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肌減脂道路上奮鬥的小夥伴們或許對卡路裡這個名詞很熟悉,我們總是在說,減肥需要消耗多少卡路裡,想要增肌每日應該多攝入多少卡路裡。
但是卡路裡是什麼,這個問題好像很少有人說明過。
其實答案很容易,卡路裡就是一個能量單位,不是什麼靈丹妙藥。今天,我們來深入了解卡路裡!
卡路裡與焦耳
有些小夥伴會問,能量單位不是焦耳嗎?這一點是沒錯的,由於我們國家的計量單位有統一的規定,所以我們應該看到各種食品營養成分表上的能量單位都是焦耳.
實際上,卡路裡是一個美制單位,美國人不知道焦耳是什麼,但一定知道卡路裡是什麼!
在健身興起的初期,幾乎所有的相關研究,商業產品,健身培訓,針對的市場都是美國,為了美國人民能看得懂,健身界在很多的地方就採取了美制單位。例如能力上的卡路裡,重量上的磅。而如果要用焦耳來計算,1卡路裡約等於4.184焦耳!
卡,大卡,千卡的區分
據露露了解,同樣念作「卡路裡」,在英文中卻有兩種寫法,一種是calorie,另一種是Calorie,細心的小夥伴就會發現其實兩者的區別不過是字母「c」的大小寫,那麼這兩種寫法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小寫的c是「卡」,大寫的C是「千卡」,卡路裡的定義是在1個大氣壓下,將1克水提升1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這裡我們代指的實際上就是「卡」。
從上圖我們也可以知道,大卡也就是千卡,只不過是換了一個說法而已,這兩個單位都是卡的1000倍,用數學等式表達也就是:1大卡=1千卡=1000卡路裡。
不過,露露發現在生活中,我們習慣上會將「大卡」直接用「卡」代替,好像也沒有特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習慣吧!
如果非要給個說法,那麼就是卡路裡能表達的東西太少了,如果真的要嚴格表達,那100g米飯都含有115000卡路裡,但我們都不會說十一萬五千卡路裡,只會說一百一十五卡。
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把「卡」默認為「千卡」。
卡路裡是靠燒出來的
是的,早期的科學家都是依靠完全燃燒食物,測出食物有多少卡路裡的。
上面也說到,卡路裡的定義是在1個大氣壓下,將1克水提升1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
因此,卡路裡並不是指我們消耗或者攝入的東西,它只不過是我們消耗或者攝入能量的一個量度;
按口語化講,我們平時更喜歡用消耗「卡路裡」來直接代替消耗能量的說法,如果用更加嚴謹的說法,那就是消耗能量!
減肥與「卡路裡決定論」
曾經減肥就是一項「卡路裡決定論」的事情已經變了,現在已經不是減肥只要每日消耗卡路裡更多就好了。
就比如我們常見的橡皮糖與雞蛋,一樣是80大卡,但因為其帶來的效果不同,我們就不能認定兩者對減肥的效果是一樣的!
8塊橡皮糖=80大卡,但實際上包含的成分還有各種糖,甜味劑,化學添加劑,人造色素等;
1個雞蛋=80大卡,但是雞蛋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BD,充滿了Omega-3,而且還有大量的蛋白質!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很快明白了為什麼吃了很多橡皮糖之後,表面上看起來我們攝入了很多能量,但我們卻仍然感覺很餓,而雞蛋中的蛋白質在被身體吸收後卻可以用來使我們的肌肉變得更大,從而每日可以消耗更多的能量。
計算卡路裡的重要性
先說結論,其實並不重要。
對於初學者來說,計算卡路裡很有可能會算不正確,於是結果總是會適得其反。
每一種食物的每一種狀態下的卡路裡都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就是,吃那些沒經過加工的乾果實際上會讓我們攝入更少的卡路裡,因為我們的身體並不能完全消耗他們!
一個嚴格計算卡路裡的人,肯定每頓飯都吃的很少的,而且他們很有可能不會去選擇緩釋碳水化合物,因為這些食物在紙面上能量很高!
可是,露露也發現,這些人在飯後一段時間後就會感到飢餓,這個時候身體又會進入一種保護狀態,降低我們自身的代謝,也就是說,減肥會變得越來越難!
講了那麼多關於卡路裡的知識,其實露露給大家的建議是,在減肥的時候不要太過於注重卡路裡,更重要的是平衡能量和新陳代謝的關係,均衡多種營養的攝入,用更有效的運動方式提高自己的能量消耗,達到真正的增肌與減脂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