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4月2日電(記者邱冰清)切開,止血,穿刺,植入導絲,植入氣切套管……56秒,首例在金銀潭開展的改良經皮錐形擴張氣管切開手術順利完成,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李金海正在為危重患者實施深靜脈置管 江蘇省人民醫院供圖
3月29日,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重症監護病房裡,一位患者引起江蘇省人民醫院ICU副主任醫師李金海的注意。這是一位氣管插管同時合併全身多處血栓的老年患者,血氣值中二氧化碳已高達110mmHg(正常值35-45mmHg)。「患者肺部感染加重,急需氣管切開,否則將有生命危險!」得到病區主任批准,李金海決定儘快為老人進行氣管切開手術,加強患者呼吸道管理,清理堵塞在氣道內痰液。
老人正進行抗凝治療,若採用常規氣管切開方法,氣管切開後易導致患者出血。「如果氣管切開過程中,擴張困難,氣管切開處出血,流到肺裡,會造成嚴重窒息甚至死亡!如果血出到外面,給後期護理增加難度同時增加患者感染的風險。」李金海表示說。
患者血氧飽和度還在下降,時間緊迫,需要立即手術。不同平常,疫情期間手術者需身著防護服,戴著正壓頭套。頭部無法大範圍活動,且需長時間彎腰俯視,脖子酸痛又會有缺氧感覺,心跳也會加速。戴著三層手套,時間長了,手指不太靈活。
結合老人的特殊情況,李金海根據以往手術經驗迅速採用改良經皮錐形擴張氣管切開術為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搶救。迅速切開患者頸部皮膚和皮下組織,用電刀止血,找到深筋膜,切開深筋膜約1釐米,不觸碰肌層開始穿刺,植入導絲,利用牛角型擴張器輕鬆擴張竇道,沿竇道植入氣切套管。從穿刺到置管成功,只用了56秒。「這種方法的好處就在於擴張容易,費時短,出血少,感染機會少,氣管軟骨骨折少,能避免後期氣管狹窄等遺留問題。」
「李醫生方法非常精妙,氣管切開過程中出血量微乎其微,只在紗布上有幾個血點。氣道打開後,我們迅速為患者清理了痰液,幾乎沒有出血導致的血性痰,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也迅速回到了90以上,手術非常順利。」醫療隊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吳昊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