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別「多管閒事」,人生所有刻意的追求,只會物極必反

2021-01-14 睥睨百態人生

「小明的爺爺為什麼活了一百多歲?因為他從不多管閒事」

看似這是一個段子,但其實蘊含著很經典的道家思想——「無為而治」,無為才能無不為。

人生所有刻意的追求,都只會物極必反

眾所周知,老子和莊子兩位聖人都奉行無為而治。

莊子的「無為」重點是說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我們要順應自然的規律,行動的時候要把目光放長遠,從更大的視角來看待眼前的事物。

在《莊子·應帝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儵是南海之帝,忽是北海之帝,在他們中央的大帝叫做渾沌。儵與忽常常於渾沌之處相聚,渾沌大帝非常熱情好客地款待他們。

於是,儵和忽商量著要報答渾沌的恩情,便說道:「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個竅孔用來視、聽、吃和呼吸,唯獨渾沌沒有。我們給他把七竅打通吧。」

他們每天為渾沌鑿出一個孔竅,鑿了七天,七竅終於打通但渾沌卻死掉了。

其實儵和忽這兩位天神是出於好心,但是辦了錯事:混沌天生就沒有七竅,二人硬是違背了自然規律,為他打通了七竅,造成混沌的悲劇。

這個故事是在告訴我們:之所以事情沒有朝著預想的方向發展是因為,我們過度幹擾了生命本來的進展。

《莊子》中還有有這樣一句話:

「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

一個人需要有應對突變的能力和未雨綢繆的智慧,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處變不驚的修養。

在應對變化的時候順應變化而去變化,奉行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以此來找尋一個更合理的突破口,事物才能按照自己設想的方向去發展。

《菜根譚》中說:

「事有急之不白者,寬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頑。」

有些事情在很短的時間內想弄明白很困難,過些時間自然就會明白。

對待事情最好的態度,就是順應自然,很多事情不要著急去尋找答案,也不要刻意的去主導,順應自然而為之,反而會遇到一個最好的結局。

順應天道,無為而治。

天道是什麼呢,就是自然規律,只要能夠清靜無為,做到心靜如水,不爭名奪利,不刻意主導,遇到問題也能順應而化之。

看來,2000多年前莊子的理論放到今天也同樣適用。

這說明,莊子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清靜無為貫穿在莊子的全部思想內容之中。

《莊子》一書,更是被譽為中國千古奇書。它的文章,恣意汪洋,意蘊深厚,擅長用寓言來諷刺人性的本質,發人深省。

比如著名的東施效顰,屠龍之技,隨珠彈雀等等,深藏的智慧,更是影響深遠。他憑一己之力,通過融會貫通很多發生在身邊的簡單故事,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循循善誘的筆法,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

讀莊子,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的價值和定位,生活中可以將壞心態變為好心態,進而你會發現世界好的一面。

因此,我們的閒暇時間碎片化的時間完全讀一讀《莊子》,自己在尋找智慧的同時,還可以讓孩子一起品讀,受益一生。

很多人想讀莊子卻因為文章內容是文言文覺得特別枯燥,意思都理解不通。

大家可以看一看這本全譯全注的圖解版本的《莊子全書》。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原著,更加方便快捷的掌握書裡面的精髓,它對原文進行了非常精準的原文,註解等等,一應俱全。

並且還結合了現實對文中的重點句子、段落進行深入的解析。

《莊子全書》收集了莊子學派著述總集以及道家的重要典籍與一體,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它裡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具有很深的啟發性。

這本超值的《莊子全書》僅需68元,只要一包煙的價格就可以獲得人生大道理,何樂而不為呢?

開卷有益,此卷更甚。

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啦

相關焦點

  • 莊子三隻鳥,人生三種境界
    ——《莊子·秋水》莊子的朋友惠子當了梁國的宰相,有人傳播謠言,說莊子要來梁國搶宰相之位。惠子很害怕,於是下令整個梁國搜捕莊子。莊子親自去見惠子。莊子說南方有鳳凰鳥,遇到梧桐才會休息,只吃竹米(竹子開的花),只喝清泉。
  • 《莊子》7個成語,人生7大智慧
    01白駒過隙「白駒過隙」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知北遊》。意思是: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人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02不系之舟「不系之舟」出自《莊子·列禦寇》。意思是:逍遙自在的人生,如同隨水流浮泛的小舟,無拘無束。
  • 《莊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莊子的智慧!
    今天分享莊子的十句名言,與大家共同感悟和學習聖賢的智慧。一、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人的壽命大多不過幾十年而已,雖然有時會感覺時間漫長,但相對於無限的時空而言,其實是很短暫的,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剎那間而已。二、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 莊子《逍遙遊》解讀:人生到底能不能實現逍遙?
    莊子的哲學是在老子的「道」和無為而無不為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將老子的道論、天道觀和辯證法思想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莊子的前面有老子,但莊子的身後,再也無道家學者能出其右了,他是道家學派巔峰之上的大宗師。 與老子注重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哲學相比,莊子更加注重人生哲學。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雖然禮崩樂壞,但社會尚未如戰國時期一樣黑暗混亂。
  • 3.追求自然——老莊的對人生的思考,涵養了逍遙豁達的生命智慧
    3.追求自然——老莊的對人生的思考,涵養了逍遙豁達的生命智慧本專欄的第一篇介紹的是孔子。其實比孔子略早的一位大思想家是老子。他是道家的創始人。如果說孔子對後世的影響,來源於官方的推波助瀾,那麼老子則是靠個人的魅力,徵服了歷史長河中的芸芸眾生。
  • 莊子的一段至理名言,通俗易懂,卻蘊含人生的大道理
    下面就分享莊子的一段至理名言,通俗易懂,卻蘊含人生的大道理。《至樂》(精選)作者:莊子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
  •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不妨讀讀莊子的「逍遙遊」,重新看待人生
    如果我們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不妨讀讀莊子的「逍遙遊」,重新看待人生,重新認識「無用」和「有用」,回歸本心,也會豁然開朗。莊子告訴大家:人生有兩種幸福,一種是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一種是儘量享受自己擁有的。功名利祿這些身外之物,是大多數終其一生而孜孜不倦追求的,但是慾壑難填,人得到越多,痛苦越多。
  • 莊子的五句經典語錄,讀懂便是人生!
    莊子的想像力十分豐富,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至;莊子信奉「無為」,行事灑脫,嚮往逍遙,對世間萬物的看法,既浪漫又獨特。領悟莊子智慧的人,往往為之手舞足蹈,讚嘆不已,而又受用不盡!下面,為大家梳理《莊子》中經典的五句話,讀懂便是人生!
  • 莊子:原來,人生就是3+7!
    你儂我儂,變成了無話可說;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隨時可以大吵一架;後來安安和閨蜜吐槽,說:「你看你家的老公, 那麼會賺錢,我們家的就只會做飯!太沒有用了!」想不到閨蜜反而說:「我倒是想有個會做飯可以多點時間陪我的溫柔老公,不像我家那位,只剩下的『錢』來聯繫……」想不到,自己眼中沒用的老公,卻是別人眼裡羨慕的對象。
  • 莊子的蝴蝶
    因為美麗的蝴蝶最能代表莊子追求的最高理想————逍遙。「逍遙」是《莊子》的主旨,是莊子的理想。生活在一人極端黑暗的時代,一個毫無生命保障更談不上人格尊嚴的時代,逍遙像一支火把,給災難深重的人生投下一絲光亮,使飽受磨難的人們內心感到一種安慰和鼓勵,在那非人間的地獄中才有勇氣生存下去。同時,莊子和他的逍遙,也為後世幾千年的中國士人開闢了休憩的精神家園。
  • 「你別多管閒事、你別插手」的英語怎麼說?
    用stay out of sth來表達「你別多管閒事」「你別插手」這樣的日常語句,直接來說,應該是:You stay out of it.這事跟你無關,你不要多管閒事!例句2:It's better to stay out of their arguments, because they will make up before you know it. They do it all the time.最好別管他們吵架的事,因為他們很快就會和好的,這是常有的事。
  • 莊子20個成語,安身立命,自在逍遙!
    莊子眼裡的養生就是人順應天道自然,處於常態就可以了,不必刻意進補或者修煉。 安危相易 《莊子·則陽》 人生中的平安與艱難,順境與逆境都是辯證的,常常互相轉化,順境中不懂得居安思危,順境也會慢慢變成逆境。
  • 道家經典《莊子》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你悟透人生,看懂世事!
    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道家經典《莊子》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你悟透人生,看懂世事!1.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莊子·齊物論》莊子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才是人生大智慧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齊物論》。「逍遙遊」和「齊物論」是莊子最為著名的兩篇,逍遙遊關於人生態度的闡釋,而齊物論是關於道家辯證思維的闡述。接下來,我們來分享莊子在「齊物論」中的思想。我會用兩篇文章為大家解讀。
  • 莊子:真正成熟的人,放得下生活的羈絆,懂得做減法人生
    當物慾難平,一味索取時,人生反受其累。人之所以有很多不快樂,有嫉妒、不滿等情緒,很大的原因是物慾太強,想要的東西太多。真正成熟的人,放得下生活的羈絆,懂得做減法人生《莊子》中有一句話叫「壽則多辱」。講的是古時,堯帝到華地視察。當地的官員為堯祈福說:「希望你能獲得很多男孩,獲得豐厚的財富。」
  • 《莊子》十大經典名言,帶你體驗道家超然於物外的絕世逍遙!
    莊子解析:人生在世,就像白色的駿馬跑過一條細小的縫隙,忽然之間就過去了。幾千年前的莊子用他的智慧告訴我們一個對待人生的態度:人生和天地、宇宙相比不過是短短一瞬間,又有什麼特別值得眷念的呢?莊子名言解析: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一定會弄得疲累不堪。莊子是一個追求清淨無為、一切順其自然的灑脫人物。
  • 莊子10句名言,聖賢智慧總結人生,你平時喜歡的話可能出源自於他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莊子」的語錄。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莊子的思想在那個時代已經非常超前,他的語錄細品之下,你會發現他的內容會比其他哲學思想更加讓入骨三分。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在這3條「魚」中,體現了3種人生的境界,不知道你更認可其中的哪一種?01 「北冥之魚」這條魚是莊子的故事裡最有名的一條了,出自《莊子》的第一篇《逍遙遊》,裡面對於這條魚是這麼描寫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 莊子的十大名句:感悟道家的人生智慧,讀懂讓人受益匪淺!
    莊子是戰國中期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他本名莊周,是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莊子散文極具浪漫主義風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對後世文學具有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倆欣賞一些他給我們留下的千古名句。1、木與木相摩則然,金與火相守則流。
  • 莊子的10大名言——智慧人生的金鑰匙!
    莊子,姓莊,名周,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重要的代表人物,後被尊稱為道教祖師、南華真人。我們在介紹他的時候,總是不經意間要加上後世給他的一堆頭銜,但其實莊子本人一生淡泊名利,潛行為學,著書十餘萬言,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又豈止是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