囉裡囉嗦不對口,直來直去才是真。
在健身的小夥伴們,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控制熱量都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今日我們就來說一說怎樣解讀食品上的「營養成分表」,又如何計算上面所說的熱量?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1Kcal(大卡、千卡)的物理學定義為將1000克純水的溫度提到1℃所需要的能量、大卡和千焦兩者之間的轉換關係為1Kcal=4.18KJ
實用中,我們通常直接乘以或者除以4即可。
我國能量單位用千焦,按照我國《食品標籤法》需要將單位轉化千焦,也就是KJ來表示通常我們說的「多少卡熱量」。
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強制標註能量和核心營養素的方式是1+4,也就是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同時,蛋白質、脂肪等四個核心營養素的先後順序不可換,並且字體要比其他營養素標註更大一些。
而我們平常看到的配料表排序方式為降序。
例如,配料表的內容為:水、果葡糖漿、白砂糖、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食用香精。
根據上方內容,能看出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糖,配料表從高到低是水、果葡糖漿、白砂糖,所以糖份來自果葡糖漿和白砂糖。
那麼又當如何計算熱量呢?
能量計算係數 1克碳水=17千焦,約等於4大卡 1克蛋白質=17KJ,約等於17KJ 1克脂肪=37KJ,約等於9Kcal
脂肪提供的熱量=44×37=1628KJ 蛋白質提供的熱量=4.2×17=71.4KJ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19.2×17=326.4KJ
總=1628=71.4=326.4=2025.8KJ(約等於2026KJ)
好啦,寡人不囉嗦,
不知道今天說的囉不囉嗦。
覺得還不錯,記得點讚、收藏加關注,
每日都會更新。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