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男子熬夜玩遊戲玩到腦出血 說不了話 右側手腳也不聽使喚了……

2021-01-08 瀟湘名醫

王先生(化名)今年40歲,平時不抽菸不酗酒,唯一的愛好是下班回到家後玩玩遊戲,有時玩起來會忘了時間。

一天晚上,王先生正聚精會神地玩遊戲,突然右側手腳開始不聽使喚,人也坐不住了。他感覺不妙,趕緊打120急救,可是撥通電話時發現自己竟然連話都說不清了。

這下他徹底慌了,只能發消息向弟弟求救。在弟弟幫助下,王先生被緊急送往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

腦功能區出血影響肢體和語言功能

浙中醫大二院急診醫生迅速檢查了王先生的生命體徵,發現他血壓明顯偏高,右側肢體完全不能自主活動,而疾病導致的言語不清使得他根本無法清楚敘述發病的情況,必須依靠手比畫以及弟弟的幫助才能大致說明情況。根據王先生的症狀,急診醫生初步判斷是腦出血,隨後的頭顱CT結果也證明了這一判斷——左側基底節區血腫。

血腫量不算大,大概20毫升左右,但因為出血位置剛好位於功能區,因此血塊的壓迫導致王先生的右側肢體無法活動,還出現了言語的障礙。為了進一步治療,他被收治入住浙中醫大二院神經外科。

擔心後遺症七尺男兒差點落淚

第二天查房時,王先生比畫著向主管醫生表達了自己的焦慮:自己還年輕,要是以後不能走路、不能說話了該怎麼辦?還怎麼工作?雖然沒有結婚,但是已經有交往的女朋友,如果偏癱了,還有哪個姑娘願意嫁給自己。說到傷心處,這個七尺男兒不禁雙眼通紅。

浙中醫大二院神經外科病房的醫護人員感同身受,一邊安慰王先生,一邊尋求最佳治療方法。如何最大程度幫助王先生恢復肢體和語言功能便成了神經外科醫生面臨的難題。

保守治療下血腫完全吸收需要時間較長,隨後是漫長的康復過程,昂貴的神經營養藥物、反覆持久的針灸和運動鍛鍊,且不說花費巨大,長期的焦躁和痛苦恐怕也是王先生不敢去想像的。如果進行常規開顱手術,因為血腫位置較深,雖然術後血腫可以清除,但術中可能會損傷周圍腦組織,造成更多神經損傷,影響後期的功能康復,恢復時間也將拉長。

經過反覆討論比較,科室最終決定由杜杭根主任帶領陳立醫生團隊通過立體定向來進行腦內血腫清除手術。

設計手術入路精準定位微創手術助力快速康復

立體定向下腦內血腫清除術是神經外科微創手術領域的高精尖武器,具有精度極高、創傷極小的特點。通過立體定向技術可以更精準地定位,把手術刀準確伸到腦內任何一個地方以便於精準完成手術。

浙中醫大二院神經外科手術團隊把手術方案告知王先生後,王先生看到了希望,他要求馬上進行手術。

術前,手術團隊仔細分析了王先生病情並進行了充分準備,設計好手術入路,選擇最佳位置進行穿刺。「手術既要避開大的血管以及主要功能區,又要精準控制深度,儘可能通過一條穿刺途徑進行多個位點的血腫清除,儘量清除多的血腫,減少創傷。這是手術的難點所在。」陳立醫生解釋。

手術當天,手術團隊把王先生的CT定位圖像輸入立體定向手術系統軟體,通過軟體規劃好了手術路徑。術中,根據規劃路徑,主刀醫生準確地對王先生腦內血腫進行了穿刺,清除了大部分血腫,並置入引流管引流殘留的少部分血腫。在整個手術過程中,王先生都能清醒表達自己的感受。

手術結束後,王先生右手已經能夠抬起,也能說出整句話了。術後2天,拔除引流管後,王先生就能自己下床在病房裡走動了。一周後,王先生能走著出院,回家繼續康復訓練。

陳立醫生表示,在詢問病史過程中了解到,王先生有高血壓家族史,他自己也患有高血壓,卻從來沒有服用降壓藥,也沒有進行相關治療,這是導致這次腦出血的基礎原因。同時,王先生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不健康,經常熬夜、打遊戲,三餐不規律,使得血壓波動頻繁,對血管的傷害也很大,這是導致腦出血的誘因。

「建議年輕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有高血壓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監測血壓,千萬不要馬虎。」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馬飛煒

編輯 潘雷監製 徐芳

【來源:浙醫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年輕男子突發腦出血,生死未卜,父母:還能活過來麼?
    一般來說腦出血多是高血壓導致,但多是中老年人。而這麼年輕的腦出血患者,多數是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引起。囑咐護士備好床後,病人就來了。果然非常年輕,25歲,男子。這個年齡,應該是青春活力的。但此時他躺在病床上,雖然有睜眼,但目光已經失去了光彩。
  • 長期熬夜玩手機遊戲 重慶27歲妙齡女變「斑禿」
    經醫生就診,這是因為她總熬夜玩遊戲,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所致,是屬於典型的「晚睡拖延症」。  家住謝家灣的楊婷,今年27歲,最近半個月來,她在洗頭和梳頭時發現頭髮掉了很多,她數了下,有46根頭髮,而右頭皮上出現了四處花生大小的禿塊。最初她以為是洗髮水過敏,但換了兩款洗髮水後,禿塊現象沒有得到緩解,禿塊面積反而增大了,從四處變成五處。  到底是怎麼回事?
  • 盤點沉迷遊戲的花樣死法 玩遊戲會得病?
    男子因糖果傳奇致肌腱撕裂美國一名29歲的男子,因為在連續兩個月的時間內不停地玩《糖果粉碎傳奇》從而導致其左手有一片肌腱撕裂,在醫生問到他為何不早就醫時,他卻表示玩遊戲忘記了疼。醫生們引用了之前進行的研究,像這名患者這樣如此長時間地連續玩遊戲,可能會讓他感覺不到拇指的疼痛,而這些疼痛本可以讓他在遭受到如肌腱撕裂這麼嚴重的傷害之前停止玩遊戲。少年為玩遊戲當街用頭撞車國內某玩家因遭父母阻止去網吧玩遊戲,竟然一頭撞向路邊的車輛,當即不能動彈。
  • 海寧49歲男子去朋友家玩,突然失去知覺!搶救保住一條命卻…原因痛心!
    海寧70後男子胡先生 去朋友家玩的時候突發意外 當場整個人失去知覺… 究竟發生了什麼? 49歲男子突然暈倒昏迷 近日,在海寧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病房,胡先生躺在病床上,前幾天,因為腦出血,他接受了一場手術。在這個科室,他算得上年輕一類的病人。
  • 27歲二胎媽媽通宵玩手機猝死!熬夜,真的會死
    浙江有一位27歲的二胎媽媽董冰,因為通宵玩手機,第二天被發現猝死了。當時,董冰的婆婆去她房間,喊她起來吃早飯。喊了兩聲,兒媳婦卻一動不動。婆婆覺得奇怪,走近一看,發現董冰就躺在被窩裡,側臥著,眼睛還盯著手機。婆婆一摸,她的身體已經沒有溫度,僵硬了。而手機屏幕,就定格在淘寶頁面上。
  • 新聞回顧:成人<古墓麗影>預告 男子玩遊戲喪命
    <生化危機>驚悚鏡頭大盤點大部分既嚇人又緊張、既要殺怪又有解謎的遊戲都很暢銷,而卡普空的《生化危機》系列(前4代)則是將這一公式發揮到極致的遊戲之一。一周匪夷所思新聞TOP1:23歲男子網吧鏖戰23小時後猝死 死時緊握滑鼠根據蘋果報報導,新北市一名23歲年輕男子在網吧熬夜連打23小時遊戲後,猝死在座位上。警方趕到時驚見他全身僵硬,雙手向前伸,看似死前仍一手打鍵盤、一手握滑鼠,當時網吧內30多名玩家卻渾然忘我,繼續沉迷遊戲、瘋狂打怪。警方大嘆:「玩遊戲也不要這麼拚命吧!」
  • 經常熬夜玩手機你的眼睛還好嗎?
    10月20日,人民網發布的15歲男生因不肯戴眼鏡又沉迷遊戲近視2400度引發熱議;10月27日,人民網又發布一則關於男子因關燈玩手機導致眼中風的消息,再度引發不少網民關注。不少網友感慨,應該開啟「護眼模式」了。那麼,你的眼睛還好嗎?
  • 玩的就是沙雕操作!《人類跌落夢境》到底可玩點在哪?
    12月17日眾多玩家期待的沙雕模擬器——《人類跌落夢境》開啟測評,這款《人類一敗塗地》的手遊讓玩家身處試圖馴服野生手腳的階段,在遭遇各種物理碰撞後的奇妙反應會帶來難以言說的樂趣,一起來看看遊戲詳情吧!首先在遊戲中玩家可以自己設計身體各部位的服飾和裝扮,懶得弄的玩家也可以直接使用官方給出的整套皮膚,不過能把自己各種沙雕想法DIY出來,付諸現實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能看到各種奇怪有意思的造型出現。
  • 27歲男子,腦幹出血離世!提醒:這個壞習慣儘量改掉
    在路上醫生了解到,患者名叫大力,今年27歲,事發前,他突然在遊戲上,給朋友發了兩個字:救我! 原來,大力今年雖然已經27歲,但還是個不務正業的人,每天下了班哪也不去,就窩在家裡打遊戲,經常熬夜到通宵
  • 這不是傳說,打雷天不要玩手機!16歲男孩在家玩手機被雷擊中
    近日,春雨綿綿,春雷滾滾,夜裡電閃雷鳴,總是讓人害怕到難以入睡。小時候在農村,打著傘在外面走路,閃電擊穿雲層,落在遠處的山上,一邊祈禱著,不要擊中我,因為從小也聽爸媽講過,雷劈死人的事情,然後一路快走趕回家,總覺得回到家就安全了。
  • 遊戲不分大小!半數50歲以上美國人會玩遊戲
    在許多人看來,遊戲玩家基本上都是代指年輕人,不過現在玩遊戲已經不止是年輕人的專有行為,許多老年人也加入到了這個行列當中。  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有48%的50歲以上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喜愛玩遊戲。這個數據是根據最新的一項名為「50歲以上遊戲玩家:遊戲不分老幼」的研究而來。
  • 堪比紀念碑谷:說說那些玩了就不後悔的遊戲
    如今的世界遊戲有千千萬款,如果沒有前人的推薦怎麼玩的過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些好玩且評價較高的手機遊戲,希望大家會喜歡~1.紀念碑谷推薦的第一款遊戲必然是紀念碑谷,這款遊戲玩過之後的玩家都不會後悔。遊戲的劇情很棒,少量的文字加上懸空唯美的建築,讓多少人都欲罷不能熬夜通關。遊戲設計以空間幾何來迴轉換為主要元素,搭配安靜祥和的音樂,讓人有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感。每一個場景都美的想截下來做成壁紙。2.修剪藝術玩過這款遊戲之後,你會深深的陷入對太陽月亮的執著,你會想像植物一樣不停的向上向上。
  • 不要關燈玩手機了,西安一男子常熄燈後玩手機,導致眼睛失明!
    健身的小夥伴們好,一個則來自@人民日報的微博:男子關燈玩手機致左眼短暫失明,警惕眼中風。近日,陝西西安一男子常熄燈後玩手機,導致眼睛短暫失明,後確診為眼卒中,即眼中風。醫生稱長時間玩手機是誘因,嚴重可致盲,而發病率最近呈年輕化趨勢,每月能接診將近20例病人。轉發提醒,不要關燈玩手機。
  • 孩子總是玩遊戲,怎麼說都不聽,跟一級專業教師輕鬆解決遊戲問題
    而且孩子是想盡一切辦法背著大人玩遊戲,即便是被發現,只要不是被抓現行,就死不承認。你要說了,我不是這樣禁止孩子接觸遊戲的,那我們接著看案例2。你還想說,這兩個案例都走了極端了,那我們來看案例3。案例三:小李家屬於既不激進,也不克制的中庸型管理方法。給孩子每天規定玩遊戲的時間,讓孩子每天都能玩遊戲,但是每天也玩不了多長時間。
  • 男子上廁所玩手機暈倒在地變成植物人
    男子上廁所玩手機暈倒在地變成植物人 2014年09月13日 01:11作者:張彬彬編輯:張彬彬 今年4月,家住萬盛經開區的張同均上廁所時玩手機,半小時後暈倒在地,經搶救雖保住了命,但卻完全喪失交流能力和生活能力,直到現在仍不能說話不能動。昨日,記者聯繫上張同均的父親張書雲,講起大兒子的遭遇,張書雲傷心不已。  張書雲介紹,張同均今年24歲,患病前在合川一理髮店當理髮師,19歲的小兒子張建強在同一理髮店當學徒。「4月8日,他在理髮店上廁所時暈倒了。」
  • 90後女生長期熬夜,突發腦出血:不熬夜的人生,到底有多賺?
    是啊,人這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它就像一筆巨額財富,讓不熬夜的人,賺得盆滿缽滿。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28歲的程式設計師因為每天喝三四杯奶茶,習慣熬夜,睡前吃得很飽,3個月暴瘦二十多斤。醫生說,這與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如果不及時控制,會存在生命危險。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規律的人,更容易出現內分泌代謝的問題。如果還偏愛甜食,有睡前夜宵的習慣,會進一步影響糖代謝,使得血液中的糖量超標。
  • 遊戲界最能肝的大神玩家:5天不睡覺玩魔獸,連續48小時玩吃雞!
    要是換成下面這些玩家,可以不睡覺玩到浙大一院瑟瑟發抖。2013年,美國賓夕法尼亞22歲玩家Ryan Lenk就用《魔獸世界》創造全新的不眠不休記錄,網上直播挑戰過程,最終在1500多位人網友的關注下他創造了136個小時,也就是5天又15小時的連續遊戲記錄。
  • 男子熬夜看手機,致一隻眼間歇失明!醫生:用眼不當引起
    「怎麼還不睡覺,別玩手機了,趕緊睡覺!」這句話是不是特別熟悉?現在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就是睡前玩手機,如果這時你爸媽喊你睡覺,那一定要聽話,不然可能就出現像該男子一樣的症狀。近日,廣東深圳一名31歲的男子,由於玩手機到凌晨不睡覺,第二天早上醒來,卻發現自己「失明了」!該男子表示,當天晚上玩手機玩到凌晨1點多睡覺,第二天早上起來之後,發現自己的右眼看不見,隨即就到當地醫院檢查。經醫生診斷,該男子眼底視網膜下方有分支動脈阻塞。
  • 孩子經常熬夜玩手機不上學怎麼辦?父母忽略這2點,再努力也白費
    我是致力於手機遊戲成癮研究的廖老思。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案例主角,是一名正在上初中的男孩,為了保護孩子的隱私,我們把他稱呼為小冬(化名)。小冬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經常熬夜玩手機遊戲,上學經常遲到,每次遲到就不想去學校,對學習應付敷衍,作業基本靠抄,現階段與父母之間的溝通渠道堵塞,親子關係緊張。
  • 又是遊戲惹的禍?小夥熬夜遊戲半月 頭部現"斑禿"
    長時間熬夜玩遊戲會導致脫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