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尚處在隔離中的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通過視頻向下議員宣布了決定增長241億英鎊(1英鎊約等於1.33美元)國防支出的決定。這是冷戰結束以來英國最大幅度的軍費增長。英國不僅一舉成為歐洲軍費支出最高的國家,還超越俄羅斯和印度的軍費,成功躋身全球軍費支出前三名(僅次美國和中國)。很明顯,詹森想要帶領英國在後脫歐時代重新以領導者的身份出現在世界舞臺上。
詹森表示:「幾十年來英國都一直在削減軍費,長此以往,英國的軍隊發展已經低於可以生存的最低門檻。這樣的結果不僅是國家懦弱的表現,還會危機英國人民的安全,這對任何一個首相來說,都是一種失職。裝備我們的武裝部隊需要長期投資,我們未來20年時間內的國家安全將取決於我們今天做出的決定。重振武裝力量是我們加強全球影響力、維護英國核心利益和價值觀的重要支柱,我們將和美國以及其他盟友一起保衛自由開放的國際環境。」
但是當財政大臣裡希·蘇納克(Rishi Sunak)已經花費了數十億英鎊在應對新冠疫情(covid-19)的保就業休假計劃(furlough scheme)上時,再次宣布增加軍費,註定讓英國政府有些吃不消。反對派評論人士稱政府正在準備放棄對貧困國家海外援助的承諾,以收減開支,補貼國防。因為詹森在聲明裡說道「保衛國家是第一位的」。另外,英國擺脫歐盟的約束後,將不用再分攤歐盟約90億英鎊的安全防務費用,正好可以用來提升自己的尖端軍事能力,保住原有的全球地位。
詹森在聲明中還指出,當前的國際競爭愈發激烈,國際局勢比冷戰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危險。我們現在享有的生活方式取決於最基本的全球安全,比如:國際航線的通暢無阻才能保證超市貨架上食物供應豐富及時。此次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當基本需求無法滿足時會發生什麼,我們可以選擇把現有的生活方式視為理所當然,忽略敵對國家的野心和恐怖主義的威脅,這或許能幫助我們暫時逃避,但危險總會到來。我們不能滿足地蜷縮在自己的島上,等待著朋友們承擔保護我們的責任。
面對持續上漲的失業率,詹森解釋稱,國防投資的回報不僅僅是武裝力量的升級,很多的軍用技術都有廣泛的民間應用,新的經濟發展前景將每年創造1萬個就業機會。額外的國防開支不僅可以恢復英國作為歐洲重要海軍力量的地位,還能刺激英國整個造船業的復興。
根據詹森的計劃,英國將於明年開始一個雄心勃勃的部署,包括在地中海、印度洋、東亞地區部署更多的海軍戰艦,用來保護補給英國本土的國際航道。並且將更新核武器,增強核威懾力;建立一個全新的皇家空軍太空司令部;建立國家網絡安全部隊,增強與盟國的情報共享,在網絡空間打擊恐怖主義和敵對國家的犯罪活動;更新戰鬥機系統,利用人工智慧和無人機技術,在對空作戰中擊敗對手;兩艘航母將在2023年投入使用,加上新建的8艘26型護衛艦和5艘31型護衛艦的計劃,以及為航母提供補給的支援艦,英國將擁有一個永久可用的航母戰鬥群,定期在全球部署,隨時準備與北約和其他盟國一起戰鬥。
儘管詹森聲稱此次增加軍費的目的是追隨前首相艾德禮(Clement Attlee)建立北約時的國際和平主義傳統,但是由芝加哥大學《原子科學家公報》1947年設置的末日時鐘已經在2020年1月23日被調整到離午夜僅剩100秒的位置,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已經上升到了冷戰結束後的最高水平,同時這也是自時鐘設立以來最接近核戰爆發的時刻。英國此次大幅上漲軍費必然會引起世界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因此英國首相以「維護和平」的理由並不能作為提高軍費的正當性辯護,軍備競賽恰恰是導致冷戰走向高潮的第一步。
英國借著川普(Donald Trump)要求北約增加防衛費的機會,趁機增長軍費,順勢提高英國幹涉國際事務的能力。詹森在聲明中多次強調將和美國一起承擔捍衛自由開放的價值觀。對於英國軍費的增長,美國國防代理部長米勒(Christopher Miller)表示支持,並讚揚了英國對北約共同安全承諾的支持。而在英國深陷新冠肺炎疫情的泥沼之時,還可以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可謂一石二鳥。只不過,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強行增加國防開支,必然會把英國拖向窮兵黷武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