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旭娟 姚茂璇 封面新聞記者 李華剛 攝影報導
四川古藺縣土城鎮風光村一村民家中珍藏著一塊神秘的石頭,看上去就像一條蜷縮的蛇。村民王美權說,這是他3年前外出辦事在路上撿到的。有人分析這是個寶貝叫「盤角石」,可以收藏;也有人說這就是塊普通石頭,價值不大……
3年前的一天,瀘州市土城鎮風光村村民王美權和朋友去貴州辦事,當他們行至貴州與四川交界處的一條石板路時,王美權發現一塊特別的石頭,「一角鑲嵌著像盤蛇一樣的圖案」。
出於好奇,王美權和朋友合力將這塊重約40斤的石頭搬起,想一探究竟。
沒想到這一搬,把他們嚇得不輕,石板下突然竄出一條紅蛇,伸展開足有兩米多長,身體有茶杯粗細。「住所」被掀翻,紅蛇迅速往山上草叢中竄去。
突如其來的一幕把倆人嚇了一大跳,手裡抬著的石頭也滑落到地上,原本鑲嵌在石板上、像蛇一樣的圖案的石頭蹦了下來。
王美權俯下身撿起這塊石頭,左看右看都覺得像蜷縮成一團的蛇。遠遠看去好像是人工雕刻的,細看又覺得是自然生成。
石頭整體呈圓形,直徑約9釐米,大約1公斤。用手細細觸摸,能感覺到這條「蛇」非常堅硬,和石頭的觸感一致。
王美權把這塊石頭帶回家珍藏起來,每逢遇到對石頭感興趣的朋友,他都會拿出來讓大家分析,討論這塊石頭究竟有沒有價值。
5月10日,記者來到王美權家中,見到了這塊特別的石頭。王美權說,撿到蛇石的消息傳開後,不少村民來看熱鬧,同時也議論紛紛:「有人說這個石頭跟恐龍化石一樣寶貴,各種說法都有,越傳越神奇。」
王美權希望能聯繫到相關部門對石頭進行鑑定,解開疑惑。如果能確定這塊石頭具有研究價值,他願意無償捐獻給國家。
對此,記者諮詢了瀘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地質專家。
根據記者提供的現場照片和這塊石頭的來歷介紹,地質專家初步判斷這塊石頭可能是一塊「菊石」。
據了解,菊石屬於已滅絕的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最早出現於距今約4億年的古生代泥盆紀初期,中生代得到繁衍,到晚白堊世滅絕,因表面具有類似菊花的線紋而得名。
該專家表示,如果在同一個地方出土較多或者出現的菊石較大就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而針對王美權收藏的這塊菊石,地質專家表示,具體情況還需要現場實地查看後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