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大嘴猴搞港版促銷 商家行為構成惡意欺詐

2021-01-16 人民網時尚

原標題:假冒大嘴猴搞港版促銷 商家行為構成惡意欺詐

  商家打商標擦邊球讓消費者難辨真假

  近日,一個聲稱是「大嘴猴」服裝新品的推廣會出現在市內某廣場附近。記者探訪發現,這個產品的商標形象與「大嘴猴」相比多了眼鏡和毛髮,產品英文商標的拼寫方式與「大嘴猴」酷似,不少消費者誤當「大嘴猴」服裝購買。對此,「大嘴猴」服裝中國總代理商表示,其公司並未舉行新品推廣活動,他們已將這種侵權行為上報總公司,近期會採取維權行動。

  卡通形象戴眼鏡長毛髮

  前日,市民黃女士告訴記者,在市內一廣場出現一個「大嘴猴」服裝新品推廣展臺,服裝款式與正品酷似。但她要購買時才發現,這個商標的猴頭有點奇怪,不僅戴眼鏡,毛髮也比正常的「大嘴猴」要長一些。

  記者趕到現場發現,確有人搭建了長八九米的展臺,展臺裡面標註著明顯的「Paul Frank」字樣和猴子頭像,掛著「2014新品推廣」的條幅。記者留意到,這個展臺所出售的服裝款式、風格和產品合格證書等都與「大嘴猴」十分相似,其價格也不便宜,一件T恤衫原價469元,打折後179元,一條布料的短褲也要129元。

  在產品合格證書上,不僅有面料成分、產品等級說明、安全級別、生產商和經銷商名字和地址,還貼有防偽二維碼。合格證書的格局設計也與「大嘴猴」基本一致。

  據了解,「大嘴猴」服裝的英文標誌為「Paul Frank」,展臺上所售產品的英文名是「PAUL FRIEND」;標誌中猴子的卡通形象,比「大嘴猴」標誌形象增加了眼鏡和毛髮;仿冒品的防偽二維碼用手機掃描沒有反應。

  銷售人員稱是「港版大嘴猴」

  記者探訪時正值下班時間,不少人經過這裡都會光顧這個展臺,儘管衣服打折以後不比「大嘴猴」同款服裝便宜,但銷量還不錯,不到10分鐘就賣出4件。記者採訪了其中一位正在選購的女士,該女士表示:「促銷商品的款式和『大嘴猴』非常像,而且樓上就有『大嘴猴』的專櫃,不可能在這個位置賣假貨吧?」隨後,這個女士消費129元購買了一條短褲。

  隨後,記者以顧客的身份向銷售人員諮詢時,銷售人員明確地向記者表示:「我們是『大嘴猴』正品,是『港版大嘴猴』。是得到美國公司授權的,在中國生產的。現在只做幾天的新品促銷,過幾天我們就漲價了。 」

  就在記者採訪將要結束時,剛剛購買短褲的女士跑回來,稱短褲是假的,要求退貨。銷售人員堅稱:「我們的商品就是正品『大嘴猴』,不過是港版的而已。 」雙方爭執了一段時間以後,銷售人員才不情願地退了貨。

  「大嘴猴」代理商否認推廣新品

  昨天,記者打了促銷產品合格證上標註的生產商電話,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隨後,記者聯繫了「Paul Frank」服裝品牌的代理商上海若瑪服飾有限公司北區銷售負責人王剛。王剛表示,上海若瑪服飾有限公司是「Paul Frank」在中國唯一總代理商,公司是直接與美國Paul Frank實業有限公司籤署的代理合同。產品一直都是通過正規商場出售,從來不做廣場促銷。儘管偶爾會有配合商場的促銷活動,也不會以2折、3折的價格出售。

  王剛還表示,促銷的產品雖然款式設計和商標與「大嘴猴」產品相似,但是Paul Frank實業有限公司旗下並沒有該品牌產品,並且也不存在「港版大嘴猴」的說法。近期,不少消費者向該公司投訴該產品,他們正在與美國總公司進行溝通,未來將會採取維權措施。

  名詞解釋

  「大嘴猴」是什麼?

  昨天王剛告訴記者,「Paul Frank」是Paul Frank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服裝品牌,其商標已經於2006年進行了註冊,產品名稱就是「Paul Frank」。因其產品的卡通形象是一隻嘴巴很大的猴子,進入中國後才被俗稱為「大嘴猴」。

  疑點

  生產商無服裝生產資質

  展臺上所謂促銷產品合格證書上標註的生產商、監製商和經銷商均是深圳的企業,為了驗證商家資質,昨天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上調出兩家企業的註冊信息。其中生產商深圳堡羅迪服飾有限公司是2014年1月30日成立的公司,經營範圍中有服飾、服裝、鞋帽、紡織面料、日用品的銷售,在經營範圍中並無「服裝生產」的字樣。而監製商也是2014年在深圳成立的新公司。

  商標上標註的經銷商深圳市榮森達服飾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上無法調出任何資料,對於該產品合格證書上的信息真偽,還需進一步驗證。

  律師說法

  商家行為構成惡意欺詐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在國內,不止一個服裝經銷商稱自己的產品是「大嘴猴」。就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另外一家自稱是「大嘴猴」代理商的企業向記者推銷他們的產品。

  對此,遼寧仕鵬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甲明表示,首先,經營者所售服裝款式、名稱、商標與「大嘴猴」高度相仿,構成了不正當競爭。其次,經營者在展臺處以「大嘴猴」的名義對外銷售,其行為不僅侵犯了「大嘴猴」商標持有人的商標所有權,而且對消費者構成惡意欺詐,消費者有權主張懲罰性賠償。劉律師建議,公眾應對流動攤販銷售知名品牌商品保持必要的謹慎與警惕,以防上當受騙。

  背景

  上千商家搶註「大嘴猴」「Paul」類似商標

  昨天,大連倉豐商標事務所創始人倉豐表示,Paul Frank實業有限公司在中國註冊商標近140個,因申請過程中被國內相關企業異議,導致其商標註冊周期較長,不少申請還在待審中。其中商標「Paul

  Frank」是該公司2003年提交的註冊申請,2006年才註冊成功的。而2011年11月14日申請的服裝類卡通形象商標,因受到異議影響,至今未獲批准。雖然商標證未下發,但該商標的商標權歸屬於Paul Frank實業有限公司。因一直處於裁定過程中,所以對於一些服裝類商家在卡通形象上添加類似毛髮、眼鏡等裝飾的行為,商標權歸屬方維權就十分困難。

  據了解,目前國內與「大嘴猴」近似的商標申請記錄有90多條,與「Paul」近似的商標註冊申請達1200多條,其中「Paul Friends」已經註冊成功,而記者遇到的「PAUL FRIEND」並未註冊。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梁美華文/圖

相關焦點

  • 「可以含著吃」的冬蟲夏草被禁後仍生產,商家被判構成欺詐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8月2日對外公布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又一商家因銷售問題「極草」構成欺詐被判「退一賠三」。事情還得從2016年說起。當年12月,北京消費者劉豔清花12966元在極草春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草公司)購買了兩盒極草5X冬蟲夏草純粉片,生產企業為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天公司),生產日期為2016年3月1日。
  • 市場監管總局出臺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
    針對促銷行為不規範、「先提價後打折」的虛假打折、欺騙性有獎銷售、使用虛假宣傳的違法促銷等行為,《暫行規定》明確禁止促銷活動中的價格欺詐、虛假宣傳、謊稱有獎、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等欺騙性促銷行為。現實中,網絡促銷活動中「紅包」「優惠券」等促銷信息名目眾多,折扣、優惠算法複雜,消費者往往不了解促銷規則,缺乏辨別力,在受到虛假促銷宣傳的誘惑、欺騙下,容易衝動消費,產生消費糾紛。
  • 商家單方允諾行為的法律性質
    商家的單方允諾而不切實履行,以及商業上的種種欺詐行為無疑是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是應受譴責的行為。具體說來,到底是受道德上的譴責,還是受法律上的譴責,則要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主要是看商家的單方允諾行為的性質如何來決定。單方允諾,一般是指當事人向相對人作出的為自己設立某種義務,使相對人獲得某種權利的意思表示,它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
  • 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有欺詐,須承擔三倍懲罰性賠償
    僅僅上了個廁所, 洗愷東從廁所出來後便發現剛才被他隨手放在電腦鍵盤上的手機正在自燃, 電腦也因此受損洗愷東一怒之下對雙星中國公司提起了產品責任糾紛訴訟, 請求更換或賠償其因手機電池自燃毀損的筆記本電腦一臺; 確認雙星公司構成欺詐,賠償三倍購機款, 賠禮道歉等。
  • 螢石C6H-2018足球版攝像機西安到貨促銷
    陝西益昌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海康威視螢石系列一級代理商,目前這款螢石C6H-2018足球版家用網際網路雲臺攝像機現貨促銷中,有需要的不妨直接聯繫商家吧。[聯繫電話] 13709201375 15319758267 85535573 029-87820430    世界盃主題活動:為世界盃而生。"
  • 信用證欺詐頻發生 造假泛濫觸目驚心
    一方面,它促進了貿易往來,成就了外貿商人們的成功夢想;但另一方面,它也是造假的集中地,害得無數商家傾家蕩產。也許有人會問,信用證詐騙真有這麼嚴重嗎?是的,在中國它甚至被專門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刑法規定,信用證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證詐騙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 虛假買贈成促銷障眼法 維權索賠破解價格迷局
    天津頻道 當消費者在超市、商場購物時,往往會發現商家打出「買一送一」「買就贈」等促銷宣傳,很多消費者都會被商家的促銷行為所吸引,認為商家售賣的商品還會附加贈品,很划算。其實細心算來,商家所謂的贈品不但不是免費贈送的,反而向消費者收取了費用。這就是商家設置的價格迷局。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超市買贈商品的一些貓兒膩,在此還原超市「買贈」促銷的真面目。
  • 民法典釋義:合同欺詐可撤銷
    相關法條:《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法條釋義:合同欺詐是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 將電視機「50吋」寫成「50寸」是否構成欺詐?
    【分歧】  對於商超將50吋寫成50寸,是否構成欺詐,主要產生兩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商超將實際為50吋規格的電視機寫成50寸,存在欺詐消費者的嫌疑,應認定其行為構成欺詐行為。  【分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認為商超將50吋規格的電視機寫成50寸,不構成欺詐消費者的行為,理由如下:  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 隱瞞汽車PDI信息 是否構成消費欺詐?
    【財新網】(實習記者 宋麗娟 記者 單玉曉)近年來,因汽車銷售公司隱瞞PDI(新車售前檢測證明)信息引發的糾紛不斷,推諉扯皮時有發生,這一行為是否構成欺詐,消費者該如何維權?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近日宣判一起案例,認為PDI操作會影響消費者購買選擇,屬於消費者知情權範圍,汽車銷售公司未明確告知車主這一信息侵犯消費者知情權,但不構成消費欺詐。  2015年8月,北京市民賀某駕駛某品牌私家車在半路拋錨。賀某將車送至銷售處檢測,被告知無質量問題。次日,賀某車開至其他4S店檢測,發現該車出售前(2015年7月1日)有過維修記錄,但涉事汽車銷售公司卻隱瞞了此事。
  • 3M(MMM.US)宣布採取進一步行動 應對價格欺詐及假冒活動
    周二,3M(MMM.US)公司宣布採取進一步行動,以應對與近期事件有關的價格欺詐、哄抬和假冒活動。公司表示,正在與大型電商合作,制定一項協調計劃,以識別和移除網站上的造假者、價格哄抬分子。3M在一份聲明中表示:「3M收到報告稱有人以欺詐手段自稱供職於3M的附屬公司,以極高的價格出售3M產品,我們正在與世界各地的執法機構,包括美國的聯邦,州和地方當局合作。我們將採取行動,堅決反對那些利用近期事件牟利的不法分子。」該公司還表示,在全球範圍內的高需求下,其N95口罩的全球產量已翻了一番,達到每月約1億個的水平。
  • 曱甴太子站滋事搞港獨,港警果斷出手拘捕四人
    又到一月一次的月末,就是港獨勢力所編造的那個「831」事件的每月紀念日。這個日子,被香港愛國市民諷刺為港獨的月經期。關於所謂的「831」事件,我們都知道,這是港獨勢力編造的一個謊言。「831」事件,是港獨勢力編造稱在去年8月31日,一名名為「韓寶生」的港獨黑暴分子,被香港警察打死。
  • 湘籍女子來韶詐騙,使用假檳榔券兌換檳榔,多個商家中招!
    很多人有嚼檳榔的習慣有的檳榔品牌推出開袋有獎的活動包裝袋裡會有一張兌獎券,內容有「再來一包」、「謝謝惠顧」等等其實這都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模式不過,這種促銷模式也容易被不法分子給盯上近日,樂昌公安發揮群眾力量
  • 傳逼迫數千商家退出拼多多「二選一」魔咒
    4月3日凌晨,一位自稱拼多多小二的博主「PDD樂福」在微博發文《多多小二回應趙大喜:「願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出具拼多多物流信息等資料,證明拼多多的「大喜服飾旗艦店」與淘寶「大喜自製店」是一盤貨,並非假冒店鋪。
  • 遊客遭遇「天價」石斛 商家退款索要「無欺詐」字據
    截至13日,此上三篇追蹤報導所涉及的消費者均收到了商家退款,分別為4000元、12600元、13000元。由此,一場喧囂的天價中藥風波得以平息。  10月5日,廣安遊客張先生在大理劍川劍湖觀景臺購買800克石斛,被強收12600元,「打粉的時候,我還在百度『斛』字。」
  • 六千多買「海外直郵鞋」卻從國內發貨 法院:鞋沒問題,不構成欺詐
    賣家算是欺詐行為嗎?消費者可以索賠嗎?近日,裁判文書網上的一則判決書,為我們揭開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六千多買的「海外直郵鞋」,發貨地卻在上海2018年5月2日,梅某在林某的淘寶網店內購買一雙標稱「代購Balenciaga巴黎世家Triple-S做舊老爹鞋新配色情侶款運動跑鞋」的鞋子,金額為6850元。
  • 追查MAC欺詐
    對於無線網絡上的MAC欺詐來說,在確定冒名頂替者的位置時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從網絡角度區分假冒設備與合法設備。同乙太網一樣,基於802.11系列標準的無線設備,通過MAC地址確定自己在網絡上的唯一身份。然而,在多數作業系統中,改變無線接口的MAC地址易如反掌。這樣一來,即便MAC欺詐可以被檢測到,也很難確定假冒設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