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大醫藥商業企業的啟示

2021-01-08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橫向比較國外的醫藥商業企業的發展,可以讓現有的醫藥商業企業獲得更多的轉型思考路徑。

美國的醫藥商業企業,基本被麥克森、康德樂和美源伯根掌控。

美國這三大醫藥商業企業,佔據了大約90%的美國醫藥商業份額。這三個商業企業之所以能夠在諸多的醫藥商業企業競爭中存活,主要是其業態並不單純是配送批發,而是向上下遊延伸,構建了較為全面的增值服務體系,從而增強了產業鏈的粘合度和掌控度,強化了自身的服務能力,最終形成了三家對美國醫藥商業市場的絕對掌控。

我們來看一下美國三大醫藥商業企業的業務結構:

麥克森公司為美國最大的醫藥保健分銷企業。最大的一部分業務立足於它的藥品批發,通過其分布在全美各地的30個分銷中心向全美50個州批發藥品、保健及化妝品、醫療用品及設備。位居2016年財富美國500強的第五位,2014年銷售收入達到1380億美元。

康德樂,作為美國第二大醫藥保健產品批發商的康德樂健康,2014年銷售收入達到910億美元,淨利率為0.3%。

美源伯根,美國第三大醫藥保健品批發商為美源伯根,上市之前,該公司已經經歷了一系列整合,併購了許多小型藥品批發企業。上市後,公司加快了併購步伐。2014年銷售收入達到891.4億美元。

三家公司對比而言美源伯根公司的運營效率最高,無論是應收應付帳款周轉,還是存貨周轉,都顯著領先於對標企業,這也是該公司僅擁有2.56%的平均毛利,卻依然能在競爭激烈、盈利空間有限的市場環境中保持規模擴張和多元化發展的原因之一。

關於醫藥商業企業轉型的思考:

從國外的,尤其是歐美的醫藥商業企業發展來看,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認為,中國的醫藥商業企業未來需要在一下幾方面思考自身的發展路徑,以迎合國家的政策:

1.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降低運作成本,增加增值服務,提升利潤率,發揮在細分市場的優勢,是向專業化發展的關鍵。

2.發展金融服務業務

我國的製藥企業、中小型純銷商業或者中小縣域批發商業,未來發展都存在較大的資金問題,大中型的醫藥商業企業可以通過自身資金的積累,或者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為上遊製藥企業、研發機構、中小縣域批發商業和中小型純銷商業提供金融支持,從而獲得在金融層面的收益。

3.發展信息方面的服務

信息化是未來醫藥商業企業、醫院、藥店終端等發展的關鍵工具。

比如國家強制的藥品追溯機制,由於阿里健康的事件,現在改為製藥企業方承擔責任,但到目前為止,需要信息服務支撐的藥品追溯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很多藥店進銷存軟體都是多樣化的,有時很難和上遊或者醫保支付部門對接,需要增加更多的接口。

醫院採購方面,現在的醫院藥品、器械、耗材採購大部分還處於較為原始的電話通知或者口頭通知階段,企業方想知道庫存情況,還需要親自跑到醫院庫房查詢。

這些方面都需要更好的信息服務支持,但這種支持如果單純的依靠藥店或者醫院自己發展,可能費用高,模塊複雜。所以,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認為,醫藥商業企業可以為其提供更好的、更專業的信息服務支持,從而提供其信息運作效率。

4.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目前,國家規定了大約1000多個臨床路徑清單,這給商業健康險種提供了很大的運作空間。我國的商業健康險種目前還不多,主要是無法掌控用藥數量和疾病種類,現在這1000多個臨床路徑已經確定,可以大規模的發展商業健康險種。

醫藥商業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對醫藥領域的認知度,或者自己做,或者聯合商業公司協同做商業健康險種,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也能拓展更多的業務。

5.發展租賃業務

商務租賃業務是近幾年興起的新型業務。

由於製藥企業、藥店、醫院、診所等在生產設備採購、器械採購或者其他方面採購上存在資金壓力,所以,租賃業務發展很快。

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認為,擁有較大資金實力的醫藥商業企業可以進行租賃業務拓展,從而獲得新的收益單元。

6.發展電子商務業務

國家對醫藥健康領域的電子商務支持力度是空前的,資本方對醫藥電子商務的追逐也是熱情高漲。

現在國家已經在ABC證上放開了許多,發展醫藥電子商務業務可以提高現有的醫藥流通效率。

同時,醫藥電子商務可以擴大對上下遊客戶的服務渠道,獲得更多的醫藥經營數據、流通數據,甚至獲得患者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為醫藥商業企業提供更多的業務創新機會。

總之,我國醫藥商業行業目前處於轉型關鍵階段,醫藥商業企業都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構建新的戰略發展模式,通過整合資源和創新業務,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本文作者:史立臣,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微信maxcolla)創始人。本文節選自史立臣新書《醫藥新營銷》,本書即將出版,敬請關注。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科技創新城市帶給上海的啟示
    2015-3-27 07:34:09來源:新聞晨報作者:屠海鳴 選稿:方翔原標題: 世界三大科技創新城市帶給上海的啟示3月25日,市政協舉行十二屆十八次常委會,討論如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筆者為了做好發言,對世界科技創新城市作了一番研究。
  • 理論圓桌 | 學鑑「波士頓模式」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如何創新路?
    波士頓模式的三大要素要素一:政府扮演積極的角色。政府的積極支持歷來是新興產業創新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研究人員和產業推出新的激勵機制以促進特定領域的創新與研發。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研究經費的支持和稅收上的優惠。在聯邦政府層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提供的經費是波士頓生物醫藥取得驕人成績的一個重要原因。
  • 醫藥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路徑和發展趨勢在哪?
    在微軟舉辦的「AI心助醫,轉型突圍」的線上專享論壇上,微軟亞太區生命健康行業總經理Keren Priyadarshini提到對於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見解「數位化時代,企業成就雲端轉型依賴三大因素:首先是信任,數據不會被貨幣化,而是在授權,不會與醫療健康客戶競爭;其次是全球技能,全球化的雲基礎設施布局以及全球合作生態系統;三是安全與合規,應對任何安全問題。」
  • 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醫藥領域企業混改加速度
    日前,天津醫藥集團宣布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由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摘得天藥集團 67%股權。據了解,國企改革是以混合所有制為核心,通過資產重組等方式提高效率,國企在經營效率、盈利能力、資源利用率等方面向市場靠攏,使行業整體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盈利和估值將迎來雙提升。
  • 科學網—美國頁巖油勘探開發歷程與啟示
  • 推行醫藥企業倫理準則 塑造健康產業環境
    中國作為今年APEC峰會的主辦國,隨著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實施「 走出去 」戰略步伐的加快,進一步推進醫藥企業倫理準則的實施,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打擊商業賄賂、改善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商業道德行為,對於塑造中國健康的醫藥產業環境,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形象具有積極意義。
  • 研發投入佔比或成生物醫藥企業評優的指標之一
    【中國製藥網 行業動態】 據了解,目前上海、浙江、江蘇、湖北、福建、河北、河南、陝西等多地都在通過自行制定的企業信息收集表格,摸底企業資源,希望能推動更多本地企業佔得科創板先機。其中生物醫藥成為被目光瞄準的重點領域之一。據悉,摸底的具體指標除了營收、淨利潤等常規指標外,研發投入佔比、發明數等指標也幾乎成為徵集表格的「標配」。
  • 港市10月創新藥第一股即將著陸,打新亞盛醫藥(06855)的三大邏輯
    公司 港市10月創新藥第一股即將著陸,打新亞盛醫藥(06855)的三大邏輯 2019年10月16日 11:33:45
  • 最新世界500強企業發布,全球30家醫藥健康企業上榜
    健康時報記者 魯洋 2020年8月10日,《財富》雜誌發布了最新全球500強排行榜,今年共有30家涉及醫藥健康相關領域企業上榜,其中4家為首次上榜分別是:武田製藥、上海醫藥、百時美施貴寶和賽默飛。
  •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簡介
    我是《E藥經理人》譚勇,我們認為醫藥會並不是一個機會市場的整合,何去何從只有利益的取捨,沒有方向性的徘徊,中國一大批主流醫藥企業,在超越自身的生存階段之後,能不能夠超越自己,和過去在同一個平面,只做量的規模的增加,能不能夠超越自己在商業利益目的上比較低層次的追求,能不能擔任歷史的使命。
  • 關注|最新世界500強企業發布,全球30家醫藥健康企業上榜
    2020年8月10日,《財富》雜誌發布了最新全球500強排行榜,今年共有30家涉及醫藥健康相關領域企業上榜,其中4家為首次上榜分別是:武田製藥、上海醫藥、百時美施貴寶和賽默飛。
  • 美國DIU發展對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的啟示
    北京市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陳柏強等人於2020年《科技導報》第15期刊發了《美國國防創新小組對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的啟示》一文,分析了美國國防創新小組(DIU)的設立背景、演變過程和主要舉措,探討了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企業合作、規劃制定、二次創新、關注領域等方面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啟示。
  • 火石研究院 | 通化醫藥健康產業簡述
    《通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要「發展『大健康』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其中明確指出要將醫藥產業打造成通化市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到2020年,全市醫藥工業實現產值1795億元,年均增長10.6%,醫藥健康產業增加值力爭超過1000億元。
  • 2020-2026年中國醫藥研發外包(CRO)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趨勢...
    中國醫藥研發外包(CRO)企業已超過四百家,由於人才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和政府政策支持,截至**已超過印度成為亞洲醫藥研發外包(CRO)首選之地。醫藥研發外包(CRO)服務作為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現代新產業,對吸納人才、發展區域經濟、提升產業結構具有促進推動作用,得到各地政府大力支持,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 馬斯克和SpaceX的成功看美國商業航天發展戰略
    2016年7月,SpaceX將一艘貨運「龍」飛船送上太空;同月,SpaceX獲得NASA第二份商業訂單。目前,SpaceX憑藉其一級火箭回收技術,使火箭發射成本低至5000萬美金,僅為同類火箭的1/3,因此快速佔據了美國商業航天火箭市場.
  • 帶量採購不改醫藥股價值 私募布局三大細分行業
    (原標題:帶量採購不改醫藥股價值私募布局三大細分行業)
  • 上海「十四五」規劃: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先導...
    生物醫藥在應對重大疾病治療和傳染病防控方面的獨特優勢,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落實健康中國行動,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密不可分。 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先導產業規模倍增。
  • 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丹麥藥企諾和諾德供圖 (第三屆進博會)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中新網上海11月6日電 (記者 陳靜)諾和諾德牽手微軟提升民眾對糖尿病認知;諾華製藥與微醫打造「專病一體化診療」模式;輝瑞與醫學院校共同推動醫防協同;勃林格殷格翰助力中國卒中學會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卒中診療流程
  • 經歷了「羊毛換礦石」之後中國醫藥企業國際新徵程「危與機」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認為,參照2016年,2017的一切形勢向好,中國企業將獲得更多機遇。新特性事實上,從「十二五」時期開始,到2016年底,中國醫藥企業的貿易新特性逐漸形成。這些新特性包括,羊毛換礦石舊發展之路的被替代,貿易產品垂直專業化,和投資拉動貿易提升等等。
  • 醫藥政策迭加,帶量採購等三大巨「坑」要繞開!
    對於醫藥行業來說,當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環境?政策疊加,醫藥行業紅利與困境並存。隨著帶量採購、DRG、一致性評價、醫保支付標準等新醫改政策密集出臺,拼費用、拼關係的市場風險逐漸增強,醫藥野蠻狂奔時代逐漸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