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石墨烯成為超導體的「魔法角度」可能比先前想像的要寬鬆

2021-01-15 雪寫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與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科學家和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合作,發現石墨烯更有可能成為超導體。

「石墨本身就能傳導能量,因為普通金屬是導電的,但直到最近,我們才知道它也可以是超導體,通過製造一個所謂的『魔法角』-在第一層之上扭曲第二層石墨烯,」俄亥俄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該論文的合著者珍妮·劉(Jeanie Liu)說。「這為更多的研究打開了可能性,看看我們是否能讓這種材料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

與大多數傳統導體不同的是,超導體是一種金屬,可以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導電,因此不會損失能量

石墨烯作為單層,並不是超導體。然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一片石墨烯放在另一片石墨烯上,並將其層扭曲到一個特定的角度,即他們所說的「魔法角」,石墨烯就可以成為超導體。

科學家們認為,這個神奇的角度在1到1.2度之間-一個非常精確的角度。

「問題是,魔術的角度,它必須有多神奇?」愛米利奧科菲多說,他是劉實驗室的研究生,也是論文的合著者。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魔術的角度似乎沒有原來想像的那麼神奇。他們的工作發現石墨烯層仍然在一個較小的角度,大約0.9度超導。這是一個小的區別,但它可以打開新的實驗的可能性,以研究石墨烯作為一個潛在的超導體在現實世界中。到目前為止,超導在科學實驗室之外是有限的,因為為了超導電力,電線必須保持在極低的溫度。

「這項研究推動了我們對超導體和魔法角度的理解,比理論和先前的實驗預期的要遠一些,」俄亥俄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論文的合著者和物理學教授馬克·博克拉斯(Marc Bockrath)說。

科菲多說:「超導電性可以徹底改變許多行業-輸電線路、通訊線路、交通、火車。」「在扭曲的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電性將教我們在更高的溫度下的超導電性,這些溫度對現實世界的應用是有用的。」這就是未來工作的重點。「

相關焦點

  • 「魔力角度」:讓石墨烯超晶格既可成為絕緣體,也可成為超導體!
    石墨烯享有「黑金」、「新材料之王」等美譽,甚至有科學家預測石墨烯極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的新技術新產業革命。目前,石墨烯的已經廣泛應用於許多科技領域,例如:柔性電子、高效電晶體、傳感器、新材料、電池、超級電容、半導體製造、新能源、通信、太赫茲技術、醫療等。
  • 物理學家發現石墨烯有助於發展超導體
    研究小組研究了扭曲的雙層石墨烯,這種雙層石墨烯是由兩層石墨烯疊加而成,並且稍微錯位。這將創建一個「扭曲角度」,從而產生一個當扭曲角度變化時快速變化的莫爾圖案。羅格斯大學物理學教授伊娃·Y·安德烈表明:「我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將一種稱為扭曲雙層石墨烯的石墨烯與超導體聯繫起來,這種超導體可以在室溫下工作。」2010年,安德烈的團隊發現,除了美觀之外,由雙扭曲層石墨烯形成的莫爾圖案對材料的電子性能有著顯著的影響。
  • 石墨烯超晶格:既成為絕緣體,也可成為超導體!
    石墨烯享有「黑金」、「新材料之王」等美譽,甚至有科學家預測石墨烯極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的新技術新產業革命。目前,石墨烯的已經廣泛應用於許多科技領域,例如:柔性電子、高效電晶體、傳感器、新材料、電池、超級電容、半導體製造、新能源、通信、太赫茲技術、醫療等。作為一項融合到許多科技領域中、極具影響力的前沿創新技術,筆者在以往的多篇文章中都介紹過石墨烯的相關科研成果。
  • 石墨烯扭轉「角度」可變超導體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連發兩篇物理學重磅論文,報告了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對非常規超導材料的行為的新見解,這一發現轟動業界,被稱為石墨烯超導的重大進展。此類材料已讓物理學家困惑達幾十年之久,而最新發現或有助於開發高溫超導材料,用來製作強大的磁體或開發低功耗電子技術。
  • 石墨烯扭轉「角度」可變超導體 新發現將打開非常規超導體研究大門
    科技日報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日前連發兩篇物理學重磅論文,報告了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對非常規超導材料的行為的新見解,這一發現轟動業界,被稱為石墨烯超導的重大進展
  • 魔角石墨烯先驅曹原非常規超導體發現後
    下面摘錄部分作者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2017年攻讀博士期間,他發現了石墨烯中的非常規超導電性,他推測,當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會發生劇變,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可當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卻遭到諸多物理學家質疑,他們認為,這不過是一個20歲的中國小孩,關於世界的美好幻想。但曹原,沒有被權威質疑的聲音擊退,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判斷,捍衛自己的夢想!
  • 石墨烯(帶有扭曲)正在幫助科學家理解超導體
    石墨烯是一種非常規的物質。畢竟,有多少其他獲得諾貝爾獎的突破是由科學家們在周五晚上拿著膠帶瞎搞的?從那時起,石墨烯——以及一系列額外的二維材料,如鍺和矽——因其迷人的特性而成為人們著迷和興奮的源泉。取兩層石墨烯。把它們扭成一個非常小的角度,精確地說是1.1度,然後把它們疊在一起。(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這個想法最初是在2007年提出的,但直到2018年才實現。)由此產生的雙層石墨烯是一種超導體:當溫度降到臨界閾值以下時,這種材料根本沒有電阻。單個原子厚度的層自然很輕,但也出奇地堅韌和靈活。
  • 石墨烯是什麼?石墨烯夾雜在超導體之間的奇異變化
    基於石墨烯的電晶體陣列可以實現高解析度成像和顯示。   密西根大學核工程與放射科學Igor Jovanovic教授說:「大部分相機需要很多像素點,然而,我們的方法使得超靈敏相機成為可能。雖然它的像素點相對較少,但是解析度很高。」   Jovanovic教授說:「在通常的石墨烯光電探測器中,光響應僅發生在石墨烯附近的特定位置(該區域比器件尺寸小得多)。
  • 「優等生」:小角度扭轉的雙層石墨烯
    直到1940年德國研製出硫化鉛和幾種紅外透射材料,成功研發出紅外探測器,才使紅外夜視儀的誕生成為可能。圖源:istockphoto紅外探測器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紅外線來進行工作的。探測器收集外界的紅外輻射進而聚集到紅外傳感器上。紅外傳感器通常採用熱釋電元件,這種元件在接收了紅外輻射溫度發出變化時就會向外釋放電荷,檢測處理後產生警報。
  • 21歲科學家連發兩篇《Nature》論文:石墨烯有望助力室溫超導實現...
    就在 3 月 5 日,《Nature》連刊兩文報導了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重要研究:只要將兩層石墨烯旋轉到特定的「魔法角度」疊加時,它們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該發現很可能是數十年來尋找室溫超導體十分重要的一步。   除了刊發相關的論文以外,《Nature》還發表了一篇評論此次重大突破的文章。
  • 新開發的石墨烯裝置,既是墨烯超導體,又能是石墨烯絕緣體!
    石墨烯器件由三層原子厚度(二維)石墨烯構成,當夾在二維氮化硼層之間時,會形成一個重複的圖案,稱為莫爾超晶格。這種材料可以幫助其他科學家理解高溫超導現象背後的複雜力學原理。高溫超導現象是指一種材料可以在高於預期的溫度下導電,儘管溫度仍然低於冰點數百度。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觀察了由三層石墨烯製成裝置中Mott絕緣體的特性。
  • 石墨烯再成風口?華人科學家發明一個新技術,產生神秘的超導體
    2011年,麥克唐納博士和博士後研究員拉菲·比斯特裡策(Rafi Bistritzer)計算得出,電子結構在一個小角度下將變得「平坦」,電子像汽車一樣被塞住,試圖穿越時代廣場。緩慢移動的電子之間更有可能相互作用(用物理學的語言來說是「高度相關的」),並且根據經驗,物理學家知道強相關的系統通常是令人驚訝的系統。麥克唐納博士說:「我們提出了一些猜測。」
  • 《自然》確鑿證據:實驗揭開石墨烯「魔角」超導體的奧秘!
    一種新材料中超導性的驚人發現讓科學界議論紛紛,這種材料通過將一層碳片疊在另一層碳片上,並以「魔角」的角度扭曲頂部碳片,使電子能夠毫無阻力地流動,這一特性可以顯著提高能源效率的電力傳輸,並引入一系列新技術。
  • 常溫超導體的劃時代意義
    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如今,正有無數學者試圖重複、拓展他的研究。
  • 不是後浪是海嘯:麻省理工95後曹原領銜,「魔角石墨烯」再度Nature...
    約 2 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 Pablo Jarillo-Herrero所帶領的團隊,首次發現只要將兩層石墨烯旋轉到特定的 「魔法角度」 相互疊加,它們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該發現被認為或是數十年來尋找室溫超導體十分重要的一步。
  • 不是後浪是海嘯:95後曹原領銜,「魔角石墨烯」再度Nature兩連發
    約 2 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Pablo Jarillo-Herrero所帶領的團隊,首次發現只要將兩層石墨烯旋轉到特定的 「魔法角度」 相互疊加,它們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該發現被認為或是數十年來尋找室溫超導體十分重要的一步。
  • 研製石墨烯超導體,打破困擾世界107年魔咒的科學家,只有22歲
    關於天才的故事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小時候格外愚笨,甚至被人當成傻子,但突然某一天受到某種刺激,接著就開竅了,一發不可收拾,進而成為歷史上的偉人;而另一種人,他們從小天資聰穎,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的人生如有神助,大腦的開發程度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
  • 《自然》:扭曲後的雙層石墨烯「千層糕」,可以在低溫下實現超導
    最近,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我們擁有一個石墨烯「千層糕」,把它扭曲一下的話,那麼電子就可以自由地從中流過,毫無阻礙,從而實現超導。這種結構的奇異行為表明它能夠提供一個理想的基礎,以便測試某些不尋常類型的超導體如何工作。這項發現已在線發表在3月5日《Nature》上,共有兩篇論文做了詳細介紹,這將能夠幫助科研人員尋找能夠在室溫下起作用的超導體,而無需再滿足目前已知超導體所需要的寒冷條件。如果人類有幸能夠找到這種材料,這種物質將能夠取代各種電子產品中的標準導體,從而節省大量能源。
  • 石墨烯的常溫超導,曹原的「魔角」石墨烯能實現嗎?
    曹原發現的石墨烯,是常溫超導嗎?那麼曹原發現的石墨烯超導是在什麼條件下實現的呢?截圖論文中做了大致描述:.....「對二維超晶格中的弱電子-聲子相互作用這種非常規超導電性能進行了深入研究,以小角度扭曲下的石墨烯,發現大約在1.1°時發現了一個「魔法角」,在這個狀態下,1.7K時觀測到了零電阻狀態,這載流性能和銅氧化物的相圖類似,甚至包括與超導性能對應的圓頂區域!」
  • 石墨烯超導:22歲中國少年破解百年物理難題,開創物理研究新領域
    另外這項實驗採用較為廉價的液氮將極大地降低超導的應用成本,使得超導大規模應用和深入科學研究成為可能。目前,材料達到超導狀態的最高溫度約為133K,而這種材料就是銅氧化物,於20世紀80年代被發現。曹原團隊在研究之中發現,堆疊的雙層石墨烯中,電學行為對原子排列非常敏感,影響層間電子移動。對於物理學家而言,電學行為通常是由能量主導。而在這項研究中,單層石墨烯內原子間電子移動有關的能量在eV量級,而在層間的電子移動涉及的能量量級最多在幾百meV。要想解開這個謎題,對稱性是關鍵!所以曹原團隊嘗試將兩層石墨烯片疊加起來,兩層的晶格取向互相旋轉一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