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破冰船施援手 澳漁船南極冰海獲救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14日成功在南極水域解救一艘遭浮冰圍困數日的澳大利亞漁船,將其拖往無冰的開闊水域。

  受困拖撈船名為「南極首領」號,長63米,載有26名船員,在南極水域從事犬牙魚捕撈作業6個月,本月10日在麥克默多峽灣東北方向大約1650公裡的水域受困,螺旋槳受損,向外界發出求援信號。

  紐西蘭救援協調中心說,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接到指令後趕往720公裡以外的漁船受困水域,其間突破長數公裡、厚3米的浮冰層,14日早些時候抵達,隨後開始破冰作業。

  救援行動協調員康拉德·雷內克說,完成破冰後,「北極星」號救援船的船員裝好拖繩,開始把受困漁船拖離浮冰區,駛向開闊水域。

  「他們速度緩慢但穩步前進,眼下距離(無冰)開闊水域大約60海裡(110公裡),」他告訴法新社記者。

  「北極星」號施救前曾派出一艘遙控微型潛艇評估受困漁船螺旋槳受損情況,以判定它是否能夠依靠自身動力繼續行駛。評估結果是,「南極首領」號4只螺旋槳中3只受損,難以繼續獨自駛出浮冰區。

  「北極星」號破冰船指揮官馬修·沃克說,浮冰情況比預想得更難對付,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天氣狀況一直有利於救援作業。

  紐西蘭救援協調中心確認,「南極首領」號漁船的26名船員沒有遇險,船體沒有出現燃油洩漏。

  眼下,紐西蘭「賈納斯」號漁船正趕往受困漁船所處水域,主要任務是在必要情況下護送「南極首領」號抵達安全水域。預計「賈納斯」號最早16日才能抵達目的水域。(韓梁)(新華社特稿)

相關焦點

  • 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難忘的一次極地大營救
    在南極,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科考人員和睦相處,親如一家。無論誰遇到危險,不問來處,大家都會施以援手。在這裡,更能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涵義。為尋訪當年「雪龍」號極地大營救那段歷史,2019年10月,我踏上南極。遠遠的,白茫茫中,五星紅旗格外耀眼。中國長城科考站站長劉雷保在凜冽的寒風中迎接我們。白、藍、墨,是這裡的底色。去掉繁華,大美至簡。陽光下,巨大的冰川幽藍,神秘莫測。南極大美,卻也大險。在這裡,你會邂逅最原始的美麗,也會遭遇最艱難的險境。
  • 澳科研人員病倒南極,中國不計前嫌施以援手,澳高官激動感謝
    據歐亞時報12月23日報導,澳大利亞南極洲計劃團體日前表示,在南極的澳大利亞戴維斯研究站科考人員因身體不適病倒,在美國的協助下,中國不計前嫌幫助該人員撤離南極。澳大利亞南極司司長金·埃利斯激動地說:"非常感謝國際援助正在幫助這名隊員撤離"。
  • 「雪龍」號非專業破冰船 破冰能力有限
    1月3日,在完成對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52名乘客的救援任務之後,中國「雪龍」號科考船也遭遇到了浮冰圍困。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5日將從澳大利亞出發赴南極幫助「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以及「雪龍」號脫險。事實上,「雪龍」號並非專業的破冰船,破冰能力也並不出眾。
  • 在南極破冰
    破冰徐騰飛今天分享的主題是《破冰》,那我就先講講這個關於深夜破冰的故事吧。時間是2018年2月22日夜裡,地點是南極半島北部的海上。我們從智利一路往南,抵達南緯64°以南的海域。我們的船被不知道被多大面積的一片浮冰擋住了去路,大概就像這樣。破冰於是成了那一晚唯一的任務。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兩盞探照燈在深夜的海面上尋找出路。
  • 我國南極磷蝦船加速「出海」
    &nbsp&nbsp&nbsp&nbsp近日,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承接的國內首艘專業南極磷蝦捕撈科考船項目訂單正式生效。該船建成後,將填補我國在高端漁船領域的空白,大大提升我國在南極磷蝦科考、捕撈、加工等領域的技術水平。
  • 中國「雪龍號」受困南極 美「北極星號」加入破冰
    最新加入的是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幾乎擁有世界最強破冰能力」的「北極星」號5日從澳大利亞出發,前往南極營救被厚冰圍困的中國「雪龍」號和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雪龍」號此前成功完成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52名受困乘客的救援,卻使自己陷入浮冰圍困之中。
  • 雪龍號南極破冰脫險親歷:遭遇1公裡冰山 用盡所有能力和智慧
    故事主角是中國的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號,《參考消息》記者作為船上的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隨隊記者,親歷了這歷史性一幕。27日早上來到駕駛臺,發現「雪龍」號距離俄羅斯遇險船只有十多海裡了,非常興奮。王建忠船長通過與俄羅斯船長溝通,決定先盡最大努力靠近俄羅斯遇險船,幫助其疏鬆周圍浮冰,以擺脫浮冰的圍困。但很快我們就發現,這片浮冰區的冰雪厚度遠遠超過了「雪龍」號的破冰能力。
  •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中國科考船營救遇阻
    「雪龍」號營救俄船遇阻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我科考船營救被浮冰困住 澳大利亞營救船今日抵達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船隻「邵哈斯基」號船隻因天氣狀況驟然惡化,在南極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動彈不得。中國破冰船「雪龍」號緊急前往營救。但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雪龍」號救援行動止步目標6海裡外。
  • 我國正新建首艘極地科考船 破冰能力超「雪龍」號
    專家指出,機動性和破冰能力不足,是雪龍船此次受困的原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一艘在南極破冰能力強大的科考船。目前,我國僅有雪龍船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因同時兼顧南、北極多項考察任務,無法開展大規模極地環境調查工作,多年來已超負荷運行,經歷幾次大修。雪龍船破冰能力約為1米,沒有專門破冰設備,僅靠自身重量碾碎冰塊再行前進。
  • 海之豪 | 王自磐:中國唯一在南極冰海潛水科考的極地專家
    王自磐:中國唯一在南極冰海潛水科考的極地專家南極
  • 中國科考船在南極突撞冰山,24名隊員受困,鄰國直升機到達現場
    南極被我們稱為第7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這裡雖然有著美妙的風景、萌噠噠的生物,但這裡也險象環生。世界多國在南極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科考站,展開對這片大陸的探索。
  • 俄羅斯客船被困南極 中國科考船火速營救
    在南極進行第30次南極科考的「雪龍」號改變航向,經過50多個小時、600多海裡的航行,於27日抵達遇險船密集浮冰區。  被困科學家特尼在北京時間27日17時發布的照片也顯示,雪龍號已出現在地平線上。特尼在推特中說:「好消息,雪龍號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所有人都很開心。」截至23時左右,「雪龍」號距離遇險船還有6海裡。
  • 俄客船南極遇險 中國科考船「雪龍」號救援受阻
    據新華社電聖誕前夜,載有74人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南極冰區遇險,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25日全速前往救援。27日24時,兩船距離僅6.1海裡。然而由於天氣狀況的持續惡化,「雪龍」號被迫決定停止破冰前進,原地待命,等待天氣轉好後繼續救援行動。
  • 「南徵北戰」破冰忙,「雪龍2」號實力槓槓的
    王慶凱 攝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1次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科學考察任務。這是「雪龍2」號完成南極首航任務後,首航北冰洋。  「雪龍2」號由芬蘭阿克北極有限公司承擔基本設計、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承擔詳細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造。
  • 國瓷永豐源助力「雪龍2」號南極科考,中國「破冰」勢不可擋
    10月1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抵達深圳,歡中國自主建造,極地「科考重器」迎儀式於深圳蛇口碼頭隆重舉行。國瓷永豐源有幸再次肩負使命,以國粹匠心獻禮極地「科考英雄」,助力大國極地科考事業再啟新徵程。
  • 全球首艘破冰救助船交付 破冰能力與雪龍號相同
    7月9日,中國專業救助船「北海救117」輪在山東煙臺正式列編中國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將執行中國北部海區海上救助任務。該船是世界上首艘同時具備海上救助與破冰功能的救助船。「北海救117」輪是北海救助局8000KW系列救助船的第6艘
  • 「雪龍2」號: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作為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於去年7月交付使用,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擁有雙向破冰、360度原地迴轉、防氣泡下沉式龍骨、模塊化作業甲板、冰區水密月池、DP2動力定位、全船防冬化設計、智能船體和智能機艙等亮點設計,能夠搭載101名船員和科考人員航行2萬餘海裡,實現全球無限航區航行。
  • 極地考察船在南極海冰區航行都會遇到什麼風險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情況正常,已經駛離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區,於1月22日凌晨恢復正常走航觀測。消息傳來,國人在為「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化險為夷感到驚喜之外,也希望了解更多關於極地考察船在南極考察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