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民建重慶市委理論宣傳委員會參政議政委員會副主任 趙賓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同時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儘可能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約數。」這一論述闡明了如何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係,進一步明確了統一戰線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任務。
在新的歷史時期,科學總結和深入思考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歷史經驗及啟示,對於豐富統一戰線理論,拓展統一戰線工作意義重大。
一、統一戰線中的一致性和多樣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的一致性有了很大發展。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成為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最大共識。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多樣性特徵越來越突出。一是經濟上的多樣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出現了多種經濟成分、分配方式,產生了新的社會階層、利益群體和社會組織;二是思想上的多樣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思想日趨活躍,自主性、選擇性、差異性明顯增強,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趨於多樣性;三是社會結構的多樣性,多階層、多黨派、多民族、多宗教的格局繼續存在,其內部狀況發生了新的變化;四是「一國兩制」後,形成了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和不同生活方式共同存在的局面。
統一戰線是「同」和「異」的矛盾統一體。有「同」無「異」,沒有必要建立統一戰線;有「異」無「同」,不能建立統一戰線,這「同」與「異」,就是統一戰線的一致性和多樣性。
「同」主要是統一戰線成員基於共同利益而確立的共同目標和要求。「異」主要是統一戰線成員在信仰、世界觀、具體利益以及包括生活方式在內的其他方面存在的差別。只有求「同」存「異」,團結互助,相輔相成,才能建立和發展統一戰線。
社會一致性和多樣性的不斷發展,是當代中國社會的重要特徵,也是新階段愛國統一戰線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一致性歷史經驗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多黨合作的政治前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是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鞏固起來的。多黨合作的歷史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保持多黨合作的正確政治方向,才能使各民主黨派在與共產黨的團結合作中不斷取得歷史性的進步,才能同心協力地把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們說的社會主義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要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是不可能的。我們的歷史已經證明這一點」。
達成政治共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思想基礎。多黨合作事業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並取得顯著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長期團結合作實踐中不斷鞏固對共同政治目標的認知,達成了廣泛的政治共識,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思想基礎,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保持強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推進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重要條件。民主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率領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團結奮鬥高擎的一面旗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和完善多黨合作制度。特別是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對促進多黨合作事業、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供了新的廣闊天地。
提升合作水平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制度保障。我國的多黨合作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漸進過程,是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我國的政黨制度是在中國革命與建設中形成和發展的,有深厚的社會基礎,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提高合作共事能力,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和提高參政議政能力,是合作共事、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保障。
[責任編輯:蔣正翔]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