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中墨西哥螞蟻卵 • 印第安食蟲食花文化

2021-01-19 科先生在墨西哥


伊達爾戈州的牧豆山谷Valle de Mezquital氣候乾旱,寸草難生。只有仙人掌、龍舌蘭和根系極長的牧豆樹才能在這裡旺盛生長。當地人在這些植物的根部刨出了一種特別的食材 - 大螞蟻卵Escamoles。這正是著名美食節目《風味人間》第二季第6集中墨西哥部分的食材。

▲節目裡剪出的墨西哥部分


▲和劇組在Actopan小鎮拍攝



挖卵須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尋找螞蟻行進的路線,找到蟻穴,用鏟子挖出土坑,一股刺激的檸檬氣味撲面而來,肯定有蟻穴了。


▲砍下的龍舌蘭葉做淘挖工具


掏出螞蟻窩的時候,蟻群洶湧澎湃,四處竄走。從腳下迅速爬到破壞者的大腿、背上、頸部直到臉上,冷不丁咬一口,堪比蜜蜂蟄的刺痛感,特難受。所以挖卵人會脫掉上衣,方便用枝葉把螞蟻從身體上掃走。

迅速掏出卵之後,再塞入揉成團的幹樹枝條,用寬大的龍舌蘭葉片和石板蓋好洞口,這樣螞蟻還可以繼續利用蟻穴繁衍。


螞蟻卵比米大,活脫脫的蛆的模樣,淘出來混著泥土雜物,需要一顆顆挑出來。

收穫的螞蟻卵實則已經是蛹了,不過形態依然保持著卵的形狀,所以當地人還是冠以「卵」的稱呼,漸漸地卵的形態會轉化成白色的螞蟻形狀,最後變黑並長成飛蟻。


傳統的做法是用黃油、洋蔥粒和鴨腳草Epazote一起炒,吃起來咀嚼感像發酵的糯米,腥香,配上玉米餅夾著吃味道極好可以打9.5分,價格小鎮50比索(17 RMB)一個, 墨西哥城70比索(23 RMB),價格不便宜。這種卵的蛋白質奇高,達到60%,是牛肉和雞肉的三倍,很久之前就是土著奧託米人的珍貴食物。


節目中的女主人公諾拉製作的「青椒釀螞蟻蛋」這道菜,其實就是按照以上方法炒好的螞蟻卵塞入煎好的青椒裡,並撒上龍神柱花,擺盤效果綠意盎然。節目中描述有點錯誤,用的青椒並不是普埃布拉大青椒,而是Jalapeño辣椒。節目組可能記混淆了,沒有和我確認。另:墨西哥部分的西語字幕是節目專門的翻譯組翻譯,並不是我所翻。

佐以龍舌蘭蜜水,製作出螞蟻卵布丁。


乾旱地區的人民總是千方百計地找吃的,當地原住民奧託米除了螞蟻卵之外,當然也不會放過任何能吃的蟲子。此地吃蟲子習俗繁衍程度絕不在瓦哈卡之下。有一種紅色的蟲子很喜歡寄生在龍舌蘭的根部,叫Chinicuiles (Hypopta agavis),挖出來油炸,一盒挺貴的差不多90人民幣,這也是梅斯卡爾酒瓶子裡驚悚的蟲子。另外一種龍舌蘭蟲白而肥大,喜歡寄生於龍舌蘭的葉子裡面,當地人叫Chicharra (Aegiale hesperiaris),這次沒看到。


在牧豆樹葉叢中,生活著橙黑斑紋的負蝽蟲Xamues,抓下來也可以吃。首先得用鹽水泡24小時,去掉無比惡臭。生吃汁水多且味道怪,最好和蒜、洋蔥、幹辣椒一起下鍋炸得爆香,然後放入墨西哥火山石臼Molcajete磨成辣椒醬。油脂清香撲鼻,好吃極了,可以打9.5分。



龍舌蘭花Gualumbos長在高聳的龍舌蘭花柱上,摘下來用點油在鍋裡煎熟,再夾入墨西哥玉米餅,一股花的滋味。

▲有種南瓜花‍的趕腳‍


墨西哥是仙人掌的故鄉,一種如球棒發散生長的仙人掌叫龍神柱,長相出眾。


龍神柱的花,散發著清冽香水般的味道,拿來和雞蛋攪在一起做蛋餅。此花稱Guarambullo, 和龍舌蘭花Gualumbo堪稱Hidalgo州雙絕。


Hidalgo的土著美食美味出乎意料的好吃,探索還得繼續。明年就去參加牧豆山谷四十年歷史的「食蟲花節」Muestra Gastronómica Santiago de Anaya和「龍舌蘭葉土坑烤羊肉節」Feria de la Barbacoa,請關注該公眾號或者下面我的微信。



最後感謝攝製組,多天趣味無窮的拍攝時光;感謝一同合作的蜂鳥旅行社


下周繼續新一集的《風味人間》中墨西哥美食~

相關焦點

  • 墨西哥飲食文化:配著龍舌蘭酒吃Taco
    這裡有古老的瑪雅文化遺址,有不同於埃及的金字塔,有大量的古印第安人文化遺址,當然,還有獨一無二的墨西哥飲食文化,到墨西哥旅遊,就一定不能錯過這個。正宗的墨西哥菜,材料多以辣椒和番茄主打,味道有甜、辣和酸等,而醬汁九成以上是辣椒和番茄調製而成。墨西哥人的食品離不開玉米和辣椒。玉米餅、玉米粥、玉米湯、玉米卷、玉米粽子、玉米春卷……真是多得數不勝數。
  • 昆蟲宴:舌尖上的雲南食蟲風
    然而有一味雲南美食,卻並沒有因為交通的發展而漫漶出雲貴高原,反而愈加成為雲南最為獨特的地方風味。 這一風味,便是讓很多人避之尤恐不及的「另類」美食——昆蟲宴。 十八怪裡食蟲宴 雲南的昆蟲宴是出了名的。
  • 螞蟻卵上餐桌螞蟻卵有什麼營養價值?
    螞蟻卵上餐桌螞蟻卵有什麼營養價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印尼工人培育螞蟻卵網頁截圖 原標題:螞蟻卵在印尼餐桌受熱捧 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 來源: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7日報導,螞蟻卵在印尼受到熱捧,甚至成為一種替代食品。螞蟻卵中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而且脂肪低,直接來自大自然。
  • 為何美國加拿大印第安人少,墨西哥以南印第安人多?
    類似種植園的工作都屬於技術含量很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歐洲人需要大量奴隸才能確保產出,於是他們首先將目光鎖定在了本地的印第安人身上。不過實踐證明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來自非洲的黑人充當了這一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印第安人喜歡把定居點建在山脈上的山谷間,整個美洲的印第安人超過7千萬,但南北美洲加起來超過4200萬平方公裡。
  • 《Grounded》螞蟻卵怎麼得 螞蟻卵獲得方法分享
    導 讀 《Grounded》中的螞蟻卵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獲得螞蟻卵的方法具體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墨西哥民族文化淺析 孕育瑪雅文明大草帽成標誌
    1970年墨西哥舉辦第九屆世界盃時,主辦方確定的吉祥物「胡安塔」,就是一個頭戴墨西哥草帽、身穿足球衫的小男孩。【你認為墨西哥隊能走多遠?】大草帽猶如墨西哥的「第二國徽」。作為民族服飾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從特定的角度記載了墨西哥的歷史,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折射出墨西哥人的性格特徵。
  • 探索神秘瑪雅,一個古老文化孕育之地-墨西哥
    瑪雅人,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曾創造西半球最偉大的文明之一。墨西哥——關於瑪雅文明  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穿過墨西哥城的每一條街,在國家人類學博物館追尋印第安人文明的遺存以及屬於墨西哥的歷史文明壁畫,在「十勝石」面前虔誠禱告,願它闢除邪物。
  • 墨西哥文化剪影
    墨西哥在一個世紀中濫用了這一傳承,根據個人意志肆意效仿歐洲。墨西哥歐洲主義的原罪在於沒有規範用以篩選海外文化,使它在我們靈魂中發芽,結出適應我們特殊需要的碩果。那個規範只能是自身現實,但它被無視了,因為所有的興趣和注意力都聚焦於歐洲。也許,模仿歐洲的失誤源於錯誤的文化觀念,因為我們太過美化歐洲文明,把它剝離於生活之外,就好像精神不需要熱情和生命力的滋養一樣。
  • 紀錄片《風味人間》再掀美食狂歡 導演揭秘節目幕後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人生一串》,再到《風味人間》,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部美食紀錄片在大家的朋友圈中「霸屏」,把深夜觀看的人饞得嗷嗷叫。總共8集、剛在騰訊視頻更新了第二集的《風味人間》,總導演也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在他與老班底的共同努力下,這部《風味人間》用更先進的技術、更廣闊的視野,記錄著食物和食物背後的故事文化,美食足跡遍布六大洲,被大家稱為「舌尖」系列的2.0——「舌尖上的世界」。
  • 印尼吃貨福音:超好吃的螞蟻卵 市場供不應求
    不過對於許多西方人來說,螞蟻卵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接受的。而在印度尼西亞,螞蟻養殖業發展迅速,當地對螞蟻和螞蟻卵的需求越來越大。據說這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食物: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低脂肪,而且直接來自大自然這種螞蟻卵可食用昆蟲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點,可供人類、寵物和牲畜食用,如今正越來越受到追捧。
  • 古人夏日「食蟲」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摘要]追溯起來,古人食蟲的習俗應該源於原始時代,而且食蟲的種類相當豐富,蠐螬、牛蜢、蚊子、蜻蜓、天牛、龍蝨、蠶蛹等,都曾是古人的盤中餐。夏天是各種蟲類最活躍的季節,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已有「食蟲」的習俗。
  • 《風味人間》第2季自帶放大鏡?這個視頻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
    據悉,《風味人間》第2季將於4月26日起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帶領觀眾一同見證人間煙火的溫暖與詩意,重啟每個普通人的美 記憶。在食物的微觀宇宙中,一切的謎底都將揭曉。 在今天《風味人間》第2季發布的微觀預告中,先後亮相的不同食物,以前所未有的微觀狀態出現,他們或是食物成型前至關重要的一步,或是維持食物風味的重要來源。
  • 【歷史】逆風中飛翔 印第安人獨特馬文化
    說到印第安人和馬,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一定是美國西部片中印第安人縱馬馳騁和美國白人衝突的場景,並且認為印第安人一定是世世代代就是馬背上的民族。
  • 印第安人文明
    到公元15世紀末,歐洲殖民主義者侵入以前,美洲約有1400至4000萬印第安人。其中,居住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形成了古代文明國家,他們創造了燦爛多彩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瑪雅文明的繁榮期大約在公元4至10世紀。公元15世紀初,特別是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以後,瑪雅文明開始衰落。
  • 螞蟻卵在印尼餐桌受熱捧 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
    印尼工人培育螞蟻卵(網頁截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7日報導,螞蟻卵在印尼受到熱捧,甚至成為一種替代食品。螞蟻卵中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而且脂肪低,直接來自大自然。當地市場對螞蟻以及螞蟻卵的需求已經達到史上最高峰。   每個月,飼養者可從數以萬計的螞蟻中得到約136公斤螞蟻卵。這些螞蟻被放進乾淨的罐子中,然後倒放在潮溼房間中,室內溫度必須保持夠高。一旦螞蟻產卵後,他們就會被飼養者挑出來,罐子裡剩下的螞蟻卵則可出售。   這些螞蟻卵罐被送到印尼茂物(Bogor)市場上,那裡的需求非常高。螞蟻卵可稱為替代食品,富含蛋白質和維他命。
  • 浙江衛視《風味人間》播出第三集 炊具進化顯人類智慧
    當回到人類處理食材的起點,當火的出現跟水的加入成為食材風味的一種升華,總導演陳曉卿又會為觀眾展現哪些地方的哪些特色美食呢?在第三集預告正式放出後,網友們更是發出了「今天怎麼還不是周日?」、「超想吃預告中的烤魚」等期待播出的聲音,觀眾的好奇心和關注度都被大大激發。
  • 螞蟻卵在印尼餐桌受熱捧 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圖)
    原標題:螞蟻卵在印尼餐桌受熱捧 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圖) 印尼工人培育螞蟻卵(網頁截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7日報導,螞蟻卵在印尼受到熱捧,甚至成為一種替代食品。螞蟻卵中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而且脂肪低,直接來自大自然。
  • 夜讀|土豆在人間
    夜讀土豆在人間作者:顏克存土豆,學名馬鈴薯,原產於安第斯山區,是印第安人主要食物,土豆於明朝中葉隨「西食東漸」進入中國,後經明清兩朝300餘年的食播傳種,才在華夏大地落地生根被列入三餐食譜,從此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到此一遊|糖果、花車和萬壽菊,墨西哥人用快樂紀念逝者
    地點:墨西哥 亮點:亡靈節 每年11月的亡靈節,是墨西哥最重要的慶典活動之一。墨西哥亡靈節起源於美洲印第安土著文明,是一個至少有3000年歷史的古老節日。每年10月31日開始,這裡的人們歡慶亡靈節,11月1日被稱為「幼靈節」,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成靈節」,祭奠死去的成人。墨西哥人認為逝者每年都要回家看望自己的親人,並與生者共處。2008年,亡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螞蟻卵在印尼餐桌受熱捧 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高清組圖)
    印尼工人培育螞蟻卵(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7日報導,螞蟻卵在印尼受到熱捧,甚至成為一種替代食品。螞蟻卵中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而且脂肪低,直接來自大自然。當地市場對螞蟻以及螞蟻卵的需求已經達到史上最高峰。每個月,飼養者可從數以萬計的螞蟻中得到約136公斤螞蟻卵。這些螞蟻被放進乾淨的罐子中,然後倒放在潮溼房間中,室內溫度必須保持夠高。一旦螞蟻產卵後,他們就會被飼養者挑出來,罐子裡剩下的螞蟻卵則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