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村民溶洞探險 發現「六排牙齒奇怪化石」(圖)

2020-11-22 四川新聞網

村民發現的奇怪化石。李驍 攝

  四川新聞網瀘州10月30日訊(記者 嶽東)瀘州市古藺縣村民李政林稱,在當地一個溶洞裡面撿到一些奇怪石頭,疑似遠古生物的牙齒化石。這些牙齒不是單獨一排的,而是數排連在一起。初步判斷可能是遠古某生物牙齒化石,不過,這還需要古生物研究領域的專家鑑定。

  據家住瀘州市古藺縣魚化鄉的村民李政林介紹,他今年51歲,喜歡探險旅遊。在魚化鄉魚豐村7組水洞坪(小地名)大山上,有一個溶洞群,有大大小小几十個溶洞,最大的溶洞有幾萬平方米,最小的也有幾百平方米。裡面石鐘乳千奇百怪,但由於地勢險要,鮮為人知。

  李政林數月前再次前往該溶洞群探險,進入其中一個當地人稱為「觀音洞」的溶洞後,發現裡面有一個洞中洞。「這個洞入口很小,只能爬著進去。」李政林進入小洞後,發現與地面上有一些與周圍不一樣的石頭,「牙齒的紋路清晰可見,有的是一顆顆的,有的是一排排的,奇怪的是,有數排連在一起的。」李政林說。

  李政林將化石帶回家後,經過清理,發現大的一塊約30多釐米長、10釐米寬,有六排牙齒,每排牙齒從幾顆到數十顆不等,化石呈半月形,都不完整。除了最大的這快外,還有一些更不完整的,有的兩三排,有的是一顆顆的。「從一顆顆的石頭看,就像牙齒化石,裡面還是空的。」

  李政林還說,這不是自己第一次發現這種牙齒化石,在十年前也撿到過一個類似化石,比這個還要大,有十三排牙齒。

  李政林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由於一直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動物的化石,所以他才將化石的照片發在網上,希望能夠藉助網絡的力量,看看這化石究竟是何種動物遺留下來的。

  李政林說,縣上專家告訴他,現代生物沒有這麼多排的牙齒,從外形看,應該是遠古某種動物的牙齒。不過到底是什麼,還需要古生物研究領域的專家鑑定。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60萬年前東方劍齒象牙齒化石被發現 比猛獁象古老
    前不久,在瀘州市古藺縣魚化鄉發現的有五六排牙齒的化石,不少網友稱之為「怪獸的牙齒」,目前已被專家鑑定為東方劍齒象的牙齒。這意味著,中國古生物中的「華南動物群」歷史,有了更加權威的佐證。  /稀奇/  網友曬出「多牙怪獸」化石照片  10月底,古藺網友曝出一組疑似古生物牙齒化石的照片,近段時間在瀘州各大網絡平臺走紅。爆料者李先生稱,他在古藺縣魚化鄉的一個山洞挖到了這些奇怪的石頭,上面有明顯的牙齒輪廓。
  • 四川古藺現東方劍齒象牙齒化石 距今60萬年(圖)
    東方劍齒象卻不同,世界上至今尚未發現它完整的肉體,國內僅有甘肅省曾發現過一具完整的化石。近日,在瀘州市古藺縣魚化鄉發現的有6、7排牙齒的化石,網友稱之為「怪獸的牙齒」,目前已被專家鑑定為東方劍齒象的牙齒。這意味著,中國古生物中的「華南動物群」歷史,有了更加權威的佐證。
  • 開化「犀牛洞」化石新說法:劍齒象和犀牛牙齒
    後續,這個山洞裡又發現了新的化石,村民們覺得那是犀牛角化石最近,對這一發現,有專家提出新觀點。3月19日,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著名古生物化石專家金幸生博士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稱,經過他的研究,認為這些化石不是犀牛角,而是劍齒象和犀牛的牙齒。
  • 巡查工地發現古生物牙齒化石 未石化處露潔白鈣質
    ,專家初步鑑定認為屬於「久遠原始動物」,是恐龍牙齒的可能性很小  廣州日報順德訊(記者曾毅攝影報導) 在建築工地進行例行巡查,順德杏壇鎮馬東村的治安員梁志發隨意一瞥,居然被他發現了一個古生物的牙齒化石。
  • 福建三明寧化發現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三明寧化發現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臺海網7月3日訊 (海都報記者 李熙慧)三明寧化意外地發現了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據悉,這些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1982年採集的標本,已於日前正式移交當地文管部門保管。
  • 探險隊在廣元朝天溶洞發現疑似新生物
    鄢懷林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近日,「探險中國」探險隊一行走進廣元朝天區,對朝天區曾家山漢王洞、疊洞河、雪溪洞、川洞天坑、天星洞等溶洞開展科考探險工作。在漢王洞內,探險隊發現了大量的海洋植物化石和貝類化石,以及人類從未涉足的地下湖泊和大量鐘乳石景觀。
  • 村民釣魚發現奇怪的骨頭!專家鑑定竟是披毛犀骨骼化石……
    8月15日,通遼市庫倫旗的村民崔國有去水庫邊釣魚,這魚倒是沒釣到多少,他卻發現了一些奇怪的骨頭。 庫倫旗發現披毛犀近完整全身骨骼化石 隨後,崔國有立即上報旗文物局,並通過市文物局邀請到內蒙博物院古生物專家前來幫助鑑定。
  • 四川發現遠古人類溶洞"穿心洞" 可容納千人(圖)
    四川發現遠古人類溶洞"穿心洞" 可容納千人(圖) 2008年04月21日10:3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 苑堅攝    地質專家周自隆和呂正日前稱,他們在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發現一個遠古人類生活的溶洞。除了較早發現的9件石器外,近日又發現了9組巖畫。這個名為「穿心洞」的溶洞位於彭州市白鹿鎮塘壩村,洞內較寬敞平坦,最寬處約30米,大約有2000平方米,可以容納幾千人。
  • 浙江神秘洞穴發現劍齒象化石 專家說還會有寶貝
    時間退回到1979年,村民在洪村「石彎洞」附近勞作時發現化石。據當地老人說,該洞底有地下河,可聽見流水聲,1982年,該村的青年汪有國、餘榮堯等人進洞挖掘,發現了許多粗大的骨頭化石。在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該化石被驗證為犀牛化石。此是開化縣發現的第一處完整的古化石遺址,為研究縣史提供了很好的資料。
  • 巨大的鯊魚牙齒化石,暴露了它們的這些秘密
    圖註:史前大白鯊化石,距今約500萬年巨齒鯊是已知最大的一種鯊魚,它的牙齒在秘魯發現很多,同時在全球多地都有發現,大多數的高度都在10cm以上。圖註:巨齒鯊牙齒與硬幣的比例。已經發現的巨齒鯊牙齒數量也比較多,有很多都和人的手掌差不多大,甚至大過人手。圖註:斜高16.9釐米的牙齒化石重量超過1斤。
  • 陝西漢中天坑群調查發現劍齒象化石
    近日,中外專家在對陝西漢中天坑群進行的一次科學考察中,在漢中的巖溶地下水調查中發現劍齒象化石。此次發現的劍齒象化石是繼20世紀80年代在漢中盆地初次發現劍齒象化石之後,再次發現此類化石,也是首次在漢中天坑群溶洞中發現劍齒象化石。
  • 幾萬前劍齒象化石驚現馬金一山洞,專家推斷還有大熊貓化石?
    2018-03-18 07:29 | 開化新聞網「這些不是犀牛角,而是劍齒象和犀牛的牙齒。」馬金鎮洪村文化禮堂內,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著名古生物化石專家金幸生博士,省自然博物館安全保障部主任張江龍和縣文物所所長陸蘇軍在討論時說道。
  • 日本首次發現暴龍科恐龍牙齒化石 保存完好(圖)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和長崎市本月14日宣布,從該國長崎市約8100萬年前的白堊紀後期地層中發現了兩顆暴龍科恐龍牙齒化石。  日媒稱,從牙齒的厚度和地層所屬的年代推斷,它可能來自於全長10米的大型恐龍。
  • 中國發現東亞最早現代人類化石 牙齒尺寸較小
    47枚人類牙齒化石(劉武供圖)  高清組圖看這裡:中國發現東亞最古老現代人化石  10月15日,《自然》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吳秀傑等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的研究論文,表明8萬~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
  • 溶洞遺址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內晚更新世時期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該成果於北京時間30日凌晨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
  • 山東泰安發現巨齒型化石 古時泰山曾有大象出沒
    5月23日,經專家鑑定,泰安市逯家莊村兩農民在大汶河發現的兩塊巨大齒型化石,屬於比較完好的大象牙齒化石,證明遠古時期泰山地區氣候特別溫暖
  • 盤點20個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奇怪化石
    化石是在數百萬年的巨大壓力下形成的,它向我們講述了我們失散已久的祖先,和居住在他們世界裡奇怪生物的故事。隨著我們開發出新的挖掘技術,奇怪化石的發現變得越來越普遍。而這些化石也永遠地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而我們對這些化石重要性的認識,才剛剛開始。
  • 村民撿到「恐龍化石」,專家估價上百萬,結果悲劇了!
    村民撿到「恐龍化石」,專家估價上百萬, 結果悲劇了!我們總能在電視新聞或者網上聽說今天這個村民撿到了一個古董,明天那個村民撿到了一個寶貝,但是這種事情的真實性往往都非常的小,但是有一個就是例外,比如說西安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的楊高建,在安徽省的廬江縣的一位村民發現了恐龍化石,專家估值近百萬,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帶大家去看看。
  • 八面山探洞:發現了苔蘚蟲、海百合莖化石 | 湖湘地理
    圖/楊翌斌 珊瑚、腕足化石,見證一場生物大滅絕探洞最大的樂趣或許在於,你不知道你將遇見什麼,就像我們在雲龍洞中意外遇見化石一樣。在一處豎井,湘西洞穴探險隊發現了諸多珊瑚、腕足、頭足化石,如果單獨看,只能說明這裡曾經是海洋,生活著無數的海洋生物。
  • 四川發現遠古人類溶洞「穿心洞」 可納千人(圖)
    新華網成都4月18日電 (記者 苑堅)1個冰川時代就存在的溶洞、9組巖畫、9件未經打造的最原始的石器……這是日前在四川省彭州市發現的一處遠古人類遺存的實物資料。  來自成都地質礦產研究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周自隆、原地質礦產部高級工程師呂正稱,他們長期在彭州市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進行地質調查,並在地質公園核心區發現了這處遠古人類生活的溶洞,除了較早發現的9件石器外,近日又發現了9組巖畫。  記者日前從成都驅車130公裡到達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又在一座座小山的密林中步行1個多小時,才到達了位於海拔約1500米的一座山頂的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