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想必每個家長,老師小時候都被數學這門學科所困擾過,不知道為了學好數學挨了多少教鞭,死記硬背過多少公式,但是到最後數學成績還是沒有多大提升,如何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習變得更有效,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今天我們可以借鑑STEM教育在「玩中學」的理念來讓數學學習變得更有趣~
什麼是數學?
數學,源自於古希臘語的μθημα(máthēma),有學習、學問、科學之意。古希臘學者視其為哲學之起點,「學問的基礎」。另外,還有個較狹隘且技術性的意義——「數學研究」。即使在其語源內,其形容詞意義凡與學習有關的,亦被用來指數學。
先做個小實驗:當我說到數學時,你肯定第一反應會是線性代數、微積分學、函數、概率、幾何等等。其實對於小朋友,我們要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通過發現生活去給孩子講解數學的奧妙。
不妨給大家分享一個美國教學數學的小視頻,這個視頻裡對於數學的教學不像1+1=2那麼的傳統,而是通過各種有趣的遊戲讓孩子潛移默化輕鬆的學習數學。
讓數學變得更有趣視頻
細心的你肯定會發現美國教學數學沒有像中國這樣,在黑板上教學一加一等於幾。先是通過遊戲潛移默化的來引出課題,中間再通過講述《帽子裡的貓》的故事,吸引小朋友們參與和互動,我們一起來看看美國教師是怎麼讓數學變得有趣。
● 通過天平秤讓孩子學習平衡
放置一個水平秤,讓小孩子自主往兩邊填塞物塊。然後設置問題,讓學生自主去解決不平衡的,知道輕的一邊需要填補更多的物塊使天平平衡。
● 通過積木拼接學習平衡
通過小朋友自己動手去拼接,感受圖形,為什麼這麼做它會歪倒,為什麼這樣做就不會歪倒?從而引出有關的詞彙,讓小朋友玩中學去感受數學。
●參與到《帽子裡的貓》故事情節
讓小朋友們參與到故事情節中,自己親身探索有趣的內容,沒有硬生生的灌輸給小朋友,這樣更能讓小朋友吸收消化。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自己獨立完成,還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把知識帶入故事中,能夠讓他們真正理解我們想要教給他們的概念。
學前如何學好數學?
兒童數學概念的形成,從小就開始了。不管是把洗好的襪子進行配對,還是在街道上注意圓形和長方形,幼兒身邊充滿了學習數學的有趣機會。
遠不止學習從1數到20,兒童在很小的時候能察覺到大人的數學焦慮,而這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對數學的態度和喜好,從而導致一些孩子逃避數學,或者不數學當作解決不了的難題。
教育者和家庭可以通過尋找成人和孩子都喜歡的日常數學問題,參與並激勵兒童早期的數學教學。
數學在早期學習中隨處可見,不是成人認為的那種正式的數學,而是存在於兒童所處的環境。兒童跟我們說他們有多大,比自己的弟弟大多少,媽媽比自己大多少,這是他們就在自動的進行大小比較。我們常常不把這種東西叫做數學,但它處處存在。
教授學前數學的樂趣在於你能較早的引入數學概念,而你在孩子很小時引入數學概念時,他們就不會有先入為主的恐懼。你讓他們探索,讓他們自己動手,使它變得直觀,他們不僅會喜愛數學,還不反感數學。
學前數學小遊戲
1、用積木來數數
學習數數是所有孩子數學啟蒙的第一步,而積木正是用來數數的絕佳工具,在每一塊積木上寫好數字,能夠更加直觀地讓孩子理解數字概念,同時還能增添數學啟蒙時的樂趣,在德國很多孩子玩完之後都會「上癮」。
2、顏色分類
孩子對於顏色都是十分敏感的,而顏色分類也是數學啟蒙的一種,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玩具或者各種小東西,在準備幾個小盆或者小桶,然後讓孩子進行分類,將一樣顏色的物品放在一起,這種小遊戲,對孩子的觀察力、色彩分辨能力、分類歸納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3、家庭版配對小遊戲
配對遊戲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理解數學,為孩子的技術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家庭版配對遊戲非常簡單,家長可以找一些家裡的襪子,將它們打亂放在一起,然後再讓孩子將它們一一配對,非常適合2-4歲的孩子進行。
4、種小花(種太陽)
小女生會比較喜歡這樣五顏六色的小花。很簡單!就是用小絨球做花朵(或者小太陽),引導小朋友按照相應的數字去種上。如圖即可!小花的身體可以讓小朋友自己獨立畫(也可以考慮不同的圖形,動物啊等等,只要是小朋友喜歡的就可以了~)
5、石子裡的小秘密
計算對於孩子來說往往是枯燥乏味的,看著這些數字一個個加減乘除,用不了兩天孩子就會討厭數學,那麼怎樣讓孩子計算才不會讓孩子討厭數學呢?
這時我們可以找幾個小石子來代替抽象的數字,讓孩子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數字的魅力,這樣的計算,絕對要比1+1=2強得多!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原標題:《學前教育中的STEM:如何讓數學變得更有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