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管理的精髓:怎樣才能使員工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2021-01-17 中外管理傳媒

重溫杜拉克經典「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與我們一般意義上理解的,把目標分解、落實、執行、監督、檢查、激勵、懲罰等有著原則上的區別。

文:黃建東

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意願在組織中不受傷害?

如果你是一個知識工作者,當你處於一個組織中時,這一定是你不得不去解決的矛盾。因為,比起管理的權力和企業來,你處於絕對的劣勢。你不可能游離於組織之外,而是必須去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同時忍受著某些代價——比如:放棄你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如果上級布置的任務正好是你願意幹的,事情還好辦些;萬一這是你不願意幹的,結果會怎樣呢?

這就是彼得·杜拉克提出「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概念的原因,同時也是其目標管理的精髓。

1、管理需要一種原則

幾乎每一個管理者都要面對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使員工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甚至能讓他們甘心情願、積極主動地工作呢?

這並非簡單的人力資源問題。事實上,大多數企業已經有了很多對員工培訓、激勵的理論和方法,但一個更加深層次的問題是:

「企業需要的是一種管理原則。這種原則將使個人的力量和責任心充分發揮出來。與此同時,為人們的注意力和努力指明共同的方向,建立起協作關係,並使個人的目標與公共的利益相互協調。」

這是杜拉克在1954年發表的《管理實踐》中提到的。儘管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卻不乏現實感。這個管理原則是什麼呢?他給出的答案是:

「惟一能夠承擔此重任的原則是目標管理和通過自我控制進行管理。」

目標管理「使得公共利益成為每個管理人員的目標所在。它以來自內部的更嚴格、更苛求、更有效的控制替代來自外部的控制。它激發起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是因為有人要他做某些事,或是說服他做某些事,而是因為他的任務目標需要做某些事。他付諸行動,不是因為有人要他這樣做,而是因為他自己決定他必須這樣做——換言之,他像一個自由人那樣行事。」

在其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杜拉克同樣提到了知識工作者:

「對知識工作者不能緊緊地監督,也不能什麼都過問。對知識工作者只能幫助。但是知識工作者本人必須自己管理自己,以取得績效,做出貢獻,做到卓有成效。」

知識工作者渴望發揮自己專長、能夠有所成就,但是他又不願意受到太多的限制。這就出現了一個似乎無法解決的矛盾:能否做到個人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之間的和諧統一?

傳統的管理理論沒有解決這個矛盾。因為,它們的核心都是上面「要我做」。即使泰羅的科學管理,擁有著把體力勞動者的生產力成倍地提高的功效,也同樣不能解決知識工作者與組織的矛盾。

企業要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客戶創造價值,並完成特定的社會功能。這就要求企業的各項工作、企業的全體員工,特別是管理者都必須以整個企業的目標為導向。人們是用員工和管理者所創造的績效來衡量企業的。因此,有效的管理必須將企業內所有管理者和員工的注意力及努力引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它應該保證各個層級的管理者和全體員工明白要求達到的結果是什麼。它必須確保上級懂得對每個下級管理者的期望是什麼。它必須激勵每個管理者朝著正確的方向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

杜拉克提出的目標管理——更確切地說,應該是「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這是因為,「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與我們一般意義上理解的把目標分解、落實、執行、監督、檢查、激勵、懲罰等等有著原則上的區別。

2、目標管理是一種責任

杜拉克曾經對責任下過一個精確的定義:

「責任既是外在的,也是內在的。對外而言,它意味著你對某個人或某個組織是靠得住的,是能夠達到一個特定的表現績效的。對內而言,它意味著一種承諾。一個負責任的人不僅對具體結果負責,他也有權為產生這些結果採取一切必需的行動。還有,他盡力去取得這些結果,並把它看作是個人的成就。」

這種責任能為組織內的人提供真正自由的條件。也只有有了這種責任,才能成功地推行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

很久以來,對目標的要求就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即所謂的SMART原則:目標應該做到Specific(具體性)、Measurable(可衡量性)、Achievable(可實現性)、Realistic (現實性)、Timed(時限性)。

SMART原則並沒有錯,但是非常不全面,與杜拉克提出的「目標」更是有著巨大的差距。杜拉克把目標看成是一個企業的方向,一種承諾,是實現未來的手段,也是用來衡量企業績效的標準。在他看來,對目標的要求包括5個核心方面,即:

1 . 目標應該從「我們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事業將是什麼?我們的事業應該是什麼?」這3個問題的答案中得出。它不是抽象的,而是企業對行動的承諾。企業的目標是企業最根本的策略。

2 . 目標必須是可操作的。可以轉化為具體的工作對象和可以具體分配的工作任務。它們必須能夠成為工作和績效的基礎,也必須成為激勵的基礎。

3 . 目標必須使我們有可能集中資源和精力,有可能使我們能夠從企業的目標中選擇最基本的工作對象而使企業的人力、資金和設備等資源集中使用。

4 . 企業必須在多個領域內設立目標,而不僅僅是在一個領域內設立目標。現在許多關於「目標管理」的討論集中在要為企業找出「一個正確的目標」。這種尋找不僅是徒勞無功的,甚至是有害的,會把企業引入歧途。管理企業需要平衡各種需求和目標。這就需要企業有多個目標領域。

5 . 必須在企業生存所需要的各個領域設定目標。每個目標領域都由於企業的戰略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企業需要制定目標的領域是相同的。

對目標的不同要求決定了杜拉克主張的「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中「目標」的含義,與傳統的管理方法有著根本的不同。

從企業的層面上看,採用「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方法與傳統的管理甚至有著更大意義上的區別。

3、目標管理是一種管理哲學

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是一種管理哲學。它使組織內的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設定目標,都來監控結果。如果設計得好,在目標管理的過程中,可以使個人在組織內負起責任的同時獲得個人自由。

杜拉克自己是這樣談到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

「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可以合法地稱之為管理的 『哲學』。這一哲學建立在管理工作的概念上,建立在對管理人員具體的要求和管理人員所面臨的障礙的分析上,建立在人類行動,人類行為和人類動機的概念上。歸根結底,它適用於每個管理人員,不管他的級別和職能如何。並且,它也適用於任何一個企業,無論是大企業或是小企業。通過將目標的要求轉化為個人的目標,它使企業的經營業績得到保證。」

一個運轉良好的企業依賴於有自治力、有責任感並且能取得績效的員工。現在知識及知識工作者已成為成功運轉的企業的主要資產,員工的自我管理就變得更加重要。而要使知識發揮作用,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無疑是一種管理哲學,是一種能夠使企業取得預期績效的管理原則,也是一種能夠使管理者和員工都負起責任、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來源:中外管理

相關焦點

  • 問道德魯克 | 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三創建強大又美好的組織:理解德魯克的17個關鍵詞我試著找了17個關鍵詞,來對德魯克的組織管理思想做一個概括。首先,要主動擺脫創業初期「超級明星帶一群助手」的慣性,主動打造和依靠管理團隊。其次,要把自己的主觀喜好稍微放一放,為組織確定共享的使命和任務,並且願意成為使命的僕人。再次,以身作則,以擔當責任而非舞弄權力,贏得員工的追隨。員工晉升到管理職位,意味著為團隊擔當起了更大的責任,而非擁有了更大的權力。
  • 要做年終總結了,怎麼寫才能讓老闆眼前一亮?
    那麼,年終總結到底該怎樣寫,才能讓老闆眼前一亮呢?專家認為,有以下9種方法,我會用自己的話講給你:1. 突出價值,而非描述具體工作內容公司不在意你做了什麼,只在意你的所作所為給公司創造了哪些價值。所以,我們在做年終總結時,一定要突出個人價值。舉個例子,對於銷售來說,他每天的工作內容有:給客戶打電話、拜訪客戶、做活動等;當他做年終總結時,就要說「在這一年裡,我為公司貢獻了300個客戶,帶來300萬銷售額」。2.
  • 陳春花:為什麼要做長期主義者
    基本假設有著終極的力量,文化就是一組基本假定,用以界定什麼是我們要注意的,什麼是事情的真諦,對正在發生之事該有怎樣的情緒反應,以及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中,應該採取怎樣的行動。就像我為什麼會在最近7年,花很大的精力研究數位技術對企業的影響,就是因為如果你有了這樣的基本假設,即企業無法脫離環境的變化去發展,你就不得不去關心技術。企業的基本假設決定了我們所做的選擇。
  • 員工只會做你考核的事,絕對不會做你希望的事(乾貨)
    很多老闆和管理團隊很辛苦的開了好多會,但是天天泡在會議室裡面弄出來的東西,下面的人根本一無所知。因為下面的員工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上面,只會覺得,我不知道老闆在想什麼,我不理解為什麼要定這麼高的目標,我覺得領導說的策略就是放屁……因此需要一個正規的會議,正式的告訴大家,同學們,我們的目標是多少,再講講要發生什麼事,需要大家支持什麼,做了之後有什麼好處等等。
  • 領導說:PPT做這麼漂亮有毛用?我要的是內容
    曾一次,新來的大領導,要我做一個新產品的機構推廣方案,此類東西,輕車熟路,我洋洋灑灑的搞了64P,自認為磅礴大氣、玉樹臨風。誰知被領導罵成狗屎,說我市場調研不充分,沒有針對性,把標題改了,能用到任何一個產品上!我去!市場調研?我一個人怎麼做?
  • 為什麼我要你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2018年12月31日羅振宇在第四次「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特別引用了吳聲關於「長期主義」的觀點:長期主義不僅要堅持你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能中斷你在做的事情,還要持續地不被誘惑。一旦中斷,前功盡棄。  我的一個小堂哥,高中的時候就不喜歡讀書,一直想要放棄讀書混社會,最後沒有辦法,叔叔找了個中專讓他去讀,讀完後託了關係讓他進入了一個大型建築公司去做電工。最開始工資還不錯,公司管吃管住,單身也沒什麼大的花銷,攢了一些錢。
  • 績效管理41:目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2.3 企業目標特點企業目標在一個年度內製定不能太多,通常不能超出5個。目標太多了,就不能聚焦,資源難以有效整合、集中使用,由於重點不夠突出,管理重心就會發生漂移,就難以推行有效的目標管理。企業目標制定首先要解決要一個目標選擇的問題,所有的目標除了基於戰略、前瞻性、系統思考外,需要體現六個特性:(1)綜合性。
  • 一年辭職高潮又將來臨,奶茶店老闆怎樣做才能夠留住員工?
    每年年底到開年初,都是辭職熱潮,將近年底,運營者怎樣做才能夠讓想要離職的員工回心轉意,繼續在奶茶店裡工作呢?在本熊看來,與其在事故發生後進行挽救,倒不如在事情未發生之前進行預防,讓員工死心塌地地在這裡幹。那麼員工在離職之前,會有什麼表現呢?1、話越來越少了。這是很多員工離職前會出現的情況,如果觀察不仔細,就會錯過,難以發現。
  • 李亞鵬:我很清楚這一生我要做什麼
    李亞鵬:1999年我在舊金山拍戲,一個偶然機會拿到了一個5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做了一個叫做「喜宴」的網站,提供線上線下婚禮服務,這是我做的第一個企業。網站前後做了大概一年多,中間有一段時間我們非常成功,估值超了10倍,有人要花450萬元買我們30%的股權。因為我們有線下的收入,所以對當時的網際網路行業來說,我們的模式是很牛的。我們接到的一個最大的婚禮業務是100萬元。
  • 我要怎麼樣才能跟那個討厭的人合作?
    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就說兩隻猴子要上樹摘桃子,但是為了不被老虎吃掉,它們決定合作。一隻上樹摘桃子,另一隻則在旁邊放哨;摘桃的猴子要留一半桃子給放哨的,而這隻放哨的也不能擅自離開。這也就是要求這兩隻猴子不能只想著自己,而要想著如何合作,只有這樣它們才能從倆猴變成猴群。
  • 「把工作交給下屬做還不如我自己做」,這樣的領導值得稱讚嗎?
    來不及了,你別做了,我來做吧。銷售助理:哦,……場景二銷售總監:銷售分析表做得很好,看來小王這個助理還是很不錯的。銷售經理:這是我做的,小王太慢,我一個小時做完的事兒,他得花兩天,還不能保證不出錯,還不如我直接做了呢。銷售總監:你拿得可是銷售經理的工資,不是銷售助理的工資。銷售經理:這,……這是典型的工作授權出現了問題。
  • 疫情下的全員「SOHO」,目標和關鍵成果法讓員工自覺、高效工
    「你知道我在一周的開始是個大人物。會議進行到一半時,街對面有個孩子在哭。或者心不在焉。我要一份統計報告。已經兩天了,我很著急。我可以解僱他們嗎?不用說,不。別說辭退,前天有個員工在這裡實習,因為他會早來,我給了他100元罰款。在朋友圈裡直接罵我,這讓我很生氣。如果我不能幫忙,我就不會開始工作。在家工作效率太低……」周末,我聯繫了一個在媒體工作的朋友。
  • 「南宮讀書會」第三十四期《可複製的領導力》讓企業目標影響員工
    我雖然不反對這種觀點,但只通過條條框框的條例就能讓企業順利成長,那也只是一個單純的想法。第一部分:如何用目標管理人企業管理,說到底就是目標管理。什麼是目標?那種讓人朝思暮想、做夢都想、時刻不忘,而且一想起來就會熱血沸騰的,才能叫目標!
  • 怎樣才能將興趣變成職業?就看這四點
    F卻一本正經地回答:「雖然我對PS很感興趣,但是我不確定一旦做上了這樣的工作還會喜歡,也不確定我在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上能做得多出色……。」在職業中,很多人對興趣說三道四。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有人說:「興趣永遠不能成為職業,只能是業餘。」還有人說:「我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我喜歡歷史、心理、攝影、……除了我的工作。」
  • 新生代員工管理要用新辦法
    如今正是校園招聘求職旺季,求職主力軍已經逐漸變成「95後」。「90後」「95後」一直都是「個性化」的代表,這就讓企業管理者很容易與這批新生代員工產生「代溝」,陷入難管理的狀態,這也是導致新生代員工離職率高的原因之一。
  • 被「我愛學習」刷屏了?怎樣才能真的愛學習?
    care,是不是言不由衷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等學渣卻陷入了思考:學習為什麼會快樂??知道了這一點,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學習真正變成自己的興趣呢?也就是說,怎樣讓學習激活我的獎賞迴路呢?在心理學中,當人作出某一決策後如果被證實正確並產生了好的結果,大腦會向負責決策的區域發送「獎賞」信號,這會促進人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環,這被稱作「獎賞效應」。
  • 狼行千裡吃肉,一個人要想成功,寧做狼,勿做羊!
    網絡上有很多阿里巴巴員工加班到深夜,阿里大樓依然燈火通明的圖片。大家都是平民百姓,但是毫無疑問,阿里給的肉是多的,所以很多員工都願意加班,拼命的幹。當然,高工資意味著高壓力,在高壓力環境下, 阿里員工一個個都迸發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每一位員工都具備狼性精神。
  • 員工管理:新生代員工管理的四個著力點
    新型就業模式不斷顯現,當下最火的現象要數直播了,年輕人樂此不疲。一來展現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二來想更加快捷的成功。人的成名似乎變得容易了許多。但有時候也是曇花一現。於是乎,在學校裡面做個好好學生,似乎更難了些。讓娛樂更加娛樂變得更普遍了。各種直播平臺層出不窮。世界往往就是那麼奇怪,讓你瘋狂的另一面,是讓你逐漸沉淪和虛化。
  • 今天我應該怎樣去讀書?暨 解讀《躍遷》
    第一步,首先要明確你需要學習的方向;   第二步,找到你需要看的一手知識、知識源頭。   舉個慄子,你想學習「怎麼制定企業目標」,在這個領域裡面的知識源頭是一本書《管理的實踐》,作者是彼得?德魯克,目標管理源於德魯克,源於這本書。
  • 超九成受訪青年定目標:新的一年要做行動派
    回顧這一年,有的人收穫滿滿,計劃基本都實現了,但也有一些人因為缺乏行動力,沒能實現年初定下的目標。你2019年的計劃實現了多少?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7名18-35周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8.9%的受訪青年有過光有計劃沒行動的經歷。2020年,92.5%的受訪青年給自己定了目標,新的一年要做行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