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藍科技
在短視頻的賽道上,永遠不缺乏關注的焦點。
在目前的市場上,抖音和快手似乎已經代表了短視頻領域。但是,如果你認為在短視頻領域就由這兩者「平分天下」的話,那就為時過早了。
如今短視頻領域,是一場長期的爭奪戰。快手和抖音只不過是搶佔了先機,同時在快手和抖音的啟蒙下,也有大批的企業、創業者和資本,爭先恐後的進入這一片充滿了巨大前景和商業價值領域。
其中,微信和微博就是後來者中最耀眼的兩位。據不完全統計,新浪和騰訊先後推出了十餘款獨立的短視頻APP,但是在抖音和快手的兩強之下,都紛紛敗下陣來。雖然兩家企業在短視頻了領域屢戰屢敗,但仍然對於短視頻充滿了興趣。
就在今年,兩家企業又開始了對於短視頻領域的爭奪。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兩方推出的不再是獨立的APP,而是鑲嵌在各自內容生態之上,並共同將產品命名為「視頻號」。然而,在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之下,視頻號能夠實現微信和微博的「野心」嗎?
流量為王 雙微露鋒芒
2020年1月,微信視頻號就已經開始了內測。到了6月22日,張小龍在朋友圈高調發布稱,微信視頻號的日活用戶已經達到2億。從中也說明,經過了半年的發展,微信視頻號已經初具規模,且受到了用戶的歡迎。而微博視頻號則相對保守,只是最近才開始進行內測,根據藍科技網絡資料了解,當前約有百餘位大V參與,預計近期將正式上線。
而兩者的發布,相對於其他從零開始的短視頻APP來說,其具有先天的流量優勢。
數據顯示,微信目前擁有11億用戶,幾乎所有的智慧型手機用戶都在使用微信,且長時間在線。可以說,微信已經成為了全民APP級別的應用。而其能夠在半年的時間,並且還沒有正式公測的時間就迅速積累了2億用戶,也足以說明其發展的迅猛。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斷,隨著微信視頻號的正式運作,在未來極有可能開啟全民視頻時代,未來的微信用戶也極有可能成為微信視頻號的用戶。
而在微博方面,數據顯示其用戶數量也高達8億,月活用戶超過5億。藉助微博平臺強大的流量以及實時效應,相信用微博視頻號也無需太長時間也可以積累大量的用戶。
內部裂變成為關鍵
反觀抖音和快手兩大平臺,其月活用戶分別為5億和4億。這在面對其他短視頻APP以及微博、微信之時是極大的優勢,但是其單一APP發展的疲軟性,也成為其無法制約微博、微信視頻號發展的主要原因。
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20移動網際網路全景生態報告》顯示,過去一年,用戶量增長近乎停滯,移動用戶月人均使用時長增長了12.9%,由2019年4月的128.2 小時增長至2020年4月的144.8小時。
可以看出,在當前的移動網際網路發展上,移動用戶的增長已經觸達天花板,依靠外部流量獲取極為困難,而通過內部流量進行產品分裂則成為了獲取流量最好的方式。
依託於微信和微博強大的流量,在內部進行短視頻內容的鑲嵌,在滿足了產品本身從圖文到視頻領域的全方位過渡,也極大的方便了用戶多APP操作的複雜性。在同一產品內進行多項內容的操作,在給予消費者最好體驗的同時也增加了用戶對於產品的「忠誠度」,從而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吸取流量的注入。
如今,鑲嵌視頻號可以說已經成為了微信、微博發力短視頻領域的一個最好的方式,流量無需進行轉化,在短鏈條下順利且快速的發展,從而對於快手和抖音進行強有力的衝擊。但是快手、抖音經過數年的發展,也早已擁有了一批忠實的用戶,同時加之其在內容創造方面的積累,內嵌的視頻號也無法快速將其擊敗。
或許在未來,隨著5G的發展,在網速以及資費越來越規範化的情境中,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在短視頻領域將形成「四皇」並立的局面。
(圖片來源:大作)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