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5月31日,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升空後19個小時完成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兩位太空人赫利(Doug Hurley)與貝肯(Bob Behnken)通過開放的艙門進入太空站,與此前留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3位太空人擁抱問候。
整個過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當然,也包括曾兩次進入太空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太空人麥可·馬斯米諾博士(Michael Massimino)。馬斯米諾曾在2002年和2009年兩次進入太空,這兩次的太空任務在美國的航空航天史上也都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馬斯米諾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詳細講述了兩次「升空記」。馬斯米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認為最有趣的經歷來自於第一次進入太空之前的旅程,以及第二次從太空完成任務之後返回地球的心路歷程。而最難忘的就是在太空行走時俯瞰地球所看到的美麗景色。
「我們居住的星球是一個天堂,在另外一個星球看它的時候,我感覺非常幸運可以把這個天堂稱為是我的家。」馬斯米諾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首飛」經歷難忘
2002年3月,馬斯米諾隨NASA的STS-109任務組搭乘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進入太空,當時STS-109任務組成功地升級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為其更換了新的動力裝置、照相機和新的太陽能電池板。STS-109任務小組當時執行了5次太空行走,用時35小時55分,是有史以來太空行走時間最長的一次任務。執行任務期間,馬斯米諾進行了兩次太空行走,總共用時14小時46分。
在2009年,馬西米諾隨NASA的STS-125任務小組搭乘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再次進入太空,當時該任務小組完成了對哈勃望遠鏡的最後一次維修,馬斯米諾還成為了第一位在太空使用推特的太空人。
馬斯米諾說,他在《太空人:一位太空人開啟宇宙秘密的不可思議的旅程》一書中描述了那段難忘的「首飛」經歷。
「2002年3月1日,我第一次離開地球。我從7歲起就夢想要成為太空人,在經過了多年的準備和等待之後,我才意識到,我仍然沒有準備好,因為你在這個星球上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都不一定代表你真正地準備好將要離開它。」馬斯米諾說,當時的飛行任務有7位太空人,5位是此前已經進入過太空的「老太空人」,兩位是沒有太空經驗的新人,他就新人之一。
「同飛的另外一位新人是我的哥們也是搭檔,他的綽號叫『挖掘機』(Digger),是一位美國空軍軍人。我們每一位太空人都有綽號,我因為身高6尺3,所有人都叫我『大塊頭』(Mass)。」馬斯米諾說。
為什麼太空人都有綽號?馬斯米諾說:「因為我們就是一群大孩子。」
馬斯米諾和其他太空人當天的發射飛行是在凌晨3點,他還記得當天的發射中心現場有大量的安保人員。「『挖掘機』說,哇,有這麼多負責安保的人。」馬斯米諾回憶,「我回答他:『不知道,我更感覺他們是負責確保我們必須上太空梭(不會逃走的)。」
馬斯米諾說,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家準備走進艙門的時候,那些老太空人開始互相擊掌慶祝。「我當時想的是『他們瘋了嗎?』,難道不知道自己要被綁在太空飛行器上,然後被被點火轟上天嗎?」他決定要從自己的搭檔、在海灣戰爭中開過F16戰鬥機的「挖掘機」那尋找一點安慰。
「 我叫了他(挖掘機)半天,仍然沒有回應。」馬斯米諾說,「等他回過頭的時候我發現,他的臉嚇得和白紙一樣。」
馬斯米諾的《太空人》一書寫道,在進入艙門之後,所有的太空人被安全帶綁定,這個時候就進入等待時間,有的時候,發射可能會因為氣候原因而在最後一刻被取消。不過,在進入倒數30分鐘的時候,一切感覺那麼真實;倒數10分鐘更真實;倒數1分鐘的時候基本已成定局,倒數幾秒的時候可以聽見輔助動力部件開始啟動,在倒數6秒的時候會聽到主引擎的轟隆聲,感到整個艙體似乎向前傾斜,在0秒的時候,艙體似乎又恢復筆直狀態。
「隨著『砰』的一聲巨響,你已經以每小時100英裡的速度出去了。並且你在0秒到8秒半的時間裡會加速到每小時17500英裡。」馬斯米諾說,在火箭極速升空的2到3分鐘裡,你會感到體重增加了3倍,就像有3個大漢一起按著你的肩,外加胸前還壓著一大堆磚頭,整個過程完美地詮釋了重力加速度的強大力量。
馬斯米諾介紹,8秒半的時間是火箭進入太空軌道所需的時間。隨著火箭離開地球大氣層,助推器的部分會同火箭主體分離,這個時候巨大的轟鳴聲會停止,劇烈的震動也會停止,然後就是一片全然的寂靜,只聽得到冷卻風扇的聲音。「就這樣,你到太空了。」馬斯米諾說。
馬斯米諾解釋說,火箭在太空軌道運行的過程感覺是一個靜止不動的過程,但是火箭其實一直在運動,原因就是,前庭系統是要通過地心引力作出判斷,因此沒有地心引力的情況下,大腦系統會認為你沒有在動。
在確認太空梭已經和國際空間站對接之後,太空人進入打開的空間站艙門。「我摘下頭盔,讓它在我的前面飄了出去,沒有任何重力。」馬斯米諾描述第一次進入國際空間站的情景。
「太空人很多時候過的就是與世隔絕的生活」
馬斯米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太空工作有嚴謹的時間表,每天的議程都會提前安排,工作的時間是從周一到周六上午,周六下午和周日休息,節日的時候也會休息。除了維護國際空間站的多項工作之外,太空人也會像在地球時的日常工作一樣,處理和回覆郵件、參加有關的公共事務等。
馬斯米諾指出,太空裡按格林尼治時間為標準時間,太空人們會按照類似地球上的作息一樣,每日三餐,晚間休息。
「太空的夥食很豐富,早飯的時候我有時會吃炒雞蛋,或者穀類麥片加幹牛奶和幹水果;午飯通常吃奶酪通心粉或者雞尾酒蝦;晚飯有義大利千層面,或者牛排。」他說,「太空裡還有中餐,我記得當時是雞肉炒的蔬菜,配米飯,非常好吃。」
馬斯米諾回憶,兩次進入太空最難忘的經歷就是他在國際空間站外工作,在太空行走的時候俯瞰地球所看到的美麗景色,特別是在夜晚有燈光的時候,從太空可以看到有些大城市的燈火。「我們居住的星球是一個天堂,在另外一個星球看它的時候,我感覺非常幸運可以把這個天堂稱為是我的家。」馬斯米諾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襲擊全球,那麼,疫情對於太空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對太空人來說,新冠疫情帶來的居家隔離生活並不是非常困難,因為太空人很多時候過的就是與世隔絕的生活。」馬斯米諾說。
除了照常工作之外,太空人的居家隔離期間還在忙什麼?「我修東西。有一天,我發現家裡的吸塵器壞了,我認為自己此前有過在太空維修哈勃望遠鏡的工作經驗,結果發現,原來吸塵器裡有這麼多的零件,光拆開就花了很長的時間。」馬斯米諾笑稱,「到第二天才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