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公選太子,鄔思道讓老四推舉胤礽,一箭三雕手段高明

2020-12-06 雨霽視角

《雍正王朝》中胤礽被廢除後,康熙要求文武百官推選新太子,上書房三大元老重臣佟國維、馬齊都支持八爺,為何張廷玉支持廢太子胤礽,而四阿哥胤禛有爭位的想法,卻也要推舉廢太子胤礽呢?

(此文只說劇,不說史!)

讀懂帝王心術的高手

在《雍正王朝》中,「九王奪嫡」實際上只分為兩派:太子黨和八王黨,老四胤禛和老十三阿哥是太子一黨,而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是一黨,而當時朝中呼聲最高的是八爺一黨。

而上書房元老重臣佟國維、馬齊都聯合百官,上書保舉老八,而只有張廷玉一人猜準了康熙的心思,他獨自上了一封密折,他保舉廢太子胤礽。康熙此時雖然對胤礽失去了信任,但廢太子胤礽暫時還不能倒下,康熙此時要求大臣們推選太子,其實就是試探一下朝臣風向,所謂公選新太子,只是拋出的一個誘餌,試探各方勢力的態度,並沒有真打算廢掉太子。

而讀懂康熙這一心態的除了張廷玉以外,還有一個帝王心術高手,那就是鄔思道。所以他提前寫好了推薦胤礽復位太子的奏摺,讓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各自抄寫了一份,讓他們仍然推舉廢太子胤礽。

鄔思道此招可謂一箭三雕,是高手中的高手。他給老四講了一個老爺子分家產的故事,大意是有一個老爺子,年齡大了要把家產分給兒子,但是家產只有一分,兒子眾多,誰都想要,老爺子左右為難,兒子們爭得你死我活,然而家產最終卻落到了一個從未爭奪家產,只是默默做事的兒子手中。他這個「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其用意非常明顯。而老四明顯也聽懂了他這個願意的內涵。

推舉廢太子胤礽的目的

第一:當時朝廷分為太子派和八王派,二者形成鼎立之勢,而此時太子一旦被廢了,那太子黨的勢力必然就會被瓦解,那就再沒有誰能制衡八爺黨了,這種結果對朝局不利,同時也對四爺不利,所以太子暫時不能倒,康熙和老四此時都需要太子。

第二:老四和老十三從小都受太子照顧,而且一開始站隊也是很明確的,此時推舉廢太子既能表明他們的忠心,又能施恩於太子,同時還能給康熙留下一個顧及兄弟情分的美名,而且太子與妃子私通是重罪,根本不可能再被重用。

第三:此時的老四勢力遠不及老八和太子,與其貿然去爭,不如退而求其次,在局面對太子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仍然推舉廢太子胤礽,必定會討得康熙的歡心,留下一個忠君為國的好印象,畢竟最後立誰為太子還是康熙說了算,一旦康熙認為胤禛是合適的繼承人,那麼這個「不爭」未必就爭不到。

事實證明,鄔思道的判斷是正確的,在胤禛和胤祥推舉廢太子胤礽後,康熙對此一連說出了三個「好」字,並表示「朕心甚慰,甚慰朕心」,可見鄔思道果然老道。

康熙復位胤礽的目的

胤礽當了38年的太子,背後勢力盤根錯節,為了維繫朝廷的穩定,所以從大局出發,康熙與老四在此觀點上是一致的,而張廷玉也正是猜中了康熙的這一心思,所以他才上奏推薦胤礽。

當第二次胤礽被廢時,站出來說話的卻只有他的師父王掞,而滿朝文武都沉默了,這就說明朝臣們第一次推胤礽復位就是演戲。

老四表面上是推薦胤礽復位,而實際上他推薦的是他自己。他的手法隱,不收黨羽、不結交大臣,對自己母親家親戚冷淡,與兄弟間關係稀鬆,這一切假象都讓康熙對這個才華出眾,而又不爭不搶、默默做事的兒子另眼相看。

相關焦點

  • 張廷玉推舉廢太子,他不是投康熙所好,而是站在朝廷角度推舉的!
    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後,沒過多久康熙就讓百官推舉新太子,就在這次推舉新太子上,百官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首先就是上書房之間的意見都不一樣!   在劇中,佟國維和馬奇率領百官推舉了八阿哥為太子,而張廷玉則在關鍵時刻從袖筒裡掏出一份奏摺,直接上奏推舉廢太子為太子。
  • 雍正王朝中五個意味深長的小細節,個個都是人精一舉一動大有深意
    《雍正王朝》是一部經典的劇作,劇情精彩、細節豐富,裡面的演員貢獻出了極為精湛的演技,其中細節更是意味深長,讓人回味無窮。只有反覆觀看,仔細分析,才發現一舉一動皆有深意,個個都是人精,一舉一動大有深意。一.雍正的細膩心思因為重新舉薦廢太子,十三爺與十四爺打了起來,因為言語衝撞,氣得康熙拔劍要殺了老十四。這時四爺前去制止,徒手抓住了康熙的劍。事後,德妃帶著老四老十四兩個兒子去給康熙請罪,四爺這時候故意把受傷的手放在了門檻上,好讓康熙看到。
  • 雍正韜光養晦奪江山,鄔思道功不可沒
    嫡長子胤礽是早逝髮妻赫舍裡氏所生,由於她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對這個兒子及其溺愛,舔犢之情溢於言表。可以說這個太子寄託了老皇帝所有對於先妻的情感和後世的希望,但是往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當了幾十年繼承人的太子越來越不成器,朝野共知了已經。
  • 雍正王朝:大阿哥詛咒太子,如此隱秘之事,三阿哥為什麼瞭若指掌
    木蘭圍場太子被廢之夜,絕對是《雍正王朝》裡的一大看點。在那個波雲詭譎的夜晚,我們見識到了,同室操戈的兵戎相見;也領略到了,康熙皇帝的冷靜睿智。在感嘆政治鬥爭殘酷無情同時,這裡面依然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比如說,大阿哥「魘鎮」太子,如此隱晦之事,肯定做得人不知鬼不覺。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周培公的暗示之下確立了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生的兒子胤礽為太子,那麼聰明果斷的康熙為什麼會在這種國本問題上聽從一個漢臣周培公的提議呢?康熙立胤礽為太子並非對周培公言聽計從而是出於本心電視劇中康熙立胤礽為太子可不是對周培公言聽計從,而是他本來內心中也是想冊立胤礽為太子,因為胤礽的生母是皇后赫舍裡氏,一是赫舍裡氏皇后身份,二是康熙此前在感情上對赫舍裡氏虧欠太多。上面說過康熙之前被太監黃敬帶著逛青樓,被朱三太子的妹妹所迷惑,還險些被其所暗害,而康熙痴迷於朱三太子的妹妹最傷的就是皇后赫舍裡氏。
  •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問: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答:歷史上的「斃鷹事件」不精彩,只悲涼;不複雜,只是有點髒。先打個底,再分析:「斃鷹事件」電視劇《雍正王朝》版:康熙61年,康熙壽誕68,這個壽還加個背景板,「千叟宴」,表示大清在康熙治理下天增歲月人增壽,人順天垂壽,君有道民有福。
  • 歷代王朝中,為何只有清朝不立太子,看完發現清朝統治者真聰明
    說起太子,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絕對熟悉這個名詞。太子作為儲君,是皇帝的接班人,在封建王朝來說地位非常重要。一般來說,皇帝親政之後,都會設立太子。即使自己不想立太子,大臣們也會催皇帝立的,畢竟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所以歷朝歷代都會對立太子非常重視。
  • 雍正王朝中弘晝為何玩了出荒唐的「活出喪」?他是在扮豬吃大象!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7期)   上一期我們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旗人那大爺,他還是一個知識分子,不過就喜歡窮講究,喜歡顯擺,也是他傳播了雍正帝是篡位的謠言。   當然,這背後其實是一股力量在推動,目的也是極其兇惡的。
  • 雍正皇帝:大清得天下於李自成,為什麼總有人以朱三太子為名作亂
    看過《康熙王朝》的都知道,康熙初年,朱三太子在京城作亂,還曾將康熙皇帝騙出京城,差點將其殺死。其實這只是民間以朱三太子名號反抗清朝的案例之一。於是便在雍正七年(1729),假託朱三太子之名,到處宣傳鼓動士紳百姓追隨他作亂。後被步軍統領衙門抓捕。其他諸如此類還有很多。雍正皇帝就曾說過:「從前康熙年間,各處奸徒竊發,動輒以朱三太子為名。如一念和尚、朱一貴者,指不勝屈。」
  • 雍正王朝:康熙撞破太子姦情,鄭春華唱那首歌是什麼意思?奇女子
    《雍正王朝》在熱河狩獵當晚,太子和鄭春華繼續私會,被康熙無意撞破,隨後鄭春華唱了一首歌四句話:阿媽阿媽月光光,阿兒阿兒在夢鄉; 東照流水西照河,莫驚夢中小兒郎。前面兩句話應該是唱給太子聽的,安撫太子因姦情洩露的魂不守舍;最後兩句話明顯是唱給康熙聽的,意思是:不管有什麼懲罰,我一個人受了,不要傷害我所守護的人!
  • 《雍正王朝》演員集錦,配角雖沉寂,配音那是相當給力
    筆者今天要說的《雍正王朝》也算一個。客觀說《雍正王朝》整部電視劇裡幾乎沒有短板演員的存在,每一個演員不論角色大小普遍表現很好,這和導演有關也和演員本身素質有關。二十年過去了,我們再看看這些當年的好演員們吧,另外我們也關注一下他們身後的配音演員,看看神劇裡他們的表現。
  • 為何薛蟠生日和胤礽一天?他說的庚黃是不是個暗號?寶釵到底是誰
    要知道曹雪芹家兩次被抄都跟廢太子有關,頭一次是在雍正六年被抄,就是因為曹家之前支持廢太子,又暗中給八爺提供資金,雍正皇帝上臺之後,以虧空之名查抄江寧織造。曹家全家114口搬到崇文門外蒜市口老宅房屋十七間半。後在乾隆四年又牽扯進胤礽之子弘皙的謀反案,導致家族一衰再衰。
  • 雍正王朝:叫花子出身的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在歷史上果真如此嗎?
    歷史上的李衛人高馬大還是一個富二代出身李衛這個人物其實隨著《雍正王朝》和《李衛當官》等電視劇熱播,大家對他都有一定了解,尤其是二月河先生在小說中將李衛塑造成了乞丐出身,卻機緣巧合的李衛成了還是皇子的雍正手下的包衣奴才,替還是皇子的雍正辦了幾回事,展現出聰明機智一面從而成為了雍正手下得力幹將。那麼歷史上也是如此嗎?
  • 雍正王朝裡八爺樹大根深,又財大氣粗,為何還是敗給了四阿哥胤禛
    康熙在「穹廬」(穹廬就是電視劇裡雍正讓弘時自盡的那個地方)召見張廷玉和方苞二人,讓他們倆談談對自己的幾位兒子的看法,這時已是康熙晚年的生涯了,他對張廷玉和方苞二人很信任,讓他們暢所欲言,因為康熙的身體狀況原來越差了,而且兒子們我逐鹿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康熙怕禍起蕭牆,自己難得善終。所以想暗中早定繼承人,好提前暗中輔助培養,給他鋪好路!大凡帝王無論庸主英主,都忌諱這個『死』字。
  • 雍正登基,收拾了老八、老九,為何放過老十?雍正:朕並不是怕他
    經過「九子奪嫡」事件的殘酷洗禮,在時任九門提督隆科多和時任川陝總督年羹堯的「內外夾輔」下,皇四子胤禛奪嫡成功,順利登基成為雍正皇帝。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歷代君主登基以後基本都會以血腥手段剷除威脅自身皇權穩固的皇室兄弟,更何況雍正皇帝還經過了那樣一場殘酷的皇位爭奪。
  • 讓康熙雍正都膽戰心驚的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能力?吳三桂都服從他
    清朝統治者最怕的就是明朝的皇族後裔,清朝取得江山來得過於「僥倖」,根基不穩,又加上祖先一直在關外生活,無論從精神凝聚力上還是從文化歸屬感的營造方面,清朝統治者跟漢人王朝的統治者相距甚遠。在當時民間呼聲最高、威望最大的是朱三太子,這個朱三太子一直活了三四個朝代,熬死了三個皇帝,像幽靈一樣困擾著清朝統治者。從康熙開始他就沒消停過,一直在鬧事,到乾隆時期還有人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起義,而這朱三太子一直沒找到,成了高層的心病。崇禎帝總共有三個兒子,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煥,朱三太子是哪個兒子呢?
  • 雍正王朝:血洗江夏鎮,嶽鍾琪為何劃破臉?導演:噁心年羹堯
    導讀:作為「民族英雄」嶽飛的後人,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將嶽鍾琪,在《雍正王朝》中的出場次數和橋段演繹並不多,對於其能夠在年羹堯之後接替大將軍一職,也沒有給予明確原因說明。但,作為雍正皇帝用以制衡年羹堯,確保其無法製造有效武裝政變的關鍵人物,嶽鍾琪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站位選擇,絕對不容小覷。
  •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普朗克老師的一箭三雕|賢說八道
    也就是說,普朗克老師在這篇文章中完成了物理學概念層面上的一箭三雕。就筆者所知,這應該算是絕無僅有的了,我不知道物理史上還有哪個單篇有如此高的成就。如果要推舉近代物理史上前三個重要概念,我估計結果會是沒結果,眾說紛紜是必然的。但如果說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都是近代物理中重要的基礎概念,恐怕有異議的人不多。
  • 溥儀溥傑在養心殿,發現當年雍正密召屬實嗎?看完後明白了!
    密詔內容大抵不離兩種:一種是雍正自己寫的,主要說當年自己繼位的正統性,有點類似於康熙傳位詔書的內容,一種是乾隆寫的,主要說當年父親雍正殺害兩個弟弟的劣跡,還暗地裡指責雍正繼位不當。 我們知道,清朝最著名的懸案就是雍正繼位之謎,九子奪嫡更是影視劇和小說裡重要的編輯題材,對於雍正繼位的正統性,史學界各執一詞,到今天也沒爭辯不出個結果,所以我不以雍正繼位是否正統而言,而是說說這篇所謂的雍正密詔的真實性。 一:雍正自己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