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預測腫瘤、早戀——基因檢測真有這麼神?

2021-01-07 觀察者網

花上幾百元,收到一個基因試劑盒,採集一點唾液或血液,再寄回基因檢測公司進行檢測。過一段時間,你就能得到一份關於自己基因的分析報告,其中包括患病風險、祖源信息、天賦技能、情緒社交……最近,這類基因檢測在網上很火爆,不少網絡紅人都有推薦。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更加關心和注重自身的健康狀況,基因檢測也隨之受到追捧,走進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然而,目前市場上的基因檢測產品五花八門,價格差異巨大,讓公眾既好奇,又有些看不懂。

神秘的基因究竟能告訴我們什麼?基因檢測真的能夠「解碼生命」嗎?這樣的檢測結果到底靠不靠譜,能相信嗎?人民日報4月16日報導了有關基因檢測的那些事情。

基因檢測的時代來了

2014年時測定一個人的基因組只需要1天,目前成本有望減到100美元

什麼是基因?

「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跟父母長得相像,是因為遺傳,而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就是基因。」業內專家、曾任賽默飛世爾中國區臨床市場戰略總監的柴映爽解釋說,人的身體由蛋白質構成,蛋白質來自於RNA,RNA則來自於DNA。DNA是由4種不同的鹼基根據不同的序列組成的雙螺旋結構,這個排列的順序就是遺傳信息。「就像用磚頭蓋房子一樣,基因序列的不同決定了生物多樣性和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表現形式。」

上世紀90年代,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該計劃就是要通過測出人類基因組DNA的30億個鹼基對的序列,來發現所有人類基因,找出它們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從而破譯人類全部遺傳信息。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耗資30億美元之後,人類基因組計劃才宣告完成。「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在2014年時,我們測完一個人的基因組只需要1天,成本在1000美元左右。目前,最新的目標是100美元。所以可以說,基因檢測的時代到來了。」柴映爽說。

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教授張宏冰介紹,臨床上一般是通過檢查基因的序列,並與健康人的參數進行對比,判斷這些序列是否改變,進而找出可引起疾病的變異基因。「目前,基因檢測在遺傳性疾病篩查、腫瘤治療、尋找傳染病致病原、指導個體化用藥等方面有顯著的效果。」

專家舉例說,唐氏症候群是我國發生率最高的出生缺陷之一,35歲以上的育齡婦女一般都要通過做羊水穿刺,來檢查染色體核型。但是,羊水穿刺有一定感染甚至流產的風險。「胎兒和母親的血液通過臍帶交換,因此母親血液中有微量的胎兒DNA片段,過去是檢測不到的,現在就可以用基因測序進行無創產前篩查,來實現優生優育。」柴映爽表示。

除了在產前對高危人群進行遺傳性疾病的篩查診斷外,腫瘤也是一個基因改變的疾病。因此,在腫瘤診斷治療過程中,基因檢測也能發揮重要作用。張宏冰說:「對於近年來興起的免疫療法,檢測腫瘤突變率是一個重要的輔助手段。未來,基因檢測甚至有望幫助實現免疫治療個體化。每個人基因突變可能都是不相同的,通過這種精準醫學的手段,就能實現精準地識別和治療。」

此外,基因檢測技術還為早期發現新病原、監控病原變異提供了關鍵技術,對於傳染病防治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基因檢測,還能判斷患者對藥物敏感程度和藥物代謝情況,指導個體化用藥。

消費級的基因檢測產品良莠不齊

有的號稱能檢測早戀、檢測網癮,實際上沒有多少臨床上的應用價值

目前流行於市場上的一些基因檢測產品看上去有些「神通廣大」:檢測早戀、檢測網癮、檢測唱歌跑調、檢測抗霧霾……讓人不禁懷疑,基因檢測真能未卜先知嗎?

家住深圳的李先生就曾在某電商平臺上花費1999元購買過一款重疾易感基因檢測產品。用廠家寄來的簡易採血儀器採集血樣後,不到兩周,他就拿到了自己的檢測報告。報告提示,中風險1項,為肝癌;低風險4項,分別是肺癌、胃癌、腸癌和食道癌。「報告是厚厚的一本,裡面有不少看不懂的專業名詞、數據和圖表,不知道該信還是不該信。」李先生說。北京的張女士也花了499元購買了一份包含祖源分析、運動基因、營養代謝等項目的標準檢測套餐。她在把唾液放入試管並寄出一周以後,基因檢測公司給出了檢測結果:祖源成分是59.64%南方漢族,耐力中等,乳糖代謝能力弱,吸菸不容易上癮等。

柴映爽認為,目前市場上一些消費級的基因檢測產品存在質量良莠不齊的狀況,其中不少只能稱之為「娛樂性」的產品,消費者不能太當真,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臨床上的應用價值。

相關焦點

  • 能治17種癌症,治癒率75%,「抗癌神藥」真有這麼神?
    網傳,這款藥能治療17種不同癌症,治癒率高達75%。這款藥到底神不神?它真是治療多種癌症的「萬能鑰匙」嗎?專家表示,雖然這款藥對於腫瘤精準治療是一次突破,但它只針對極少數特定人群,幾乎相當於「百裡挑一」,且治療效果也沒有那麼神奇。當地時間11月26日,一種新型的抗癌藥物Vitrakvi在美國上市。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要價16800 專家:不靠譜
    據稱,父母帶孩子到基因檢測公司取一些口腔黏膜細胞,交上一筆不菲的費用,就能知道孩子到底是在美術、音樂還是體育等項目上「天賦異稟」,從而對孩子有目標地進行培養。這個聽起來如此神奇的基因檢測真的能測出孩子的天賦嗎?【檢測程序】需一根棉棒、一個基因檢測採樣盒提取口腔黏膜細胞或指尖血,再把標本送去檢測。
  • 神預測癌症復發、轉移?「腫瘤捕手」究竟是啥?
    CTC循環腫瘤細胞,通過血管進入血液循環,轉移到身體其他組織或器官,像種子在土壤中發芽一樣,繼續生長,形成轉移灶,然後長成新的腫瘤。因此CTC是惡性腫瘤患者出現術後復發和遠處轉移的重要原因。  經過治療後,腫瘤患者體內CTC數量應是沒有或者只有極少數,若檢測到CTC數量持續增多,則提示有腫瘤復發或轉移的可能性。
  • 基因檢測,真能幫我們預測智商嗎?
    拿到檢測報告之後,又該怎麼辦?基因檢測,測的究竟是什麼?先天的遺傳密碼,就在我們的每個細胞中,如同一本30億的字母寫成的書,沒有誰的書就是標準答案。而基因檢測檢查的,則是你的基因中,有哪些字母和他人的不同。
  • 基因檢測 真能幫我們預測智商嗎?
    拿到檢測報告之後,又該怎麼辦?基因檢測,測的究竟是什麼?先天的遺傳密碼,就在我們的每個細胞中,如同一本30億的字母寫成的書,沒有誰的書就是標準答案。而基因檢測檢查的,則是你的基因中,有哪些字母和他人的不同。人群研究表明,每個人的基因中,平均會有4百萬個字母(即鹼基)和他人不同,這些不同被稱為單鹼基突變。
  • 腫瘤診斷 這個方法或比基因檢測更「靈光」
    視覺中國「即便《我不是藥神》中那款所謂『靶向神藥』的原型格列衛,患者使用5年後也會出現耐藥現象。」中國工程院院士、腫瘤病因學家程書鈞說,若干年來,人們希望以基因為線索「鉗制」腫瘤,似乎難以長效。「看到巨大的進步,以為腫瘤要攻破了,幾年後卻會發現這個方法有限。」
  • 腫瘤基因檢測有什麼意義?
    基因檢測(即分子靶標檢測)是以研究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細胞分子生物學上的差異為基礎,篩選和鑑定與疾病密切相關的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作為藥物作用的靶點,通過靶向給藥實現有效的靶向治療及個體化治療。腫瘤基因檢測的意義在於:1發現家族性易感基因,做到零級預防,做到不發生或延緩臨床前期症狀的出現。2有利於腫瘤選藥。現在很多靶向藥是要做基因檢測的,比如EGFR基因。
  • 國內的基因檢測,吹得越神越忽悠
    如果他有運動基因,他可能是下一個博爾特;如果他有音樂基因,你可能把他培養成蕭邦……」「基因檢測,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你的孩子少走10年彎路!」對於孩子的天賦預測,中國有個民間習俗,叫「抓周」,抓住筆就是作家,抓住錢就是小財迷、商人。但這種娛樂活動,只是寄託了家人對孩子的美好祝願,沒人會當真。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同時,腫瘤的異質性不只是有多個腫瘤亞克隆,腫瘤的微環境也存在異質性,這導致腫瘤治療的困難。 目前,腫瘤治療已進入分子靶點的個體化醫療時代,腫瘤的治療已逐漸從以病理為主轉變為病理與驅動基因共同決定選擇的時代。腫瘤發生機制的複雜性也提示臨床醫生在選擇治療藥物前,若能進行基因檢測及分析,對於治療的用藥指導非常重要。
  • 什麼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真的能夠預測癌症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腸道息肉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它有癌變的可能,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就可能會病變。而趙經理已經長了多個息肉,通過及時的切除,阻斷了病變的過程。趙經理這才意識到當初的基因檢測沒有問題,它是預測癌症的一種方式。基因檢測是什麼?
  • 女子花四萬做基因檢測「防癌」 做完發現看不懂
    該人士稱,當年國家叫停基因檢測項目的核心原因是絕大多數生物公司甚至醫療機構所使用的基因測序產品如診斷試劑、軟體都未通過醫療器械的審批註冊,「目前是否有所改善不好說」。此外,記者調查發現,各大檢測機構的宣傳語都有些誇大其詞,號稱「包測百病」,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宣稱基因檢測無所不能,只要一滴血,不僅可預測疾病、酒量大小,連是否有早戀、網癮傾向等都可以預測。
  • 人民日報:基因檢測水分大 成本幾百元消費者花上萬
    過一段時間,你就能得到一份關於自己基因的分析報告,其中包括患病風險、祖源信息、天賦技能、情緒社交……最近,這類基因檢測在網上很火爆,不少網絡紅人都有推薦。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更加關心和注重自身的健康狀況,基因檢測也隨之受到追捧,走進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然而,目前市場上的基因檢測產品五花八門,價格差異巨大,讓公眾既好奇,又有些看不懂。神秘的基因究竟能告訴我們什麼?
  • 腫瘤的基因檢測與基因甲基化檢測的關係解讀
    基因甲基化作為調控遺傳信息表達與否的重要機制,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有著與基因變異同等甚至更大的作用。細胞關鍵抑癌基因甲基化狀態的改變,導致關鍵信號通路(增殖、凋亡)異常變動,進而細胞命運改變,發展成為腫瘤細胞。
  • 武漢一女子花四萬做基因檢測「防癌」 做完發現看不懂
    該人士稱,當年國家叫停基因檢測項目的核心原因是絕大多數生物公司甚至醫療機構所使用的基因測序產品如診斷試劑、軟體都未通過醫療器械的審批註冊,「目前是否有所改善不好說」。此外,記者調查發現,各大檢測機構的宣傳語都有些誇大其詞,號稱「包測百病」,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宣稱基因檢測無所不能,只要一滴血,不僅可預測疾病、酒量大小,連是否有早戀、網癮傾向等都可以預測。
  • 邁向融合基因檢測2.0時代——伯科合成助力腫瘤融合基因精準檢測
    有報導表明,使用IHC檢測NTRK3融合的靈敏度降低,其中,NTRK1和NTRK2的靈敏度分別為97%和99%,而NTRK3隻有79%;此外,其特異性還與腫瘤類型相關。[5]圖2.左:一種FISH檢測GOPC與ROS1融合的假陰性結果的原理示意圖[4];右:不同腫瘤中的NTRK融合基因IHC染色模式[5]儘管傳統檢測方法仍將作為腫瘤融合基因診斷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但與此同時,多種新型技術平臺也在逐步走進臨床(表1)。
  • 花幾百元就能做的"基因檢測",真能預測疾病嗎?
    2000年6月,中、美、日、英、法、德、六國聯合宣布:人類基因組計劃「工作圖譜」繪製完成,這也標誌著人類生命科學進入基因應用時代,基因檢測技術也逐步開始造福於民。自此之後,很多醫療機構將基因檢測推向公眾,而且基因檢測的各種功效宣傳也是讓人趨之若鶩。那麼,基因檢測是什麼?基因檢測真的能夠發現你的潛在健康威脅嗎?
  • 指南·共識|哪些腫瘤標誌物和基因檢測適用於肝膽腫瘤?
    、CTLA-4單抗等),均無明確的標誌物能夠預測患者療效和預後。臨床實踐中,不推薦在靶向治療或/和免疫治療前常規行基因篩查檢測。 (2)HCC靶向治療(索拉非尼、侖伐替尼、瑞戈非尼等)前,不推薦常規進行基因篩查預測療效,但可結合臨床實際情況或臨床試驗,對患者進行RAS、MET、HRD、VEGFA等基因檢測,為HCC耐藥後治療以及聯合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 哪些人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一張表格告訴你!
    她的經歷引起了轟動,也引發了全球對腫瘤基因檢測的關注。家族聚集性 有害突變基因遺傳給後代的概率為50% 且後代患癌風險極大提高 如果對正常組織進行基因檢測 能幫助發現先天攜帶的缺陷基因 預測患腫瘤機率 早發現
  •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扎堆上市:中國腫瘤NGS檢測第一股燃石醫學領跑
    以美國腫瘤基因檢測公司Guardant Health為例,市值78億美元,國內腫瘤基因檢測企業亦有可能達到此規模。如何在保證技術領先的同時,找到持續的盈利點,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這是擺在國內企業面前的重要挑戰。
  • 「救命的」腫瘤基因檢測:離爆發還有多遠?
    NGS臨床應用始於無創產前檢測(NIPT),NIPT相關業務在華大基因(300676.SZ)、貝瑞基因(000710.SZ)營收中佔很大比例。NIPT技術階段性成熟,並且檢測後有幹預手段(人為終止妊娠等)可形成閉環,其滲透率還將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