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PAGE 電泳操作流程走一波~

2020-12-04 每日生物評論

1、原理:

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簡稱SDS-PAGE)是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中最常用的一種蛋白表達分析技術。此項技術的原理,是根據檢體中蛋白質分子量大小的不同,使其在電泳膠中分離。聚丙烯醯胺凝膠為網狀結構,具有分子篩效應,蛋白質在電場中支持物上的遷移率差異主要依賴於樣品中各種分子攜帶的電荷,分子大小與形狀的差別。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系統加入陰離子去垢劑SDS,蛋白質在加熱變性以後與SDS結合,帶上負電荷,在電場的作用下,向正極移動,結果按分子量大小排列在膠板上,含量多的蛋白帶紋粗,蛋白質的遷移率主要取決於分子量大小。SDS-PAGE僅根據蛋白質亞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開蛋白質。在大腸桿菌表達純化外源蛋白的實驗中,SDS-PAGE 更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其通常用於檢測蛋白的表達情況(表達量,表達分布),以及分析目的蛋白的純度等。

2、作用機理

SDS是陰離子去汙劑,作為變性劑和助溶試劑,它能斷裂分子內和分子間的氫鍵,使分子去摺疊,破壞蛋白分子的二、三級結構。而強還原劑如巰基乙醇,二硫蘇糖醇能使半胱氨酸殘基間的二硫鍵斷裂。在樣品和凝膠中加入還原劑和SDS後,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鏈,解聚後的胺基酸側鏈和SDS結合成蛋白-SDS膠束,所帶的負電荷大大超過了蛋白原有的電荷量,這樣就消除了不同分子間的電荷差異和結構差異。

SDS-PAGE一般採用的是不連續緩衝系統,與連續緩衝系統相比,能夠有較高的解析度。

濃縮膠的作用是有堆積作用,凝膠濃度較小,孔徑較大,把較稀的樣品加在濃縮膠上,經過大孔徑凝膠的遷移作用而被濃縮至一個狹窄的區帶。當樣品液和濃縮膠選Tris/HCl緩衝液,電極液選Tris/甘氨酸。電泳開始後,HCl解離成氯離子,甘氨酸解離出少量的甘氨酸根離子。蛋白質帶負電荷,因此一起向正極移動,其中氯離子最快,甘氨酸根離子最慢,蛋白居中。電泳開始時氯離子泳動率最大,超過蛋白,因此在後面形成低電導區,而電場強度與低電導區成反比,因而產生較高的電場強度,使蛋白和甘氨酸根離子迅速移動,形成一穩定的界面,使蛋白聚集在移動界面附近,濃縮成一中間層。

3、SDS-PAGE實驗標準操作流程

(1)清洗玻璃板

一隻手扣緊玻璃板,另一隻手蘸點洗衣粉輕輕擦洗。兩面都擦洗過後用自來水衝,再用蒸餾水衝洗乾淨後立在筐裡晾乾。

SDS-PAGE電泳儀器

(2)灌膠與上樣

玻璃板對齊後放入夾中卡緊。然後垂直卡在架子上準備灌膠。(操作時要使兩玻璃對齊,以免漏膠)。根據蛋白分子量的不同配製不同濃度的分離膠,加入 TEMED後立即搖勻即可灌膠。灌膠時,用槍吸取適量的膠沿玻璃放出,待膠面升到玻璃板合適的高度即可。然後膠上加一層水(無水乙醇也可),液封后的膠凝的更快。(灌膠時開始可快一些,膠面快到所需高度時要放慢速度。操作時膠一定要沿玻璃板流下,這樣膠中才不會有氣泡。加水液封時要很慢,否則膠會被衝變型)。待分離膠凝固後加入濃縮膠。

膠凝好後拔出梳子,加入足夠的電泳液後開始準備上樣(電泳液至少要漫過內測的小玻璃板)。加樣太快可使樣品衝出加樣孔,若有氣泡也可能使樣品溢出,可能造成其他孔中樣品汙染。

SDS-PAGE電泳上樣

3、電泳

加樣完畢,蓋好上蓋,連接電泳儀,打開電泳儀開關後,設置好電壓。待樣品跑至濃縮膠後再調高電壓直至溴酚藍指示劑遷移到距前沿1~2cm 處即停止電泳。

4、染色、脫色

電泳結束後,關掉電源,取出玻璃板,將膠面與一塊玻璃板分開後放入大培養皿中染色,使用 0.25%的考馬斯亮藍染液,染色 2~4h,必要時可過夜。棄去染色液,用蒸餾水把膠面漂洗幾次,然後加入脫色液,進行擴散脫色,經常換脫色液,直至蛋白質帶清晰為止。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配製sds-page凝膠需要注意什麼
    配製sds-page凝膠需要注意凝膠製備的過程很簡單,但是凝膠一定要均勻無氣泡,取出梳子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放置將膠孔戳破。SDS-PAGE凝膠的製備過程:1、 按要求裝配好垂直電泳板,兩塊玻璃板的兩側及底部用1%的瓊脂糖封邊,防止封閉不嚴而使聚丙烯醯胺液漏出。2、 將裝好的玻璃電泳板傾斜成45~60℃角。3、 按配製所需%濃度凝膠的毫升數。
  • 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AGE)操作步驟
    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AGE)操作步驟   1.按圖安裝玻璃板   2.按表製備分離膠(10%),將分離膠混勻後立即灌注於玻板間隙中,上層小心覆蓋一層乙醇,將膠板垂直放於室溫下,待分離膠聚合完全後,傾去上鋪乙醇,用濾紙吸乾。
  • 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AGE)
    【基本原理】   一個混合蛋白質樣品經過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以後,各組分由於電泳遷移率不同而被分離。這種差異就蛋白質分子本身而言主要與分子量以及所帶淨電荷和形狀有關。當電泳體系中含有一定濃度的SDS時,電泳遷移率的大小僅取決於蛋白質的分子量(其它影響因素可忽略不計),從而可直接由電泳遷移率推算出蛋白質的分子量。
  • SDS-PAGE蛋白質電泳常見問題分析
    Q:SDS-PAGE電泳的基本原理? 當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間時,蛋白質的遷移率和分子量的對數呈線性關係,符合下式:logMW=K-bX,式中:MW為分子量,X為遷移率,k、b均為常數,若將已知分子量的標準蛋白質的遷移率對分子量對數作圖,可獲得一條標準曲線,未知蛋白質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電泳,根據它的電泳遷移率即可在標準曲線上求得分子量。Q:配膠緩衝液系統對電泳的影響?
  • —— 新型SDS-PAGE蛋白電泳緩衝液
    AllView PAGE Buffer是一種新型的SDS-PAGE蛋白電泳緩衝液。
  • SDS-PAGE凝膠電泳及蛋白印記
    SDS-PAGE凝膠電泳及蛋白印記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28 20:54 ①10
  • 一維凝膠電泳SDS PAGE在蛋白質分離中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在所有蛋白質化學中應用最廣泛的凝膠色譜分離蛋白質一維凝膠電泳SDS PAGE是相當有用的。在一維凝膠電泳1D SDS PAGE中,通常將蛋白質樣品溶解在含有巰基還原劑(巰基乙醇或DTT)和SDS的加載緩衝液中(如圖1),凝膠色譜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則是基於SDS與蛋白質的結合,即將負電荷(SDS硫酸鹽基團中)以大致恆定的分子量比例傳遞給蛋白質。
  • 又肝SDS-PAGE?這份錦囊請收好
    「樣品都快用完了,電泳條件還沒摸好…」「一樣的電泳條件,竟然重複不出結果?」  … …眼看要回去繼續摸索Western了,怎麼能先把PAGE順利跑出來,騰出手好做一大堆其他實驗🐶?必備電泳乾貨,我們都為你匯總好了,涵蓋選擇指南、實驗貼士、常見問題、進階課程, 讓你一招即中,PAGE不愁。
  • 多克隆抗體的免疫電泳操作流程
    實驗原理免疫電泳又稱為γ球蛋白電泳或免疫球蛋白電泳技術,這是一種能夠判斷血液中三種免疫球蛋白IgM, IgG, IgA含量水平的實驗方法。在這項實驗技術中,首先利用蛋白質的分子量和所帶電荷的比值運用水平瓊脂糖凝膠電泳技術將蛋白質進行分離,然後將特異性的抗體引入到與電泳方向平行的凹槽中,在抗原和抗體的擴散過程中,抗原和抗體適當比例的結合會導致沉澱的產生。
  • PAGE膠電泳DNA條帶回收:常規凝膠回收試劑盒一樣行!
    用常規的凝膠回收試劑盒(Gel Extraction Kit)來回收瓊脂糖凝膠電泳裡的DNA條帶可謂最簡便易行的實驗室操作之一。只要割膠,加入溶膠Buffer保溫溶膠,上柱離心,清洗一次,最後洗脫就可以了。不過如果實驗偶爾需要跑聚丙烯醯胺PAGE膠,回收DNA可就麻煩多了。電洗脫?
  • 蛋白質的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2)掌握用SDS-PAGE檢測蛋白質的方法及操作過程。【實驗原理】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PAGE)是在聚丙烯醯胺凝膠系統中引進SDS(十二烷基磺酸鈉)。1967年,Shapiro等人首先發現,如果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系統中加入一定量的SDS,則蛋白質分子的電泳遷移率主要取決於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大小。SDS是1種陰離子型去垢劑,帶負電荷。因此,蛋白質在含有強還原劑的SDS溶液中與SDS分子結合時,可形成SDS-蛋白質複合物。
  • 技術生物所舉行雙向電泳技術基本原理與操作專項培訓
    現場示範為提高科研人員實驗操作技能,保障儀器操作規範,中科院技術生物所於6月20日邀請通用電氣工程師圍繞雙向電泳技術展開原理與技能培訓,以幫助相關研究人員從蛋白質組學層面在原理講解中,培訓工程師從樣品製備、分離、染色、圖譜分析等方面闡述了雙向電泳技術的工作流程。同時分析了傳統雙向電泳面臨的新要求,並以此為切入點講解如何利用GE雙向電泳技術有效解決傳統問題、消除實驗誤差、找到真實的蛋白表達差異,進而達到實驗目的。培訓老師結合實驗中會出現的諸如蛋白點太少、蛋白點彌散、縱向蛋白點拖尾等問題進行原因分析,並基於雙向電泳技術提出解決方案。
  • SDS-PAGE測定蛋白質分子量及蛋白質的純度鑑定
    1967年Shapiro等人發現,如果在聚丙烯醯胺系統中加入陰離子去汙劑十二烷基磺酸鈉(SDS),大多數蛋白質能與SDS按一定比例結合,即每克蛋白質結合1.4g的SDS-複合物都帶上相同密度的負電荷,它的量大大超過了蛋白質分子原有的電荷量,因而消除了蛋白質原有的電荷差別,使蛋白質分子電泳的遷移率主要取決於本身的分子量,而與蛋白質所帶的電荷無關,在一定條件下,蛋白質的分子量的對數與電泳遷移率間呈負相關
  • SDS-PAGE的個人經驗總結
    4 前後Tris 的PH值搞錯,結果不凝5 電泳時長板接負極,反了6 剝膠時,忘了切角,自已都不記得哪是哪的。再剝時,分離膠與積層膠分開了,又搞不清什麼是什麼了。(可以用注射器向膠與玻璃之間注水,就可以很完整的剝下來。)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
  • 雙向電泳完整的操作步驟
    雙向電泳完整的操作步驟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6-11 23:36 (一)第一向等電聚焦 1.
  • 雙向電泳完整操作步驟
    立即進行平衡、第二向SDS-PAGE電泳,否則將膠條置於樣品水化盤中,-20℃冰箱保存。(二)第二向SDS-PAGE電泳1. 配製10%的丙烯醯胺凝膠兩塊。11.將10×電泳緩衝液,用量筒稀釋10倍,成1×電泳緩衝液。趕去緩衝液表面的氣泡。12.第二次平衡結束後,徹底倒掉或吸掉樣品水化盤中的膠條平衡緩衝液II。並用濾紙吸取多餘的平衡液(將膠條豎在濾紙上,以免損失蛋白或損壞凝膠表面)。
  • 電泳漆和噴漆的區別 電泳漆是什麼意思
    大家可以事先了解一下電泳漆和噴漆的區別以及電泳漆是什麼意思,再分析具體的作用以及適用的範圍,根據自己的家居空間安排來進行考慮,那麼以後噴漆的質量也許會更有保障。電泳漆和噴漆的區別電泳塗裝節省能源,可覆蓋隱蔽處,和噴漆流程、噴漆工藝、電泳塗裝等等不同。
  • SDS-PAGE凝膠 自配?配膠試劑盒?預製膠?一張表告訴您該怎麼選!
    蛋白免疫印跡( Western Blot) 是將電泳分離後的細胞或組織總蛋白質從凝膠轉移到固相支持物NC膜或PVDF 膜上,然後用特異性抗體檢測某特定抗原的一種蛋白質檢測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達研究、抗體活性檢測和疾病早期診斷等多個方面。即便新興的蛋白檢測工具層出不窮,Western blotting(WB)的使用卻堅挺如磐石,恆久永流傳。
  • 軟體定義存儲之ScaleIO、命令行操作和常用API使用指南
    這是最後一篇關於ScaleIO的文章了,主要整理和介紹在命令行下,是如何對ScaleIO的各項功能進行操作的,常用的API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一、GUI操作ScaleIO的GUI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多次出現了,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 PAGE膠的基本詳情介紹
    PAGE是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的簡稱。(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採用聚丙烯醯胺凝膠作為支持介質的電泳。凝膠是通過丙烯醯胺單體與交聯劑亞甲基雙丙烯醯胺在催化劑和加速劑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它具有重複性好、分辨力強、凝膠孔徑大小可調節、化學性能穩定、操作簡便等優點已廣泛應用於蛋白質、核酸等物質的分離分析。普通PAGE根據電荷多少以及分子大小,即電荷效應和分子篩效應使樣品得到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