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地球有土星環就好了?事情可能有點棘手!

2020-12-01 徐德文科學頻道

太陽系最美麗的結構可能非土星環莫屬了,可能每個地球人都有一個夢想,要是地球也有土星環就好了,天空將變得多麼絢爛,多麼精彩!

事實上地球不可能有土星環,因為土星不見得會同意借給地球。即使土星同意借,要把它弄過來也頗為棘手是不是?

事實上地球也不可能有行星環,因為行星環往往是由冰塊組成的,地球離太陽太近,水會蒸發,不會在軌道上形成環狀結構。

行星環多在外太陽系的氣態巨行星周圍形成。這些行星質量巨大,離太陽很遠,有足夠的重力捕獲冰塊,來妝點自己的大臉盤。

地球假如有行星環,也不會對地球及生命造成什麼直接威脅,似乎我們可以滿懷詩意地欣賞那宏大的結構了。

然而巨大的行星環會反射陽光,影響地球的氣候,造成天氣情況和現在很不一樣。

地球將永遠不會完全陷入黑暗之中,即使在夜晚,也會暮色蒼茫。

行星環也會遮擋天空,幹擾科學家們觀察夜空。

當然也有好處,未來宇宙飛船或許可以直接從環中提取礦物和水,補給所需,而不用從地球上補充,耗費巨大能量了。

或許還可以利用它進行通信。

不會全黑的夜晚,可以節約很多能源。地球上會有更多流星,許願的效率會提高很多,不用等得流鼻涕也等不來一顆流星了。

拍電影取景更豐富了,文學作品中,環這個字出現的頻率會劇增。

更多吟誦行星環的詩句將會出現,人口會被膾炙得發瘋!

一個人來到行星環/毫無疑問/我做的冰淇淋/是全宇宙/最好吃的

我終於在一圈環裡發現/一圈環/另一圈環/一圈圈環/可能還有更多的環

新加坡的夜空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環的陰影掃過澳大利亞。

嗯,近一點看,環就是這個樣子的!(所有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木衛二撞火星,火星就能變成地球2.0?恐怕有點棘手啊!
    要把木衛二裝上發動機推向火星,憑人類的能力目前連理論上的可能都沒有,所以恐怕有點棘手。當然,要是真能把它推到火星軌道,並且讓它們撞在一起成為一顆新的行星的話,其表面將形成全然的汪洋大海,因為水太多了,只可能留下一些小小的島嶼,比如現在20多公裡高的奧林匹斯山可能會露出水面。火星可能會形成較為宜居的水環境,並至少會保持一段較長的時間,估計數百萬年甚至上億年,足夠地球移居生命的生存和演化發展了。
  • 土星年齡46億年,而土星環僅誕生1億年?科學界仍有爭議
    以前,行星科學家們認為土星環和太陽系一樣古老,都有著大約有45億年的歷史。但是隱藏在土星環深處的宇宙線索使得一些卡西尼號的科學家對這個數字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正。他們在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稱,這些土星環的年齡並不像太陽系那麼大。它們出現在距今不到1億年前,那時恐龍還在地球上遊蕩。但從土星環的物理學原理到土星環本身的起源,這個論點存在很多潛在的問題。
  • 為什麼土星會有一個巨大的土星環?土星環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每一顆行星都有獨特之處,如我們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我們在地球上面可以看到生機勃勃的景象。雖然其他的行星上面暫時沒有發現生命的跡象,但是也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的「秘密」。如果大家仔細看看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分布,會發現它們的分布似乎存在一些規律,如內側四顆行星和外側四顆行星的組成成分完全不同。
  • 為什麼土星有漂亮的「土星環」,而地球卻沒有?
    太陽系作為宇宙中一個普通的恆星系統,因為由於地球的存在而倍顯特殊,太陽系也是人類對宇宙的了解最先開始的地方,但是時至今日,我們對於太陽系的了解仍舊一知半解。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擁有八大行星,其中有的行星具有行星環結構,如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而剩下的如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卻沒有行星環結構,這是為什麼呢?土星和地球對比圖行星環是指圍繞行星旋轉的物質而構成的環狀帶,太陽系中土星擁有最為絢麗的行星環。
  • 土星環的易容術
    NASA之所以選擇這種壯烈的處理方式,是為了避免卡西尼號對可能存在生命的土衛造成汙染。雖然卡西尼號的探測任務已結束,但是對其傳回地球的探測數據的分析工作仍在繼續,而且不斷給我們帶來有趣新發現。比如,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壯美的土星環精通易容術,會給一些迷你土衛們整容。
  • 為什麼神秘的土星環一直在變化?
    變幻莫測的土星環很多人都會幻想如果有時間機器的話會做什麼,有些人想穿越到一億年前恐龍統治地球的時候,也有些為數不多的人,可能會想帶著望遠鏡回到過去,看看土星和土星環。四十年之後,克裡斯蒂安·惠更斯首先提出土星是一個帶環的行星,認為伽利略當時看到的是不同角度的土星環。因為土星的自轉軸與它自身的公轉平面有27度的夾角,土星環每29年(土星公轉周期)周期性地朝地球傾斜或者背向地球,從地球的視角看來,土星環的形狀一直在變。但土星環是由什麼組成的呢?它們是固體圓盤嗎?還是較小的顆粒組成?
  • 土星環極為美麗和壯觀,知道它怎麼來的嗎?其實地球也有過一個
    土星環是由不計其數的小顆粒形成的, 這些顆粒都是碎冰塊、碎石塊以及塵土等組成的,其中以碎冰塊最多,大小從微米到百米都有,它們組成一條條的環帶繞著土星運轉,在太陽光的照耀下能夠反射出十分明亮的光輝。那麼土星的光環是如何形成的呢?
  • 如果世界上沒有病毒就好了?要是沒有病毒,這個世界就真的沒了!
    乍一聽到這個問題,你很可能一愣,病毒,這個詞耳熟能詳,所有人都能說得非常順溜,但究竟什麼是病毒,可能很多人還真不清楚。首先請你回答一下,病毒是動物,植物,微生物,還是其它什麼生命形式?很多人可能會想當然地說,病毒當然是微生物了,最不濟也是一種生命。
  • 地球與太陽系星球體積對比:土星環可放6個地球
    【每日科技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蘭開夏郡的天文愛好者約翰-布拉迪繪製了一組對比圖,揭示地球與太陽系內其他星球的體積差異,讓人們更直觀地了解宇宙的浩瀚,其他星球相對於地球的體積。在其中一幅圖像中,布拉迪將地球放入寬度是地球6倍的土星環。
  • 十幾億千米外,卡西尼號用最後的「生命」解開了土星環的未知秘密
    我們知道,土星有一個大光環,是太陽系的行星中最容易辨識的一顆行星,它非常壯麗與神奇,它就像一張金唱片一樣懸浮在宇宙之中。土星環是土星的標準性部位,這種星體環看似簡單平滑,其實近距離觀察會發現它是由無數小型碎天體和冰塊組成的。
  • 假如地球有環,世界將會怎樣?美爆酷比了!情不自禁作了一首詩
    可能是太陽系最壯觀最美麗的存在,雖然主要部分只有5到30米厚,但寬度達到了6萬公裡(ABC環),剛好和土星的半徑相同。很多人可能會情不自禁地想,要是地球也有這樣的環就好了,我們就可以欣賞到和土星一樣壯觀美麗的風景了。那麼地球周圍如果真的有一個環,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風景呢?一位名叫羅恩·米勒(Ron Miller)的科幻插畫師,創作了這些非凡的圖像,描繪了如果地球擁有和土星相同比例的環,我們的天空會是什麼模樣,簡直就是美爆了!
  • 土星環是什麼?它又為何總會突兀地「消失」?
    土星環實質上是圍繞土星的某一平面漂浮的顆粒。這些顆粒成千上萬,大的有幾十米,小的只有幾釐米甚至幾微米。它們的組成結構有些複雜,一圈一圈地圍繞著木星。土星環首次被發現於1610年,發現者為著名天文學家伽利略,他當時還並不清楚土星環的本質。
  • 土星上發現新光環,可以裝下10億顆地球,裡面或有外星文明
    在之後,科學家們又有了新的發現,那就是土星上有一個巨大的土星環,而這個土星環可以把一半的土星遮掩起來。這個時候,就有一些科學家開始猜測,難道土星上真的有外星人?只是被這個土星環掩飾住了嗎?科學家們開始研究這個新發現的土星環,發現它竟然無法接收到太陽光線的照射,也就是表示這個土星環上面並不存在熱量。
  • 土星環是由什麼組成的?是由誰首次發現的?它的歷史有多悠久?
    雖然,它們可能會比較寬,但是相對來說它們的厚度比較薄。大多數環的厚度不超過650英尺。 第一個看到土星環的天文科學家是伽利略。從1610年起,天文學家們就試圖了解更多關於土星的獨特特徵。 雖然光環看起來是實心的,但實際上它並不是。恰恰相反,它們是由無數漂浮的冰塊 巖石和塵埃組成。
  • 明亮的土星環,是怎麼來的呢?科學家給出了分析
    土星可能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受歡迎的一個,它受歡迎的原因可能是這些神秘的光環在太空中漂浮著土星環是明亮的,看起來幾乎是神奇的,那麼土星是如何得到它的光環的,又是如何留在那裡的?其實,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周圍也有環,你可能要一個非常強大的望遠鏡才能真正看到它們,土星的光環是所有行星中最大最亮的跨度為28萬多公裡,差不多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3/4,不僅很寬還不薄。
  • 土星周圍有漂亮的土星環,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土星環是太陽系裡最為壯觀漂亮景色之一。1610年,伽利略成為第一個看到土星環的人,他說從望遠鏡裡看到土星像是生了一對耳朵。1655年荷蘭天文學家使用更為高級的天文天文望遠鏡,再次證實也觀察到了土星環,他發現土星的耳朵其實是圍繞土星的漂亮的環系統。
  • 土星環是怎麼形成的?新研究認為那些碎片並不含有機物
    它和太陽會處在地球的兩端,而且距離地球很近,亮度較高便於觀測,那天的傍晚到午夜,它會從東南跑到西南,有工具的可以觀測到它,裝備優良的甚至還能看到那個獨特的土星環。望遠鏡裡看到的遠沒有衛星及探測器拍到的那麼清晰、壯觀,尤其是它神秘的土星環,形成原因向來是眾說紛紜,最新的一項研究表面,那些土星環的碎粒並不是彗星碎片,因此並不包含固態氮、甲烷、有機物。
  • 1億年前彗星被引力捕獲,碾碎後形成美麗的土星環
    然而卻有一個一直在困擾著科學家的問題:土星環究竟有多古老?幾十年來科學界分為兩個陣營,有人認為土星環系統是在46億年前形成的,那時候太陽系正在太陽誕生時巨大力量產生的滾滾塵埃中形成。另外一種說法是,這些環是一個相對年輕的特徵,他們形成於1億年前恐龍在地球上行走的時候。最新的研究支持了土星環起源於恐龍年代的說法。
  • 土星環正在消失:8大行星都曾有「環」,只是全被「吃掉了」
    和其他行星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土星的周圍存在著一個「光環」,而正是因為這圈「土星環」的存在,也讓土星成為了太陽系中,最讓人矚目的星體。但是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發現:土星環如今卻正在漸漸地消失,預計大概在3億年後,土星環將會不復存在。    那麼消失的「土星環」去了哪?答案其實是被土星自己給「吃掉了」。
  • 要是「比目魚」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就好了上篇-太宰治《人間失格》
    三月末的一個傍晚,不知是「比目魚」發了意外之財,還是另有圖謀(即使這兩種推測都猜中了,想必也還有我難以想像的微妙的原因吧),他破例把我叫到了樓下的餐桌旁。桌子上竟然很罕見地擺放著酒壺,而且生魚片也不是比目魚而是金槍魚。主人家自己感動得稀裡譁啦的,讚賞了一番美食,然後給稀裡糊塗的食客也斟了一點酒。