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吃日本松茸和椰子蟹要犯法了 已經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20-12-04 小康雜誌社

中國小康網7月10日訊 老馬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9日公布了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最新版。與日本有關的動植物中,高檔菌類松茸和棲息於衝繩縣的椰子蟹等此次新被列入分為三級的瀕危物種中的第三級。日本鰻依然位於第二級,嚴峻狀況持續。

松茸被列入紅色瀕危物種

日本共同社報導,棲息於馬達加斯加的狐猴的近親中,相當於約三分之一的33種被列入瀕危物種中形勢最嚴峻的級別。體長9釐米左右的世界最小靈長類「貝氏倭狐猴」也包括在內。IUCN指出「由於森林破壞和狩獵,棲息環境持續惡化」。

其他與日本相關的生物還有紅點葉蝦虎魚、綠色小丑蝦虎魚等新列入了瀕危物種第三級。蝙蝠的評級也有所調整,小山蝙蝠位列第二級,瀕危度上升一級。

松茸此番首次被IUCN列入瀕危名錄。僅被指定為瀕危物種不會導致國際交易受限。日本環境省在國內評估中已將松茸指定為準瀕危物種。

相關焦點

  • 松茸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日本吃貨要傷心了
    7月13日,據媒體報導,日前被譽為「萬菌之王」的松茸,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日本是松茸的主產區,也是松茸的主要消費國家,其更是影響著全世界松茸的價格走向。也正是由於日本人對松茸情有獨鍾,雖然作為松茸的主產區但仍然是供不應求。
  • 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錄的松茸 今年國內年產量也遇低谷
    在今年松茸提前集中上市的7月初,這種被譽為「萬菌之王」的菌類,因在近50年評估期內,數量下降了30%,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張子福覺得,今年國內松茸產量的下降,與氣候和松茸自己本身的生長周期有關,但即便脫離了這些影響,未來松茸的產量也未必能夠實現大量恢復。
  • 松茸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原標題:舌尖上的松茸怎麼就瀕危了?日前,被譽為「萬菌之王」的松茸,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松茸一直都是極為珍貴的天然菌,也是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那麼,松茸為什麼會如此珍稀,又為什麼會瀕臨滅絕呢?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國內知名野生菌研究專家。
  • 松茸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最近,雲南省的松茸從曾經每500克上萬元跌至百元,成為輿論熱議話題。即使松茸價格下降,也並未改變其瀕危的事實。松茸一直是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近日,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杞不凡說:松茸為什麼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松茸哪裡好?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了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松茸首次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松茸,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野生食用菌,被譽為「菌中之王」 。松茸一直都是極為珍貴的天然菌,是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松茸為什麼會如此珍稀,甚至瀕臨滅絕呢?首先,松茸的生長過程非常漫長。
  •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冬蟲夏草首上名錄
    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一年更新一次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根據此次更新,馬達加斯加近三分之一(31%)的狐猴物種現在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其中98%的狐猴生存受到威脅。而我國的冬蟲夏草出現在了易危物種之列。
  • 警鐘再次敲響,聚焦《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電話:010-68047618網址: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mnrnews@163.com前不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其中有2.8萬餘個物種瀕臨滅絕。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
    國際海洋新聞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 椰子蟹體長一米雙螯力大無窮能夾碎椰子殼最重可達7000克
    網絡配圖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海邊附近的熱帶雨林中,生活著一種非常龐大的蟹類動物——椰子蟹。椰子蟹的體型有多大?參考我們平時吃的大閘蟹,加上其腿部的長度,其實也就15釐米左右。而椰子蟹的長度最多則可以達到一米,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陸生蟹類,同時也是體型最大的陸生節肢動物。椰子蟹之所以得名椰子蟹,主要是由於這種蟹類酷愛吃椰子。憑藉著有力的肢體,椰子蟹可以輕鬆爬到椰樹頂部,然後用自己大剪刀一般的雙螯將椰子剪掉。等到椰子蟹回到地面上之後,它們可用自己的雙螯將椰子殼夾碎,愜意地享受椰肉的美味!
  • 日本發布首份海洋生物紅色名錄 1物種滅絕56瀕危
    據日媒報導,21日,日本環境省與水產廳首次發布了「海洋生物紅色名錄」,對日本境內恐遭滅絕的海洋生物進行了總結。 其中,珊瑚同類之一的小笠原珊瑚被認定為「滅絕」物種,而作為大型鯊魚同類的沙虎鯊等56種海洋生物則被認定為瀕危物種。
  • 河麂現身江西鄱陽湖 已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中新網南昌12月12日電 (林發榮 記者蘇路程)記者12日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一隻雄性河麂近日現身鄱陽湖。據介紹,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汊湖站工作人員11日在轄區監測鳥情時,意外發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發布2015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近日發布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被調查評估的海洋物種中,其生存狀況喜憂參半,為全球海洋生物保護敲響了警鐘。本次更新的紅色名錄顯示,一方面,得益於各沿海國家保護力度的加強,一些海洋生物種群數量出現上升;但另一方面,由於過度捕撈和棲息地被破壞,以及非法貿易和外來物種入侵,一些海洋生物則瀕臨滅絕。
  • 瀕危的稀有動物,第三在野外已滅絕,第二已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稜皮龜屬於變溫的爬行動物,遊泳迅速且能力極強,雜食性,每年5-6月之間產卵,一次產卵90-150枚,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分布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稜皮龜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華南虎,(廈門虎,南中國虎)。
  • 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發布:鯨類恢復初見效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 陸地上的螃蟹一隻十幾斤重,肉質鮮甜,一度被人類吃成瀕危物種
    陸地上的螃蟹一隻十幾斤重,肉質鮮甜,一度被人類吃成瀕危物種人們形容膽子大敢於第一個站出來嘗試新事物的人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見吃螃蟹是一件多麼需要勇氣的事,同時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任何螃蟹的價格都不算便宜,而且很多人已經不再滿足於吃河蟹了,海裡的蟹也不算稀奇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2011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最新版《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發布—新聞—科學網
    日前,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6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最新版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外發布。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由物種存續委員會(SSC)和幾個物種評估機構合作於1963年開始編制,每年評估數以千計物種的滅絕風險,將物種編入九個不同的保護級別,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也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性的標準,已被全球廣泛接受和應用。
  • 雲南發首個省級物種紅色名錄 2625種生存受威脅(組圖)
    央視網消息: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22日)上午,雲南省環保廳聯合中科院昆明動物所與植物所,共同對外發布了《雲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2017版)》,這也是我國發布的首個省級生物物種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