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收購Asklepios,推動多領域基因治療平臺的建立

2020-10-30 每日健康要聞

拜耳公司今天宣布了對總部位於美國的生物製藥公司Asklepios BioPharmaceutical, Inc.(AskBio)的收購,該公司專門研究,開發和生產不同治療領域的基因療法。 AskBio的開發產品組合包括用於神經肌肉,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的臨床前和臨床階段候選研究。


拜耳將擁有AskBio基因治療平臺的全部權利,包括廣泛的智慧財產權產品組合以及已建立的合同開發和製造組織(CDMO),為在腺相關病毒(AAV)治療領域的未來合作奠定基礎。在拜耳的新興細胞和基因療法(CGT)業務中增加AskBio可以增強拜耳對該領域的承諾。它補充了2019年對BlueRock Therapeutics的收購,並鞏固了拜耳的雄心壯志,即創建有潛力在多個治療領域產生影響的平臺。根據該協議的條款,拜耳將支付20億美元的前期對價以及高達20億美元的基於成功的潛在裡程碑付款。預計約有75%的基於成功的潛在裡程碑付款將在未來五年內到期,而其餘的款項將在此後延遲支付。

拜耳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沃納·鮑曼(Werner Baumann)表示:「我們的宗旨是「科學創造美好生活」,我們致力於通過創新為患者帶來重大進步。 「通過此次收購,拜耳極大地推動了細胞和基因治療平臺的建立,該平臺可以處於突破性科學的前沿,為預防甚至治癒由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做出貢獻,並進一步推動公司的發展。」

「作為我們戰略的一部分,我們正在構建包括細胞和基因療法在內的新的治療平臺,」拜耳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拜耳醫藥品部總裁斯特凡·奧裡奇(Stefan Oelrich)說。 「作為快速發展的基因治療領域的新興領導者,AskBio的專業知識和產品組合支持我們為患者建立高度創新的治療方案,並進一步加強我們的產品組合。我們希望為當今的治療方案無法滿足其醫療需求的患者提供幫助,我們期待與AskBio團隊合作。」

「我們在衣殼重整和啟動子設計方面的創新,再加上我們規模化的製造工藝,為我們提供了為更多人提供基因治療解決方案的工具,這些人目前尚無法得到適當的治療,」他說。 RichardBio的首席科學官兼聯合創始人Richard Jude Samulski。 「憑藉拜耳的全球影響力和翻譯專業知識,尤其是在途徑疾病方面,我們結合科學進步和對患者的奉獻精神,以及保留AskBio的獨立結構,Bayer和AskBio的定位是加速基因療法的開發AskBio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希拉·米哈伊爾(Sheila Mikhail)說。

通過此次收購,拜耳將在其產品組合中添加一個基於業界領先的腺相關病毒(AAV)的基因治療平臺,該平臺已經證明了其在不同治療領域的適用性。除了需要滿足大量臨床適應症需求的適應症外,此次收購還包括最先進的基因治療技術平臺以及現有的基因治療製造平臺。

基因療法為許多目前無法治癒的疾病,尤其是由單一遺傳缺陷引起的遺傳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AskBio的基因治療平臺包括行業領先的細胞系製造工藝以及廣泛的AAV衣殼和啟動子庫。該公司已經產生了數百種專有的第三代AAV衣殼和啟動子,它們可通過潛在改善的功效,免疫應答以及組織和器官特異性提供差異化。該平臺代表了最先進的基因治療平臺之一,有望同時解決多基因適應症,從而幫助更多的患者。 AskBio的主要研究計劃專注於龐貝病,帕金森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目前正處於臨床開發的早期階段。

為了保留其企業文化作為培育成功創新的重要支柱,AskBio將繼續與獨立公司保持正常合作。拜耳新成立的CGT部門將捆綁拜耳在該領域的活動,以期為拜耳組織內的參與合作夥伴建立創新生態系統。

交易的完成取決於慣例的完成條件,包括收到所需的監管批准,預計將在2020年第四季度進行。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擔任拜耳(Bayer)的財務顧問,貝克·麥堅時(Baker McKenzie)擔任法律顧問。 JP Morgan擔任AskBio的財務顧問,而Ropes Gray擔任法律顧問。

關於AskBio

Asklepios BioPharmaceutical, Inc.(AskBio)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私有的臨床階段基因治療公司,致力於改善患有遺傳疾病的兒童和成人的生活。 AskBio的基因治療平臺包括一個行業領先的專有細胞系製造工藝Pro10™以及一個廣泛的腺相關病毒(AAV)衣殼和啟動子庫。該公司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Research Triangle Park,已產生了數百個專有的第三代AAV衣殼和啟動子,其中一些已進入臨床測試。該公司是該領域的早期創新者,在AAV生產,嵌合和自互補衣殼等領域擁有500多項專利。 AskBio擁有一系列涉及神經退行性,神經肌肉和心血管適應症的臨床計劃,其最新的臨床產品線包括龐貝病,帕金森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以及血友病和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症的無證臨床適應症。在https://www.askbio.com上了解更多信息。

關於拜耳

拜耳是一家全球性企業,在保健和營養生命科學領域擁有核心競爭力。其產品和服務旨在通過支持克服日益增長的全球人口所帶來的主要挑戰的努力來造福人民。同時,本集團旨在通過創新和增長來提高其盈利能力並創造價值。拜耳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拜耳品牌代表著全球的信任,可靠性和質量。在2019財年,集團擁有約104,000名員工,銷售額達435億歐元。資本支出為29億歐元,R&D支出為53億歐元。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www.bayer.com。


(以上為機器翻譯)

相關焦點

  • 輝瑞基因治療領域全布局:六年,30億美元合作與收購
    近年來,基因治療已經在罕見遺傳病、癌症和病毒感染等適應症上顯示出一定的療效。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型製藥公司,像諾華、羅氏、百健等也正在通過併購或與基因療法藥企合作的方式擴大自身在基因治療領域的業務板塊,不斷加碼在該賽道的競爭力。
  • 拜耳和Foundation醫學建立全球合作 開發腫瘤領域基於二代測序的...
    拜耳股份公司與Foundation醫學公司近日宣布達成一項就開發和商業化基於二代測序的伴隨診斷的全球合作。此合作協議涉及拜耳開發的多種腫瘤候選化合物和獲批藥物,以及Foundation醫學全部檢測組合,包括FoundationOne伴隨診斷的合作。
  • 索元生物宣布收購Tocagen(TOCA.US)基因治療平臺及全球首創抗腫瘤藥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4月28日,索元生物(Denovo Biopharma)宣布收購基因治療先驅Tocagen公司(TOCA.US)的核心資產,包括基因治療平臺(逆轉錄病毒複製載體平臺,RRV)及所有相關產品管線的全球權益(僅一個產品大中華區權益除外
  • 細胞基因治療領域或將成為CDMO的金礦
    文〡科志康細胞基因治療已經發展成為生物製藥行業最熱門的市場之一,而眾所周知,在細胞基因治療領域,產能是一大障礙。而上遊CDMO企業,包括生產基因治療使用的病毒載體的CDMO,也在進行巨額投資。今年6月,馬裡蘭州的Emergent BioSolutions公司向其活病毒疫苗廠注入了7500萬美元,為其不斷增長的基因治療業務生產病毒載體。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阿斯利康、賽默飛、拜耳、西門子
    益豐大藥房董事長高毅:零售藥店要自建網際網路醫院「零售藥店要建立自己的網際網路醫院,去全面承接處方外流和醫生多點執業,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專業、更加及時的診療服務。」8月15日下午,益豐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毅在中國醫藥新零售高峰論壇演講時指出。
  • 儀器製造商賽默飛加碼基因治療:17億美元收購病毒載體公司
    ., TMO)宣布,目前已經和基因及細胞療法公司Brammer Bio達成協議,根據協議,賽默飛將以17億美元收購Brammer Bio,此舉將擴大公司在快速增長的基因療法領域的業務。Brammer Bio是一家領先的病毒載體開發和製造公司,主要向開發基因療法和基因修飾細胞療法的製藥公司提供外包研究和製藥服務。該公司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和佛羅裡達州擁有近600名員工。這筆交易預計將於2019年第二季度末完成,交易將取決於慣例的成交條件,包括監管部門的批准。完成後,Brammer Bio將成為賽默飛製藥服務業務的一部分。
  • 德國拜耳集團36億全盤收購滇紅藥業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溫鈊 今日(27日),據接近滇紅藥業的業內人士透露,德國醫藥巨頭拜耳集團花36億元人民幣收購了滇紅藥業除保健品之外的所有業務。收購價及其他財務細節目前暫未公開。待併購審查等相關審批通過,將預計在2014年下半年完成此併購交易。據了解,拜耳與滇紅藥業收購協議已經正式籤訂,短時間內,拜耳將向全球宣布這一消息。
  • 收購自己創造的公司: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 80億美元收購癌症早篩...
    原標題:收購自己創造的公司: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 80億美元收購癌症早篩公司GRAIL   9月21日,基因測序領域迎來今年一筆大
  • 這家公司獲2.39億美元融資,拜耳領投
    Recursion除了優先發展罕見疾病治療業務,也會繼續發展其他多個疾病領域的業務,包括免疫腫瘤學、腫瘤學、衰老和炎症。Recursion的藥物發現平臺將AI與自動化「溼實驗室」生物學實驗相結合。該藥物發現平臺基於擁有超十億個人體細胞圖像的專有資料庫,這些圖像來自Recursion所進行近3,300萬次實驗,並結合了基於機器學習的高級數據分析。
  • 基因治療領域優質企業盤點(國內篇)
    2017年,基因治療領域更是迎來了新的裡程碑:美國FDA批准了3款基因療法上市;美國Sangamo Therapeutics公司利用鋅指核酸酶技術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患者體內基因組的編輯。文|楊超我國對基因治療等相關的基礎研究、目標產品及管件技術的研發也非常重視。
  • 閱微基因完成C輪融資,推動基因檢測在精準醫療等領域的普及
    它集研發、生產、經營於一體,聚焦臨床、法醫和工業領域,採用毛細管電泳(CE)技術,經過優秀生產工藝及品質驗證,推出一系列簡便、經濟、準確、快速的檢測試劑。     2009年正式運營的閱微基因,是國內多基因聯檢技術領域的領軍力量。它始終關注自身研發能力的積累,採用PCR+CE技術平臺和系列原創性多重螢光擴增技術,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應用於多個領域的產品。
  • 為入細胞及基因治療市場 美瑞健康國際(02327)收購深圳茵冠34%股權
    公告 為入細胞及基因治療市場 美瑞健康國際(02327)收購深圳茵冠34%股權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美瑞健康國際(02327)發布公告
  • 羅氏碾壓輝瑞,拜耳強勢增長
    羅氏正在向其他疾病領域拓展且成績斐然,神經系統產品Ocrevus於2017年獲批,2019年全年收入37億美元,在已上市的治療MS的16種產品中市佔比達40%。治療血友病的Hemlibra(艾美賽珠單抗)同樣2017年獲批,2019年創造了14億美元的收入,增速高達516%。這兩個產品的高增長證明了羅氏向腫瘤之外的疾病領域拓展的實力。
  • 國內外基因治療CDMO市場布局|CDMO|基因|治療|細胞|技術|...
    2018年1月,美國宣布將在未來6年出資1.9億美元,支持體細胞基因編輯研究,促進基因治療發展,從而治療更多人類疾病。美國不惜重金髮展基因治療相關技術,顯然對這一領域十分看好。近兩年,中國在基因治療領域政策發布也非常密集,對基因編輯等技術給予了大量支持。預計到2024年,全球基因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元規模。
  • 官鑫:華大基因譜平臺 將網際網路+引入基因領域
    ,是要打造一個基因譜的平臺,華大基因希望能夠把網際網路+這個概念引入到基因健康這個領域。網易科技:官先生,能不能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華大基因和我們的平臺?官鑫:好的,華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中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信息學中心。其實我們也是中國的國家基因庫的承建單位,承辦單位,我們同時也是在去年、前年通過收購CG,成為了中國唯一擁有基因測序核心智慧財產權的這樣一個機構。
  • 進博秀場 共享健康 消除飢餓:拜耳帶來了這些新產品
    新型α粒子靶向前列腺癌治療藥物   拜耳始終致力於以創新藥物滿足中國患者的治療需求,拜耳在中國開啟前列腺癌這個全新治療領域,為處於不同疾病階段的中國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治療方案。   不含褪黑素的複合植物舒壓深眠片   作為全球健康消費品領域的領導企業之一, 拜耳健康消費品通過跨境電商帶來全球高品質的健康消費產品
  • 拜耳杜邦中國化工們開始斥巨資搶轉基因「種子」,小崔白忙活了...
    拜耳此次意圖收購孟山都顯然是為了大力加碼作物科學業務,動機主要有兩點:一、拜耳希望增強種子業務,以迎接未來潛力巨大的糧食供給市場。去年6月,拜耳已經完成了對印度種子企業SeedWorks的收購,幫助其提前布局印度這一人口巨大的糧食市場。而本次求購的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種子企業,無論在技術、產品和市場上都在世界上佔有絕對領先地位。
  • 跨國藥企重金押注基因治療賽道,國內早期市場持續升溫丨青桐資本 x...
    越來越多的基因治療企業在獲得資本投資後開始自建CDMO廠房設備,這是出於提升自己管線進度的初衷,但是 載體生產更多是工藝的know how過程 ,並非建立一批GMP設備就能保證產出符合要求的載體,需要有經驗的人才把一整套工藝和生產方法摸索清楚。
  • Abcam 成功收購 Applied StemCell 基因編輯平臺和腫瘤學產品組合
    (ASC)用於生命科學研究和診斷市場的基因編輯平臺和腫瘤產品組合進行資產收購。ASC 是久負盛名的編輯細胞系市場領導者,致力於將基因組編輯技術發展為新型療法,以促進藥物開發。他們已經成功地部署了專有的細胞編輯平臺,創建了針對多種疾病的細胞系,以便為生命科學和診斷行業提供支持,並促進治療藥物的開發。 本次收購包括一系列細胞系和知名的 AccuRef 系列產品。AccuRef 系列產品使用 ASC 基因編輯細胞系來模擬癌症突變,並創建涵蓋 40 多種癌症基因的生物質控和參照標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