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流量爛片扎堆且火爆的電影市場而言,影迷們偶爾一次眼睛沒擦亮被坑腰包不可怕!
可怕的是整個電影生態。
首先觀眾不知道好片在哪;
其次就算觀眾知道有好片,又難確認好評是不是刷出來的;確定了是好片吧,影院可選的場次又少的可憐!
這些都還不是最可怕的,或許可怕的是明知爛片還義無反顧扎進去的心態。
有些粉絲呢?
更「辛苦」,看完後還要昧良心怒刷好評!
票房作假、刷票、退票綁架院線就更不用說了,在這種環境下小導演小製作的佳片就更難生存了。
今天要說的就是「小成本」導演忻鈺坤的又一力作!
—《暴裂無聲》
為什麼是又?
因為他就是那位曾經用170萬拍出《心迷宮》的新銳導演忻鈺坤!
忻鈺坤曾經在訪談節目中說:
心迷宮對於他來說不是終點,而是一個起點!在這之後的創作都將更複雜、更困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心迷宮》作為忻鈺坤的第一部作品來說-成績確實很好。
在完成度、起點、好評方面都太高了!
以至於在芭叔看這部新片前,都替導演捏把汗,害怕達不到預期。
忻鈺坤的作品和別的一些電影不同的地方,或許就在於對「所見即所得」這句話的理解上。
敘事層面上講的是一個故事,層面下又是隱藏著導演想講的另外一個故事。
這就是所見不見得即所得!
影片主線劇情就是圍繞張保民尋找失蹤的兒子,隨後牽扯出礦主昌萬年、律師徐文杰。
從大致劇情來看或許初以為他是一部和《失孤》一樣類型的影片!
是嗎?
顯然不是。
《暴裂無聲》的野心更大!
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那個年代大力發展下的包頭
——貧瘠荒涼的礦山!
山上放羊的,就是主角張保民的兒子!
壓抑深邃的礦洞內,正在展現暴力的張保民突然得知兒子失蹤了!
張保民(宋洋飾)-啞巴,底層礦工,妻子重病。
他不信佛、不信邪,老母親求佛燒紙保佑孫子歸來都得躲著張保民。
或許他認為誰也靠不住,只有自己的拳頭靠譜。
礦山要徵用土地,村裡所有人都勸他籤了補償協議。
他不僅不籤,還和屠夫丁海鬥毆並戳瞎他一隻眼睛。
在所有人都向一己私慾低頭時,他孤身一人顯得那麼不合群。
這群人,原本不就是「瞎子」嗎?
都是在利慾面前蒙蔽自己眼睛的「瞎子」
張保民呢?
他雖處於食物鏈底部,卻有心反抗。
在丟失孩子後爆發出更原始、野蠻的一面。
好幾場衝突,都是用武力解決。
雖然強悍勇猛,但掩蓋不了他掙扎反抗背後的可悲寓意。
張保民
兒子失蹤,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被自己戳瞎屠夫。
但結果卻是很戲劇性……
宋洋飾演的張保民是啞巴,所以全片沒有一句臺詞!
這樣的設計本身對演員的要求很高。
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就比較考驗演員的表演能力了。
人物的措辭、語氣、聲調等等,都是角色塑造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比之下,姜武飾演的弘昌礦業集團董事長-昌萬年,在人物塑造方面就有了先天優勢!
出場的第一幕,就是這個黑礦主捐款改善學校環境,校長要求昌萬年在孩子們面前發表演講。
被他以耽誤孩子們學習拒絕了!
做好事不留名?
不存在的,接著,他問了一個很「野蠻」直白的問題。
記者來了嗎?
喊進來合照一張就行了。
仔細一看,拍照時的昌萬年換上了校長樸素的黑夾克。
左:昌萬年
在校長、媒體面前,他披著的都是不屬於他自己的皮,即使是做「好事」。
很多人覺得做好事都得不留名?
芭叔想說的是,假如真正幫助到了需要的人,適當給予對等名也是應得的。
不願留名是高尚,想追名也無可厚非。
商人逐利是天性,或許我們本就可以把這事看成一樁生意買賣。
做好事得到鼓勵、表揚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就算出發點是為了得到表揚而去做好事,重要的是好事確實做成了。
出錢出力者真正幫助到了需要的人,錢換名各取所需。
現實中昌萬年這樣做好事求名的人很多,情理之中。
總好過前段時間被爆出來「詐捐」的某些明星強。
媒體畫面沒少給,名大張旗鼓的收了,結果捐款的事拋後腦勺去了!
多噁心人啊!
捐款目的是為了營銷、立人設等都可以理解。
重要的不就是要落到實處嗎?
任何情況下,捐不捐、捐多少?這是個人大義,不用去道德綁架。
但至少做一說一!
古天樂默默捐助百所學校不求名利,甚至沒有讓媒體大肆報導。
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這樣,也能理解,不捐沒理由會破口大罵你,但至少你別忽悠呀!
幹了好事不能抵消曾經做過的壞事,反之也一樣。
影片中這一幕只表現出了「黑礦主」中礦主昌萬年有錢,他逐利的同時也辦好事追名,「黑」的一面還沒有真正刻畫出來。
接下來才是正菜。
「黑」礦主昌萬年,吃肉!
「吃肉」不是陳述,而是對他和想隱喻的人群最貼切的形容詞。
吃,弱肉強食。
食物鏈頂端的他對待下等階級同張保民一樣原始、野蠻、暴力,只不過昌萬年是佔據主動權的撕咬弱者!
昌萬年和李總吃飯那一段戲就是對上面這幾句話最好的詮釋。
「吃」、「肉」、野蠻、暴力等等應有盡有!
此處無聲,暴裂!
小礦主:李總
昌萬年話裡有話的喊李總嘗嘗羊肉!
李總說:我信佛,吃素!
昌萬年抬了抬筷子上的羊肉,說:
羊,也吃素!
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
吃素的東西,下場就和餐桌上的羊一樣!
任人宰割,為他人魚肉!
影片中大量的宰殺、吃肉、陳列動物屍體的鏡頭都是在加深這個寓意!
小礦主李總被昌萬年「壓」著!
喘不過氣來的不止他,還有觀眾。
不是這一刻昌萬年有多狠、多血腥的行為。
而是因為觀眾對這個:
你吃素,別人就吃你的寓意深有感觸!
就算你不吃,也由不得你做主。
他用話譏諷、對付李總是有原因的,有人舉報昌萬年名下礦業非法開採汙染環境!
礦上這點事,谷豐山大大小小十多個礦,
不是用我的車就是用我的設備,只有你,跟我一點關係都不沾!
而昌萬年背後的邏輯讓我們心底一涼!
——所有人都跟我狼狽為奸,出了事那肯定就是你這個有原則、有堅持的人幹的,我就要搞你!
這還只是他狠的冰山一角!
相比很多話癆反派來說,昌萬年就像網絡流行用語形容的那樣:
—人狠話不多!
「我要你把公司賣給我。在這卷肉切完前把字籤了」
無聲的威脅更滲人。
作家王爾德曾說過:
每個聖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潔白無瑕的未來。
這話套用在昌萬年這個「黑礦主」身上,他是罪人,過去也幹過好事,但就目前這個為人處事的姿態,已經讓觀眾不希望他有未來。
冒出這種「陰暗」想法的同時,恰恰就證明了姜武這段戲對角色的黑塑造的很成功!
這也是全片中對昌萬年這個人物形象的設計與表演最出彩的地方,使角色一下就立起來了。
姜武飾演的這個人物不僅喜歡用冷兵器弓-狩獵,還愛好收集動物標本!
忻鈺坤導演說過,整部電影中只有昌萬年這個人物設計之初是有原型的。
因為他一次和人聊天中了解到,很多中國富豪在國外狩獵,然後把標本花大價錢運回國內,而這個土豪的樓就在他家對面。
這樣的人離我們生活其實並不遠,他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交鋒的過程中,從李總不知不覺間改變對昌萬年的稱呼中可以預見:
他臣服,妥協了!
在昌萬年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強硬作風下:
李總被恐嚇的委曲求全;礦業與村長狼狽為奸;村民為了眼前丁點利益,對佔山開礦破壞環境視而不見等等……
都反應了這個黑暗現實下各種人的妥協和無奈,由各種原因不得不同流合汙的個體,「助紂為虐」組成了這個黑團體。
徐文杰
片中還有一位主線人物——徐文杰。
他是一位律師,也是昌萬年群體中的一員。
如果說昌萬年是代表金字塔頂端,那他的少言寡是因為賦予權威,說的話都是命令!
啞巴張保民故事層面下,就象徵著社會底層是沒有話語權的。
不配說話,說了也沒人聽!
徐律師
而中產階層的徐律師則是能說話,卻不想說。
鼻梁上的那副眼鏡更像是他的面具,沒戴的時候能說兩句人話,戴上後說的鬼話連他自己都信了!
為何?
不論他的出發點是被逼無奈、亦或是明哲保身,他都代表了正義為虎作倀的那群人。
宋洋飾演的張保民
就這樣三個主角,多線敘事,導演用劇情把原本無關的他們串在一起。
很多導演似乎都有一種故鄉情懷,比如坎城電影節的「親兒子」賈樟柯導演(剛落幕的5.20坎城,賈導的《江湖兒女》無所斬獲),他的很多電影都熱衷於聚焦老家-山西汾陽。
導演忻鈺坤這次也把《暴裂無聲》的故事設定在老家-內蒙古包頭。
這裡無休止採礦,雖然很多人變身為暴發戶。
卻也有很多後遺症。
栓子
片中導演對老家環境汙染的隱喻畫面很多。
當然,隱喻不止於此!
開篇芭叔說過:
因為之前《心迷宮》的起點太高,所以對《暴裂無聲》期望難免很高,怕會失望。
還就真一語成讖,確實有點「失望」!
單就電影的故事本身來說,比前作要更「粗糙」。
但野心比前作更大,本片中大量的隱喻畫面,幾乎沒有無端的鏡頭。
車牌、石頭、動物、礦山、金字塔擺件、奧特曼面具、鳥的屍體等等都是有故事層面下的寓意。
很多鋪墊畫面的留白,以及最後的開放式結局!
正是這些大量的隱喻,想表達的東西太多了,導致導演有可能在最後收的時候沒有做到完美。
或許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貪多嚼不爛!
但對於暴裂無聲不滿意,也只是基於對導演前作太「耀眼奪目」的比較之下而言。
相較於同類電影,它依然是水準之上。
大家看評分就懂了!
事實上,電影中有一幕一直讓叔耿耿於懷:
——兒子把畜生當成人,在屋內給它搭了個窩,張保民卻執意要把羊放到屋外,不讓羊呆在屋裡睡。
孩子可能是因為無知。
但,當所有成年人都自願或者被迫和「畜生」同流合汙了,張保民的堅持顯得那麼無力,就算有不和畜生同屋的底線尊嚴。
卻又不得不收下村長遞過來的礦山佔地補貼!
可悲的是,個人(窮人)終究難擋大潮!
即使不亢不卑的他,把裝著踐踏尊嚴的信封扔了回去!
可裡面的200塊錢,還是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