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3日 07:50 來源:廣州日報
參與互動(
)
順德杏壇鎮馬東村治安員無意發現化石,專家初步鑑定認為屬於「久遠原始動物」,是恐龍牙齒的可能性很小
廣州日報順德訊(記者曾毅攝影報導) 在建築工地進行例行巡查,順德杏壇鎮馬東村的治安員梁志發隨意一瞥,居然被他發現了一個古生物的牙齒化石。
昨日上午,村民發現古生物牙齒化石的消息傳出後,杏壇鎮政府馬上聯繫相關專家現場鑑定,初步鑑定為「久遠原始動物」的牙齒化石,而且該動物確定為素食動物。村民們一度懷疑是「恐龍牙齒」,順德區相關專家根據珠三角遠古地理環境歷史的分析,認為是「恐龍牙齒」的機率相當小。
巡查工地發現「寶貝」
梁志發是馬東村本地人,目前在馬東村擔任治安員。村文化廣場正在建設大型的詠春紀念館。前日下午5時30分左右,梁志發在對工地進行例行巡查,在巡查途中,他發現工地泥潭中,有一個灰白色的物體十分「奇怪」,撿起來一看就知道自己撿到寶,「一看就知道是大型動物牙齒,而且已經是化石狀態了。」
梁志發說,發現牙齒化石的地點,是建築工地挖空一個魚塘的底部,距離地面足足有5米深。
昨日,記者近距離觀察這塊牙齒化石,發現其十分粗壯,有兩根,重200克左右,寬度8釐米,高度9釐米;牙齒並不尖銳。該古生物牙齒大部分呈現化石狀,也有小部分沒有石化,露出潔白的鈣質。
為恐龍化石的機率很小
梁志發無意發現化石的消息傳出後,杏壇鎮政府立刻聯繫了順德區博物館的專家。根據專家現場查看,以及對化石的初步研究後,認為是「久遠原始動物」牙齒,但不確定是何種動物。
值得一提的是,發現古生物化石的地方,還發現了一些古老植物的殘餘,但專家暫時也無法推斷其年代。在拍攝了照片,記錄了數據後,牙齒化石還是由梁志發保管。
梁志發說,無論這塊牙齒化石是不是「恐龍」的,自己都會妥善保管,而且如果順德區博物館需要拿去展覽,「我可以借出,但化石會自己好好收藏。」
曾任順德區博物館副館長的順德清暉園園長舒翔表示。順德至今還沒有發現過恐龍化石,就算古生物化石也比較罕見,「順德區博物館的館藏曾有古鱷魚骸骨,但那是西漢時期,至今也有2000多年歷史。」舒翔說。
順德屬於珠三角衝積平原,遠古時期境內絕大部分陸地被海水覆蓋。距今約2500年到5000年,由於河流的沉積作用,杏壇、勒流、龍江才逐漸成為陸地。「從這個角度分析,這塊古生物化石,是恐龍牙齒的機率非常低,但準確結果需要專業的古生物專家進行分析。」舒翔說道。
雖然很大可能不是珍貴的恐龍化石,但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均表示「研究意義很大」,「畢竟順德遠古時期是海水覆蓋,形成陸地才幾千年,出現大型古生物的化石的可能性還是很低的,一旦發現,對當地的地理環境、遠古氣候等都有很大的研究價值。」順德容桂一位歷史學者對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