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大阿哥詛咒太子,如此隱秘之事,三阿哥為什麼瞭若指掌

2020-12-06 竹刀青史

木蘭圍場太子被廢之夜,絕對是《雍正王朝》裡的一大看點。在那個波雲詭譎的夜晚,我們見識到了,同室操戈的兵戎相見;也領略到了,康熙皇帝的冷靜睿智。

在感嘆政治鬥爭殘酷無情同時,這裡面依然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比如說,大阿哥「魘鎮」太子,如此隱晦之事,肯定做得人不知鬼不覺。為什麼三阿哥可以瞭若指掌,甚至連其中的細節都能一一道來呢?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從康熙四十六年開始,經過「江南賑災」、「追繳戶部欠款」與「刑部換囚案」,康熙皇帝對於太子胤礽的不滿,愈加強烈,廢黜之事就在一念之間。

對於這樣的大勢,那些有著奪嫡之心的皇子們,自然心知肚明,並且躍躍欲試。最明顯的就是八阿哥,他急不可耐地誘供肖國興,使太子失去了康熙最後的信任。

號稱「書蟲」的三阿哥胤祉,從始至終對奪嫡之事,表現得似乎沒有那麼強烈。以至於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他也是「九子奪嫡」的參與者之一。

但是,他最終還是露出了馬腳:在康熙宣布八阿哥代替太子招待蒙古諸王后,除了大阿哥滿臉不平之外。在場之中,三阿哥胤祉也是一臉的失落,事後更是獨自一人去了湖邊散心。他的奪嫡之心可見一斑。

在這裡小編不得不說一句:老大與老三還是差點火候啊!你看人家四阿哥,雖然也滿是奪嫡之心,但是對於老八的受寵,卻能做到喜怒不形於色。這就是差距啊!

好了,言歸正傳。既然確定了三阿哥的奪嫡之心,上面的問題就好回答了。

自古以來,設立儲君無不遵循兩個原則「立嫡立長」或者「擇賢而立」。但是,「擇賢而立」卻非常難以操作。為什麼呢?因為「賢」這種品質,非常難以鑑定且易於偽裝。比如說,隋煬帝吧,在沒有登基之前,絕對是天下稱頌賢王,可是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

而且,擇賢而立非常容易引起同室操戈的悲劇。原因很簡單,想當皇帝的人,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自己不是「賢」能之君。憑什麼他可以上位,我卻不能?所以兄弟相殘之事,屢見不鮮。

故而,「立嫡立長」是大家公認的立儲第一方案——簡單明了,誰出生早,就是誰,後來的都別搶。

所以,在嫡長子胤礽失勢之後,大阿哥才會上躥下跳,四處煽風點火——他覺得太子之位,應該輪到他這個老大哥了;同樣,懷有這個心思的還有三阿哥胤祉。

在追繳國庫欠款時,三阿哥的「著書立傳」之舉,得到了康熙大大的褒獎,這無疑是一劑強大的奪嫡助心劑;再加上大阿哥確實「愚蠢至極」,三阿哥肯定要比大阿哥賢明上許多。所以,在三阿哥的心裡,按照「立嫡立長」外加「擇賢而立」的原則,儲君之位,自己無疑是最好的候選人。

故而,在康熙宣布八阿哥代替太子接見蒙古諸王時,三阿哥才會失神落魄,並自嘲自己只是一個「書蟲」。

但是正如前文所言,按照「立嫡立長」的原則,大阿哥就比三阿哥有著天然的優勢,他無疑是老三奪嫡路上的一大阻礙。所以,如何搬到他,是不小的難題。

好在大阿哥也是「頭腦簡單」之人,竟然相信「巫蠱之術」可以幫助自己上位。這絕對是間接給了,三阿哥一把殺敵的好刀。

至於三阿哥為什麼會知道得如此清楚?那就更好解釋了,既然大阿哥可以用金錢玉器收買太子的內侍。那麼,三阿哥也可以如法炮製。並且,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阿哥相互之間安插間諜,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至於,四阿哥與八阿哥為什麼沒有點明巫蠱之事呢?小編認為有兩點原因:第一、老大與老三段位太低。這兩位高手,根本不屑於與他們為敵。第二,他們倆為人謹慎,知道在那個節點,再去「骨肉相殘」,無疑會讓康熙更加厭惡。

當然,大阿哥最終下場如此悽慘,跟自己的粗淺蠢笨有著直接的關係。當時,在八阿哥宴請蒙古諸王時,大阿哥卻找到了三阿哥聊天談心,且無意間抓到了八阿哥的「話柄」。於是去康熙那裡添油加醋亂說一氣。在康熙問罪之時,又之間出賣了三阿哥,害得胤祉落了個「莠言亂政」的罪名。

這對於有著奪嫡心思的胤祉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徹底堵死了晉位太子之路。胤祉焉能不恨?故而,三阿哥的這一劑猛藥,也無可厚非。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公選太子,鄔思道讓老四推舉胤礽,一箭三雕手段高明
    《雍正王朝》中胤礽被廢除後,康熙要求文武百官推選新太子,上書房三大元老重臣佟國維、馬齊都支持八爺,為何張廷玉支持廢太子胤礽,而四阿哥胤禛有爭位的想法,卻也要推舉廢太子胤礽呢?(此文只說劇,不說史!)讀懂帝王心術的高手在《雍正王朝》中,「九王奪嫡」實際上只分為兩派:太子黨和八王黨,老四胤禛和老十三阿哥是太子一黨,而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是一黨,而當時朝中呼聲最高的是八爺一黨。
  • 甄嬛傳三阿哥 甄嬛傳三阿哥被打
    甄嬛傳三阿哥在電視劇《甄嬛傳》中,三阿哥是皇后的養子。在三阿哥相親現場,皇后為什麼叫來熹貴妃敬貴妃?1-皇后是三阿哥嫡母皇后是後宮之主,是皇上的嫡妻。皇后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訓導妃嬪、撫養皇嗣。作為三阿哥的嫡母,皇后自然要張羅三阿哥的婚事。
  • 雍正皇帝:大清得天下於李自成,為什麼總有人以朱三太子為名作亂
    看過《康熙王朝》的都知道,康熙初年,朱三太子在京城作亂,還曾將康熙皇帝騙出京城,差點將其殺死。其實這只是民間以朱三太子名號反抗清朝的案例之一。經過多次朱三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對此尤其上心,於是便命令天下官員四處搜查朱三太子的消息。康熙四十七年時,山東巡撫得到百姓密報,說偽朱三太子在汶上縣原任饒陽知縣李朋來家當私塾先生。於是便命濟南府同知協同汶上縣知縣將其捉拿歸案。據審訊記錄記載,朱慈煥與他的三哥哥十歲時就已分開了,後來相傳他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時即已去世。至於他有沒有兒子,朱慈煥並不知道。
  •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問: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答:歷史上的「斃鷹事件」不精彩,只悲涼;不複雜,只是有點髒。先打個底,再分析:「斃鷹事件」電視劇《雍正王朝》版:康熙61年,康熙壽誕68,這個壽還加個背景板,「千叟宴」,表示大清在康熙治理下天增歲月人增壽,人順天垂壽,君有道民有福。
  • 雍正王朝裡八爺樹大根深,又財大氣粗,為何還是敗給了四阿哥胤禛
    據臣素日看,皇阿哥裡邊才德可追蹤皇上後塵的,似乎三阿哥和八阿哥最好。三阿哥欠缺的是治事之才,少了點歷練;八阿哥嘛,似乎對人過於遷就了一點,大的毛病兒還真說不上來。」「你看呢?」康焦轉臉問方苞。「學問,阿哥們都不含糊。」方苞斟酌著詞句說道,「但最要緊的是察情識物,機斷處事。唐之明皇,明之嘉靖,學問都極好,其實都把事情辦壞了。
  • 有三個嫌疑人
    康熙晚年出現了九子奪嫡的局面,從大阿哥到太子、到十四阿哥都參與到了奪嫡當中,還分成了幾個派別,其中八爺黨的實力看似最強,陣中有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但笑到最後的還是四阿哥胤禛,成為了雍正皇帝。大家特別喜愛的《雍正王朝》就演繹了九子奪嫡的激烈鬥爭。
  • 雍正王朝:康熙撞破太子姦情,鄭春華唱那首歌是什麼意思?奇女子
    《雍正王朝》在熱河狩獵當晚,太子和鄭春華繼續私會,被康熙無意撞破,隨後鄭春華唱了一首歌四句話:阿媽阿媽月光光,阿兒阿兒在夢鄉; 東照流水西照河,莫驚夢中小兒郎。前面兩句話應該是唱給太子聽的,安撫太子因姦情洩露的魂不守舍;最後兩句話明顯是唱給康熙聽的,意思是:不管有什麼懲罰,我一個人受了,不要傷害我所守護的人!
  • 《雍正王朝》裡壞水最多的老九胤禟,正史上最後到底什麼結局?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對於裡面的那個老九胤禟,應該是印象十分深刻的。在這部劇裡,好像八爺黨所有的壞招,都是他提出來的,簡直就是一個壞透了的壞胚。但實際上,正史上的九阿哥胤禟,其實和電視劇裡表現的還真不太一樣。
  • 《雍正王朝》演員集錦,配角雖沉寂,配音那是相當給力
    筆者今天要說的《雍正王朝》也算一個。客觀說《雍正王朝》整部電視劇裡幾乎沒有短板演員的存在,每一個演員不論角色大小普遍表現很好,這和導演有關也和演員本身素質有關。二十年過去了,我們再看看這些當年的好演員們吧,另外我們也關注一下他們身後的配音演員,看看神劇裡他們的表現。
  • 六十三回諸釵所抽花籤是隱寫康熙各阿哥死亡日期。附解部分判詞
    「開到荼蘼花事了」是寫孝聖憲皇后在金陵十二釵中最後一個去世。作者沒有寫出她去世的具體日期,或許是因為孝聖憲皇后長壽,《紅樓夢》著作完成時,她還健在。3,林黛玉是三阿哥胤祉(康熙十六年三月生,雍正十年閏五月卒)的幻像。
  • 雍正王朝:叫花子出身的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在歷史上果真如此嗎?
    歷史上的李衛人高馬大還是一個富二代出身李衛這個人物其實隨著《雍正王朝》和《李衛當官》等電視劇熱播,大家對他都有一定了解,尤其是二月河先生在小說中將李衛塑造成了乞丐出身,卻機緣巧合的李衛成了還是皇子的雍正手下的包衣奴才,替還是皇子的雍正辦了幾回事,展現出聰明機智一面從而成為了雍正手下得力幹將。那麼歷史上也是如此嗎?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周培公的暗示之下確立了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生的兒子胤礽為太子,那麼聰明果斷的康熙為什麼會在這種國本問題上聽從一個漢臣周培公的提議呢?電視劇中周培公是如此說的,周培公說:「當前外有三藩反叛,內有逆賊作亂,可謂非常之時。」這就是康熙當時所處的局勢環境,康熙削藩引起了吳三桂的三藩叛亂,這是當時的外部壓力,而內部壓力則還有皇宮內鬼勾結朱三太子企圖謀害康熙。
  • 雍正王朝中弘晝為何玩了出荒唐的「活出喪」?他是在扮豬吃大象!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7期)   上一期我們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旗人那大爺,他還是一個知識分子,不過就喜歡窮講究,喜歡顯擺,也是他傳播了雍正帝是篡位的謠言。   當然,這背後其實是一股力量在推動,目的也是極其兇惡的。
  • 雍正韜光養晦奪江山,鄔思道功不可沒
    例如:李世民手下的徐茂公;朱元璋帳下的劉伯溫,都是在主帥危機之時出謀劃策,幫助主帥奪得天下。 康熙執手大清王朝幾十年,通讀歷史深諳帝王之道,深怕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或者齊桓公的故事會重演,老皇帝英雄一輩子,最後被兒子奪權落個餓死深宮的下場。所以對身邊這幾個躍躍欲試的黃帶子阿哥,既愛又怕。既想讓他們死了那顆奪嫡之心,又想從這幾個人中選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來繼承大統。
  • 雍正王朝:血洗江夏鎮,嶽鍾琪為何劃破臉?導演:噁心年羹堯
    導讀:作為「民族英雄」嶽飛的後人,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將嶽鍾琪,在《雍正王朝》中的出場次數和橋段演繹並不多,對於其能夠在年羹堯之後接替大將軍一職,也沒有給予明確原因說明。但,作為雍正皇帝用以制衡年羹堯,確保其無法製造有效武裝政變的關鍵人物,嶽鍾琪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站位選擇,絕對不容小覷。
  • 影視劇題材死啃雍正 展現觀眾的另類歷史觀
    1999年,電視劇《雍正王朝》為雍正翻案,將他勤政治國、鞠躬盡瘁的一面展現出來,雖然當年招來觀眾的質疑無數,卻也在80後一代人心中埋下對雍正深刻的愛。後來,《宮鎖心玉》裡的女主角晴川穿越前拿著一本《雍正王朝》,顯然是二月河的書迷;《步步驚心》的女主角若曦穿越回去正值九王奪嫡,在給八阿哥支招防範四阿哥時,說出的一堆名字裡有幾個並不存在,若曦心想,難道是電視劇騙了我,她說的電視劇是《雍正王朝》,也是把二月河的小說當清史的。
  • 歷代王朝中,為何只有清朝不立太子,看完發現清朝統治者真聰明
    說起太子,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絕對熟悉這個名詞。太子作為儲君,是皇帝的接班人,在封建王朝來說地位非常重要。一般來說,皇帝親政之後,都會設立太子。即使自己不想立太子,大臣們也會催皇帝立的,畢竟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所以歷朝歷代都會對立太子非常重視。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升龍使詣提督張勇告變,密結兵民,執忠臣殺之。十四年,從西寧總兵王進寶克蘭州,先登被創,遷莊浪守備;從克臨洮,平關隴,加都督僉事銜。累擢天津總兵。---《清史稿》 所以說嶽鍾琪雖然不會刻意提起自己的祖先,但是他是嶽飛後人這件事,應該是家喻戶曉的,畢竟誰也不會特別在乎。
  • 讓康熙雍正都膽戰心驚的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能力?吳三桂都服從他
    清朝統治者最怕的就是明朝的皇族後裔,清朝取得江山來得過於「僥倖」,根基不穩,又加上祖先一直在關外生活,無論從精神凝聚力上還是從文化歸屬感的營造方面,清朝統治者跟漢人王朝的統治者相距甚遠。在當時民間呼聲最高、威望最大的是朱三太子,這個朱三太子一直活了三四個朝代,熬死了三個皇帝,像幽靈一樣困擾著清朝統治者。從康熙開始他就沒消停過,一直在鬧事,到乾隆時期還有人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起義,而這朱三太子一直沒找到,成了高層的心病。崇禎帝總共有三個兒子,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煥,朱三太子是哪個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