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船和潛艇的螺旋槳連接處到底是如何防水的?這裡告訴你答案!

2020-12-08 騰訊網

  萬噸巨輪、軍艦潛艇在大海中川流不息,全靠在水下的螺旋槳驅動。從船艙裡伸出來的尾軸,一頭連著螺旋槳,一頭連著機艙,尾軸和軸管間必然有縫隙。既要保證傳動效率,又要不漏水,就要考驗船舶的密封工作了。密封不好,海水在壓力下沿縫隙湧入,那就危險了。

  螺旋槳是自從蒸汽時代以來艦船的必備推進裝置。在蒸汽時代之前,人們靠人力與風力航行,受到人體機能和風向的限制,人們難以造出可以在任意水域長時間航行的船隻。直到蒸汽機出現才有了明輪的發明——這是一種在船體兩側如同水車一樣划水前進的裝置。由於效率太差與機動不佳,看著就讓人著急。螺旋槳成為蒸汽機時代最佳的推進裝置。但螺旋槳是唯一穿出船殼的活動部件,到底其傳動軸如何防水避免船艙進水呢?對於這種情況,人們發明了多種方式避免進水,即水封,油封,氣封。

  目前很多的船舶和潛艇已經可以利用軸承的高密封來避免發生漏水現象,極大的節省了傳動軸附近的水密艙的布置,而軸承的高密封結構用軸承的製造原理就可以進行很好的解答。眾所周知,軸承是在兩個內有溝壑的圓環中填裝鋼珠和潤滑油來保持同軸轉動的。

  最常用的密封材料是橡膠或者高分子材料,用橡膠製成的密封件又分為很多種,比如最常見的O型密封圈,Y型圈,密封墊片,高分子材料與橡膠組合件,用於高壓密封場合的密封件,比如液壓缸中的格來圈,斯特封等專用密封件,以及用於旋轉軸密封的唇形密封圈等。

相關焦點

  • 輪船、潛艇等大型艦船,螺旋槳與船體連接處是如何防水的?
    萬噸巨輪、軍艦潛艇在大海中川流不息,全靠在水下的螺旋槳驅動。從船艙裡伸出來的尾軸,一頭連著螺旋槳,一頭連著機艙,尾軸和軸管間必然有縫隙。既要保證傳動效率,又要不漏水,就要考驗船舶的密封工作了。密封不好,海水在壓力下沿縫隙湧入,那就危險了。
  • 在海上航行的潛艇,是靠什麼來拐彎的呢?船舵和螺旋槳
    眾所周知,在海上航行的艦船都能轉向,實際上,大多數的船隻是靠舵和螺旋槳來實現拐彎的,那麼潛艇是怎麼拐彎的呢?其實潛艇也不例外。雖說潛艇的外形跟一般的軍艦差別很大,但在動力這方面,跟一般的軍艦基本上是同一個原理的,所以說潛艇也是通過艦體上的船舵與後面的螺旋槳來實現拐彎。首先,在潛艇尾巴後面的螺旋槳不斷地旋轉,從而為潛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前進的動力,有了動力,才是潛艇做一切機動的基礎和保證。但是,僅僅靠螺旋槳的動力,是不能讓潛艇拐彎的,所以,這就需要自古代以來就出現的東西,那就是船舵。
  • 潛艇更加適合深海,淺海的這個物件,會讓潛艇寸步難行
    根據實踐證明,電磁波在水下的傳播效果是比較差的,所以現如今潛艇多數使用聲吶來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安全。之前的潛艇多數是使用海圖導航,這些海圖標註了幾乎所有的海洋信息,例如深度和礁石情況等,但隨著各國領海主權意識的加強和完善,各國的水文測量船不可能輕易進入他國海域進行測量,而各國之前也不會共享海域信息,聲吶探測技術的應用讓潛艇的導航安全更加先進了一步。
  • 潛艇出廠時螺旋槳為啥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只是單純為了保護葉片?
    潛艇是海軍的重要裝備之一,在現代海戰中,潛艇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視。雖然各國已經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反潛裝備,但是矛和盾都是互相發展的,他們之間的升級也是一個鬥爭的過程,潛艇,目前仍然是海軍作戰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 假如給你一張潛艇螺旋槳的照片,你會看出什麼?蘊藏的信息太豐富
    假如給你看一張潛艇螺旋槳的照片,你會看出什麼?肯定有很多人看不出什麼,但是這照片裡面可蘊含著「驚天大秘密」。首先從螺旋槳的照片可以推斷出潛艇的推力、噪聲等參數。因為照片上螺旋槳的葉片數量是一目了然的。而螺旋槳葉片數量越多、一般來說推力就會越大,主機噪聲也會更低。
  • 潛艇長時期在水中潛行,裸露的甲板炮如何防水?設計研發時已考慮
    現代潛艇作為水下利器,其殺手鐧就是魚雷和飛彈。不過,早期潛艇還有一項基本武器配備,那就是甲板炮。畢竟,在飛彈還沒有被裝上潛艇的早期,潛艇的魚雷攜帶量十分有限。為了保證持久戰鬥力,潛艇在打擊一些沒有威脅的商船時,往往都會直接用甲板炮將其擊沉,那麼問題來了,潛艇為了保持隱蔽,此需要長時期在水中潛行,裸露在外面的甲板炮如何防水呢?其實,設計者在研發潛艇甲板炮的過程中,就考慮到防水因素了。首先來說,潛艇甲板炮可以被看作海軍驅護戰艦艦炮的改裝升級版。
  • 常年浸泡在水下,螺旋槳是如何密封保證不進水不漏油的
    毋庸置疑,發動機肯定在船體內部,因此必然需要傳動裝置將動力傳遞到暴露在水中的螺旋槳上,而這樣的傳動連接處必定會有一定的縫隙,那現代輪船是如何保證螺旋槳正常運轉又實現防水防漏油的呢?本文將儘可能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家講解其中的原理。
  • 潛艇的螺旋槳和泵推器為何都要嚴密包裹?
    除了航母,美國船廠也可以把核動力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的下水過程,全部對外公開,但是唯獨對核潛艇上的一個關鍵部位,在二戰以後幾乎從來沒有公開過。這就是各艘核潛艇的螺旋槳或者後來先進的泵推系統。幾十年來,美國各類型號的核潛艇,在下水期間,都把自己的螺旋槳或者泵推系統包裹的嚴嚴實實。甚至在日常的出水停靠或者入塢維修時,也要把這部分臨時遮蓋起來。
  • 在電視上我們經常看到潛艇,但你知道潛艇是如何下沉和上升的嗎?
    也許是因為你沒有深入那個行業或某一項具體的工作中,所以才造成了你的不了解,換句話說,我們應該以常態或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大部分事情,這樣就不會造成所謂的「大驚小怪」了。比如,今天我們要談論的主題,潛艇是如何下降和上升的呢?儘管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它。隨便問一下,你曾想過這個問題沒?一個噸位級的設備是如何像一艘普通的船一樣浮在水面上的呢?
  • 先進核潛艇和驅逐艦為何大多使用泵射推進?螺旋槳不是挺好嗎?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寒木釣萌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30噸重的福特號航空母艦上的螺旋槳,請對比左下角那5人。圖片來自Jeff Head。在我們印象中,船無非就是在尾部吊裝一個或幾個螺旋槳以進行推進,如上圖福特號航母這般。
  • 百年潛艇1——烏龜入海,鰻魚初遊,早期潛艇的300年爬行史
    在他的設想中,潛艇由一個木製封閉容器製成,外包防水皮革袋。轉動木製螺杆伸縮皮袋,就能增減水量調節浮力,使潛艇上浮下潛。伯恩的理論為潛艇誕生奠定了紮實基礎,但是否付諸實踐已無證可查。不過他的朋友——荷蘭人科尼利厄斯·范德雷貝爾卻完成了這一划時代舉動。
  • 誰告訴你陽光房不用做防水了?
    我問他:之前做沒做防水?他說:陽光房還需要做防水嗎?我:……怎麼的,他是覺得陽光房就一年四季充滿陽光,即便有點水進來,也能很快就曬乾是嗎?那行,那咱今天就說說陽光房的防水問題。你說你整一陽光房,的確是為了曬太陽,但咱們的天氣並不是天天都是晴天啊,那風霜雨雪的,都是會有的啊,所以防水是必須要做的好嗎!而且還應該用好一點的材料,否則時間稍微久點兒,防水性能就下降了。
  • 底層的仰望:富豪新玩具酷炫吊炸天,6千噸私人潛艇亮相遊艇展!
    對於富豪來說,再大的船,只要是私人性質的,那麼就都叫遊艇。比如阿聯土豪曾經購買了荷蘭4000噸的飛彈護衛艦,然後改裝成了豪華遊艇,一度曾經是酷炫屌炸天的典範。對於科技現代化迅速發展的當今,這艘網紅遊艇也很快褪去光環。
  • 《獵殺紅十月》技術被中國突破,磁流體潛艇讓美服氣
    這艘被稱為「紅色十月」號的巨大潛艇除了傳統的螺旋槳外,在電影中更稱其擁有一種複雜的磁流體動力推進裝置,使其成為靜默潛艇。 颱風級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也是人類目前建造的最大水下兵器,因此被美國的導演作為電影的主角潛艇!
  • 高性價比粉紅潛艇 防水DC富士Z33WP評測
    富士在今年春季新品發布會上,推出機身色彩豔麗,體積輕巧的防水相機Z33WP,一改防水相機在人們印象中臃腫、肥厚的形象,並且具有良好的性價比,是一款普通家庭用戶消費得起的防水相機。  用潛艇來形容富士Z33WP的確有些牽強,但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Z33WP可以在水上和最深水下
  • 潛艇誕生史話(圖)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搜索,你會發現潛艇的足跡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時候。古希臘時期,著名哲人亞里斯多德就記述了潛水員使用從水面上輸入空氣的潛水裝置。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據傳達·文西曾經繪製了「水下戰艦」的圖紙。
  • 潛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斷周邊情況?遇到海帶群會被纏住嗎?
    因此潛艇遠航需要詳盡海圖和各種聲吶設備。一、詳細的、及時更新的海圖是潛艇航行最重要的資料之一。海底深度、底質、起伏狀況,礁石、管線及其他地理要素都要在海圖上詳細標註出來。這依賴於平時測量船、偵察船和衛星等做細緻的測繪工作。
  • 美破冰船施援手 澳漁船南極冰海獲救
    受困拖撈船名為「南極首領」號,長63米,載有26名船員,在南極水域從事犬牙魚捕撈作業6個月,本月10日在麥克默多峽灣東北方向大約1650公裡的水域受困,螺旋槳受損,向外界發出求援信號。  紐西蘭救援協調中心說,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接到指令後趕往720公裡以外的漁船受困水域,其間突破長數公裡、厚3米的浮冰層,14日早些時候抵達,隨後開始破冰作業。
  • 潛艇級防水是關鍵,網友:怎麼洗?
    雖然市面上很多輕跑鞋都有研究黑科技來解決透水問題,但它們大多只是輕度防水,也就是說,只防濺不耐浸。雨天踩塊活磚,襪子就溼透了。穿著溼襪子坐一天辦公室敲電腦,回到家脫鞋散發的味道很是「耐人尋味」,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到底有沒有一雙防水又不悶腳的輕跑鞋呢?
  • 舊金山碼頭突發火災,戰艦時不時傳出爆炸聲,美軍潛艇被困
    而在這個港口處還停留著一艘美軍潛艇和「耶利米·布萊恩」號運輸船,雖然現在並沒有查到具體的事故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並非是軍艦上著火引發的,而是位於邊上的一處倉庫不小心著了火,但是因為火災面積較大,所以位於碼頭的軍艦也受到了火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