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2021-01-07 科學網

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1:37:25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Jean-Philip Lumb研究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提出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中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以實現複雜天然產物的合成。 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12月21日出版的《自然—化學》雜誌上。

在該研究中,團隊通過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生成了可能參與了木脂素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的自由基。研究人員展示了高度氧化的二苯並環辛二烯的全合成,這一類分子的特點是含有來自同一個自由基源的高度融合的多環骨架。進一步研究表明,該生物合成路線中自由基的命運受許多因素控制,這些自由基可以選擇參與5元環或11元環的環化,並產生一系列不同的終止反應的事件。該研究為探索這一類天然產物創造了新機會,並為其生物合成來源提供了新思路。

據了解,氧化環化反應可產生許多在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中特有的獨特化學結構。其中許多反應是由「非經典」或「受阻」的鐵加氧酶催化的,並且似乎涉及長壽的自由基。用化學方法模擬這些生物合成路線是合成化學家長久以來的一個目標,但自由基尤其在是氧化條件下的飄忽特性使其難以被駕馭。

附:英文原文

Title: Mimicking oxidative radical cyclizations of lignan biosynthesis using redox-neutral photocatalysis

Author: Zheng Huang, Jean-Philip Lumb

Issue&Volume: 2020-12-21

Abstract: Oxidative cyclizations create many unique chemical structur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Many of these reactions are catalysed by 『non-canonical』 or 『thwarted』 iron oxygenases and appear to involve long-lived radicals. Mimicking these biosynthetic transformations with chemical equivalents has been a long-standing goal of synthetic chemists but the fleeting nature of radicals, particularly under oxidizing conditions, makes this challenging. Here we use redox-neutral photocatalysis to generate radicals that are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lignan natural products. We present the total syntheses of highly oxidized dibenzocyclooctadienes, which feature densely fused, polycyclic frameworks that originate from a common radical progenitor. We show that multiple factors control the fate of the proposed biosynthetic radicals, as they select between 5- or 11-membered ring cyclizations and a number of different terminating events. Our syntheses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these natural products, while shedding light on their biosynthetic origin.

DOI: 10.1038/s41557-020-00603-z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0603-z

相關焦點

  • 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
    ,其中納米TiO2光催化應用技術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利用自然光即可催化分解細菌和汙染物,具有高催化活性、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無二次汙染、無刺激性、安全無毒等特點,且能長期有益於生態自然環境,是具有開發前景的綠色環保催化技術之一。
  • 110周年:可持續水修復的催化氧化過程展望
    另一個例子是,通過使用氧化層或碳塗層以及了解所負載的氧化層的相變來提高金屬浸出催化劑的穩定性。本文還展望了利用汙染水體中有機汙染物中儲存的化學能就地催化生成H2O2用於高級氧化過程的前景,從而消除了昂貴氧化劑的使用。
  • 光催化首次實現氧氣氧化甲烷制含氧化合物—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孟憲光教授科研團隊和日本國家材料研究所葉金花主任研究員合作,利用光催化技術首次實現室溫氧氣直接氧化甲烷,以高選擇性轉化為甲醇和甲醛等高值含氧化合物
  •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VOCs廢氣治理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及對策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 VOCs 廢氣治理領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光催化氧化技術在 VOCs 廢氣治理過程中的效率和穩定性受汙染物吸附性能、光催化氧化接觸時間、溼度、催化劑活性、光子利用效率、催化劑附著穩定性等諸多因素影響。總結了光催化氧化技術在 VOCs 廢氣治理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並多角度探討了解決以上問題的相關對策。
  • 氧化損傷生物標記物如何檢測氧化應激?
    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種狀態,傾向於氧化,導致中性粒細胞炎性浸潤,蛋白酶分泌增加,產生大量氧化中間產物。氧化應激是由自由基在體內產生的一種負面作用,並被認為是導致衰老和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 ACS Catal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EPR測試和自由基淬滅實驗EPR測試和自由基淬滅實驗表明,該氧化反應過程主要靠PMS活化生成的自由基完成,其中硫酸根自由基相比於羥基自由基具有更高的氧化還原電位和半衰期,因此在苯甲醛的選擇性氧化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相比於O-CNT,焙燒後的CNT在相同的時間能產生更多的活性自由基。
  • 王少彬課題組: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EPR測試和自由基淬滅實驗EPR測試和自由基淬滅實驗表明,該氧化反應過程主要靠PMS活化生成的自由基完成,其中硫酸根自由基相比於羥基自由基具有更高的氧化還原電位和半衰期,因此在苯甲醛的選擇性氧化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相比於O-CNT,焙燒後的CNT在相同的時間能產生更多的活性自由基。
  • 催化氧化設備是如何處理高濃廢水?
    催化氧化原理   新型催化氧化的原理就是在表面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利用強氧化 劑——二氧化氯在常溫常壓下催化氧化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或直接氧化有機汙染物,或將大分子有機汙染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機汙染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好地去除有機汙染物。
  • 咔唑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的構建及在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的應用
    共軛微孔聚合物(CMPs)作為一類新興的有機多孔材料,憑藉高度p共軛框架、永久孔隙、高比表面積、高化學穩定性、寬可見光響應和可調的能帶結構,已被作為多相光催化劑廣泛應用於光催化產氫、汙染物降解、CO2還原和光氧化還原反應等。目前,多數的共軛微孔聚合物光催化劑需要在高能量且昂貴的人工光源(比如氙燈和LED燈)照射下進行光催化氧化反應,這無疑大幅度地增加成本。
  • 上海有機所在活細胞內的光催化生物相容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相比於直接光照射方法,光催化氧化還原反應使用能量較低的可見光,底物在不存在光催化劑時對光惰性因而便於貯存。但目前將光催化氧化還原反應應用於細胞存在以下困難:一、常用的過渡金屬光催化劑具有潛在的細胞代謝毒性,會使其應用受到限制;二、細胞內廣泛存在的氧氣及各種抗氧化劑會影響自由基活性物種壽命及光催化氧化還原反應效率。
  • 氧化還原過程的催化循環:主族元素vs過渡金屬
    氧化還原過程的催化循環:主族元素vs過渡金屬儘管過渡金屬具有「天然的優勢」,但同樣具有d電子的主族元素理論上也具有相應的氧化還原活性,自然也有作為氧化還原催化核心的潛能。近年來,隨著主族元素化學的發展,化學家們發現這種金屬「獨佔」的催化活性開始展現在主族元素上。
  • 《科學》:自由基化學新突破,滷代烴氧化不再困難
    相比於熱反應中使用的催化劑,光氧化還原催化劑通常僅在激發狀態下具有催化活性,通過與底物分子發生單電子轉移(SET)實現催化過程。可見光引發的光反應無需使用紫外光等高能量光源,僅在可見光照射的溫和條件下便可形成自由基物種,更好地避免其他副產物形成。
  • 你需要的光催化必備常識—光生自由基及研究、分析方法
    隨著光催化研究的深入,人們已不再局限於對光催化材料本身的研究,也開始去理解光催化反應發生的整個過程與機制。熟悉光催化機理的人會知道,光催化反應的發生是依靠半導體受到光輻射後價帶上的電子激發至高能級的導帶,在原來的價帶留下帶有氧化性的空穴。導帶上還原性的電子與價帶上氧化性的空穴能夠誘發後續的氧化還原反應。
  • 環境學院尚靜課題組揭示煙炱顆粒光催化自氧化增強健康損傷
    課題組由煙炱中EC碳核的微觀結構和性能切入,採用全面的表面物化特性分析手段,結合先進的電子順磁共振技術測定光生電子、空穴和自由基,首次揭示了一層層洋蔥狀的煙炱顆粒的碳核具有類還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微觀結構(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0.116079),即層狀堆積的碳六元環π-π共軛骨架上結合有少量的環氧、羰基和羧基等功能基團。
  • 用高效催化氧化處理工藝
    常溫常壓下的新型高效催化氧化技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二、高效催化氧化原理新型高效催化氧化的原理就是在表面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利用強氧化劑——二氧化氯在常溫常壓下催化氧化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或直接氧化有機汙染物,或將大分子有機汙染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機汙染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好地去除有機汙染物。
  • 金松Joule:與獨立半反應配對的氧化還原庫用於模塊化電化學合成
    利用可再生電力進行增值化學品的電化學合成具有比傳統化學製造更具可持續性的優勢。然而,在傳統的電化學合成過程中,成對的陽極和陰極反應之間的緊密耦合限制了產物及其效率。近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金松教授報導了通過將氧化和還原半反應與非均相氧化還原庫(RR)解耦和配對,成功實現了不同化學品的模塊化電化學合成(ModES)。RR由攜帶電荷的氧化還原活性物質組成,可以可逆地存儲和釋放電子和離子(例如,Na+,H+以及 OH-),從而使完整的電化學反應能夠使用研究人員所選擇的獨立半反應。
  • 臭氧催化氧化塔深度處理工藝及設備
    c)O3 催化氧化工藝臭氧催化氧化是利用臭氧在催化劑作用下產生的羥基自由基 [·OH]氧化分解水中有機汙染物,由於·OH的氧化能力極強,且氧化反應無選擇性,所以可快速氧化分解絕大多數有機化合物(包括一些高穩定性、難降解的有機物)。負載金屬的活性炭催化劑是由微小結晶和非結晶部分混合組成的複合物,催化劑表面含有大量的酸性或鹼性基團。
  • 【熱門文章】還原氧化石墨烯並不是萬能的光催化促進劑
    通常,將石墨烯與TiO2複合,可以提高光催化性。然而,這並不具有普適性。石墨烯與TiO2複合材料的光催化性受多種因素控制。想知道有哪些因素嗎?graphene oxide is not a universal promoter for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iO2(還原氧化石墨烯不是提高
  • 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喜慶團隊在通過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期刊ACS Catalysis上。1-烯烴作為一種理想的下一代能源物質與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方式受到廣泛關注。目前,1-烯烴主要通過傳統的石油工業產品乙烯聚合而成,但通過該方法只能得到偶數碳鏈長度的烯烴。
  • 參與砷糖生物合成的自由基SAM酶ArsS的特性及機理研究
    參與砷糖生物合成的自由基SAM酶ArsS的特性及機理研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7 16:59:12 復旦大學化學系張琪課題組在參與砷糖生物合成的酶ArsS的特性和機理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