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上醫療因新冠狀病毒(COVID 19,俗稱新冠肺炎)而成為顯學時,亞馬遜也在美國推出「亞馬遜藥店(Amazon Pharmacy)」,提供客戶線上下訂、送藥到戶的服務,正式進軍價值上萬億美元的處方藥市場。
根據統計資料庫Statista的數據,2020年全球處方藥產業市場規模達9,040億美元,預計2025年時將增長至接近1.3萬億美元。即使僅計算新興的線上藥店服務,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也可達到1,310億美元。
亞馬遜早已對將醫藥產業「電商化」虎視眈眈,2017年就已開始籌組新團隊,準備進攻這塊新領域,2018年更出手買下網絡藥店服務PillPack,踏進水草豐美的醫藥市場,去年又將PillPack更名為PillPack by Amazon Pharmacy,此時亞馬遜藥店的推出或許已經確定。
下訂後兩天到貨、24小時線上專人諮詢,亞馬遜推線上藥店服務
作為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進軍線上藥店不僅是看上醫藥產業的龐大利潤,也是為了深入人們的生活,試圖將人們日常各式各樣的消費行為,通通圈進亞馬遜的生態系統裡。
「由于越來越多人在家中解決日常生活瑣事,藥店是亞馬遜線上商店不能缺少的新服務。」亞馬遜北美消費者資深副總裁道格.赫林頓(Doug Herrington)表示,從PillPack發展至亞馬遜藥店,可以協助更多客戶省下時間金錢,讓生活變得更便利且健康。
2018年亞馬遜收購網絡藥店PillPack,被認為是進軍醫藥市場的第一步。
假如用戶擁有Amazon Prime會員資格,可享有免運費兩天到貨的服務,並且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最高能獲得80%折扣,用戶也可以比較使用保險或者直接通過亞馬遜折扣購買何者價格較低,選用最划算的消費方案。
「我們了解提供人人可負擔的藥物有多重要,」亞馬遜Prime副總裁賈米爾.甘尼(Jamil Ghani)指出,「我們的目標是讓Prime會員日常生活更輕鬆便利,並且很高興能在亞馬遜藥店提供同樣優質的購物體驗。」
在使用亞馬遜藥店之前,用戶需要先提供諸如出生年月日、性別、是否懷孕等生理資料。不過電商巨頭強調,所有客戶信息均會按照法規存儲及使用,絕不會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與廣告或營銷企業分享數據。
亞馬遜也表示,他們有工具可辨別處方是否合法合規,避免用戶受到欺騙,並會注意多種藥物同時服用是否會有副作用,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假如人們對處方箋有任何顧慮或疑問,亞馬遜也提供24小時的藥劑師諮詢服務,消費者可撥打電話或線上詢問專業人員意見。
目前亞馬遜藥店服務僅在美國45州推出,不過今年1月時,亞馬遜申請了亞馬遜藥店在加拿大、英國、澳洲等地的商標權利,或許進軍海外市場早已在安排之中。
另外,在亞馬遜藥店登場後,PillPack何去何從?亞馬遜表示PillPack將繼續維持運營,因為該服務主要是為年長、慢性病患者長期提供藥物,與亞馬遜藥店瞄準的客戶並不相同。
連鎖藥店股價應聲受挫,外界估亞馬遜將重塑處方藥市場局面
亞馬遜藥店登場的消息一經公布,連鎖藥店的股價立刻遭遇重創。財經媒體《CNBC》指出,CVS、沃爾格林(Walgreens)、來德愛(Rite Aid)等品牌股價下滑了8%至16%不等。
《福布斯》指出,高達70%定期服用處方藥的人們,都是在當地藥店購買藥物,然而投資銀行Cowen針對2,500位消費者的調查顯示,假如亞馬遜提供藥店服務的話,高達5分之3的亞馬遜Prime會員選擇投奔電商巨頭懷抱。
外界看好亞馬遜這價格公開透明的線上藥店服務,將顛覆以往混亂不堪的處方藥產業。
以往的處方藥市場十分不透明,也因而催生出協助消費者找尋最優惠處方藥的GoodRx等企業。外界認為,亞馬遜將打破處方藥市場混亂不透明的局面,甚至可能重塑供應鏈,導致GoodRx股價大跌超過22%。
PillPack共同創辦人、亞馬遜藥店副總裁帕克(TJ Parker)表示,他們打造亞馬遜藥店的核心是「顧客第一」,期望將通過亞馬遜的迷戀顧客思維,顛覆一個混沌不明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