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形式有很多樣:言傳、身教、耳濡、目染。
看電影,又何嘗不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呢?好的電影會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
那還等什麼?不如趁著國慶節,陪孩子一起看看這些關於教育的電影和紀錄片吧!
首先給大家分享的是:
紀錄片
《他鄉的童年》
上映日期:2019年
紀錄片寫實的記錄了全世界各個國家對於孩子們的教育,以及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的成長和狀態。片子剛剛播出兩集,便在豆瓣獲得9.1高分,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個性,自然也有著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不同的教育方式,又導致了孩子養成不同的個性。這部紀錄片,就是講述幾個國家對孩子教育截然不同的態度。讓無數父母反思: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教育?
《人生七年》
英國BBC偉大的紀錄片系列《人生七年》,花了63年跟拍英國不同階層的14個7歲男孩,每7年回訪一次,關注他們的家庭、教育、生活、婚姻和事業。每一部的片名就以年齡命名,《7 Up》《14 Up》……《49 Up》以此類推。在豆瓣上,每一部的評分都超過9分,今年最新推出的《63 Up》直接飆到驚人的9.7分。這部跨度超半個世界的真實人生記錄,這14段不同階層的人生經歷,《人生七年》濃縮了很多個家庭教育的問題,所謂的階級固化,更像是教育決定命運,這其中,父母的影響尤為重要:「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也許足夠讓我們反思: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鏡子》
這是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
《零零後》
2006年,攝製組開始在一所幼兒園跟蹤記錄了十多位00後的孩子,記錄一直持續了十年。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中學。十年過去,時間改變了他們的外貌,賦予了他們獨立的思想和自主的行動。他們將如何突破青春的困惑?他們將怎樣選擇未來的生活?這是中國唯一長時間記錄孩子成長的紀錄片,用影像探索00後的孩子有著怎樣的成長秘密。父母、社會、學校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展現十年的成長,凸顯時間的力量。
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好的老師會努力挖掘,因材施教。而不會讓孩子們變成被模具統一生產的產品,這樣只會埋沒了真正的天才!
本片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編而成。法蘭(馬德哈萬 R Madhavan 飾)、拉杜(沙曼·喬希 Sharman Joshi 飾)與蘭喬(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結為好友。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裡,蘭喬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生,他不死記硬背,甚至還公然頂撞校長「病毒」(波曼·伊拉尼 Boman Irani 飾),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他不僅鼓動法蘭與拉杜去勇敢追尋理想,還勸說校長的二女兒碧雅(卡琳娜·卡普 Kareena Kapoor 飾)離開滿眼銅臭的未婚夫。蘭喬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模範學生「消音器」(奧米·維嘉 Omi Vaidya 飾)的不滿,他約定十年後再與蘭喬一決高下,看哪種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死記硬背也許能讓你通過大學4年,但會毀掉你接下來的40年。」
《卡特教練》
好老師鼓勵學生去勇敢地表現自己。
里奇蒙高中籃球隊原本一支屢敗屢戰的隊伍,這一切在卡特教練執教之後發生了變化。他要求隊員和他籤訂一個協議,約定如果隊伍不團結或是成績不佳就不再繼續參加任何比賽。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開始走上了上坡路,最後成為無人能敵的長勝王。
在卡特看來,贏得比賽固然重要,但保證隊員的文化課成績,為他們確定一個選擇更為充分的未來同樣重要,作為一名高中籃球隊員,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毅力、紀律和團隊精神,還應該取得足夠的學分。卡特想用自身的經歷與經驗告訴隊員們:學校的教育是塑造學生並指引他們走上了正確的人生之路,而不僅僅是籃球比賽。
《嗝嗝老師》
印度有一個女孩子,患有圖雷特症候群,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一緊張就會打嗝,會發出哇哇的聲音,還會臉部抽搐。越緊張,抽搐得越厲害。這樣的一個女孩子,因為總是不合時宜,但又無法控制地發出哇哇聲音,被當成異類,被嘲笑,被否定,即使是自己的父親也因為女兒總會在公共場合無法控制地發出哇哇聲音而覺得有點丟人。她生活中遭受了很多惡意。她也不像很多故事裡的主人公一樣,雖然身體有疾病,但是智力超群,或者某個技能過人。她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改變她一生的老師……
《死亡詩社》
船長,我的船長!學生時代,如果有一位船長一般的長者來引領叛逆的航船,這是人生的幸還是不幸?基丁老師的出現,給一群墨守成規的孩子帶來了詩歌的憧憬和人性的覺醒,同時也帶來了死亡的代價。從教師角度來看,這也是一部可以點燃教育理想的電影,基丁老師的勇氣和智慧,對現在的教育都是極大的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