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羊毛換礦石」之後中國醫藥企業國際新徵程「危與機」

2020-12-05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溫淑萍 中國醫療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正在經歷著由羊毛換礦石轉到專項任務貿易的轉變。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醫療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在加速,但星星之火還未拉動燎原之勢。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認為,參照2016年,2017的一切形勢向好,中國企業將獲得更多機遇。

新特性

事實上,從「十二五」時期開始,到2016年底,中國醫藥企業的貿易新特性逐漸形成。這些新特性包括,羊毛換礦石舊發展之路的被替代,貿易產品垂直專業化,和投資拉動貿易提升等等。

在羊毛換礦石特性方面,主要體現在,中國醫療企業舊有模式是,國內企業生產並出口原料藥給美國藥企,再從對方手裡購買別的自己需要的東西。這一舊有的羊毛換礦石的方式,隨著企業本身製造水平的提高,和參與國際化貿易程度的加深,如今逐漸轉變為專項任務貿易,即定製化服務。如,接手一項臨床研究訂單,對方會規定時長、品規、膠囊以及片劑等要求。而此方式的轉變,也在一個側面證明,中國醫療企業的製造水平在提升,參與國際化發展的深度也在加深。

貿易產品垂直專業化方面,主要體現在原料藥、製劑、中間體方面。如以前,一個藥品在一個地方就可以完成從製造到出廠。但目前國際形勢凸顯分工細化趨勢,如波音飛機,不同部件在不同國家生產,之後互相採購、組裝成品。而目前藥品的狀況也是如此,中間體在中國,原料藥在印度,製劑在美國。這一中間體的貿易形式,也使得企業在國家化細分市場中的競爭力逐漸變的更強勁。

投資拉動貿易,是可以給予高預期的一個新特點。

2016年,復星醫藥斥資12.6億美元收購印度Gland製藥,成為中國藥企迄今為止最大宗的海外投資,也是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併購案。華潤集團與澳大利亞投資銀行麥格理集團共同投資13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癌症療法提供商 Genesis Care 45%的股份。人福藥業在衣索比亞建成它在非洲的第二家藥廠,花費約5.5億美元。三諾生物、上海醫藥、綠葉製藥等企業針對自身業務也完成一系列海外收購,擴大完善企業的產品組合。

而在這些投資併購中,當地的相關配套並不完善,例如人福藥業在衣索比亞建廠後,除了本身的產品製劑外,中間體的包裝材料、原料、包裝設備等等都需要再通過貿易獲得。這將帶動產業價值鏈的輸出,以及提升貿易額度。

在這些市場新特性的背後,新凸顯的一種趨勢是政府與市場的替代作用。比如,美國的州政府為了支持生物醫藥產業,有政府支持的基金,之後由私募跟進。澳大利亞為了鼓勵醫藥企業從事研發,可以給研發企業43.5%的醫藥創新費用補償。如研發企業花了10美金,政府補給4.35美金。所以,很多企業去澳大利亞,包括中國企業神威、百濟神州等。

政府與市場的相互替代,主要體現在,市場出現空白時,政府參與。而在政府沒辦法幹預的領域,市場發揮作用。當集中優勢辦大事時,完全靠單方很難實現目標。

2016年,經過全球醫療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促使醫療市場的規模持續增長,全球醫療市場規模11046億美元(不含醫療器械)。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約3780億美元。業內預計,未來五年,醫藥市場將會保持4.7%的增長,醫療器械將會保持8%以上的增長。

在國際化貿易中,中國有16000多家醫療企業,雖然有約6000家藥企,但2016年,出口額達到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只有644家。雖然比2015年提高15%,但仍屬少數。長期以來,產業結構調整不到位、規模集中度低等因素,使得中國醫療企業出口額難以大幅提高,644家的星星之火,難以形成燎原之勢。

2016年,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達1034億美元,同比增長0.73%。其中,出口554億美元,下降1.82%,進口480億美元,增長3.83%。其中,本土出口百強企業出口額約106億美元,增長15%。

艱辛與機遇

從出口產品結構看,藥品出口的廠家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浙江、江蘇、山東、上海地區。醫療器械的廠家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地區。

在中小型醫療設備、原料藥、製劑、敷料、耗材等方面,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比較快。

而如果從行業來看,貿易、投資、製造等,未來會呈現出更多細分。下一步,也將是中國醫療產業鏈向全球移動的重要階段。

以2016出現的形態,以及全球大經濟環境來窺探2017形勢,或許,中國醫療企業想要在國際化進程中取得太大進步似乎不可能。許銘的保守估計是,出口處於小幅調整期。但產業發展方式,正處於質變過程中。出口、轉型升級將出現明顯成效。

應該說,醫藥外貿穩步發展的基本面,將會維持。產品剛性,不會出現明顯下降;重點市場經濟的調整,如美國開始好轉,對下滑有一定的抑制;對外投資確保了貿易的拉動作用,總體看外貿形式依然向好。

但在中成藥、醫療器械等2016年下降幅度較大的領域中,如果問題得以推動、解決,機遇或將更加明朗。

中藥材及飲片、中成藥、提取物和保健品出口均陷入負增長,出口量和出口額「雙降」。其中,提取物出口額佔整個中藥類產品出口額的56.2%,2016年,提取物出口量同比下降14.3%,出口額同比下降10.9%,成為中藥出口負增長的主要原因。

出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為,歐盟對於中成藥實行傳統草藥管理,如果產品在歐盟不註冊,那在歐盟就沒法銷售,現在中國在歐盟註冊銷售的中成藥數量少,僅有成都地奧製藥的地奧心血康、天士力的複方丹參膠囊等幾個品種。同時,歐盟要求中醫師必須具備雅思水平。因此,中醫師很難在國際市場上立足。這些情況都造成了中成藥出口下降。或許只有中國醫師走出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困境。

目前包括揚子江在內的一些藥企也在走國際化道路,但其藥品真正能註冊的很少。因為,歐盟規定,註冊藥品需要在境內安全使用15年,歐盟境外安全使用30年的證據,而這些證據不容易拿到,這些情況造成註冊緩慢,艱難。

2016年,中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規模389.1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進口金額184億美元,同比增長6.28%,領跑醫藥類進口。出口金額205億美元,同比下降3.14%。

這一領域呈現出了「轉軌」發展期。以前,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出口的產品主要是敷料或者耗材,目前主要出口產品集中在彩超、診斷設備方面。以高附加值的彩超和診斷設備替代原來利潤率較低的產品。且勢頭逐漸形成。去年,安科在美國安裝了第一臺CT,東軟的設備也銷往了更多國家。邁瑞、東軟、安科等企業的發展,打開了中國中小型醫療器械的出口局面,但大的燎原之勢還未形成。

美國對於中國銷往美國的醫療器械實行註冊,如每一個銷到美國的醫療器械都有身份證,實現可追溯性,這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在大環境格局沒形成前,成本的增加,使得出口出現負增長。

西藥、原料藥、製劑的出口較為平穩,2016年,中國西藥類產品進出口額598.7億美元,同比增長0.87%,出口314.8億美元,微降0.05%;進口283.9億美元,增長1.92%;細分子類來看,大宗原料藥出口額256.1億美元,與2015年基本持平;製劑出口方面,2016年,西藥製劑出口31.9億美元,微降0.24%。就出口市場來看,2016年,中國西藥製劑對歐盟、美國、日本三大規範市場出口額分別是4.36億美元,2.95億美元和0.65億美元。其中,對美市場製劑出口增長超過40%,實現爆發性增長。

2017,中國醫療貿易在中成藥、醫療設備、投資等方面將會面臨嚴峻的挑戰。而對於攻堅方式,許銘認為,企業或可參與到政策的制定中去。因為,市場的勝利者,大部分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

 

相關焦點

  • 中歐基金葛蘭:醫藥頂尖經理的新起點、新徵程
    零城逆影  中歐基金葛蘭:醫藥頂尖經理的新起點、新徵程!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中歐基金葛蘭小姐姐的基本情況哈!  ★基本情況  中歐基金葛蘭,清華大學工程物理學士,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這個學歷即使是在人才濟濟的金融行業,也算是頂尖學歷了。而且據說5年碩博課程,葛蘭就4年學完了,讀博期間論文還獲過國際大獎,優秀!
  • 2020中國醫藥工業100強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經濟放緩,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給醫藥產業帶來全新的挑戰和機遇。「併購整合」助力企業進軍國際市場   企業要應對國內外激烈的競爭,就要不斷拓寬產品線,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簡介
    近年來,我推進江蘇轉型升級綜合試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新型產業,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佔率新興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佔規模以上的比重,江蘇是全國醫藥大省,泰州是江蘇的醫藥大省,泰州的醫藥產業,可以概括為三個全國第一,第一個有全國第一家專業的國家級醫藥高新區,目前累計引進醫藥企業429家,古田等八家國際企業,落戶中國醫藥城,26名國家千人計劃加入泰州
  • 13家跨國企業落戶醫藥高新區 8位院士加盟研發 泰州打造國際生物...
    泰州市委常委、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小兵告訴記者,泰州中國醫藥城2009年升級為中國首家醫藥類國家級高新區,現已落戶1000多家中外醫藥企業,包括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13家知名跨國企業。  泰州醫藥高新區始終把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經過十餘年拓展,一座特色鮮明、產城融合的大健康產業新城拔地而起,成長為江蘇省重點打造的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核心區,成為我國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地標」「風向標」。  由「一粒藥」邁向「大健康」。
  • 政策利好如「強心針」 台州醫藥產業未來可期
    6.1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4.4%;仙琚製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94%,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3.26%……由此可見,台州醫藥上市企業整體行情向好,超半數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實現增長。從世界範圍看,隨著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加強,台州醫藥產業的成熟市場主要包括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那麼,台州醫藥產業整體向好是否與國外疫情有關?印度、美國等海外市場,是否能讓醫藥企業擁有更多機會?以華海藥業為例,從經營業績來看,華海藥業海外業務保持持續增長,同時國內業務在總營收中的份額逐漸擴大。
  • 踏上新徵程 書寫新偉業 - 電子報刊
    習近平總書記在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總書記對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最集中、最系統的深入闡述。 歷史方位是決定方向、明確路徑、選擇方略的根本性問題。我國進入的新發展階段處於什麼樣的歷史方位?對中國又意味著什麼?
  • 上千名醫藥行業「大咖」齊聚 2020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
    杭州網訊 11月28日上午,2020年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作為中國醫藥行業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強、規模最大的行業盛會,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十一屆。 本屆大會吸引了近2000名醫藥行業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參與,旨在打通政府、企業、技術、資本、臨床等各要素,構建中國最權威的醫藥新產品創新發布平臺,打造中國醫藥產業生態的價值連結平臺
  • 外資流入對中國醫藥股的影響_新財富網
    先導性領域與龍頭公司鑄就中國醫藥行業的「核心資產」。國際對比表明,外資偏好當地優勢產業中的龍頭公司,它們可謂一個地區或國家的「核心資產」。因此,先導性領域與龍頭公司成為中國醫藥行業「核心資產」的兩大特質,這些優質企業將在外資加配A股的進程中邊際收益,有望取得股價與估值的雙重提升。
  • 2017中國(連雲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匯智醫藥科技創新 聚力健康...
    2017中國(連雲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匯智醫藥科技創新 聚力健康產業發展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11月16日上午,2017中國(連雲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在連雲港開幕。
  • 新華國際時評:接力人類夢想 開啟新的徵程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接力人類夢想 開啟新的徵程新華社記者郭爽北京時間17日凌晨,在白雪皚皚的內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巖石和土壤返回地球。這是中國航天史上一次滿載而歸的科學探索,也是人類太空探索中一段智慧與勇氣兼備的華彩樂章。
  • 「大浪逐新 聚智生慧」 2019中國醫藥新智匯論壇在京舉辦
    大會以「大浪逐新 聚智生慧」為主題,行業專家和企業高層以「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的形式,對醫藥行業下一個十年的發展新方向,以及未來醫藥改革的新動向進行了深刻剖析,並見證了新智匯·2019醫藥行業年度價值先鋒榜的頒獎盛典。歷時三個月的「新智匯·2019醫藥行業年度價值先鋒榜」評選活動最終獲獎名單也在本次大會上公布並舉行了頒獎儀式。
  • 推行醫藥企業倫理準則 塑造健康產業環境
    早在去年10月,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協會、中國醫藥保健進出口商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等九大協會聯名對外發布了《中國醫藥企業倫理準則》,呼籲淨化醫藥市場。該《原則》 源於亞太經合組織(APEC) 在2012年9月提出的生物製藥領域的商業道德準則,即《墨西哥城原則》。
  •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崛起成穩增長「新動能」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供給能力,不僅為全球抗擊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還在加速崛起中成為穩增長的「新動能」。  在疫情初期,口罩作為必備防疫用品,市場上曾「一罩難求」。濟南市利用一個月時間打通口罩生產全產業鏈,日產量從6萬隻放大400餘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的物資保障。
  • 周樹春:把握好闡釋好中國現代化新徵程的發展大邏輯
    近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作出重大工作部署。「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也面臨著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
  • 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 6日正在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上,醫療器械和醫藥保健展區特別熱鬧,世界知名藥企「你方唱罷我登場」,籤約不斷,在助力提升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而同時,為「雙循環」新經濟格局注入活力。
  • 紹興濱海新區快速發展高端生物醫藥產業
    打造產業新高地 助推萬畝千億大平臺浙江日報11月29日,2020中國(紹興)首屆生命健康產業峰會順利召開。行業專家、企業精英齊聚紹興,共話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新方向。這是紹興濱海新區蓄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又一個重要節點。
  • 和腫瘤賽跑,中國新醫藥的創新速度
    動脈新醫藥公眾號(biobeat1)希望能夠用我們的文字,記錄創新藥、創新治療、生物領域的發展,為行業的進步,為各種疾病的治癒做出自己的貢獻。  雖然已經是1月,但是北京的豔陽照在蘇南(化名)的身上,已經有了初春的感覺。在車上,蘇南的母親在整理病歷、處方等資料,看看還有沒有什麼缺失。車停到了一家位於航天橋的藥房附近,一個小時之後,蘇南和母親完成了下一個月的免費贈藥領取手續走了出來。
  • 美國三大醫藥商業企業的啟示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橫向比較國外的醫藥商業企業的發展,可以讓現有的醫藥商業企業獲得更多的轉型思考路徑。美國的醫藥商業企業,基本被麥克森、康德樂和美源伯根掌控。
  • 讀懂中國 | 在廣州,觸摸大變局中的中國脈搏
    明天,「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將再次在廣州召開。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社會正在經歷多邊和單邊、開放和封閉、合作和對抗的重大考驗。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的中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的同時,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11月20日至22日,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將在廣州舉行。
  • 2016年度醫藥行業「百強榜單」發布 龍頭企業聚集成都高新區
    「百強榜單」權威揭榜 成都高新區兩家醫藥企業上榜每年發布的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囊括了總業務收入排名100位的中國醫藥領域企業,評選出的企業均為醫藥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業內典範和標杆。此次年會上,備受矚目的「2016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榜單權威發布,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前三甲,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企業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上榜,分別位列第79位和第81位。「通過企業數據的挖掘,能夠從宏觀視角解讀中國醫藥行業的發展,也為行業發展提供生動案例,起到參考和借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