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2020-12-06 騰訊網

諾和諾德與微軟攜手研發能夠提供全中文服務的糖尿病科普知識智能問答機器人。丹麥藥企諾和諾德供圖

(第三屆進博會)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中新網上海11月6日電 (記者 陳靜)諾和諾德牽手微軟提升民眾對糖尿病認知;諾華製藥與微醫打造「專病一體化診療」模式;輝瑞與醫學院校共同推動醫防協同;勃林格殷格翰助力中國卒中學會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卒中診療流程……

6日正在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上,醫療器械和醫藥保健展區特別熱鬧,世界知名藥企「你方唱罷我登場」,籤約不斷,在助力提升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而同時,為「雙循環」新經濟格局注入活力。

總部設在瑞士的醫藥健康企業諾華製藥(中國)啟動中國商業創新聯盟Biome。瑞士企業諾華製藥供圖

席捲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深刻意識到健康的寶貴,對生命質量有了更多追求。總部位於丹麥的生物製藥公司諾和諾德與微軟攜手研發能夠提供全中文服務的糖尿病科普知識智能問答機器人,希望幫助更多中國患者提升對糖尿病的認知,更科學有效地進行自我生活管理。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表示:「新藥研發固然是創新藥企業的主要貢獻,而行業夥伴集眾人之力,擴大『改變糖尿病』的生態圈更為重要。」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執行長柯睿傑認為,如今,各行各業紛紛加快數位化轉型的步伐,以技術創新應對疫情給帶來影響。他希望微軟的技術能幫助企業提升創新力。」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醫療+人工智慧的領域,雙方將長期努力,聚合優勢,樹立AI賦能慢病管理的新標杆。

總部設在瑞士的醫藥健康企業諾華製藥(中國)全面啟動了中國商業創新聯盟Biome,將打破行業疆界,與各方共同加速創新數位化醫療解決方案的落地。諾華全球首席數字官Bertrand Bodson告訴記者:「諾華Biome將匯聚頂尖科技資源,彼此借力,提供更具價值和影響力的醫療健康解決方案。」在諾華製藥(中國)總裁張穎看來,數位化是未來優化患者全療程管理、提高患者就醫體驗和長期疾病管理的重要抓手。

輝瑞與協和群公學院攜手推進醫防協同。輝瑞生物製藥集團

作為Biome在中國的首個落地項目,諾華製藥(中國)與微醫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探索數位化健康管理新模式。強直性脊柱炎成為首個切入的專病領域,雙方將以數位化解決方案應對挑戰,打造適宜的「專病一體化」診療模式。

今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讓人們充分意識到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輝瑞生物製藥集團6日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簡稱,協和群公學院)籤約,展開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推動醫防協同。雙方將開展學術交流,探討推動首席公共衛生醫師體系建設、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治聯盟、創新疫苗及藥物應用研究中心建設。協和群公學院執行院長楊維中表示:「相信與輝瑞的合作有助於醫防協同理念落地,促進多學科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培養卓越的公共衛生人才等。」

此次新冠疫情讓公眾對肺部健康的關注度愈發高漲。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醫學負責人曹峻洋表示,希望與中國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政府和社區合作,使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較高水平。

同日,德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與中國卒中學會正式籤署《合作備忘錄》,深化在卒中領域戰略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推進「卒中綜合培訓中心項目」並啟動四川(成都)卒中綜合培訓中心的建設,儘可能地降低中國卒中致死率和致殘率。

中國卒中學會副會長盧德宏教授直言:「中國卒中救治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推動各地卒中綜合培訓中心建設需長久進行。」此次的戰略合作將利於卒中疾病管理快速發展。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人用藥品事業部負責人董博文希望通過建設四川(成都)卒中綜合培訓中心,輻射西部地區,提升臨床醫生救治水平。他同時希望全面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卒中診療流程,造福中國患者。

新冠肺炎防控常態化之下如期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凸顯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真誠願望。進博會也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的重要窗口。生命科學企業拜耳集團對記者透露,在進博會期間會與多家中國企業的籤約,攜手中國的醫藥產業集團、創新企業和生物科技企業,為「雙循環」新經濟格局注入更多活力。拜耳方面當日對記者表示,期待攜手中國企業提高產品在華的可及性,充分開發創新成果,蓄力拉動內循環,促進外循環,惠及更多中國消費者。(完)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貴金屬論壇為「雙循環」新格局下貴金屬產業發展探尋新路徑
    近日,2020年中國貴金屬論壇在昆明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鉑族金屬分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貴金屬學術委員會(CPMC)共同主辦,貴金屬集團及稀貴金屬綜合利用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 邢雲超:雙循環——中國經濟新格局
    今年五月以來,國內高層多次提及「雙循環」概念,「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20年度調查亦表明,過去兩年美國持有中國股票和債券量穩步增長 ,7成受訪美國企業依然對中國未來5年前景樂觀。美國CNBC日前報導,「中國正為國際貿易重大轉變做準備」。中國經濟結構優化潛力和迴旋空間巨大,經濟韌性和市場魅力依舊,有望對國際國內雙循環產生引領,拉動世界經濟良性運轉。美國2季度經濟環比上一季度超32%負增長。
  • 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髮展新機遇2020全球基金投資論壇成功舉辦
    11月8日,以「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髮展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全球基金投資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論壇邀請到了16位來自國內外基金投資領域的頂尖學者和投資專家聚焦全球證券基金行業發展趨勢以及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同時,在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基金風雲榜並舉行頒獎典禮。論壇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資訊中心主持人李珊珊主持。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一、國際環境變化加劇全球產業鏈重構、國內國際循環體系再部署、再調整,推動雙循環構建新格局,建設良性循環體系成為必然選擇。 世界進入全球化重構的時代。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美國決策者推動與中國「脫鉤」和「去中國化」,全球經濟疲軟增長長期乏力,步入到一個新時期新階段,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孤立主義抬頭。
  • 大變局下開新局 中國飛鶴攜手合作夥伴聚力創新程
    作為飛鶴年度最高規格的合作夥伴盛會,年會以「聚力,創新程」為主題,知名經濟學家、行業分析師等大咖及千名母嬰渠道代表匯聚一堂,共話新格局下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振興發展大計。  營收增速強領跑,市佔率達18%,飛鶴攜手合作夥伴聚力同行,創國貨崛起。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低迷,飛鶴攜手合作夥伴打破常態,實現業績連增。中國飛鶴與合作夥伴逆流而上的強勁姿態,給市場注入了活力與信心,更成為中國乳業的領跑樣本。
  • 管清友:「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經濟、政策與投資
    CFIC導讀 ◆日前,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2020浦江養老金融夜話」第二期活動特邀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作題為「『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經濟、政策與投資」的主題演講。
  • 攜手中國,以科研實力打造儲能技術領域新格局
    在此次合作中,伍倫貢大學攜手多所高校,以科技力量持續有力地推動儲能科技領域發展,為解決全球能源危機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為儘快就這一課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伍倫貢大學科研團隊所在的工業轉型研究中心匯集了來自澳洲以及全球多所頂尖研究機構的科研團隊,力求攻克當前能源儲存及轉換所面臨的技術發展瓶頸。
  • 方大集團東北製藥「雙循環」裡挖潛力
    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中國,著眼長遠戰略布局明確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雙循環」發展格局下,製藥企業怎麼走?  方大集團東北製藥給出了答案:將創新作為培育壯大新動能的突破口,在做強現有產品的基礎上,依託「三個聚焦」,積極利用好自身的產品供應鏈和全產業鏈優勢,更好地布局海內外雙市場,並做強做大醫藥大健康產業。
  • 國內國際雙循環 中國飲料再發力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第六次會員...
    本次大會以「國內國際雙循環 中國飲料再發力」為主題,在完成理事會換屆選舉工作的同時還邀請了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和知名企業家的報告,引導飲料產業鏈企業通過創新、合作實現行業的發展與突破。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在講話中表示,過去五年,飲料行業積極響應「健康中國」的發展戰略,努力踐行「更營養 更多元」的發展理念,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 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解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解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新華社記者王卓倫、於佳欣、鄭明達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歷經8年談判後,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終於宣告誕生、正式啟航。
  • 雙循環新格局下金融支持湖南產業升級的思考
    自今年5月14日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是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擴大內需,新格局下的內需,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追求更高質量的內需,必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要繼續擴大開放,推動我國產業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形成競爭新優勢。
  • 暢談雙循環下產業鏈 建言「十四五」布好局
    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峰會現場  11月21~22日,2020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理事會第16次年會在湖北枝江召開,來自政府主管部門、行業權威協會、著名科研院所、國內外知名企業、優秀化工園區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300多人,相聚在美麗的長江之濱,以「構建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產業鏈供應鏈」為主題,研討雙循環新格局下產業鏈供應鏈的融通與賦能,為「十四五」布好局起好步建言獻策
  • 孫華平訪談(下篇):解碼雙循環新格局下高質量發展之道
    中宏網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王鏡榕)十九屆五中全會總結了"十三五"時期的主要成就,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並為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繪製藍圖。
  • 陝鼓以創新為引擎融入雙循環
    陝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宏安說:「陝鼓積極融入雙循環,與全球合作夥伴互為市場、互為資源,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用實力說話。陝鼓旗下有歐洲研發公司(德國)、EKOL公司(捷克)等12家海外公司和服務機構,38個運營團隊,陝鼓智慧綠色產品、方案和系統服務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挖內循環潛力。
  • 蔡冠深:雙循環或將推動金融業重新布局
    以「危機中育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為主題的2020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峰會26日在廣州舉行。會上,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表示,中國經濟這艘大船正在「轉向」。雙循環新格局的打造,有可能導致中國以至全球產業鏈包括金融業生態發生根本性變化。
  • 人民日報海外版: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還很大,亟待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創業板「十年之功」 為企業創新注入資本動能
    十年間,越來越多的創新型企業登陸創業板,藉助資本市場力量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歷經十載,創業板已經成為科技創新企業的重要集聚地。
  • 浦東這家網際網路企業又出海了!牽手新加坡港務集團,串聯全球業務網絡
    新加坡港務集團(PSA)在新加坡經營世界最大的貨櫃中轉樞紐港,是世界知名的港口運營商,在貨櫃碼頭經營、投資和管理上有著豐富經驗。>新冠疫情為國際物流行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推動了行業數位化的發展。作為浦東網際網路航運的領軍企業,「運去哪」聯合創始人與COO徐楊透露,其服務網絡已覆蓋國內80%的港口,幫助外貿企業提升30%的效率,未來效率還將不斷提升。
  • 習近平進博會演講提振中外投資者信心,企業高管點讚中國開放決心
    西門子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 赫爾曼:持續開放的中國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活力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格局和胸懷,在當今全球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下具有深遠意義。西門子與中國秉持相同的信念——對開放與合作的堅定承諾!
  • 健合集團再度參加進博會 緊扣「雙循環」助力中國健康建設
    中國市場的積極開放給眾多國際品牌造就了寶貴機遇。今年,作為全球高品質營養及健康產業知名企業的健合集團攜旗下專業健康營養品牌Swisse斯維詩閃耀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推出全家健康營養方案,迅速成為現場矚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