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凍層現完整長毛犀遺骸,距今萬年,與現代犀牛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2021-01-15 地球村村委會

據英國《鏡報》12月29日消息,近日,在位於西伯利亞的冰河時期大墓地,當地居民阿列克謝·薩溫(Alexei Savvin)發現了一具早已滅絕了的長毛犀完整屍骸。

據悉,這隻長毛犀屍身完好度達80%,全身毛髮呈榛色,牙齒未見明顯損壞。

最讓科學家們興奮地是,它的體內還保留著最後一餐的些許殘留物。

據科學家阿爾貝特·普羅託波波夫博士(Albert Protopopov)稱,「根據初步估計,這隻長毛犀的年齡應該在三至四歲。以前,我們從沒有發現過這個年齡段的動物遺骨,更別說是像這樣保存完好的屍體了。一般來說,現已發現的遺骸要麼是處於幼崽期,要麼是處於成年期,而這只是個特例。」

假想圖

對於這隻長毛犀屍體完好度為什麼這麼高,科學家們猜測這很有可能是與它溺亡於水中有關。

但不管怎樣,這隻長毛犀屍身的部分內臟保存完好,為科學家們更詳細地研究此物種的生活習性提供了便利條件。

據薩哈共和國科學院(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Republic of Sakha )的研究員瓦列裡·普洛特尼科夫博士(Valery Plotnikov)估計,這隻長毛犀的生活年代應在2萬至5萬年前。

但他表示,具體的年代信息還需要進行放射性碳分析之後,才能加以確定。

薩沙模型

此前,科學家們對2014年出土的長毛犀幼崽——薩沙(Sasha)的研究表明,這個物種曾經在近代的歐洲和俄羅斯境內遊蕩,有證據表明它們也曾經在英格蘭南部出現過。

假想圖

據薩沙頭部犀角殘根的數據分析,該物種明顯大於現代犀牛。

而且,普洛特尼科夫博士稱,這一物種體表覆蓋著非常厚的毛髮,說明這種犀牛自小就對寒冷的氣候有著很強的抵抗能力。

據報導,這具剛被發現的長毛犀屍體將被送往雅庫茨克,交由科學家們做進一步的研究。

相關焦點

  • 永凍層又現史前生物遺骸,遠古病毒或夾雜其中,人類應當警惕
    永凍層中的生物遺骸最近,人們在俄羅斯雅庫特北部的永久凍土層發現一隻已滅絕的披毛犀幼崽,由於該披毛犀常年位於永凍層之中,因此該幼崽的遺骸保存相當完整,甚至連最後一餐還保存在胃部中。科學家普洛特尼科夫博士表示,這隻披毛犀的年齡在3-4歲之間,處於亞成年狀態,應該剛剛和母親分開生活。從身上的短毛髮判斷,這隻披毛犀應該是在夏天被淹死的。
  • 世界最古老木乃伊「狗」,距今1.4萬年,其最後一餐竟是長毛犀牛!
    如果動物死後被凍土迅速掩埋,那它可能就會自然木乃伊化,這也是科學家能在凍土層下發現保存完好的動物遺骸的原因。俄羅斯科學家曾在2011年在發現了世界上唯一一隻天然木乃伊化的「狗」。而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科學家對這隻狗的胃容物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它的最後晚餐是一頭長毛犀牛。
  • 西伯利亞發現冰河時期的長毛犀牛,內臟完好無損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英國《衛報》近日的一篇報導,在俄羅斯北部的永凍土層中,人們發現了一具奇怪的動物屍體,它並不是現代動物,而是來自於冰河時期的一頭保存相對完好的長毛犀牛,由於永凍土層是一個天然的「
  • 俄羅斯永凍層融化 驚現「完整保存」的冰河時期棕熊
    這隻熊在俄羅斯東北方的利亞霍夫群島(Lyakhovsky Islands)被發現,當地的永凍層融化導致熊的軀體被人發現這隻熊在俄羅斯東北方的利亞霍夫群島(Lyakhovsky Islands)被發現,當地的永凍層融化導致熊的軀體被人發現。據說這隻熊生活在距今22000年至39500年以前,被發現的時候,熊的牙齒和鼻子都保存完好無損。
  • 科學家在凍土層發現5萬年前長毛犀,其和猛獁象生活在同一時期
    不久前,來自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掘出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遺骸,這是一隻有4萬年歷史的冰河時期的洞穴熊。但是更加令人驚喜的發現還在後面,這次發現的是一頭長毛犀牛,沒錯,與現在的犀牛不同,在冰河時期,長毛犀曾經和許多動物一樣身上長毛毛髮,用來抵禦極寒天氣。
  • 距今約1萬年!西伯利亞湖中打撈出猛獁象遺骸
    中新網8月4日電 據外媒4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們正對一具距今約1萬年的長毛猛獁象遺骸進行研究。據報導,這具遺骸是從西伯利亞的一個湖底中打撈出的,且保存良好。圖為人們從湖底打撈出長毛猛獁象遺骸。報導稱,猛獁象的遺骸起初由亞馬爾半島上的當地居民發現。之後,科學家們花了大約5天的時間,從湖底的淤泥裡搜尋猛獁象的遺骸,包括其肌腱、皮膚甚至糞便等。最終,科學家們找到了猛獁象大約90%的遺骸。圖為長毛猛獁象遺骸。
  • 永凍層再現57000年前遺骸,史前病毒會趁機甦醒,危害人類嗎?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科學家們第一次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古生物完整遺骸,在前幾年,科學家們在位於西伯利亞雅庫茨克的永凍層裡也發現過一頭已經滅絕的穴獅幼崽。據研究發現,這頭穴獅生活在距今2-5萬年前,死亡時只有1.5-2個月大。
  • 世界犀牛日,盤點那些曾經出現過的怪異犀牛
    但在幾百到一萬多年前的更新世,卻有一類犀牛曾經把家安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人們根據它們身上厚厚的長毛,給它們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披毛犀。在所有兩棲犀中,卡地犀和蒙古兩棲犀算是比較特殊的類群,它們之中前者擁有一個類似現代貘那樣向前突出的鼻子,而後者的腦袋佔據了軀幹長度的1/4,和身體的比例明顯大於其他兩棲犀。
  • 永凍層中發現遠古生物遺骸,最大冰山解體融化,大自然在懲罰人類
    根據媒體報導得知,研究人員在俄羅斯北部的一處永凍層中發現了一頭已經滅絕的披毛犀,該披毛犀保存的相當完整,連內臟中沒有來得及消化的食物都保存完好。研究發現,這隻披毛犀是距今2-5萬年前的生物,現在正處於幼年,年齡大概3-4歲,研究人員推測是溺水而亡。
  • 眼瞅著就要滅絕:史上最怪異犀牛集合
    但在幾百到一萬多年前的更新世,卻有一類犀牛曾經把家安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人們根據它們身上厚厚的長毛,給它們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披毛犀。圖自維基百科在犀牛家族內部的分類中,披毛犀屬於雙角犀亞科的腔齒犀類,跟現存的蘇門答臘犀是近親。
  • 「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在此後的5000多萬年裡,它們首先在海平面下降時期,穿過白令陸橋(位於白令海峽上連接亞洲和北美的冰橋)進入歐亞大陸,隨後又在地球板塊運動,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相連之後來到非洲,先後發展出50多個屬種。其中有不少分布於中國,比較著名的種類有大唇犀、甘肅黑犀、披毛犀、中華板齒犀、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答臘犀等,從東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方的熱帶林地、從黃土高原到海南島,華夏大地的版圖上幾乎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
  • 棗莊驚現史前犀牛頭骨化石 距今160萬年(圖)
    發現的犀牛頭骨化石。  本報棗莊5月9日訊(記者 李淼 武春澍) 9日,記者從棗莊市文物文化遺產研究所獲悉,日前棗莊市發現一具完整的犀牛頭骨化石。據介紹,該化石距今大約已經有160萬年的歷史,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歷史價值。
  • 1.4萬年前「小狗」的最後一頓,竟是「犀牛」
    俄羅斯科學家於2011年發現了一隻疑似小狗或者小狼的動物遺體,如今又有最新發現,瑞典科學家在它的胃部裡找到「長毛犀牛」的遺骸。
  • 擔憂:永凍層融化萬年前遺骸頻現,會釋放遠古病毒導致物種滅絕嗎
    比如前不久,加拿大永久凍土中發現的一隻5.7萬年前的動物遺骸,古生物學家斷定其為7周左右的幼狼,由於保存完好,身上的毛髮竟栩栩如生,仿佛只是睡著了一樣,這為科學家們研究當時的氣候環境和生態構成提供了寶貴的樣本
  • 5萬年前的狼崽遺體,2萬年前的披毛犀,永凍層融化意味著什麼?
    前一段時間,網絡當中曝出了這樣一則消息,人類在永凍層當中發現了幼狼遺體。這篇文章出現在某家知名的科學雜誌上,當時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通過生物學家的分析,這隻幼狼遺體距離現在大概有5.7萬年。遺體的保存完整度非常高,甚至連遺體胃部所殘留的消化物也完整地保存下來。
  • 野生犀牛在中國早已蹤跡難尋 這些身披「鎧甲」的巨獸為何消失了
    其中有不少分布於中國,比較著名的種類有大唇犀、甘肅黑犀、披毛犀、中華板齒犀、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答臘犀等,從東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方的熱帶林地、從黃土高原到海南島,華夏大地的版圖上幾乎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不過,正如很多曾經繁盛的動物因不適應氣候變化而消亡一樣,犀牛王國也在環境的巨變中遭遇了沉重打擊。
  • 科學家確定導致長毛犀牛滅絕的真正原因是氣候變化 而非人類捕獵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研究遠古長毛犀牛遺骸時發現,氣候變化導致了它們的滅亡,而由非人類捕獵引起。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融化後發現羊毛犀牛遺骸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融化後發現羊毛犀牛遺骸俄羅斯科學家正在仔細研究保存完好的一頭羊毛犀牛的遺骸,該遺骸在雅庫特鑽石產區被發現後可能在12,000年前漫遊於西伯利亞腹地。雅庫特(24歲)引用了科學家瓦萊裡普洛特尼科夫(ValeryPlotnikov)的話,該犀牛於8月份在一條河中被發現,該河的四肢,一些器官,象牙都很稀少,甚至包括羊毛。媒體出口。普洛特尼科夫說,這種長毛的犀牛可能生活在11700年前結束的更新世晚期。科學家說,從發現的腐蝕痕跡來看,這隻野獸似乎是用象牙來收集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