鈽元素的新發現有助於核廢料處理

2021-02-25 煎蛋

鈽元素是核能工業的一種重要原料,近期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Thomas Albrecht-Schmitt教授證實鈽元素的化合物結構與先前設想並不完全相同。這一發現將有助於發展清理核廢料的新技術。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化學雜誌上。

Albrecht-Schmitt和研究團隊研究鈽元素(元素周期表中Pu)已經有近20年了,致力於理解其化學性質和與更輕的如鐵和鎳等元素的區別。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團隊在實驗室中組裝的鈽-有機混合化合物行為方式與更輕元素的化合物十分類似。

Albrecht-Schmitt說道:「這一發現中最有意思的是這種材料無毒,而且非常非常簡單。你可能會遐想連篇『哇,我也能用其他重元素合成這類化合物。』我能用其他元素如鈾或者鉳(音同陪)元素合成。」

團隊觀察到電子在兩個不同的鈽離子之間反覆左右橫跳。

 

credit: 煎蛋第十三位畫師ZZCW

兩個正離子之間電子的運動通常發生在更輕元素的離子之間,比如鐵,這也是為什麼生物學中經常利用輕元素實現化學反應。

由於這種化合物的顏色,Albrecht-Schmitt稱他的團隊立即意識到這是一項他們在實驗室造出的化合物中前所未見的獨特性質。

Albrecht-Schmitt說道:「鈽會瘋狂呈現出各種顏色。可以是基佬紫,可以是少女粉。還可能是超黑藍。這種化合物是棕褐色的,就像是美麗的棕色巧克力棒。當我們看到這種顏色時,我們就意識到某些東西肯定不一般。」

Albrecht-Schmitt的工作是實驗室工作的一部分,整體目標是更好地理解元素周期表最底部的重元素。去年,他收到了能源部的一千萬美元贊助,成立了新的能源前沿研究中心,著重研究核廢料的清理問題。

Albrecht-Schmitt說道:「要製造出能捕獲鈽元素的材料,首先需要從最基礎的層面理解鈽元素,掌握其電子特性。也就是說要製造非常簡單的化合物,從細處研究其特性,從實驗和理論角度理解所觀察到的所有性質。」

Albrecht-Schmitt和他的團隊正在針對鉲(音同開)元素和鉳元素進行類似的研究。

論文原文:nature.com/articles/doi:10.1038/nchem.2777

本文譯自 phys,由譯者 CliffBao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核廢料也是可回收垃圾?——看核廢料處理
    但是這少量的廢棄物卻有著很高的放射性,煤燒完之後的煤灰還能用來制磚蓋房,核電產生的核廢料卻不能隨意扔掉,那麼核廢料該如何處理呢?核廢料裡有什麼核廢料就是核燃料經過核裂變反應後剩餘的產物,但核裂變反應有一個獨特之處,反應前只有二氧化鈾一種物質,但反應後卻會產生五十多種新元素,幾乎佔據了半個元素周期表。
  • 關於核廢料處理的十二大疑問解析
    目前,中國核能發展規模空前,核廢料處理問題是其中一個難以迴避的尖銳話題。那麼,面對質疑和恐慌,核廢料處理安全嗎?到底有沒有必要建設這種項目呢?本文將對相關概念做出解釋,並簡單介紹國際上核廢料的處理情況。
  • 日本國內鈽儲量可造千枚核彈 核廢料擬儲存蒙古(1)
    文章稱,長久以來,通過對核廢料的循環處理提取鈽加以再利用,被當成日本的國策。但是鈽利用成本原本就比鈾高,而且以鈽為主要燃料的福井縣敦賀市「文殊」高速增殖堆已因事故宣告關閉。以鈾和鈽為混合燃料的福島核電站,在核洩漏事故之後更是看不到前途。
  • 核廢料處理到底有多難?世界各國核廢料處理一覽
    核廢料爆炸不是沒有發生過,1957年俄羅斯南部車里雅賓斯克州的鈽基地,就出過一次核廢料的爆炸事故,這次爆炸導致雅賓斯克州的鈽基地周圍2600平方公裡變成無人區。核廢料具有極強的放射性,而且其半衰期長達數萬年、幾十萬年,也就是說這些核廢料在幾十萬年後還能傷害人類和環境,所以如何安全永久的處理核廢料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這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
  • 20億年前的「核電站」,教會現代人類處理核廢料的秘訣
    隨著核能技術的發展,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都使用核電,將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那麼人類該怎樣處理這些核廢料呢?在非洲發現的20億年前的「核電站」,告訴了我們答案,而且效果很好。發現20億年前的非洲加彭奧克洛「核電站」先帶大家看一張圖片:這是一個核廢料庫,存放了20億年的核廢料。是的,你沒看錯,20億年!
  • 天然核反應堆或啟發人類安全處理核廢料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發現這個鈾礦區至少存在過16個天然核反應堆,它們除了向人類演示無控制棒自我調節反應堆功率等與現代輕水反應堆核電站截然不同的特點外,更是給人類提供了一個研究自然環境下危險核廢物遷移、滯納機理的絕佳機會。最新的發現或許給人類安全處理核廢物帶來諸多有益的啟示。
  • 科普:放射性元素鈽
    新華網北京3月29日電  日本當局29日表示,從出現核洩漏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首次檢測出放射性鈽,這表明「事故的嚴重性」。日本當局此前已在事故核電站區域內土壤和附近海水中檢測出放射性碘和銫,那為何這次檢測出鈽就表明了「事故的嚴重性」?鈽是一種具放射性的超鈾元素。幾位美國科學家在1940年首次發現這一元素。它目前被應用於核武器和核反應堆。
  • 美國核廢料緩慢洩漏威脅25萬人健康
    東方網11月3日消息: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有片人跡罕至的群山,這裡就是負責儲存全美各類放射性廢料的填埋場。該實驗室在未來幾年中,將投入兩億多美元來處理各類放射性物質。  其實,各類核廢料對環境的影響是長期存在的,其持續時間大大超過了產生廢料所需時間。美國關於如何處理核廢料的爭論曠日持久,目前全美有10個「被遺棄」的核電站,它們的發電機組早已停止工作,但是大量核廢料仍然堆放在那裡等待處理。
  • 日本建造核電站,擁有幾十噸鈽元素,對美國形成威脅
    日本還對建造核電站產生的核廢料進行了處理,可通過不斷加工使其成為製造原子彈的一個重要元素,鈽元素,如今,只有日本有對其進行提煉的權利,日本鈽元素的擁有量多到驚人,已經高達幾十噸,這也意味著日本可以隨時將這些元素製造成上千枚核彈。
  • 伊朗稱重水反應堆爭議解決 將大幅減少鈽元素生產
    新華網德黑蘭4月19日電(記者楊定都)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19日說,圍繞伊朗阿拉克重水反應堆的爭議已基本解決,伊朗將改造該反應堆,大幅減少鈽元素生產量。薩利希還說,改造後,阿拉克重水反應堆鈽元素的生產量將下降近80%。此外,伊朗已將103公斤豐度20%的濃縮鈾稀釋為豐度5%的濃縮鈾,截至12日伊朗已基本完成稀釋濃縮鈾的工作。重水反應堆核廢料鈽元素可用於製造核武器,因此阿拉克重水反應堆一直是伊核問題各方爭議的焦點之一。
  • 物理學家成功分析鈽-239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5月1 7日報導】題:經過50年努力,科學家終於得到了鈽的「籤名」忠實的影迷會在紅地毯旁等候幾個小時,為的是得到他們喜歡的影星的籤名,不過和科學家為獲得鈽-239的「籤名」而下的工夫相比,這算不了什麼。
  • 地下空間利用——核廢料的地下儲存
    核廢料,是指帶有放射性的廢料,它不僅產生於核電站中,也產生於核燃料生產加工、醫院、同位素生產等領域。核廢料問題是核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已經毋庸置喙,一座百萬kW的壓水堆(PWR)核電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約25 t;其中含有可循環利用的鈾約23.75t, 鈽約200 kg, 中短壽命的裂變產物(FPs)約1000 kg;還有次錒系核素(MAs)約20 kg,長壽命裂變產物( LLFPs)約30 kg。二、核廢料的危害有多大?
  • 為什麼俄羅斯要回收「核廢料」?400多座核電站,回收後要做什麼
    目前全球的核電站大約共有六百多座,正常運行的反應堆也有400多座,這些核電站加起來每年都會產生很多核反應過後的「核廢料」,而這些核廢料的處理是國際上公認的最難處理的事件之一,一直核工業面臨的難題。在學界中科學家們認為根據放射性物質的程度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 核電站燒過燃料中還有大量的鈾和鈽,就白白地埋地下了?
    所謂的乏燃料就是核反應堆理應使用過的核燃料,一般都是核電站「燒」後剩下的核廢料,新聞中經常有聽說核廢料地下深埋處理,全球也有多處填埋場,但據說燒過的核燃料中還有大量的鈾和鈽,難道就白白扔掉,不回收利用了嗎?
  • 日試運行首座從核廢料中提取鈽和鈾的核處理廠
    據法新社報導,日本今天試運行首座從廢棄核燃料中提取鈽和鈾的核工廠。     此舉遭到了環保主義者的不斷抗議,但日本當局希望從中獲取急需的能源。該工廠座落在日本本州島北部的六所村。     據工廠的經營者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的發言人稱,該公司與工廠附近的村民和市政當局正在籤署最後的安全協議。
  • 核廢料新用途!貧鈾或有助於製成氫化油和石化能源產品
    核廢料新用途!貧鈾或有助於製成氫化油和石化能源產品  Emma Chou • 2020-01-14 17:51:08 來源:前瞻網
  • 什麼是核廢料?核廢料可以回收嗎?可回收的障礙是什麼?
    在其中一些影片中,炸彈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質是從政府設施中被盜的,甚至可能是一種核廢料!好萊塢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但世界各地確實存在大量核廢料,各國政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保護和控制這些場所。一個明顯的解決辦法是以某種方式回收核廢料,而不是儲存數千噸核廢料,但這是否可能呢?核廢料是否能夠被回收或中和,如果可以,為什麼這不是地球上每個核國家的操作程序?什麼是核廢料?
  • 恆星中的鈽是外星人的核廢料堆嗎?
    但我們也可以稱這顆恆星為鈽星,因為它顯然包含了鈽,還有其他一些超重元素,這些元素都極不穩定,而且壽命很短。這些元素不應該存在,它們可能意味著以下三種情況之一:存在我們並不真正期望在自然界中看到的元素,探測超重元素是個錯誤,或者外星人人工製造了這些元素,並將它們拋入這顆恆星。
  • 不一樣的元素故事:鈽鈽驚心|《自然-化學》專欄
    奧託·哈恩於1938年發現了鈾的核裂變,引發了人們對納粹德國可能致力於開發核武器的擔憂。這促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旨在開發核武器的「曼哈頓計劃」的設立。其間,鈽被確定為合適的裂變材料。在被發現不到四年後,鈽這一新元素就迎來了公斤級量產。德國於1945年5月投降,因此,歐洲戰場的戰爭在核武器的實戰準備完成之前就結束了。
  • 日本的鈽儲備與核武能力分析:理論上可造7000件核武器
    日本從1954年開啟核計劃,1966年第一座商用核電站開始運行,現在全日本有50多座核電機組,每年鈽產量在5噸左右。鈽對於日本而言是極為重視的,青森縣六所村有個著名的核燃料再處理設施,如果把這座核廢料再處理設施提煉的鈽全部用於製造核彈頭,每年製造出的核彈頭數量甚至可達到三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