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受訪青年定目標:新的一年要做行動派

2020-12-05 生活報

製圖:杜園春

2019年已經進入倒計時,2020年馬上就要來了。回顧這一年,有的人收穫滿滿,計劃基本都實現了,但也有一些人因為缺乏行動力,沒能實現年初定下的目標。你2019年的計劃實現了多少?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7名18-35周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8.9%的受訪青年有過光有計劃沒行動的經歷。2020年,92.5%的受訪青年給自己定了目標,新的一年要做行動派。

88.9%受訪青年有過光有計劃沒行動的經歷

「減肥、健身、早睡早起、校外兼職、去遠方旅行……這些事情我都計劃了很久,但是沒有做到。」上海某高校園林專業大四學生徐靜(化名)對記者說,她辦了健身房的季卡,剛開始會按時去,但總有各種事情,就沒有堅持下來。

「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對我來說也有點困難,我以前經常凌晨3點多才睡,早上起不來。現在儘量夜裡12點前睡,但早上還是沒辦法按時起床。」徐靜說,因為不能安排好作息時間,她找兼職時連試用期都沒過。

28歲的趙威(化名)來自四川宜賓,是一名公務員。對於自己的生活,他有很多美好的願望,比如下班回家後自己做飯,戒掉外賣,多回去陪父母等。「但是我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不想動彈,更別說去廚房做飯。這一年我也只陪父母去周邊城市玩了一次,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另外,由於懶得拓展人際關係,我現在仍然是單身」。

調查中,88.9%的受訪青年坦言自己有過光有計劃沒行動的經歷。交互分析發現,職場人士這一比例(89.6%)略高於在校學生(87.4%)。

劉念強(化名)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入職4年了。他今年完成了升職加薪和結婚兩件大事。「我們單位入職滿4年就有升職的機會,我為了順利通過考評,在入職後的4年裡,不斷給自己設定階段性任務,並且一一完成,有時我回到家還繼續加班工作」。

山西長治某中學教師徐麗麗(化名)說,她每年都想在暑假和寒假出去旅行,好好散散心,平時也想利用好課餘時間,提升業務能力,「另外,我一直想自學心理學知識,但總是被各種事情打亂計劃,沒辦法付諸行動」。

沒有行動起來,受訪青年覺得不夠自律和安於現狀是兩個主要原因

「很多想法,如果做到了,確實能給生活帶來改變,但沒做到也不會有嚴重的後果。」趙威說,這種心態導致他行動不起來,「有時我會覺得,即便做了也未必有預期的結果,這種時不時出現的想法會打擊我的積極性」。

徐麗麗也表示,消極的自我暗示會讓她經常打退堂鼓,「我會告訴自己應該嘗試新鮮事物,應對挑戰,但是如果沒做好,我就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這個。得不到正面激勵,就懶得嘗試了」。

沒有行動起來,受訪青年覺得不夠自律(63.3%)和安於現狀(55.7%)是兩個主要原因,其他原因還有:有拖延症(42.6%)、消極的自我暗示(36.6%)等。

徐靜坦言,她自制力較差,缺乏毅力,缺乏改變自己的決心。「如果遇到突發情況,計劃被打亂,我的勇氣和鬥志就容易消失,可以說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光興認為,青年想法多,體現了年輕人思維活躍,有利於培養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但如果好高騖遠、不切實際,計劃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容易使人產生困擾,最終只能停留在「想」的層面,無法行動。

56.0%受訪青年認為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劃

2020年9月,徐靜就是研一的學生了,她表示,未來一年她一定要開個好頭,決不再碌碌無為,要對得起自己的時間。「我要每天制定明確的時間表,並分割好休閒時間,不再對自己放任自流」。

「為了改變做事愛給自己找退路的毛病,我打算確定好明年的重要事項、必須做的事項,同時,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監督,一起行動起來。」趙威說。

徐麗麗為2020年準備了記事手帳,手機上也下載了一款時間管理類App,「我已經連續用了幾天了,每天都在上面做記錄,完成每項任務都看得見,有一種儀式感」。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李曉文認為,青年還是要勇於嘗試和鍛鍊,不能怕失敗。「做錯了就調整計劃,要善於總結,善於調整。而且挫折也讓人更加了解自己,不一定就是壞事。要時時反思自己,同時多觀察優秀的人是怎麼做的,多請教、多學習」。

「每到年末和年初,大家都會感慨時間過得太快。有的人在這樣的氛圍裡觸景生情一下,過後就忘了。有的人則洗心革面,奮發圖強。」北京某事業單位員工鍾熙(化名)認為,改變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堅持一段時間後,效果才會顯現出來。

調查中,92.5%的受訪青年給自己定了目標,新的一年要做行動派。

如何提高行動力?56.0%的受訪青年認為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劃,54.0%的受訪青年認為可以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52.9%的受訪青年覺得可以將目標化整為零,完成一個階段性目標就給自己一些獎勵,43.5%的受訪青年覺得通過日曆、日記等記錄下點滴進步是個好辦法。

李曉文認為,年輕人要注意做好自己的年終總結,回顧和反思過去一年裡的表現,總結出經驗與教訓,同時對自己提出要求,為新一年的轉變打好基礎。在做新一年的規劃時,要注意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讓計劃有可執行性。

徐光興認為,不管計劃是否實現,年輕人願意「想」就比「不想」強。他建議,提高行動力,首先要保證想法的現實性、可實現性。「回顧上一年的自己,要注意看看執行得比較好的計劃,分析總結為什麼能成功。在這個基礎上,擴大原有計劃,把不切實際的想法拋棄掉」。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青年中,13.7%為在校學生,85.0%為職場人士。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王紫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未來15年要實現哪些人生「小目標」?受訪青少年首選父母康健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青少年調查顯示,72.4%的受訪青少年規划過15年後自己的生活。對於到2035年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受訪青少年信心度打分平均8.1分,31.8%的受訪青少年打出了滿分10分。
  • 新的一年,不要再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也有很多人喜歡在這時候立下了各種flag,一年之計在於春嘛,新的一年必須要完成哪些事,要混成什麼模樣,慷慨激昂,儼然一副天下將在我手的樣子,著實令人聽著振奮。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付諸行動將其變成現實,很多人去做了也只是三分鐘熱度,做著做著便懈怠,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種人實在太多了,因為畢竟庸庸碌碌的平凡人是大多數。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
  • 超半數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570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4%的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58.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人情消費會在學生之間形成關係圈和小團體。69.7%的受訪大學生建議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你身邊的蚌埠共青團新年快樂2021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轉眼間,我們已經處於2021的開端2021,挾著未知,帶著期待讓心更勇敢一點,讓步伐更堅定一點想做就去做成為一個努力的人成為一個值得被愛被信任的人2021年列一個心願計劃帶著心願去認真生活美好的、期待的想法都要實現給生活一個璀璨的答案新的氣象新風貌新的一年,新的起點即使剛過三天我們也已經看到了新一年
  • 入行不到一年斬獲贏親情桂冠,他用行動詮釋「拼搏」!
    每到一個新的地方,程帥都會用同樣的方式尋找更多客戶,至今依然保持著這樣的習慣。入職之初,除了白天完成跑盤工作,晚上利用練車的時間程帥也在熟悉淄博的道路、熟悉路上的小區、熟悉小區周邊的配套設施。不在店裡的時間,程帥利用各種軟體學習銷售技巧、關注淄博本地的房產資訊了解房產市場趨勢。比別人多做一點、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比別人多學一點……程帥的經紀人之路開啟的堅定又踏實。
  • 網絡攻擊和數據中斷事故呈上升趨勢影響面波及82%的受訪組織
    該調查結果還顯示出數據保護取得了積極進展,越來越多的組織(從2018年的74%增長到2019年的80%)認識到了他們數據的寶貴性,目前正在挖掘其數據價值或為未來做規劃。戴爾科技集團數據保護總裁Beth Phalen表示:「數據是企業的命脈,也是組織數位化轉型的關鍵。
  • 錨定新目標 展現新作為——四論貫徹落實縣委十屆十次全體(擴大...
    縣委十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了我縣2035年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我們怎麼樣,磐安就怎麼樣。全縣黨員幹部要把全會錨定的目標、作出的部署,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和擔當落實的有力行動,奮力開啟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建設現代化的新徵程。
  • 調查:香港4成被抽樣青年新聞識讀能力不合格?
    中新網6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現在是網上信息爆炸的年代,為了解青少年以社交媒體追蹤新聞的習慣並評估其新聞識讀能力和素養,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和兒童發展研究中心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97%受訪青年有追蹤新聞的習慣,當中超3成人主要以社交媒體作為新聞平臺,整體有4成受訪青年在新聞識讀能力上的得分低於合格標準
  • 「閃電」醫生陳鑫:每天都有新的突破
    別人如果問起最近她忙什麼 , 會發現她總有做不完的課題。那些枯燥的文獻 , 並不讓她覺得乏味 , 她喜歡這種挑戰一個又一個難題的成就感 , 拿下頂級期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出國訪學 …… 不斷地解鎖新的可能。
  • 北大教授李玲:我是中國派
    歐巴馬為什麼要推動醫改?不改,人力成本太高,企業沒有競爭力,國家失去競爭力。」在美國看病為什麼這麼貴?在李玲看來,恰恰因為美國比較多地利用市場機制,各種新藥、新儀器、新設備、新的檢查不停刺激,而且大量費用發生在生命最後階段,完全沒有效率。醫療衛生體系的設計,應該更好地遏制現代醫學所謂高精尖的肆意膨脹,要能夠承擔得起,要加強人口健康的宏觀治理。
  • 紫荊花終要向陽開放——訪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
    紫荊花終要向陽開放——訪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凌友詩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7月1日以來,香港國安法落地施行,填補了香港回歸23年來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為香港社會由亂入治打開全新局面,讓香港民眾歡欣鼓舞。
  • 派樂漢堡啟動「暖冬行動」,百萬物質助推加盟商
    寒冬如約而至, 派樂漢堡的冬天卻比想像之中溫暖。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帶著一份「禮物」去到全國各地的門店。從2018年開始,派樂漢堡在每年的冬季都會開展「暖冬行動」,幫助並帶領加盟商朋友開展門店營銷活動,旨在助力門店提升營業額。
  • 青年網民佔比超過4成,騰訊郭凱天:網際網路公司要做「梯子」、「磁鐵...
    11月24日上午,在「青年與數字未來」大會論壇上,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郭凱天圍繞「數位化時代的青年問題」主題發表主旨演講。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的統計,到今年6月,中國的網民規模已經達到9.4億,其中,20到39歲的網民合計比例超過四成,佔比要高於其他年齡群體。當代青年作為「數字原住民」,生於網絡、長於網絡,現在他們已經成為數位化時代的中流砥柱。
  • 九成SCI論文「出逃」國外 中科報:中國期刊亟待逆風翻盤
    近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CCF YOCSEF)邀請科技界、出版界專家,就中國期刊如何回歸正途展開激辯。九成SCI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中國期刊的生存現狀令人擔憂。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超過50萬篇,位列世界第二。
  • 九成SCI論文「出逃」國外,中科報:中國期刊亟待逆風翻盤
    近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CCF YOCSEF)邀請科技界、出版界專家,就中國期刊如何回歸正途展開激辯。九成SCI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中國期刊的生存現狀令人擔憂。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超過50萬篇,位列世界第二。
  • 將訪臺美代表被指募款功力一流:臺灣可能要重金伺候
    美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臺。(圖片來源:克拉夫特社交帳號)中國臺灣網1月9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美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臺。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諷刺,克拉夫特是美國共和黨大金主,募款功力一流,她要訪臺,島內有些人歡欣鼓舞,但是要記得今年5月報稅時多繳點稅金。蔡正元指出,克拉夫特訪臺,民進黨可稀釋「萊豬」壓力,但臺灣可能要重金伺候,就看蔡英文如何分配。他表示,克拉夫特不是外交官,也不是政治人物,而是共和黨大金主。2016年捐給川普200萬美元,2020年手筆應該更大。
  • 目標管理的精髓:怎樣才能使員工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重溫杜拉克經典「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與我們一般意義上理解的,把目標分解、落實、執行、監督、檢查、激勵、懲罰等有著原則上的區別。文:黃建東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意願在組織中不受傷害?如果你是一個知識工作者,當你處於一個組織中時,這一定是你不得不去解決的矛盾。因為,比起管理的權力和企業來,你處於絕對的劣勢。
  • HIFIVE發行|行動派樂隊《1994》紀念中國搖滾樂裡程碑上的英雄
    關於 一支樂隊的音樂故事來自南京 搖滾樂隊 成立於2018年他們是「行動派樂隊」主唱:孫斯劼 吉他:沈清越 吉他:駱心宇 行動派樂隊《1994》9月15日,行動派樂隊最新單曲《1994》通過HIFIVE首發上線,作品現已上架騰訊音樂平臺,後續將展開全球化宣發。
  • 十分鐘讀完《成功,動機與目標》提高2019年度目標的成功率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了,有多少人毫不關心這一年自己的目標是否完成,又興致勃勃地寫下新年目標;或者,對自己毫無所獲地度過一年感到喪氣,對新的一年沒有期待和目標。如果你對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標,以及如何有效地執行自己的目標毫無頭緒,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的《成功,動機與目標》這本書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