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限塑令來了 你準備好沒有?環保人士呼籲完善相關標準

2020-12-05 騰訊大楚網

外賣使用塑膠袋將受到限制

有部分市民開始使用環保袋

楚天都市報記者 石倩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實習生 魏櫟

告別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吸管、一次性餐具,你做好準備了嗎?7月10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到2020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武漢的部分超市、農貿市場、餐飲店等地,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仍然普遍。2008年,我國就曾出臺過限塑令,但效果並不理想。環保人士呼籲,國家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相應標準,讓新版限塑令更有可操作性,更見實效。

大型超市塑膠袋使用率下降

昨日,記者在徐東一家大型超市看到,收銀臺排隊結帳的顧客中,大部分老年人會自帶購物袋。「我們年紀大了,在超市採購米麵糧油拎不動。」市民徐婆婆說,她每次都會帶一個帆布手推車,既節省力氣,還省去了買塑膠袋的錢。

而逛超市的年輕顧客,如果購物較多,通常會選擇購買塑膠袋。正在結帳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並不會每次都用塑膠袋,下班後買飲料、牙刷、餅乾等小件物品,會直接塞進公文包裡。

中商平價徐東店店長李遠濤介紹,為了減少塑膠袋的使用,該店一直以來都是引導顧客有償使用塑膠袋。中百倉儲相關負責人也表示,2008年限塑令實施以來,各個門店一直執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塑膠袋的使用率有所下降。

大型超市的塑膠袋多為有償使用,那麼,街頭小超市的情況又如何呢?

昨日,在洪山區一家私人經營的小超市內,店主麻利地將顧客購買的冰棒裝進塑膠袋裡。在店內逗留了一會,記者發現,來購物的附近居民幾乎都會要求店主提供塑膠袋。買調料裝個袋、買兩包方便麵裝個袋、買瓶飲料都得拿個袋裝上……店主都沒有收取塑料購物袋的費用。「塑膠袋要錢嗎?」記者詢問。店主再次強調,不要錢,隨便拿。

在其他私人經營的小超市,記者也看到了類似情況。店內並未發現任何與塑膠袋收費相關的標識,結帳時店主也不會收取塑膠袋的錢。

根據新版限塑令,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目前,大型超市使用的塑膠袋是可降解的嗎?記者為此諮詢了多名超市負責人,均未得到肯定的答覆。

農貿市場成「限塑」死角

記者走訪武漢市多家農貿市場看到,塑膠袋都是免費提供給顧客。

在楊園南路的一家菜市場,幾乎每個攤位都備有各種型號的塑膠袋,很少有顧客自帶購物袋。兩位婆婆正在一個蔬菜攤位前買菜,攤主每稱完一個品種,就順手從貨架上抽出一隻塑膠袋裝上,幾分鐘後,兩位婆婆購買的蔬菜就使用了七八個塑膠袋。

正在買菜的王女士說,攤主免費提供塑膠袋,自己就沒必要再帶袋子,再說攤主提供比自己帶袋子更方便,每個農貿市場都是這樣。

因為農貿市場的塑膠袋不收費,即使有一些推著帆布手推車的顧客,推車裡也裝了十多個塑膠袋,「我買殺好的魚和切好的豬肉,不用塑膠袋的話,帆布手推車會被弄髒。」推著手推車的陳婆婆說。

記者隨機採訪多位商販,均表示沒有聽說新版限塑令的消息,也分不清什麼是可降解,什麼是不可降解。攤販們表示,農貿市場免費提供袋子已成習慣,大家都這麼做,「反正這些袋子裝食品肯定沒問題。」

「不用塑膠袋的話,用什麼裝菜呢?」商販謝女士表示有點發愁,每天用掉的塑膠袋「有幾百上千個」,雖然大部分老年人會帶上布袋手推車買菜,但是年輕人買菜普遍用的塑膠袋。

業內人士分析,農貿市場不同於超市,沒有固定收銀臺統一收費,分戶經營,你不免費提供,另有別家提供。不少顧客下班直奔菜場買菜,一般不帶袋子,給限塑也帶來難度。

快遞外賣成本或將上升

近年來,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業態帶來的快遞塑料包裝、外賣塑料餐具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新版限塑令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如果限塑令執行下來,快遞費不可避免水漲船高。」武漢一名快遞從業人員蔡先生說,不可能用紙袋替代塑膠袋,太容易破損,到時候可能採用紙盒裝快遞。紙盒的成本比塑料包裝袋貴不少,同時體積更大更佔地方。蔡先生打了個比方:「假設一輛快遞車原本可以裝100件快遞,全部使用紙盒後可能只能裝80件快遞,成本上升後價格肯定會漲。」

除了快遞行業,外賣行業也受到影響。新版限塑令提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城市的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一家知名品牌外賣相關負責人表示,外賣領域的難點主要是一次性餐盒,相信「新版限塑令」會給行業提供一定的指導性意見,同時也會有一個緩衝期讓行業進行相關改革。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美團外賣就開始推動行業環保化進程。2020年4月起,美團外賣委託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中國製漿造紙研究院,向全國範圍內的包裝企業、研究機構等徵集紙質、降解塑料外賣包裝創新研發夥伴,實現在外賣商家的初步推廣使用。

環保人士呼籲完善標準

「新版限塑令的出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武漢餐飲業協會會長劉國梁說,從長遠來看,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但就眼前而言,餐飲等行業面臨的經營壓力不小。

劉國梁呼籲,國家出臺政策的同時,也應出臺詳細的指導意見。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公眾知曉、接受限塑令,讓老百姓願意為環保「買單」。

「作為環保人士,看到國家出臺這樣的法規條例感到非常欣喜。」全國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武漢綠色江城環保服務中心負責人柯志強說,新版限塑令出臺,從源頭上控制白色汙染,這是一件好事。

柯志強說,他所在的環保組織,每月都會進行「湖泊清潔日」的活動。每次活動下來,環保志願者們會分揀、處理掉大量的塑料製品。最多的一次,撿到了兩三百個塑料製品。「這些白色垃圾無法降解,對水體和土壤都會造成較大汙染。」

「2008年,國家曾出臺過限塑令,但效果並不是太理想。」柯志強期盼新版限塑令的執行標準能夠更加細化和完善。一方面,給餐飲、外賣、快遞等行業的改革,提供指導性意見;另一方面,對行業加強監管和處罰,使新版限塑令能夠落實到位。

相關焦點

  • 新版「限塑令」來了!聽聽商家和消費者們怎麼說……
    新版「限塑令」中不可忽視的「理性發聲」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有部分消費者對此新規「吐槽」。 「限塑令」是否落實到位市民韓先生向記者說到,許多小商店仍在售賣塑膠袋,這可能會影響「限塑令」的實施效果。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一些餐廳仍在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袋進行包裝。
  • 新版限塑令出臺在即 相關概念股有望迎來利好
    據報導,新版限塑令出臺在即。有分析表示,新版限塑令下,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場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概念股也有望迎來利好。那麼,生物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小夥伴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信息吧。
  • 蘭州「限塑令」本月底實施 你準備好了嗎?
    蘭州「限塑令」本月底實施你準備好了嗎?塑料口袋、塑料外賣餐盒、塑料吸管……這些都是隨處可見的「日常生活用品」。廉價、輕便、密封性好的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年底蘭州市主城區禁止銷售、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商場、超市、市場不再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嚴厲打擊違規生產、銷售國家明令禁止的塑料製品……距離「限塑令」執行不到一個月,你準備好了嗎?這些「硬槓槓」你必須要知道。限塑限哪些?你知道嗎?
  • 中國寧波網丨新版「限塑令」實施在即 我們該怎麼做?
    9月底,市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印發《寧波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全市圍繞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的新目標新定位,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如何解讀新版「禁塑令」?寧波又是如何排定限塑、禁塑時間表的?禁用後可以用什麼來替代?記者就此採訪了專家、職能部門及相關企業。
  • 最嚴限塑令來了 不可降解塑膠袋你還在用嗎?
    北國超市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已經提前規劃減少了原塑料購物袋的生產,消耗庫存,年底基本無剩餘。 據36524便利店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從去年10月份就著手準備更換購物袋事宜,「目前原來的一次性塑膠袋都已經回收,正在跟廠家協商處理事宜。」他說。
  • 台州:「限塑令」升級 部分菜場超市提供可降解塑膠袋
    然而舊版「限塑令」執行十餘年,困難重重,效果也打了折扣。近期,浙江省加強了塑料汙染治理力度,「限塑令」升級,無疑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   在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的門口,設置了可降解塑膠袋購買點,提供4種規格的降解環保袋,售價從1毛到5毛錢不等。在旁邊,還放置著「禁塑令」的宣傳牌。   椒江界牌農貿市場管理員 唐成驍:現在這個塑膠袋的購買情況怎麼樣?
  • 新版限塑令下的機遇和陷阱:潛在市場需求被誇大
    限塑令發布後,新成立的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近2.5萬家  新版限塑令啟動以來,看似巨大的潛在市場一度激發了國內塑料市場的熱情。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初至今新成立的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近2.5萬家。
  • 造紙行業深度報告:限塑令機遇來臨,造紙行業準備好了嗎
    新版限塑令特別對塑料替代品進行介紹說明,但由於我國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產能缺口較 大、製造工藝及回收處理系統尚不完善,無法彌補限塑令削減的塑料規模,我國造紙行業較為成熟,白卡紙箱板紙 等產能歷年穩步增長,紙類產品有望成為限塑令下塑料替代的中堅力量。(一)全球限塑風暴來臨,限塑已成世界大勢 全球限塑大勢已來,各國紛紛採取限塑措施應對塑料汙染。
  • 緊抓「限塑令」機遇 山鷹紙業布局多領域替代產品
    面對新限塑令下多領域的替代需求,山鷹紙業(600567)發揮造紙主業優勢,積極研發替代產品,提前布局相關領域市場。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了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限塑令」迎來升級版。
  • 「限塑令」升級:政策先行 執法依據有待跟進
    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地從源頭上禁限塑料製品,被視作升級版「限塑令」。9月1日,修訂後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正式施行,加強了塑料汙染防治相關要求,同時明確了相關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在監管和執法層面,新版「限塑令」究竟能否突破舊版「限塑令」落地難的困境,有法可依是其中的關鍵。
  • 2020限塑令新規定來了 年底前本市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新版「限塑令」來了 年底前本市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19日,被稱為新版「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布,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遞塑料包裝等被納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範圍。
  • 「最強限塑令」執行在即,標準眼花繚亂,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但對於從事塑料產品生產的楊先生,卻犯了難,「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
  • 最強「限塑令」來襲,市民超市購物最好自備購物袋
    《湖北日報》報導了最強限塑令即將到來,要求今年底武漢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明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宜昌市、襄陽市建成區;2022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全部地級市和直管市建成區。
  • 2021國考面試熱點:全新限塑令正式實施
    G省新的「限塑令」已於9月1日正式實施,21日,G省發展改革委表示,為便於各地執行,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已共同制定《G省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2020年版)》,明確了相關禁限細化標準、區域範圍和時間節點。
  • 限塑令倒計時 減塑必須提速
    與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條」為本市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汙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   為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今年年初,國家發布「升級版限塑令」。京版「限塑10條」,是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的落地措施。
  • 從「限塑」走向「禁塑」!新「限塑令」上線
    麥當勞不「管」了,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呼應升級的新「限塑令」。你我多年來用吸管「吸溜」飲料的習慣,或許也要改變了。新「限塑令」上線,從「限塑」走向「禁塑」2020年6月底,一篇發表於權威學術刊物《生物學快報》的論文稱,在位於南極底層生物鏈條中的南極跳蟲體內檢測出微量塑料,第一次直接證明了塑料已汙染了這個世界上最偏遠的角落——無處不在的塑料汙染再次引發強烈關注。「白色汙染」的危害眾人皆知。
  • 新版限塑令有哪些新規定?一圖讀懂→
    新版限塑令有哪些新規定?詳情請看圖解↓來源:上海發布原標題:《新版限塑令有哪些新規定?
  • 「禁塑令」大限將至,你準備好了嗎?
    「禁塑令」第一階段大限將至,市民對此反應如何?作為塑膠袋使用量較大的餐飲店、商場超市,如何著手進行準備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這是環保塑膠袋,我一個月就用掉好幾十紮,將近100元。」張大姐說,賣菜賣肉時,均免費提供。2008年6月1日起,我國開始施行「限塑令」,超市、商場等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而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限塑令」初期,超市商場等塑膠袋使用量的確出現減少,人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塑膠袋使用量又回到之前的水平。
  • 最嚴限塑令落地:企業轉產缺材料 聚乳酸相關企業僅200家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最嚴限塑令落地:企業轉產缺材料,聚乳酸相關企業僅200家預計2025年中國可生物降解塑料產量將達到400萬到600萬噸,整個市場規模將近700億元。升級版「限塑令」於新年第一天正式落地。
  • 「史上最強限塑令」實施倒計時 成都市消協發出這樣的倡議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隨著2021年的到來,「史上最強限塑令」也要來了。12月16日,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史上最強限塑令」實施進入倒計時,12月24日,成都市消協向成都相關企業、廣大市民群眾發出保護生態環境的倡議,督促企業生產耐用、易於回收的環保購物袋,引導消費者合理使用環保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助力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