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越戰爭中,我軍大戰首捷為什麼都不報導?

2020-12-05 難忘的軍旅生活

在中越戰爭中,我軍的士氣很高,把越軍打得直後退,只用了二十多天就攻下了越南的很多個主要城市。如果按平均來算的話,我軍差不多隻要一天時間就可以攻下越南一座城市,這樣的戰績可是非常好的。不過,在整個中越戰爭中,我軍從來都沒有對外報導過戰績。按道理來說,在戰場上取得好的戰績應該大量的報導才對,我軍大戰首捷為什麼都不報導呢?

在美越戰爭中,美軍要攻佔一座越南城市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就是這樣的戰績,美軍還會通過電視臺和報紙大量的報導。當然不止是美軍會這麼做,在當時大部分的國家部隊只要打了勝仗都會通過電視臺和報紙大量的報導,而我軍在中越戰爭中,不管打了多大的勝仗都不會通過任何的方式報導,只是做好保密工作。

一直到了中越戰爭結束後,我軍才把所有的戰績慢慢的公布出來,這讓我國老百姓都很不理解,為什麼連戰績都要保密。後來,在一個軍事節目中,我國一個老將軍面對媒體的質問時,他說出了原因。這個老將軍說道:在中越戰爭中,我軍不報導戰績主要是為了防止洩密。

其實就是一句很簡單的話,但是很有道理。如果我軍當年都把戰績報導了,越軍潛伏在我國的間諜就可以通過報導收集情報。越軍會把我軍戰勝他們的細節拿去仔細分析,越軍知道我軍的優勢之後,再調整作戰方案,那麼我軍再想戰勝越軍就很難了。

相關焦點

  • 中越戰爭中,我軍為什麼不戴頭盔?
    一戰期間頭盔就出現戰場上,到了二戰期間大部分的國家士兵在戰場上都會戴頭盔,由於那時候我國很貧窮,我國士兵都戴不起頭盔。到了中越戰爭,我國完全有能力讓士兵戴上頭盔上戰場,但是在中越戰爭中,我國士兵還是沒有戴頭盔上戰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中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越方損失多少?越南教授用數據給出了真相
    79年中越戰爭,越方是受害者?2019年,對於中越兩國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因為這是中越戰爭的四十周年紀念日,象徵著兩國"相愛相殺"的漫長輪迴。其次就是點出了為什麼會爆發中越戰爭,他是這樣說的,當時的中越兩國之所以大打出手,越南對好兄弟中國翻臉不認人,是因為以黎筍為核心的河內當局政府的野心膨脹所導致的。
  • 中越戰爭都過去了40年,為什麼越南沒動靜?原來他們丟了一樣東西
    中越戰爭都過去了40年,為什麼越南沒動靜?原來他們丟了一樣東西著名理論家楊絳說過:「所有的選擇都要付出代價,沒什麼選擇是十全十美。選擇了麵包,可能就要放棄愛情;選擇了財富,可能就要放棄健康;選擇了事業,可能就要放棄自由……所有的選擇,都只能由自己買單。」上世紀70年代末期,越南多番騷擾我國邊境,給我國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為了保護邊境的安危和邊民的安全,我國最終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越南發起了反抗。
  • 中越戰爭期間,解放軍為什麼不肯戴頭盔?原因讓人無法接受!
    眾所周知,早在古代,人們在徵戰的過程中就已經發明了鎧甲、頭盔等防護裝具,用來抵擋戰場上的冷兵器的傷害,材質不盡相同。隨著時代的發展,火槍、大炮等熱兵器的廣泛應用,各國早期的護具早已被淘汰,士兵往往是輕裝上陣。
  • 中越戰爭之法卡山戰役:最後活下來的戰士相擁而泣,場面感人
    要實現這一戰略,就需要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雖然世界上主要國家都對中國持擁抱態度,但中國的後院起火了。中國的鄰國越南,主動挑起了兩國之間的戰爭。  在中越爆發戰爭之前,越南曾是中國的兄弟,北越政權的創立者胡志明,曾經在中國境內開展革命活動,得到了中國人的大量幫助。  胡志明甚至將偉人的思想寫入了越南共產黨的黨章。
  • 越方權威資料披露:1979年中越邊境局部戰爭,給越方帶來多少損失
    在當時革命鬥爭期間,中國和越南都是學習和借鑑馬克思理論,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雙方在尋求正確革命道路的過程中,互相團結、互相幫助。 但是,在越南人民抗美救國的戰爭結束並且取得勝利之後,也就是在1975年以後,中越兩國的關係就開始惡化。
  • 中越戰爭爆發的真實原因是什麼,為何後來越南官方不再提了
    中越戰爭爆發的真實原因是什麼,為何後來越南官方不再提了   文/詩雨論歷史   三十八年前中越兩國爆發戰爭,雖然這場戰爭持續時間僅有一個多月,但是之後又因為這場戰爭所衍生出來的中越邊界衝突時有發生,一直持續了十年左右,
  • 海灣戰爭中,倘若對象換做我軍,戰爭結果有何變化
    現代戰爭中的比較典型的一場戰役,那就非海灣戰爭莫屬了。海灣戰爭,又名波斯灣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的一場戰爭,表面上是幫助科威特恢復主權,但實際上的為了遏制伊拉克的擴張,否則美國則沒有辦法掌控中東的石油資源。在這場戰爭中,多國部隊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就迫使伊拉克籤署停戰協議,伊拉克從科威特退兵。
  • 中越戰爭,為何被稱為中國近代最「奇怪」的戰爭,看完你別不信
    中越戰爭,為何被稱為中國近代最「奇怪」的戰爭,看完你別不信!雖說現在也是和平年代,大規模戰爭沒有小摩擦卻一直有,只不過是小規模的戰爭。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場戰爭,就是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在國內外有著非常大的非議,有人認為這場戰爭不該打,不過還有一些人說,這場戰爭不能避免,國際上持有的態度是不認可這場戰爭,雖然我們被譴責了,但是這場戰爭卻還是爆發了。既然爆發了這場戰爭,那麼他就一定有著原因。這場戰爭叫自衛反擊戰,還有說法說是中越戰爭。中越邊界戰爭是越南人的叫法。。從名字上就可以簡單的看出,世界各國對此戰爭所持的不同的態度。這場戰爭為什麼有著如此多的非議呢?
  • 韓戰裝備對比,數字震撼人心,我軍是靠什麼勝利的?
    韓戰裝備對比,數字震撼人心,我軍是靠什麼勝利的?沒有蘇聯支援,抗美援朝戰爭能贏嗎?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之中,我軍的裝備和美軍相比,極其落後。期間,蘇聯對我們進行了援助,美軍也知道了這一點。不過心知肚明的美國人,卻是秘而不宣,因為他們很多人都不想把戰爭擴大化,當然,麥克阿瑟等好戰分子除外。
  • 中越戰爭,1979年不是只打了一個月嗎?為何說打了十一年?
    中越戰爭是我們最後一場戰爭,因為這場戰爭我國獲得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由於中越戰爭當時的國際形勢十分複雜,所以中國不得不快速結束戰爭。那場戰爭是為改革開發所鋪墊的,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中,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都不得不去面對一些戰爭。
  • 戰爭時期,戰場上的屍體都是怎麼處理的,日本的方法最為惡劣!
    說起戰爭,人們往往都是厭惡,在一場戰爭中,首先除了要考慮戰略問題,要考慮物資,要考慮武器,還要考慮人力,當然最後還有善後工作,善後一般是指戰鬥結束,在戰場的屍體都有誰來收拾?究竟是誰負責處理的呢?"死者為大」,一般一場戰爭結束,雙方都會很有默契的讓敵對方來收拾他們的屍體!
  • 中越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是這個!難怪兩國官方閉口不談
    中越戰爭,在民間被習慣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指的是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宣告結束,但是在我國南方邊境的百姓心中,卻是印象深刻的。
  • 為什麼中越戰爭只打了一個月,越南卻至今都沒恢復元氣?
    但相較於越南來說,中國的抗戰意識頑強,人民群眾在日本侵略者的長期壓榨下奮起反抗,堅決維護自己的國家,努力保衛國土不被侵佔,在1945年終於成功地擊退日本侵略者,獲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長達14年被侵佔的歷史終於結束了。但是這時的越南,正處於遭受自然在喊最為嚴重的時期,越南因為大饑荒的影響,很多孩童,甚至是年輕人因為長期得不到固定的食物來源而變得極其消瘦,最終餓殍遍地,慘死街頭。
  • 越南戰場上,我軍9人,對上一個加強團,成最慘烈的肉搏戰!
    越南戰場上,我軍9人,對上一個加強團,成最慘烈的肉搏戰!中越戰爭, 在中國歷史上,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一環,這是建國之後,中國打的最後一場仗,長達十年的中越戰爭,讓我們更加知道了戰爭的殘酷。這次戰爭發生在1981年5月16日,已經到了戰爭的後期,我方廣東軍區3師9團2營5連奉命堅守法卡山3、4、5號高地,而越軍,對於這個地方虎視眈眈,竟然觸動了一個加強團來到此地,展開了進攻,由於人數不對等,我方人數太少,對方人數太多,最終,中國軍人只剩下了9個。
  • 新中國成立的對外首戰,並非抗美援朝,而是發生在西南邊陲的戰爭
    一直以來,幾乎在所有人的認識中,我們新中國的開國第一戰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實際上這只能算是第二戰,第一戰則要數抗法援越戰爭,或稱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有人看到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可能會覺得很熟悉,覺得我國和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沒有關係啊,怎麼會成了我國的第一場對外戰爭呢?實際上則是我軍不僅參與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而且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了絕對的作用。
  • 這是我軍最不願見到的動物,寧願不殺日寇,也得先殺它
    這是我軍最不願見到的動物,寧願不殺日寇,也得先殺它!  這是我軍最不願見到的動物,寧願不殺日寇,也得先殺它!眾所周知,二戰時期,我國是受到侵略的國家,那個時候萬惡的日本軍國主義通過決議,迅速攻下朝鮮半島之後,開始向我國的東北動手,在蔣介石不抵抗的「戰略」下,東北迅速淪陷,日本佔領東北之後如虎添翼,擁有了大量的資源與便利。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不管朝鮮半島發生多麼慘烈的戰鬥,都不能將戰爭的責任扣到他頭上。美國方面得知史達林的態度後,迅速採取行動,準備進行軍事動員,強行幹涉朝鮮半島的戰鬥。這也是擺在美國面前的唯一選擇,若是不出手幫助的話,朝鮮很快就會統一朝鮮半島,然後聯合蘇聯去進行其他軍事部署。這對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利益極其不利,所以他們直接派遣了二戰時期贏得輝煌勝利的麥克阿瑟負責指揮戰鬥。
  • 1948年西北首捷,改變西北戰局的宜瓦戰役
    這次勝利改變了西北局勢,並影響中原形勢,為我軍轉入戰略進攻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戰略大局出發,選擇有利作戰方向。宜瓦戰役前,我軍遵照毛澤東主席提出的解放戰爭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已在全國各主要戰場上,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蔣介石在我戰略進攻打擊下試圖集中兵力,同我爭奪中原,挽回敗局。
  • 簡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場對外戰爭,其中兩個國家現在還不好惹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2010年,中國政府為維護世界和平,保衛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一共進行了五次對外戰爭,從戰爭時間上依次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蘇邊界武裝衝突、西沙海戰和對越自衛反擊作戰。我國與這五個國家的戰爭都是在暴風驟雨的國際形勢下被迫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