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曬出的牙齒化石照片
東方劍齒象還原圖
提起猛獁象,「古生物迷」一定不會陌生,被冰凍了數萬年的猛獁象,科學家曾在西伯利亞吃過它的肉。東方劍齒象卻不同,世界上至今尚未發現它完整的肉體,國內僅有甘肅省曾發現過一具完整的化石。近日,在瀘州市古藺縣魚化鄉發現的有6、7排牙齒的化石,網友稱之為「怪獸的牙齒」,目前已被專家鑑定為東方劍齒象的牙齒。這意味著,中國古生物中的「華南動物群」歷史,有了更加權威的佐證。
圍觀「多牙怪獸」引推斷
10月底,古藺網友曝出的一組疑似古生物牙齒化石的照片,在瀘州各大網絡平臺走紅。爆料者李先生說,他在古藺縣魚化鄉的一個山洞挖到了這些奇怪的石頭,上面有明顯的牙齒的輪廓。奇怪的是,這種疑似古生物牙齒化石的石頭,上面竟然有6、7排牙齒,排列有序,不知是什麼動物的化石。「這些化石是在兩年前魚化鄉「觀音洞」的溶洞內發現的,找過專家鑑定,只能確定是某種動物牙齒的化石。」
圖片顯示,化石上的牙齒呈鋸齒狀排列,每一排的牙齒輪廓都清晰可見。因從未見過這種化石,不少網友將擁有這種牙齒的動物稱為「多牙怪獸」。網友又曝出了另外一組照片,稱這種奇特的化石與貴州仁懷某博物館展出的化石極其相似,並推斷李先生照片中的化石可能是劍齒象化石。
鑑定
原來是東方劍齒象「這種化石擁有『齒節』、『乳突』和『根座』三個特徵明顯的構件,保存完好,這就是東方劍齒象的牙齒化石。」8日下午,古生物學家向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實地考察和資料比對,他們目前已確認這種化石的身份,並認為擁有這種牙齒的東方劍齒象,生活在距今60萬年左右的可能性最大。
「25年前,我們曾在石屏鄉的野貓洞發現過東方劍齒象牙齒化石,兩個發現地點的距離不到10公裡,地層結構也是一致的。」向毅說,兩處發現東方劍齒象牙齒化石的地點,再次證明中國古生物中的「華南動物群」理論是科學的,即古藺縣是「全新世」時期「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化石的集中營。
河流作用
動物屍體衝到堆積層「東方劍齒象的牙齒比較多,幼年象的牙齒大多有4至6個『齒節』,成年象一般有10多個『齒節』,國內已發現的化石中,最多的有24個『齒節』,即有24排牙齒。」向毅說,古藺縣境內發現的這種化石在國內並不罕見,但發現的化石種類和數量之多,確是全國少見。
「我們原來在野貓洞發現的化石,共7個目30餘種,另外還有無脊椎動物化石1種,共計實物標本2000多件,大部分已捐給重慶自然博物館。這次發現的化石種類也有20來種。」向毅說,這些化石包括劍齒象、貘、大熊貓、鬣狗、華南虎、犀牛、雲豹、水鹿、豪豬、竹鼠、巨羊、羚羊類等多種古生物的牙齒化石,發現的地點都位於底層結構中的「堆積層」。
「在一個區域內集中發現動物牙齒化石,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原來的河流將動物屍體衝到下遊所致。」向毅說,他們發現這些動物的種類自成體系,且有海百合、珊瑚等其他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整個川南地區原來都是一片汪洋,古藺縣原來可能位於河口附近。隨著地質運動,洞體抬升,河流下沉,讓動物屍體集中營變成了化石集中營得以保存下來。
多知道點
東方劍齒象比猛獁象更古老
東方劍齒象,體重12噸左右,是繼恐龍之後的「巨無霸」,屬長鼻目真象科劍齒象亞科,史前已滅絕。上頜有長而大的象牙,向上彎曲;下頜短,沒有象牙。晚期進化後,第三臼齒齒脊數多達10條以上。最早的劍齒象出現於中新世晚期,最晚可以生存到晚更新世,比猛獁象生活的年代至少要早300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