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體船VS單體船-為什麼雙體船越來越受歡迎

2020-11-23 騰訊網

究竟是選擇單體船還是雙體船,這是兩個遊艇愛好者陣營之間一直存在的爭議,對此的爭論通常不僅基於相關計算,還上升到了特定的哲學問題。

自從雙體船的設計理念經歷了一系列重要的變化之後,雙體船的受歡迎程度顯著提高,在這種變化的影響下,即使是多體帆船現在也不再僅僅代表一類運動船型,而是變成豪華舒適的巡航艇。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遊艇租賃公司在他們的船隊中增加了雙體帆船和雙體動力艇呢(甚至作為營銷的重點)?

乘遊艇出海的人肯定會喜歡在平靜的水面上度過假期。可以放鬆,享受大海和陽光,喝上幾杯美酒,吃上幾盤甜美的水果。對於很多人來說,暈船是無法忍受的。

雙體船船體為整個家庭或一群朋友提供了高穩定性,水平甲板和空前的空間,對他們來說,在船上走動應該像在陸地上行走是一樣的。

雙體船的主要優勢

1.大空間和適居性

這是多船體船受歡迎的第一個也是主要的原因。按照傳統的標準,巨大的沙龍通常位於主甲板上,這樣船員和客人就不用再沿著狹窄的舷廊擠來擠去了,這與單體船的布局不同。更重要的是,飛橋——對於經典帆船來說是也前所未有的。

對於日光浴和近距離觀察海豚來說,有一個理想的地方船頭「網床」。另外,船長的掌舵位置通常是分開的,所以在租船的情況下不會互相干擾。

當三人或三人以上一起航行時,雙體船提供了更多的隱私性:兩個生活區相距很遠。

在寬敞的雙體船上,與朋友一起烹飪和用餐是無比愉快的。

2.機動性

雙體船有兩個發動機,驅動器位於船體的尾端。由於它們之間的距離,這意味著船體幾乎可以在不改變位置的情況下轉向。現代的控制系統和動力驅動裝置,再加上船首側推器,肯定能夠像操控一艘單體船一樣停靠,但是技術設備會比單體船費用要高。

3.燃油效率

兩個低負荷的船體阻力比一艘帶有壓載龍骨船的阻力要小。因此,我們可以感受到燃料消耗的不同。但當天氣接近風暴條件時,單體船體效率更高,可以率先節約成本。

許多船長一般喜歡運行一臺發動機以節省燃料,而同時使用兩臺發動機僅用於系泊操縱。

4. 安全性

多年來,經典船型的擁護者一直認為雙體船不如他們的龍骨船安全。但現在看來,這種說法已經過時了,因為它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紀中葉,當時大多數雙體船都是由業餘愛好者自己建造的。即使在風平氣靜的天氣,它們也很容易側翻,特別是當其中一個船體由於損壞而失去密封性時更加危險。

而現代雙體船,是很難出現上述情況的。現代建築是建立在計算機模擬任何海況條件的基礎上。巡航艇,特別是包租遊艇,具有更大的安全航行區域。

5. 舒適性

在選擇遊艇時,整體舒適度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那些熱愛大海多年擁有經典船型的人來說仍然不能擺脫暈船的現象,而購買雙體船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大多數雙體船甚至沒有帶鉸鏈的廚房爐灶,因為這根本不需要。

雙體船的缺點

1. 價格

事實上,無論是購買還是租船,多體船相比來說更加昂貴。隨著雙體船的普及,價格持續上漲。所以價格始終是一個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的服務也比那些經典船型的更貴——至少需要兩臺發動機這是最明顯的。

同時,還要考慮陸上運輸和停泊費的成本問題。一些俱樂部的停泊費用價格會更高,有些碼頭還不適合雙體或三體船。

值得安慰的是,二手雙體船通常流通的更快,相對而言貶值率較低。

2. 航行時缺乏反饋

雙體帆船不適合帆船運動。它們更適用於度假,甚至在上面居就像水上船屋一樣,但正因為它們的穩定性,所以半數的遊艇愛好者對他們不感冒。在雙體船上,沒有乘風破浪的感覺。

在雙體帆船上很難確定什麼時候收帆放帆,而在單體船上,這可以通過感覺來完成,所以對於雙體船來說,有一些關於風力及風向的指示。

3.噪音和震動

雙體船的船體有一個很好的特性,可以抑制低側波,較少橫搖,使船體的橫截接近水平。但是當正面遇到中型波浪時,船體之間和上層建築會產生連續的浪湧拍擊聲,會引起震動,為此,建議選擇至少有一米淨空的雙體船。

4.風阻

由於船體表面風阻大再加上低吃水,有時雙體船受風力的影響很大 。如果帶有特殊龍骨的多船船就像帆船一樣能夠在強風中航行,而且不會比單船差(甚至更好),那麼為靜海設計的包租船型就會表現得很一般。不過,在發動機的推動下這一特性也並不明顯。

5. 不適合高緯度地區

北大西洋的最佳選擇是一艘鋁製拖網漁船機動遊艇。如果我們考慮帆船,單體船會比雙體船更好。生活區更容易保溫,經典金屬船型甚至可以穿過薄冰。

然而,赤道地區的情況正好相反——寬敞的雙體船沙龍將是無可匹敵的。

6.缺少浪漫

大多數熱愛海洋的人聲稱,經典船型比多體船更浪漫。不過,這是一種奇怪而又有爭議的說法,因為雙體船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在飽覽大海和繁星的同時享用一頓晚餐——還有什麼比這更浪漫的呢?

誰更快

於某種原因,人們常常認為雙體帆船比單體帆船快。如果將運動型雙體船與普通巡航艇進行比較,這是沒問題的。但是,這很難適用於包租型雙體船。這種船型只能在微風的情況下運行,幾乎不能在大風的情況下航行,他們更適合錨泊。

總結

正常情況下,一切都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個人喜好和經濟實力。

這兩種船型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所以強烈建議在購買前分別租一款體驗——比較一下感覺。不過可以肯定地說,雙體船是租賃的一個理想的選擇,雖然費用高,但它能提供的東西更多。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相關焦點

  • 船艦知識:高速雙體船——未來海戰新寵
    一時間,新的海戰理論、新的技術體制、新的武器裝備紛紛登臺亮相,高速雙體船就是這種思維演化的產物。·軍事需求推動了雙體船的產生發與發展所謂雙體船,就是將兩個單船體橫向固聯在一起所構成的船。也可以將兩個以上的船體固連在一起構成三體船或多體船。目前建造和使用的基本為雙體船,三體船或多體船仍處於研究和試驗階段。
  • 說說「海上新鬥士」:雙體船(組圖)
    人類最早使用雙體船是由於發現將兩艘船橫向連接在一起,可以從內河到海上航行而不容易翻船,早期曾將這種方法用在帆船上,建造了雙體帆船,這種帆船在海上可以承受較大的風浪。在此基礎上,人們又發現雙體船與同樣噸位的單體船相比,具有更大的甲板面積和艙容,因此而被用於貨船。
  • 什麼叫雙體船它與普通戰艦有什麼區別
    問:我是一名軍事迷,一次在你們報紙上看到一艘叫「褐雨燕」的穿浪雙體船。請問什麼叫雙體船,它與普通戰艦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優勢?  廣東省增城市鄭中均中學高二(6)班 劉銳鋒  答: 雙體船就是將兩個單船體橫向固聯在一起構成的船。
  • 紐西蘭海事遊艇展展示新型設計 10.6米雙體船
    紐西蘭海事設計及技術有限公司非常自豪地能在上海遊艇展上展示他們的新型設計10.6米的雙體船。在紐西蘭設計且在大連建造,工廠在中國東北,由紐西蘭工程師團隊為主導和中國造船工程師共同的努力成果。這艘雙體船融聚了經典的設計-艇內寬敞明亮,華麗的外觀及國際性質量標準。
  • 國內較大較先進的鋁合金雙體船順利下水
    該雙體船是我國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較大型全鋁合金穿浪雙體船。  船為深V線性穿浪雙體船型,總長60米,型寬18米,型深5.9米,較高航速可達到38節(每小時70公裡)。  據介紹,高性能船舶可廣泛用於水上客運、交通作業、海洋監測、安全救助、海關緝私等,是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先進位造能力的綜合體現。
  • 中船重工試驗船成功合體!可載160架殲20
    這就產生了雙體船和多體船的創想。而在此前,好消息傳來,中船重工第七六O研究所6000噸級雙體船項目爆出,這也是世界首創的天才工程,讓廣大軍迷心潮澎湃,但我國為何要特立獨行,冒險建造雙體船呢?咱們娓娓道來。事實上!多體船就是指船舶的吃水體不止一個。
  • 中國首艘小水線面雙體船
    吳鍇:我國首艘小水線面雙體船2000年10月27日下水,儘管這是一艘海關監管艇,但該船型的軍事價值不言而喻。請您先談一下小水線面雙體船的優缺點。鄭明:小水線面雙體船(SWATH)由深置水下提供大部分浮力的魚雷狀下潛體(一般成雙配置,稱為雙體)、高出水面的上船體平臺和連接下體與上體的流線型支柱三部分組成。由於支柱水線面面積比相同噸位的單、雙體船水線面面積要小很多,所以,它受波浪擾動小,擁有優良的耐波性,能平穩執行海上作業,人員暈船率低,適於「全海候」。
  • 又一艘國產神秘雙體船下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來自網絡的圖片顯示,在我國國內某造船廠,一艘新型國產雙體船於近日成功下水。據悉,該型雙體船已經建造多艘。目前關於這一艘新下水的雙體船的用途及部署還尚未公布。什麼是小水線面雙體船?由水下浮體、水上平臺和穿過水麵的連接支柱構成的船。
  • 與冠軍同船 拉斐爾納達爾專訪
    在大家為他獲得如此優異的戰績而慶賀同時,我們也在此之前很榮信的邀請到納達爾本人,同時也是我們雙體船的船東,談談他對遊艇的熱情以及他從單體船遊艇到雙體船的過渡。我們在馬略卡島「大白鯊「號上受到了這位全球知名運動員的盛情接待-----在他的80 SUNREEF POWER這艘動力艇上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 中國製造新型雙體船成為斐濟海軍最大艦艇!
    原標題:斐濟接收中國製造的新型雙體水調船 斐濟時報(The Fiji Times)消息,當地時間10月7日,由中國建造的新型雙體水文調查船「斐濟海燕」號(RFNS Kacau)抵達斐濟蘇瓦瓦魯灣斯坦利布朗海軍基地,斐濟國家安全和國防部長蒂莫西·納圖瓦上校接受採訪時表示,「斐濟海燕」號將在未來幾周內正式加入斐濟共和國海軍,該船來自2016年和中國達成的無償援助協議
  • 俄羅斯設計出「遊隼」號西伯利亞河道雙體船
    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制定了幾個旨在更新俄羅斯高速客船的概念項目,」遊隼」雙體船就是其中之一。「遊隼」號雙體船長36米,可以搭載150名乘客航行1000海裡(1852公裡),巡航速度為30節(約55公裡/時),最快可達到35節(約65公裡/時)。按計劃,首艘」遊隼」號將配備兩臺柴油機,總功率為2200千瓦(近3000馬力)。
  • 揭秘科考船「實驗1」號
    探索海洋,離不開先進的科學考察船  「實驗1」號近日執行了首航任務,成為科學界和大眾關注的焦點。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局長、科考船項目經理部總經理田靜表示:「實驗1」號將成為我國海洋科學考察事業繼往開來的新起點。  這艘神秘的科考船到底有哪些新技術和特殊功能呢?科考船建造辦公室副主任劉宏偉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 中船重工七○一所設計國內最大穿浪雙體船
    日前,由中船重工七○一所設計的目前國內最大型全鋁合金穿浪雙體工作船「東遠01」在武昌造船廠開工建造。該船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設計技術含量高、建造難度大的高性能船舶,它的研製成功,將進一步推進我國高性能船舶的發展。
  • 什麼是三體船、三體船優缺點
    三體船由來三體船是以軍事應用為目的而發展的一種新船型,起步迄今不過20年。 與單體船相比,三體設計具有更快的航速、更低的燃料消耗、更好的適航穩定性和更出色的操縱性,戰場生存能力更為出色。三體船詳細介紹三體船主要由三個船體組成,其中間為主船體,尺度約佔排水體積的90%,兩側並肩各有一個大小相同的輔助船體,其主要特點是中高速阻力性能優於單體船和雙體船,適航性優於單體船,甲板面積寬敞,便於艙室布置;由於主船體和兩側輔體的屏蔽,全船具有隱身性和較高的生存能力。其缺點是結構複雜,重量較大,設計難度大,操縱性稍差,建造、下水、錨泊和進塢比較困難。
  • 我國首艘自主設計穿浪雙體船「海峽號」試航成功
    我國首艘自主設計穿浪雙體船「海峽號」試航成功  由中船重工七○一所設計的穿浪雙體船「海峽號」近日在廣州沙角試航,獲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第一艘自行研製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穿浪雙體工作船。「海峽號」的成功研製,填補了我國穿浪雙體船自主研製領域的空白。用戶對「海峽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