科技學術帝國》
    》帶來的雙黃連口服液等爭論,因為武漢病毒所中國科學院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對病毒管理等問題以及王延軼和石正麗等亂七八糟的爭論,使得中國科學院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2020-02-10署名鐵蛋不說話的《中科院——龐大的科技學術帝國》,一篇關於中國科學院的介紹的文章,可能很多網站有轉載,該文對中國科學院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其中有一段話:
  • 東南大學《959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考研真題詳解——才聰學習網
    2021年東南大學交通學院《959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考研全套資料導論1.1複習筆記一、地理信息系統基本概念、1數據與信息(1)數據與信息的基本概念①數據數據是通過數位化並記錄下來可以被識別的符號,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徵和狀況。
  •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 劉勇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教授,「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以及「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點和博士點負責人、學科帶頭人。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就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84年8月至1986年8月在甘肅省水利廳水土保持局工作。
  • 又一項我國主導制定的地理信息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戰略,將更多的中國地理信息優勢技術推向國際,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理信息和遙感關鍵國際標準研究」課題的支撐下,武漢大學同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ISO/TC 211國內技術歸口辦公室開展了ISO 19163-2的研究工作,經過充分論證和各成員國投票,該提案於2018
  •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武漢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招生報名查詢系統
    報考「高校思政教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幹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考生,須在2019年12月14日前(以收件日的郵戳為準)將專項計劃登記表郵遞至武漢大學研究生院招生工作處(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八一路299號武漢大學研究生院當代樓A313室,430072,027-68754920)。 各培養單位須在2019年12月27日前完成資格審查,確定準考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