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的人,只配和餐桌上的羊一樣嗎?

2020-12-06 芭樂電影

相比於流量爛片扎堆且火爆的電影市場而言,影迷們偶爾一次眼睛沒擦亮被坑腰包不可怕!

可怕的是整個電影生態。

首先觀眾不知道好片在哪;

其次就算觀眾知道有好片,又難確認好評是不是刷出來的;確定了是好片吧,影院可選的場次又少的可憐!

這些都還不是最可怕的,或許可怕的是明知爛片還義無反顧扎進去的心態。

有些粉絲呢?

更「辛苦」,看完後還要昧良心怒刷好評!

票房作假、刷票、退票綁架院線就更不用說了,在這種環境下小導演小製作的佳片就更難生存了。

今天要說的就是「小成本」導演忻鈺坤的又一力作!

—《暴裂無聲》

為什麼是又?

因為他就是那位曾經用170萬拍出《心迷宮》的新銳導演忻鈺坤!

忻鈺坤曾經在訪談節目中說:

心迷宮對於他來說不是終點,而是一個起點!在這之後的創作都將更複雜、更困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心迷宮》作為忻鈺坤的第一部作品來說-成績確實很好。

在完成度、起點、好評方面都太高了!

以至於在芭叔看這部新片前,都替導演捏把汗,害怕達不到預期。

忻鈺坤的作品和別的一些電影不同的地方,或許就在於對「所見即所得」這句話的理解上。

敘事層面上講的是一個故事,層面下又是隱藏著導演想講的另外一個故事。

這就是所見不見得即所得!

影片主線劇情就是圍繞張保民尋找失蹤的兒子,隨後牽扯出礦主昌萬年律師徐文杰

從大致劇情來看或許初以為他是一部和《失孤》一樣類型的影片!

是嗎?

顯然不是。

《暴裂無聲》的野心更大!

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那個年代大力發展下的包頭

——貧瘠荒涼的礦山!

山上放羊的,就是主角張保民的兒子!

壓抑深邃的礦洞內,正在展現暴力的張保民突然得知兒子失蹤了!

張保民(宋洋飾)-啞巴,底層礦工,妻子重病。

他不信佛、不信邪,老母親求佛燒紙保佑孫子歸來都得躲著張保民。

或許他認為誰也靠不住,只有自己的拳頭靠譜。

礦山要徵用土地,村裡所有人都勸他籤了補償協議。

他不僅不籤,還和屠夫丁海鬥毆並戳瞎他一隻眼睛。

在所有人都向一己私慾低頭時,他孤身一人顯得那麼不合群。

這群人,原本不就是「瞎子」嗎?

都是在利慾面前蒙蔽自己眼睛的「瞎子」

張保民呢?

他雖處於食物鏈底部,卻有心反抗。

在丟失孩子後爆發出更原始、野蠻的一面。

好幾場衝突,都是用武力解決。

雖然強悍勇猛,但掩蓋不了他掙扎反抗背後的可悲寓意。

張保民

兒子失蹤,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被自己戳瞎屠夫。

但結果卻是很戲劇性……

宋洋飾演的張保民是啞巴,所以全片沒有一句臺詞!

這樣的設計本身對演員的要求很高。

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就比較考驗演員的表演能力了。

人物的措辭、語氣、聲調等等,都是角色塑造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比之下,姜武飾演的弘昌礦業集團董事長-昌萬年,在人物塑造方面就有了先天優勢!

出場的第一幕,就是這個黑礦主捐款改善學校環境,校長要求昌萬年在孩子們面前發表演講。

被他以耽誤孩子們學習拒絕了!

做好事不留名?

不存在的,接著,他問了一個很「野蠻」直白的問題。

記者來了嗎?

喊進來合照一張就行了。

仔細一看,拍照時的昌萬年換上了校長樸素的黑夾克。

左:昌萬年

在校長、媒體面前,他披著的都是不屬於他自己的皮,即使是做「好事」。

很多人覺得做好事都得不留名?

芭叔想說的是,假如真正幫助到了需要的人,適當給予對等名也是應得的。

不願留名是高尚,想追名也無可厚非。

商人逐利是天性,或許我們本就可以把這事看成一樁生意買賣。

做好事得到鼓勵、表揚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就算出發點是為了得到表揚而去做好事,重要的是好事確實做成了。

出錢出力者真正幫助到了需要的人,錢換名各取所需。

現實中昌萬年這樣做好事求名的人很多,情理之中。

總好過前段時間被爆出來「詐捐」的某些明星強。

媒體畫面沒少給,名大張旗鼓的收了,結果捐款的事拋後腦勺去了!

多噁心人啊!

捐款目的是為了營銷、立人設等都可以理解。

重要的不就是要落到實處嗎?

任何情況下,捐不捐、捐多少?這是個人大義,不用去道德綁架。

但至少做一說一!

古天樂默默捐助百所學校不求名利,甚至沒有讓媒體大肆報導。

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這樣,也能理解,不捐沒理由會破口大罵你,但至少你別忽悠呀!

幹了好事不能抵消曾經做過的壞事,反之也一樣。

影片中這一幕只表現出了「黑礦主」中礦主昌萬年有錢,他逐利的同時也辦好事追名,「黑」的一面還沒有真正刻畫出來。

接下來才是正菜。

「黑」礦主昌萬年,吃肉!

「吃肉」不是陳述,而是對他和想隱喻的人群最貼切的形容詞。

吃,弱肉強食。

食物鏈頂端的他對待下等階級同張保民一樣原始、野蠻、暴力,只不過昌萬年是佔據主動權的撕咬弱者!

昌萬年和李總吃飯那一段戲就是對上面這幾句話最好的詮釋。

「吃」、「肉」、野蠻、暴力等等應有盡有!

此處無聲,暴裂!

小礦主:李總

昌萬年話裡有話的喊李總嘗嘗羊肉!

李總說:我信佛,吃素!

昌萬年抬了抬筷子上的羊肉,說:

羊,也吃素!

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

吃素的東西,下場就和餐桌上的羊一樣!

任人宰割,為他人魚肉!

影片中大量的宰殺、吃肉、陳列動物屍體的鏡頭都是在加深這個寓意!

小礦主李總被昌萬年「壓」著!

喘不過氣來的不止他,還有觀眾。

不是這一刻昌萬年有多狠、多血腥的行為。

而是因為觀眾對這個:

你吃素,別人就吃你的寓意深有感觸!

就算你不吃,也由不得你做主。

他用話譏諷、對付李總是有原因的,有人舉報昌萬年名下礦業非法開採汙染環境!

礦上這點事,谷豐山大大小小十多個礦,

不是用我的車就是用我的設備,只有你,跟我一點關係都不沾!

而昌萬年背後的邏輯讓我們心底一涼!

——所有人都跟我狼狽為奸,出了事那肯定就是你這個有原則、有堅持的人幹的,我就要搞你!

這還只是他狠的冰山一角!

相比很多話癆反派來說,昌萬年就像網絡流行用語形容的那樣:

—人狠話不多!

「我要你把公司賣給我。在這卷肉切完前把字籤了」

無聲的威脅更滲人。

作家王爾德曾說過:

每個聖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潔白無瑕的未來。

這話套用在昌萬年這個「黑礦主」身上,他是罪人,過去也幹過好事,但就目前這個為人處事的姿態,已經讓觀眾不希望他有未來。

冒出這種「陰暗」想法的同時,恰恰就證明了姜武這段戲對角色的黑塑造的很成功!

這也是全片中對昌萬年這個人物形象的設計與表演最出彩的地方,使角色一下就立起來了。

姜武飾演的這個人物不僅喜歡用冷兵器弓-狩獵,還愛好收集動物標本!

忻鈺坤導演說過,整部電影中只有昌萬年這個人物設計之初是有原型的。

因為他一次和人聊天中了解到,很多中國富豪在國外狩獵,然後把標本花大價錢運回國內,而這個土豪的樓就在他家對面。

這樣的人離我們生活其實並不遠,他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交鋒的過程中,從李總不知不覺間改變對昌萬年的稱呼中可以預見:

他臣服,妥協了!

在昌萬年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強硬作風下:

李總被恐嚇的委曲求全;礦業與村長狼狽為奸;村民為了眼前丁點利益,對佔山開礦破壞環境視而不見等等……

都反應了這個黑暗現實下各種人的妥協和無奈,由各種原因不得不同流合汙的個體,「助紂為虐」組成了這個黑團體。

徐文杰

片中還有一位主線人物——徐文杰。

他是一位律師,也是昌萬年群體中的一員。

如果說昌萬年是代表金字塔頂端,那他的少言寡是因為賦予權威,說的話都是命令!

啞巴張保民故事層面下,就象徵著社會底層是沒有話語權的。

不配說話,說了也沒人聽!

徐律師

而中產階層的徐律師則是能說話,卻不想說。

鼻梁上的那副眼鏡更像是他的面具,沒戴的時候能說兩句人話,戴上後說的鬼話連他自己都信了!

為何?

不論他的出發點是被逼無奈、亦或是明哲保身,他都代表了正義為虎作倀的那群人。

宋洋飾演的張保民

就這樣三個主角,多線敘事,導演用劇情把原本無關的他們串在一起。

很多導演似乎都有一種故鄉情懷,比如坎城電影節的「親兒子」賈樟柯導演(剛落幕的5.20坎城,賈導的《江湖兒女》無所斬獲),他的很多電影都熱衷於聚焦老家-山西汾陽。

導演忻鈺坤這次也把《暴裂無聲》的故事設定在老家-內蒙古包頭。

這裡無休止採礦,雖然很多人變身為暴發戶。

卻也有很多後遺症。

栓子

片中導演對老家環境汙染的隱喻畫面很多。

當然,隱喻不止於此!

開篇芭叔說過:

因為之前《心迷宮》的起點太高,所以對《暴裂無聲》期望難免很高,怕會失望。

還就真一語成讖,確實有點「失望」!

單就電影的故事本身來說,比前作要更「粗糙」。

但野心比前作更大,本片中大量的隱喻畫面,幾乎沒有無端的鏡頭。

車牌、石頭、動物、礦山、金字塔擺件、奧特曼面具、鳥的屍體等等都是有故事層面下的寓意。

很多鋪墊畫面的留白,以及最後的開放式結局!

正是這些大量的隱喻,想表達的東西太多了,導致導演有可能在最後收的時候沒有做到完美。

或許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貪多嚼不爛!

但對於暴裂無聲不滿意,也只是基於對導演前作太「耀眼奪目」的比較之下而言。

相較於同類電影,它依然是水準之上。

大家看評分就懂了!

事實上,電影中有一幕一直讓叔耿耿於懷:

——兒子把畜生當成人,在屋內給它搭了個窩,張保民卻執意要把羊放到屋外,不讓羊呆在屋裡睡。

孩子可能是因為無知。

但,當所有成年人都自願或者被迫和「畜生」同流合汙了,張保民的堅持顯得那麼無力,就算有不和畜生同屋的底線尊嚴。

卻又不得不收下村長遞過來的礦山佔地補貼!

可悲的是,個人(窮人)終究難擋大潮!

即使不亢不卑的他,把裝著踐踏尊嚴的信封扔了回去!

可裡面的200塊錢,還是留下了…

相關焦點

  • 吃肉不再「殺雞宰羊」?實驗室培養肉品有望走上餐桌
    吃肉不再「殺雞宰羊」?實驗室培養肉品有望走上餐桌 原標題:   本報記者 聶翠蓉 綜合外電  香噴噴的烤火雞是感恩節的主打菜。根據該理念,到2030年,餐桌上的動物蛋白將通過生物反應器生產提供,未來動物養殖或將被全面取代。  「人工培養肉質」受追捧  莫茲扎克的理念也被稱為「體外肉質培養」。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近日報導,2013年,荷蘭科學家馬克·波斯特參加英國的一檔電視秀,他利用生物技術培養的肉為原料,製作並吃掉第一個「人造肉漢堡」。
  • 吃肉我們只要吃小鮮肉,我們不啃老,吃羊蠍子我只服這家!
    看這個羊蠍子鍋裡咕嘟咕嘟的冒泡的是什麼嗎?是幸福和快樂!我不相信有什麼煩惱是一鍋羊蠍子解決不了的。吃肉愛好者絕對不能錯過的美食之一,就是羊蠍子。羊蠍子就是羊大梁,因為形狀酷似蠍子,所以俗名是羊蠍子。一鍋羊蠍子,連肉帶骨頭熬上了好幾個小時。輕輕咬下一塊羊肉,真是鮮香美味,肥而不膩,嫩嫩的、香香的、酥酥的、唇齒留香讓人回味無窮。先吃肉,再涮菜,一頓下來,是全身上下透著個「爽」!吃蠍子得來北方,來北方就得去亮健容天羔羊蠍。亮健容天羔羊蠍緣起於京城一條小胡同內。
  • 不吃肉能救地球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事情果真那麼簡單嗎?讓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地球上所有人都不再食用肉類、奶類以及蛋類會發生什麼。如果每個人都吃素,同樣會帶來高昂的成本。雖然現在絕大多數畜禽養殖都用穀物做飼料,但是畜禽不一定非要吃穀物飼料。在漫長的歷史上,牛、羊都在並不適合耕種的土地上吃草,從而把不適於人類食用的草料轉化成可食用的肉和奶。即便是現在,養羊依然是從貧瘠的土地上獲得食物的最有效的方式。
  • 這隻怪羊不吃草,餓了吃肉渴了喝啤酒,獸醫的話讓主人倍感壓力!
    這隻怪羊不吃草,餓了吃肉渴了喝啤酒,獸醫的話讓主人倍感壓力!現在農村還有許多人家養牛、羊、豬家禽來維持自己家庭的開支,可以等它們長大賣到好的價錢。而我們都知道羊是靠吃草來填飽肚子的。而有隻羊它不吃草只吃肉喝啤酒,這是什麼原因呢?
  • 你是否在疑惑總吃肉和不吃肉的人,哪個更健康呢?答案原來是這樣
    我們會發現餐桌上的大魚大肉越來越多,同樣現在的肥胖人群也開始增多。可是肥胖不僅會使我們的行動不便,更主要的是肥胖更容易給身體帶來疾病。所以勸「無肉不歡」的人們,還是少吃點肉吧。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素食主義的人,不吃肉只吃菜,這樣好不好呢?也不好。這會讓身體缺少必要的營養攝入。
  • 想減肥的人,若是長期只吃素不吃肉,真能瘦下來嗎?
    四月不減肥,五月徒傷悲!這句話不知道什麼時候,在減肥人群當中開始流行起來,成為了減肥的一大動力。天氣逐漸變得炎熱了,減肥這件事也慢慢的被提上了日程。很多人懶得運動,又不知道怎麼才能瘦,也不知道可以問誰,就知道少吃肉就可以減肥。
  • 素食文化:宣化上人開示 欲度眾生 先不吃肉
    我們不用往外找眾生,人自性(身)中已有無量眾生。現在科學發達,可證明人體中有很多細菌和微生物,五臟六腑中有無量眾生。人吃的食物也是眾生,如豬肉、牛肉、魚類等,這些肉類中有很多細菌。不吃這些肉類,肚裡就沒有了這些細菌的種子。吃那一類眾生較多,即與之成為眷屬,與彼因緣加深,而致糾纏不清不能分離。吃豬肉多者,有機會生為豬。吃牛肉多者,則生為牛。若多吃米是否也變米呢?米是無情,而眾生是有情。
  • 只吃素不吃肉真的可以減肥嗎?要承擔什麼後果嗎?#健康闢謠#
    這不,就在前天,一位要好的閨蜜就滿腹牢騷的找上了我,讓我給她支招如何才能快速減肥,並問只吃素不吃肉能不能減肥? 事實上,只吃素不吃肉不一定能減肥,關鍵還是要看具體怎麼吃。 這是因為能不能快速的成功減肥,主要與攝入的能量有關,和是否吃素或吃肉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簡單的說,不管是吃素還是吃肉,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嘴,一旦攝入的能量超標就會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發生肥胖。
  • 兔子真的只吃素嗎
    兔子不僅僅是動物,還是寵物,甚至成為成都人餐桌上的美食,據說四川每年都要吃3億隻兔子,什麼麻辣兔頭,麻辣兔丁,頓時覺得四川人,好殘忍,有沒有?要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素食動物,人也是一樣,要知道靠吃草和果蔬攝取到身體內需要的蛋白質並不多,蛋白質是組成動物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蛋白質的參與。
  • 中國每年人均吃掉一隻羊 少吃肉可拯救地球
    吃肉太多容易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發生,這一結論目前已經得到大部分公眾的認可和關注,但人們把它和身體健康緊密聯繫時,可能怎麼也想不到:吃肉還和環境有關。少吃肉甚至可以拯救地球。每個國人一年吃掉一隻羊 2015年6月,我國農業部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肉類產量8707萬噸,比1978年增長了9.2倍。目前,我國每天消耗2.3億公斤肉類。國人愛吃肉,雖然增長速度和需求總量均已成為世界第一,但人均肉品消耗量仍比國外那些食肉大國少得多。
  • 天天吃肉的人與不吃肉的人之間有什麼區別?你真知道?看專家理解
    那麼每天吃肉的人與不吃肉的人,身體健康有哪些區別呢?區別一定是有的!現在就有一個比較流行的減肥方法,大家可能早都有所耳聞,只吃肉不吃飯,沒有任何碳水化合物的減肥方法,大家覺得這個方法怎麼樣?他有效嗎?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影響嗎?但是大家仔細去研究一下這個減肥方法,實際上如果不是「純肉」的話,不管是我們吃的雞肉、鴨肉,還是其他肉,實際上除了蛋白質之外。
  • 武則天禁止吃肉,大臣在家偷宰了一隻羊,被告密後,結局真痛快
    說是在公元692年,女皇帝武則天在五月份頒發了一個禁令,不準任何人殺生吃肉。當時這個禁令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其他地方的人,如果不吃肉的話,靠著五穀素食還能勉強存活,但是,天下之大,有不少住在沿海的百姓,他們的一日三餐,就只能是魚蝦之類,五穀作物根本就不夠吃的。
  • 白羊座男生和處女座女生配嗎 在一起適合嗎
    曾幾何時,牛郎織女在一起的鵲橋,其實就是俗世的人把星座美化後的樣子,因為,長久以來,人們可以為愛情獲得更好的結果,從而得到愛情的結晶。所以在愛情的道路上,可以通過星座具體分析會發生什麼。白羊座男生配處女座女生嗎不配。羊是一個喜歡刺激,喜歡追求新事物的人。羊什麼都粗心。處女座到處吹毛求疵的做事方式很難理解。兩個人都不順眼。但是處女座生羊的氣,就想和睦相處,維持長久的愛情在一起。他們似乎需要一些奇蹟。
  • 羊吃肉?我的天吶,山羊一口吃掉小雞仔,雞媽媽急得要死
    羊一口吃掉小雞仔,雞媽媽急得要死。在我的印象裡,山羊是食草動物,每天只要吃吃草就能長肉了。吃肉這個事情還像跟它完全不搭邊啊。你如果直接跑過來告訴我,你們家的羊是吃肉長大的,我肯定是不信的。但是,直到我看到這個視頻以後, 我對山羊吃肉這個事有了別的看法。這是母雞媽媽帶著孩子們在羊圈裡找食物。因為羊圈裡甘草多,蟲子也多。食物好找。為了安全起見,母雞很有眼裡的跟羊隔著籠子。可是誰知道一個不注意,小雞就從籠子鑽過去了。這個時候在一邊吃草的山羊有了新的動作。山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口就把那個可憐的小雞仔給吞了。
  • 大伯宰羊記:發誓要吃肉犒勞自己,真正吃到嘴裡的只剩下了羊下水
    在村口匯合了一同放羊的夥伴,羊群也像雪球一樣大了起來,好在羊兒們性情溫和,又熟悉了流程,不用費力吆喝便可自行出發。兩個放羊人的責任,就是看住那些特立獨行想要自我覓食的羊,給它一鞭子,或輕或重全看今天的心情。到了草灘,放羊人把大衣鋪在草地上,點上一支煙,喝著茶水,開始了聊天。
  • 因為人類是弱者,所以才吃肉?
    ,可是猴子,猩猩們卻只吃素。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吃肉呢?吃肉真的健康嗎?祖先也吃肉?1974年,科學家在東非肯亞發現了一塊直立人化石。這塊化石的年代大概有170萬年了,是名副其實的「老祖宗」。但是,這塊化石從側面看上去有些怪異,似乎比一般的化石要厚的多,有可能是骨挫傷而造成內部出血導致骨頭增生而變厚。
  • 如果全世界都不吃肉,這些奇蹟就會出現......
    乾旱和半乾旱牧場只適合飼養動物,比如靠近撒哈拉沙漠的非洲薩赫勒地區。如果我們不再吃肉的話,那裡的遊牧民族將永久定居下來。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聯合國氣候變遷科學研究小組主席帕卓裡指出,不吃肉、騎腳踏車、少消費,就可以協助遏止地球暖化。全球肉製品加工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排放總量的18%,甚至超過交通業。地球上共有15億隻家養牛和野牛,17億隻綿羊和山羊,而且它們的數量還在快速增長。
  • 為何食肉動物只吃肉卻不會生病?它們真的不需要吃素嗎?
    導讀:為何食肉動物只吃肉卻不會生病?它們真的不需要吃素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覺,長時間沒有吃素之後,感覺渾身都不自在了,必須吃點青菜水果才能好受一點,這種情況在營養學裡面叫做均衡飲食,可能很多人會問了,為什麼人類需要做到均衡飲食呢?
  • 突然發現個問題,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羊豬牛,真的是這樣嗎?
    突然發現個問題,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羊、豬、牛,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這三種動物到底是什麼食性,牛和羊的確是食草動物,但被更多人當作日常肉類的食物的豬則不一樣。事實上,作為最常見的家畜之一,豬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亞種脊椎動物,更是古雜食類哺乳動物成員之一。
  • 不吃肉的縣官故事(短篇)
    縣令一概拒不接見,而是到鄉村,農家小院探訪。新任縣令親臨鄉村,體察民情,村民感覺新任縣令是位清官。歡歌笑語,紛紛迎接。有些鄉民,要殺豬宰羊,招待縣令。師爺制止鄉民說,縣令探訪民情,不可破費。鄉民說,縣令是客人,殺豬招待客人應該呀。師爺這才悄悄告訴鄉民道,縣令不吃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