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快照獎」到2030年為全球環境問題提供50個解決方案

2020-10-13 對話影響力

威廉王子與英國著名廣播公司和博物學家大衛·阿滕伯勒聯手,推出了一項新的環境獎「地球快照獎」,其宏偉目標是「在未來10年激勵變革,幫助修復我們的星球」。

這個獎項的靈感來源於1961年約翰·甘迺迪總統為美國設定的在本世紀末將一個人送上月球的登月挑戰賽。

威廉一生都沉浸在環境問題中,他說用於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同樣的資源應該用於拯救自然世界。

「根據專家們的說法,這確實是一個不歸路的問題,」他告訴天空新聞我們有10年時間從根本上修復我們的星球。」

該計劃預計,在未來10年內,每年將頒發5項獎金,獎金為100萬英鎊(130萬美元),到2030年,將為全球最大的環境問題提供至少50個解決方案。

前五個地球快照的中心是保護和恢復自然,清潔的空氣,恢復海洋,建立一個無廢物的世界和修復氣候。

威廉說:「我們非常希望,即使我們不可能僅僅靠獲獎在十年後改變世界,但我們希望的是,就像他們在登月時開發了cat掃描儀、X光機、呼吸器之類的東西,我認為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提名將於11月1日開始,每年都會在不同的城市舉行全球頒獎典禮,從2021年秋季的倫敦開始。威廉將成為決策小組的一員。

獎金將由該項目的全球聯盟創始夥伴提供,該組織包括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麥可·布隆伯格等億萬富翁的慈善團體。

94歲的阿滕伯勒說,時間至關重要。

他在接受BBC電臺採訪時說:「突然之間,北極冰蓋開始融化的臨界點出現了真正的危險,北極已經開始融化了。」。「現在事關重大。」

威廉還談到了他7歲的兒子喬治王子是如何關心世界上發生的事情的。他說,艾登堡一部關於滅絕的紀錄片讓他的兒子非常傷心,他告訴父親「我不想再看這個了。」

相關焦點

  • 世界環境日 | 解決全球氣候問題終極方案竟是中國提出的,卻被印度「抄襲」了
    特別提醒本文提出的中國戰略構想已被印度政府上升到國家戰略並被迅速付諸行動。本文要點:1. 清潔能源轉型臨界點到來 中國有機會引領世界?2. 中國方案可以解決全球氣候問題?3. 電力聯網能否逾越地緣政治阻礙?4. 印度欲爭奪話語權?
  • 解鎖自然的力量 |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人類必須意識到目前全球所面臨的各種危機愈演愈烈,正在摧毀著人們的生活和生計,影響著全球經濟與安全態勢。在這樣的危惙之際,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正是解決這些危機的良方。
  • Mellanox 推出故障快照網絡遙測技術
    (NASDAQ:MLNX)是面向數據中心伺服器和存儲系統的高性能、端到端互連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該公司今天宣布,推出先進的網絡遙測技術,為公有雲、私有雲和企業計算實現數據平面異常情況的高度可視性。藉助 故障快照WJH技術,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能在幾分鐘內輕鬆排除嚴重的網絡故障。這正是 ESF (Ethernet Storage Fabric)的強大之處,它不再只是單純的乙太網交換機。
  • 2030年太陽進入休眠期?地球又會怎樣?人類要當心了
    ,使地球的環境問題變得愈來愈嚴重。據悉太陽的磁極每22年變換一次,太陽黑子活動以11年為一個周期,而太陽活動的下一個周期將於2030年開始。在歷史上地球就曾經歷過小冰河期,小冰河期雖然會使地球的溫度大幅度降低,但是並不會緩解地球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 連尚網絡啟動衛星上網計劃 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連尚蜂群星座系統」由連尚網絡衛星團隊自主研發,可以提供衛星通訊系列服務和解決方案,尤其是可以有效解決地面網絡未覆蓋區域的網際網路接入問題,目標在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連尚蜂群星座系統是全球領先的混合軌道星座系統,由272顆分布於低軌道的衛星和數據處理應用中心組成,星座分為內外兩層
  • 「專家視角」從問題到解決方案:土壤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建立在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所取得的成就之上,適用於所有國家,包含經濟增長、社會包容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三個維度,致力於進一步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其中 13 項目標直接或間接與土壤有關,土壤生態系統服務勢必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關鍵保障。
  • 當前全球環境現狀及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方向
    當前全球環境現狀及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方向前言地球已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如果不採取緊急且更大力度的行動來保護環境,地球的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事業將日益受到更嚴重的威脅。(五)森林銳減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大約是130億公頃, 8000年前地球上大約有61億公頃森林,近1/2的陸地被森林覆蓋。截止2019年全球森林存量面積為38.25億公頃,預計到2025年這個數值將降至38.15億公頃。世界上每年都有1130-2000公頃的森林遭到無法挽救的破壞,特別是熱帶雨林。
  • 迅數科技為環境生物監測提供解決方案
    第三屆中國環境監測技術及儀器應用交流會於2012年6.29-6.30日在杭州低碳科技館成功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環境生物監測技術與PM2.5監測技術研討。迅數科技-中國領先的環境生物監測儀器廠商,受邀參加了本次會議並展示了旗下領先的系列生物監測儀器和解決方案,受到與會代表的肯定。
  • 潤和軟體HiHope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獲「十大物聯網解決方案獎」
    打開APP 潤和軟體HiHope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獲「十大物聯網解決方案獎」 潤和軟體 發表於 2021-01-08 10:01:55
  • 2016 年全球環境發展動態及啟示
    到2025年,全球約有18億人口面臨絕對缺水的問題,約2/3的人口可能在用水緊張的條件下生活;2016年3月22日「世界水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2016年世界水發展報告》指出,地球表面的淡水資源十分有限,且分布非常不均,其中只有2.5%的淡水能夠供人類和動植物使用。目前,全球約有8.84億人仍在使用未經淨化的飲用水水源。
  • 氣候變化:七種有助於解決危機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進步,特別是化石燃料的發現和使用,促成了氣候變化-但它們也使人類意識到我們對地球的影響並開發了解決全球變暖的技術。科學家們將主要歸咎於地球平均溫度升高,這是溫室氣體的人為排放,溫室氣體將輻射捕獲在大氣中,否則這些輻射會逃逸到太空中。
  • 氣候變化:七種有助於解決危機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進步,特別是化石燃料的發現和使用,促成了氣候變化-但它們也使人類意識到我們對地球的影響並開發了解決全球變暖的技術
  • 「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解讀會在京召開
    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於2019年3月11日在肯亞召開,大會的主題是「尋找創新解決辦法,應對環境挑戰並實現可持續消費與生產」。自2014年第一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召開以來已經召開了三屆,本屆大會規模為歷屆最大。它之所以引起廣泛的重視,在於大會的主題:「尋找創新解決方案,以應對環境挑戰並實現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
  •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中國為世界提供了綠色轉型方案
    我們發布報告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發布了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並提供了更多的證據。當前的氣候和自然危機凸顯了採取緊急行動來平衡人類與自然關係的必要性。 2020年是重新平衡人類與自然關係的重要時機。世界各國領導人就自然、氣候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作出重要決定,我們有機會達成「人與自然和諧新共識」,使自然在2030年前走上復甦之路。
  • 聚光科技,從儀器供應商到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者
    本報記者劉秀鳳  在不久前結束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上,聚光科技展示了環境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以及一體化解決方案,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詢問。  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者  彭華說,聚光科技從成立至今,一直堅定地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從單一平臺的監測儀器設備供應商,發展成為目前以環境為主、兼顧工業和實驗室的多平臺集團公司,針對多個行業能夠提供多種一體化解決方案。
  • 國內首枚民營WiFi衛星正式亮相,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打開APP 國內首枚民營WiFi衛星正式亮相,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發表於 2018-12-05 10:51:56
  • 珀金埃爾默加入金蜜蜂2030倡議企業
    在這樣的使命原則下,珀金埃爾默在今年更新對標SDGs 2030的17個目標,精簡併突出優化其中四個重點目標,分別為良好的健康福祉、零飢餓、優質教育,以及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助力創建更為健康的世界,系統性履行了多項責任實踐。
  • 人類生態耗竭已超五成 2030年需要兩個地球資源
    201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和《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0》近期先後公布,有專家據此提醒,如果繼續以超出地球資源極限的方式生活,到2030年,人類「將需要兩個地球來滿足需求」——  人類生態耗竭已超五成 中國生態足跡量全球第二
  • 太陽被劃了道口子,預計到2030年,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太陽被劃了道口子,預計到2030年,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太陽東升西落,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它源源不斷提供光和熱,讓世間萬物都能享受到它的陽光,可以說太陽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地球的生死存亡。據了解,如今的太陽黑子變化明顯,它有25個周期時段,意味著它一直在上升的過程中,也就是說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的可能性不大。太陽被劃了道口子,預計到2030年,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 我國公開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
    本年度報告聚焦「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3個專題,開展了相關的遙感監測與分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報告和相關數據集產品均面向社會公開發布,並提供在線免費共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