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吃火鍋的又多了起來,提到火鍋就不得不提成都和重慶,那讓人口水橫流的川渝火鍋啊,川渝火鍋裡有種九宮格,把火鍋分成了9個區域,這個裝置的意義在哪裡?一個格子一種口味?有沒有觀眾老爺知道的?

這就需要了解火鍋的起源了。
火鍋,發明於中國,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川渝火鍋起源於明清時期的四川,由於貴州地區水草豐美盛產牛羊,大量的牛羊通過川黔水路運到四川,牛羊在碼頭上岸,現場宰殺,優質的牛羊肉送往省城而大量的內臟器官被拋棄在江河裡,碼頭上的勞苦大眾沒錢吃飯便將其洗淨切碎,支一口鍋,加上辣椒花椒,滾燙麻辣,足以安慰轆轆飢腸。
由於操作簡單,口味勁爆,發展到後來,這種麻辣湯煮下水的鍋子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不僅在江河兩岸,城市街道弄堂裡也有了專門為販夫走卒們吃火鍋的店鋪。

由於吃火鍋的人往往是互不相識的,一起吃容易你吃了我的,我吃了你的,如果一人一鍋又很浪費炭火,於是聰明的店家用銅片把鍋子分開發明了「四宮格」「九宮格」,鍋子底部相通但食物不會亂跑。
除此之外,「九宮格」還帶來一個額外的好處,鍋子區域分開,不同區域的溫度不同,中間溫度高的格子可以燙容易熟的菜,需要長時間煮的可以早早下鍋,放到四周溫度低一點格子,如腦花、血旺、香菜丸子等,燙菜吃完了這些剛好可以吃,無縫銜接。

於是這一做法被流傳下來,直到今天,雖然現在吃火鍋都是一群小夥伴一起,不存在「吃亂」的問題,但是大家還是習慣用九宮格區分不同食物,分開煮食。
胖胖認為九宮格在現如今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作為飲食文化的一部分與川渝火鍋融為一體,讓人們享受美味的同時分享更多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