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世了,我們才知道《2001太空漫遊》中機器人哈爾是他配音的

2020-12-05 貓眼電影

據外媒報導,曾在《2001太空漫遊》中為高科技電腦哈爾配音的加拿大演員道格拉斯·雷恩去世,享年90歲。

1968年由庫布裡克執導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早已經被列入經典的範疇。片中那艘太空船是被一個叫「哈爾」的9000型電腦控制,它的智力水平與人類不相上下,能夠與人類對話,但同時也具備人類性格中惡的一面。它有一句經典臺詞:「我很抱歉,我恐怕我不能那麼做。」而道格拉斯·雷恩就用他的聲音,讓觀眾記住了這句話。

此後,道格拉斯·雷恩就幾乎成為了機器人配音專業戶,1973年他在伍迪·艾倫執導的影片《傻瓜大鬧科學城》中為機器人配音。1984年,彼得·海姆斯再次根據亞瑟克拉克的小說《2010太空漫遊》改編成了科幻電影《2010》,道格拉斯·雷恩則又為哈爾配音。

除了配音之外,雷恩也曾出演過一些電影,比如《滑下珠峰的男人》《愛情與盜竊》等,也演過一些莎士比亞的作品,並在1972年獲得託尼獎提名。

相關焦點

  • 演員Douglas Rain去世! 曾配《2001太空漫遊》
    演員Douglas Rain去世!曾配《2001太空漫遊》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是什麼讓《2001太空漫遊》成為科幻電影先驅當斯坦利·庫布裡克找到亞瑟·克拉克,希望與他合作《2001太空漫遊》時,他說他想拍一部關於「人類與宇宙關係」的電影。這是一個人所能想到的最崇高的概念,它在電影裡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數百萬年前,一群類人猿與一塊黑色巨石互動。
  • Feature+ 專欄 | 2001太空漫遊:最終的旅程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以下簡稱為《2001》)這部被廣泛視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使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在科幻電影真正進入主流文化之前便被納入了這一類型片的名人堂。
  • 《2001:太空漫遊》:未來啟示錄
    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和電影巨擘斯坦利·庫布裡克的同名電影於1968年先後橫空出世後,毫不誇張地說,科幻小說和電影的領域便矗立著令人矚目的豐碑和燈塔。這兩部作品誕生後直到今天,它們對現實的影響有目共睹,一大批卓越的的科幻小說家和電影導演更是用自己的作品致敬過往與未來。
  • 《2001太空漫遊》50周年:一部電影和一整個時代
    和海因萊因,阿西莫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的克拉克是一名科幻大師,他在1945年提出了3顆衛星覆蓋全球衛星通訊系統的設想,1967年科學家們才研製出來。據說自此之後,世界通訊衛星組織每年還要向他支付象徵性的專利費。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
    《2001太空漫遊》自從上映以來就被有被冠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稱。詹姆斯卡梅隆在節目裡提到,他曾經在電影院看了五遍《2001太空漫遊》,其中一次,有一個人直接衝到銀幕前大喊「It's God,It's God」。2001因為他所提出地問題之尖銳和深刻,也被我們稱為硬核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品,他包含了,人類進步的源泉,對科技的恐懼,人類的定義,宇宙對於人的無限。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100 多年之後,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在他執導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首次將《藍色多瑙河》與浩瀚的宇宙相接,流淌的音符仿佛在訴說廣闊太空的深邃與神秘,使人沉浸其中。半個世紀過去了,這部影片早已是眾多影迷心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成為探索生命與宇宙的經典之作,同時也開啟了科幻電影新的大門。
  • 上影節展映片|《2001:太空漫遊》有多貼近今天的生活
    聽到周星馳在《長江七號》預告片裡用「序曲」,聽到《機器人瓦力》裡引領人類殘部返回地球的艦長起床要聽《藍色多瑙河》,站起肥胖身軀反抗酷似哈爾9000的獨眼人工智慧要靠「序曲」,我們就知道他們在致敬庫布裡克。任何影像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辛普森一家》或《南方公園》這類動畫電視劇,只要出現黑方石,我們都知道這是在致敬庫布裡克。
  • 50年了,《2001: 太空漫遊》到底說了什麼
    《2001:太空漫遊》中被影評人稱為「嗑了藥」的那些漫長而空幻的鏡頭,剛好滿足了他們追尋「靈性」歸宿的需求。這群年青人動輒翻看此片三、四次,以至於這部68年上映的電影,直到1972年才正式從影院下線。《2001:太空漫遊》成為當年好萊塢的票房第一。一代嬉皮士竟成了《2001:太空漫遊》在商業上成功的關鍵。
  • 人生三問——《2001太空漫遊》
    老師推薦過,電影清單裡推薦過,驀地和朋友品茗喝茶的時候,又聽到了它的名字——《2001太空漫遊》。就衝這知名度,這部電影就非看不可,何況是部經典呢。《2001太空漫遊》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根據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於1968年上映,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2001:太空漫遊》第一部科幻片、關於豐碑引導人類進步的故事
    本文要給你說的是一部科幻小說,《太空漫遊》四部曲,我們今天說《太空漫遊》四部曲的第一部,書名叫《2001:太空漫遊》。為什麼我們要講《太空漫遊》四部曲這部小說呢,我給你兩個理由:第一,作者牛。作者亞瑟·克拉克是世界現代科幻三巨頭之一,他的作品是科幻作品裡最硬的,也就是科學性最強的意思。
  • 劉慈欣也佩服的科幻巨頭亞瑟·克拉克,速讀他的得意之作太空漫遊
    下面我們先看第一部《2001太空漫遊》太空漫遊時間轉到了2001年。在小說設定中,人類科技水平遠超現實中的2001年,在月球、火星都建立了基地,也由此探測出了月球上磁場的異常,從而發現了第二塊石碑。只不過這一次,面對石碑的不再是懵懂的類人猿,而是發展出文明的人類,通過宇宙的通用語言數學,人類很快就從切割精度上,感受到了這塊石碑的不凡背景:石碑來自一個強勢的高級文明。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在他的電影理論著作《時間-影像》中有這樣一段對《2001:太空漫遊》的論述:他認為影片中的關鍵物件——黑石,代表了三種不同大腦的階段性狀態:動物、人類和機器,而影片中人類在宇宙空間中的旅行本質上是對大腦和思想狀態的一種探索。
  • 《2001太空漫遊》配樂精彩,無論是技術還是鏡頭都很超前!
    《2001太空漫遊》幾十年來被譽為最偉大的科幻片,但小編還是更喜歡《銀河系漫遊指南》。這部電影開場的二十分鐘沒有半句對白,只是純粹的展示了類人猿的進化史,就像紀錄片一樣,可見這部電影對於觀眾來說是很挑剔的,也就是說這不是一部純粹的商業電影,導演的大膽和特立獨行才是更值得關注的。畢竟是科幻電影,大量的蒙太奇鏡頭是少不了的,在這部電影中腿骨丟到了空中,掉下來的瞬間變成了太空站,這不禁讓小編想起《銀河系漫遊指南》中飛船跳躍時變成的各種各樣的食物。
  • ...它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片 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
    (值得一提的是,1968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小說也於同年出版。1982年、1988年和1997年阿瑟·克拉克陸續寫出了《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和《3001太空漫遊》,想要更深入了解故事的可找來閱讀。)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催眠且晦澀的史詩級科幻片
    阿瑟·克拉克(左)與庫布裡克(右)     《2001太空漫遊》是李安導演最喜愛的五部電影之一,他評價道:「我非常崇拜庫布裡克,關於《2001太空漫遊》我無法說清它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我當年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那種感覺就像吃了迷幻藥之後的幻覺經歷。」
  • 實體書 |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
  • 福利放送室|90%人都看不懂的《2001:太空漫遊》,奧秘原來都在原著裡!
    《2001:太空漫遊》的編劇阿瑟·克拉克是美國「科幻三巨頭」之一。他自己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甚至還說:「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2001:太空漫遊》,那一定是我和庫布裡克弄錯了。我們想要提出的問題遠超過我們給出的答案。」
  • 冷門| [2001太空漫遊]中,庫布裡克的小心機
    當然,你可能之前看電影時並沒有意識到庫布裡克的小「心機」,以下還有你可能不知道的關於[2001太空漫遊]的另外四件事:1、[2001]曾經不叫[2001]命名[2001太空漫遊]一開始被叫做[星星以外的旅程],主要是基於作者阿瑟·C·克拉克的短篇故事
  • 看不懂《2001太空漫遊》沒關係,它的迷幻依舊令我神往!
    看了《流浪地球》後,聽到很多人提及《2001太空漫遊》,於是來了興致去看了這部被譽為「經典科幻之作」的電影,看完驚覺是神作,但不知道該稱它為科幻巨製還是哲學巨製。再看一下年份,竟然出自1968年,更是佩服到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