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將於今晚發射深空原子鐘:這個原子鐘有什麼了不起?

2020-12-03 前瞻網

NASA將於今晚發射深空原子鐘:這個原子鐘有什麼了不起?

 Connor Feng • 2019-06-24 13:49:51 來源:前瞻網 E2040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插圖顯示的是美國宇航局的深空原子鐘,它將測試用於深空導航的新技術。(圖片:©NASA)

美國宇航局將於今天(6月24日)使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新原子鐘送入軌道,這是一項可能會改變人類探索太空方式的技術演示任務。

該深空原子鐘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開發,是對我們在地球上使用的原子鐘以及已經在GPS衛星上使用的原子鐘的太空升級版本。

美國宇航局在一份聲明中說,在理想情況下,這種新型原子鐘將使宇宙飛船能夠更自主地導航到深空中的遙遠天體,比如火星。科學家們希望能夠利用深空原子鐘來精確測量宇宙飛船的位置,這樣的話,在深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就能夠在不與地球進行太多通信的情況下自主行動。NASA表示,這將大大改善目前太空飛行器的導航方式。

但它的原理是什麼呢?

天文學家早已經使用時鐘在太空中導航。他們向宇宙飛船發送信號,宇宙飛船再把信號傳回地球,信號往返的時間就可以告訴科學家們宇宙飛船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這是因為信號是以光速傳播的,所以加上往返太空飛行器的時間,太空飛行器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得出。在一個時間段內發送多個信號,科學家還可以計算出宇宙飛船的軌跡——包括它曾經所在的位置和它即將要去的地方。

但據美國宇航局稱,為了儘可能精確地得到太空飛行器的位置,天文學家需要非常精確的時鐘,精度要求達到可以測量十億分之一秒。他們還需要這個時鐘保持穩定,這裡的「穩定性」指的是時鐘測量時間單位的一致性,你可能會認為,時鐘對「秒」的測量時間長度總是一樣的,但時鐘其實有移位的趨勢,它會慢慢地把越來越長的時間長度標記為「秒」。為了測量宇宙飛船在深空中的位置,天文學家們需要他們的原子鐘在數天或數周的時間內都儘可能精確地保持一致,測量時間長度誤差不能超過十億分之一秒。

從我們手腕上佩戴的時鐘到衛星上使用的時鐘,現代時鐘大多使用石英晶體振蕩器來計時。美國宇航局在聲明中說,這些裝置利用的都是石英晶體在電壓作用下的振動精確頻率(這些振動就像落地鐘上的鐘擺)。

但在太空導航的標準下,石英晶體時鐘根本就不夠穩定。在運行六周後,它們的誤差可能會達到整整一毫秒,在光速下一毫秒的時間就相差185英裡(300公裡)。NASA表示,這麼大的誤差對測量快速移動太空飛行器的位置會產生巨大影響。

而原子鐘則將石英晶體振蕩器與某些類型的原子結合了起來,創造出了更好的穩定性。美國宇航局的深空原子鐘將使用汞原子,運行4天後誤差小於1納秒,10年後誤差小於1微秒,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要經過1000萬年的時間,原子鐘才會出現一秒鐘的誤差。

原子鐘利用的是原子的結構,原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外層被電子包圍。每個元素的原子都有不同的結構,原子核中質子的數量也不同。雖然每種原子所擁有的電子數量可能不同,但電子佔據著不同的能級,而適量的能量震動可以使電子在原子核周圍躍遷到更高的能級。

使一個電子發生躍遷所需的能量對每個元素來說都是唯一的,並且與該元素的所有原子一致。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原子鐘物理學家埃裡·克伯特(Eric Burt)在聲明中說:「這些軌道之間的能量差是一個非常精確和穩定的值,而這正是製作原子鐘的關鍵因素,這就是原子鐘的性能水平能夠超過機械鐘的原因。」

從本質上說,原子鐘可以進行自我校正,在原子鐘中,石英振蕩器的頻率被轉換成應用於特定元素原子集合的頻率。如果頻率是正確的話,它將會導致原子中的許多電子躍遷能級。但如果頻率不正確的話,發生躍遷的電子數量會減少。這就告訴了時鐘,石英振蕩器已經產生了誤差,以及需要作出多少校正。在深空原子鐘上,這種校正每隔幾秒就會計算一次,並應用到石英振蕩器上。

但這並不是深空原子鐘的特別之處,這個時鐘不僅使用汞原子,它還使用帶電的汞離子。

因為離子是帶電荷的原子,所以它們可以被包含在電磁「陷阱」當中,這使得原子無法與真空室的壁面相互作用(這是普通原子鐘中中性原子的一個常見問題,當它們與真空壁相互作用時,諸如溫度之類的環境變化會引起原子本身的變化,導致出現頻率誤差)。

據美國宇航局稱,深空原子鐘不會受到這種環境變化的影響,因此將比GPS衛星上使用的原子鐘穩定50倍。在周一發射升空之後,科學家們將能夠開始測試時鐘的精度。

該深空原子鐘將搭載位於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SpaceX獵鷹重型火箭升空,與之一同發射的還有另外23個有效載荷。持續4小時的發射窗口將在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1:30(格林尼治時間6月25日0330)開始。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NASA發射的深空原子鐘到底是什麼?
    當地時間6月25日凌晨2:30,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向太空發射了一個深空原子鐘(Deep Space Atomic Clock,DSAC深空原子鐘到底有什麼不同?未來的一年對深空原子鐘的發展至關重要,美國宇航局將監測它在離地球720公裡高空環繞運行時的表現,這幾乎是國際空間站距離地球距離的兩倍。那麼,深空原子鐘到底是什麼?他和普通原子鐘又有什麼不同?
  • 你知道原子鐘嗎?為什麼NASA將原子鐘送入太空
    6月22日,美國宇航局將在SpaceX獵鷹重型火箭上向太空發射一個足球大小的原子鐘(儘管要比足球重得多)。這個時鐘不是用來報時的,它是一個時鐘的技術演示,這個時鐘可能用於未來的太空探索,既可以導航,也可以測量重力。如果成功,它將成為太空中有史以來最精確的原子鐘。
  • 追逐時間的機器——原子鐘
    這次發射被稱為 STP-2 任務,是太空測試項目(Space Test Program)的一部分。原定於 22 日的發射因故推遲了兩天,只為確保這次任務順利完成。實際上,新型原子鐘的發射和測試可能會給我們的太空探索之旅帶來全新的變革。
  •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將原子鐘的精確性實現進一步提高
    擁有更加精確的原子鐘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它們能幫助探索更多令人費解的問題,比如引力對時間流逝有什麼影響?時間和光速是否會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而變化?……若要獲得更加精確的原子鐘,科學家需要能夠更準確地測量原子的振蕩,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原子鐘,將原子鐘的精確性實現了進一步的提高。這一新的研究成果被發表在了近期的《自然》雜誌上。
  • 雷射冷卻原子鐘登上天宮二號
    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搭載了多種高精尖科學裝備。其中,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製的「定時神針」——空間冷原子鐘,有望實現約3000萬年誤差1秒的超高精度,作為國際上首臺在軌運行並開展科學實驗的空間冷原子鐘,這將是也是目前在空間運行的最高精度原子鐘。那麼,究竟空間冷原子鐘與地面上的一般的冷原子鐘有什麼不同呢?
  • 在原子鐘領域,我們處於什麼位置
    原子鐘衛星搭載的原子鐘分為銣原子鐘、氫原子鐘和銫原子鐘三種,主要應用於導航系統。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GLONASS、北鬥三號導航系統均採用銣原子鐘和被動型氫原子鐘相結合的授時方式。2018年1月12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裝載了我國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
  • 專家詳解導航衛星的「心臟」——原子鐘
    原標題:聽不到卻恆久不變的「嘀嗒」聲 專家詳解導航衛星的「心臟」——原子鐘 前不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傳來喜訊,該集團二院203所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作為新一代原子鐘,它有望應用於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有人可能會犯迷糊:原子鐘是什麼鍾,跟導航有什麼關係?
  • 銫原子鐘的實驗室:一秒有多長?
    最後,它們將滑入有著巨大粘滯力的「磁光阱」,同時被6束雷射照射,並被囚禁在那裡。經過幾輪折騰,銫原子也變得筋疲力盡,它終於可以完成使命。  「其實原子鐘的原理非常簡單,難點都在技術上。」程鵬飛解釋道,「什麼是更好的『冷卻』原子的方法,如何讓雷射器穩定地運行更長時間,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太多。」
  • 更精確原子鐘問世
    「糾纏增強光學原子鐘有可能在1秒內達到比目前最先進的光學鍾更高的精度。」該研究主要作者、MIT電子研究實驗室的博士後Edwin Pedrozo-Penafiel說。如果最先進的原子鐘能像MIT團隊的裝置那樣用於測量糾纏原子,它們的計時將會改進,這樣,對於整個宇宙的年齡,時鐘的誤差將不超100毫秒。為了精確計時,理想情況下原子鐘會追蹤單個原子的振蕩。
  • 中國科學家打造太空最準的原子鐘
    最近,他的追求終於有了階段性成果:他牽頭研製的冷原子鐘隨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被發射到太空,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在軌進行科學實驗的空間冷原子鐘。這是一臺沒有秒針、分針、時針且其貌不揚的黑色圓柱體,卻能在太空中發射極為精準的時間頻率基準。
  • 專家詳解導航衛星的「心臟」——原子鐘—新聞—科學網
  • 「時間魔盒」原子鐘
    因此,在1967年,國際度量衡大會決定採用原子鐘來定義基本時間單位,即用銫元素唯一的穩定同位素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所持續的時間長度作為1秒。到20世紀末,一方面通過進一步對原子鐘的使用條件進行嚴格規定,另一方面通過技術改進,例如使用雷射冷卻和原子俘獲,以及更精密的雷射光譜技術,使原子鐘的精確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 科普貼|驚世原子鐘,精準得超乎你想像
    目前已完成研製並實現量產消息傳出不少小夥伴產生好奇原子鐘是什麼鍾?作為導航衛星的「心臟」之一,高性能的星載原子鐘對導航精度起到重要作用。這次發射的北鬥三號導航衛星上裝載有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相比前代產品其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技術性能大幅提升。
  • 我國開展新一代原子鐘研製
    其作為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的優勢,有望應用於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項目負責人王暖讓表示,目前203所已完成《空間汞離子微波頻標關鍵技術研究》立項論證,並首次完成了氧化汞的裝載,邁出了汞離子微波頻標的關鍵一步。該所計劃利用4年左右時間,搭建汞離子微波鐘的實驗系統,進行科學試驗,在地面上形成閉合。之後進行小型化設計,最後實現工程化設計。
  • 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亮相
    據新華社西昌11月6日電(李國利、王同心)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雙星5日晚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作為衛星的重要載荷之一,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研製的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也精彩亮相。
  • 我國高精度銣原子鐘在北鬥三號應用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李正穹 通訊員 麼曉坤) 日前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定位系統的建設已在全面啟動,衛星進入密集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向全球提供服務。
  • 北鬥原子鐘: 用北京時間為世界定位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研製氫、銣、銫三種原子鐘的單位,二院203所已經為北鬥二號衛星導航系統交付了13個批次26臺星載銣鍾,並且創造了所有批次零故障運行記錄。隨著一次次原子鐘搭載發射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已經完全掌握了星載原子鐘的研製技術,完全擺脫了國外導航技術的束縛,也標誌著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完全自主建立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
  • 揭秘「北鬥心」:新一代星載原子鐘究竟是啥?
    IT之家2月14日消息 2月12日,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五、六顆組網衛星,而在北鬥三號上安裝的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研製的高精度銣原子鐘,其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那麼全新一代的星載原子鐘究竟是什麼?
  • 中國航天科工北鬥原子鐘攻關歷程記
    2020年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標誌著我國建成了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衛星裝載有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製的氫原子鐘,該原子鐘的優良性能進一步增強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和自主運行能力。
  • Nature:新原子鐘計時更精確—新聞—科學網
    有助更靈敏地測量暗物質和引力波,回答光速與時間流速是否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