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這一期的健身食課,我是小編阿冰。
導語:上一篇文章就分享針對於喝水都容易胖的人與怎麼吃都不胖的瘦子,也就是內胚型人和外胚型人的特點和訓練建議。然而有很多人擁有非常好運動健身天賦,可能自己並不是十分清楚,其實中胚型人往往介於外胚型和內胚型之間,所以今天主要要針對中胚型的人特點以及訓練建議。
之前的有一位叫做Steve Zim的非常資深的健身教練就曾經說過:「假如你是中胚型的人,非常祝賀你,你擁有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體型,只要你稍微減脂一下,哪怕你的肌肉量不是特別高,但是很容易練出非常好看的身材。」
為什麼你比別人容易得到好身材?為什麼你更容易增肌減脂?中胚型=骨骼驚奇?如果你是中胚型,那就恭喜了
什麼是中胚型人呢?
首先中胚型的人往往整體勻稱協調,比較容易長肌肉,同時不易長脂肪,胸肩寬闊,腰比較細,軀幹較長,肌肉線條清晰,結實有活力。
是不是覺得發現了新大陸,這就是所謂的訓練天才,一般來說擁有這種體型的人來說,身材一般來說就比別人要來得好,不怎麼練就能很好看到身材。
明星的話就如同彭于晏那種類型的人,雖然小時候他也是胖的,但是實際上不同胚型之間是可以相互慢慢地轉換的,雖然整個過程是非常的緩慢。
訓練建議一:保證較高的訓練頻率
關於給中胚型的人訓練建議,首先第一點就是說可以保證一個較高的訓練頻率。就比如之前有分享過外胚型的人了,往往要一個比較小的強度開始,然後運動頻率相對來講就不要保持那麼高。
而對於中胚型的人來講呢,相對於其他兩種體型,往往擁有更強的運動適應能力。就比如說如果讓他一周訓練三次,然後保持一段時間,很有可能相對於其他兩種體型,他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去適應訓練頻率。
所以說可以把訓練頻率適當的調高,使身體不斷的對自己的訓練變化來做出調整。
訓練建議二:加入更多元化的訓練方式
第二點就是可以在自己的訓練當中添加進去更加複雜和多元化的訓練方式。
就比如說金字塔原則、巨人化原則,因為就像第一條裡面說的一樣,他們往往對運動當中的東西更容易去適應,所以要不斷增加進去新的刺激來保證身體能夠不斷進步而不斷去適應你所產生的變化。
訓練建議三:頻繁改變運動方式
第三點就是要在不斷的訓練當中,頻繁去更換訓練的方式,頻率,方法,強度等等內容。
在自己身體能夠適應不受傷的情況下,不斷的去改變訓練,包含強度,重量、方式方法。
不斷去調整,不斷去改變,來使身體能夠一直處於一個進步的狀態,而不是在身體適應某個舒適區、安全區之後,還仍舊保持原先的一種訓練的方式,導致身體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進步。
小編阿冰是個科學實踐派的健身愛好者,可能不是練得最好,但是願意分享更科學的健身觀念和生活理念給大家。
感謝你觀看本文章,你的評論點讚轉發就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另外如有要轉載,請備註來自作者「健身食課」。【願努力的人都有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